在宇宙中的距離越遠,看起來就越暗,有些甚至通過大型望遠鏡才能察覺得到。當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探測到100億光年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餘輝時,讓西北大學的這些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畢竟,餘輝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弱、而快速的信號(有時只持續了幾個小時)。這場名為SGRB181123B的伽瑪射線暴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38億年(即100億年前)。
這是迄今探測到的第二個距離最遠伽瑪射線暴,也是最遠有光學餘輝的事件。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的方文輝(音譯)說:我們當然沒有想到會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因為它們極其罕見,非常微弱,用望遠鏡進行『取證』來了解它所處的環境,因為它母星系的樣子,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些系統的潛在物理信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克裡·帕特森(Kerry Paterson)表示:
就遙遠的伽瑪射線暴而言,我們正在揭開其中的冰山一角,這促使我們進一步研究過去的事件,並密切關注未來的事件,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方文輝是西北大學溫伯格文理學院物理和天文學助理教授,也是Ciera(天體物理跨學科探索與研究中心)的成員,帕特森是西埃拉的博士後助理。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能量最高、亮度最高的一些爆炸,最有可能發生在兩顆中子星合併的時候。
這種合併會導致短暫的伽瑪射線爆發,而伽瑪射線是最高能量的光形式。天文學家通常每年能探測到7到8個定位良好的伽瑪射線暴,以便進行進一步的觀測。由於它們的餘輝通常最多持續幾個小時就會消失,所以它們很少會停留足夠長的時間,所以很難收集到更多信息。但是有了SGRB181123B,天文學家們就幸運了。美國宇航局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臺首次探測到這一事件。
宇宙正午的一瞥
在幾個小時內,西北大學研究團隊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雙子座-北望遠鏡遠程訪問了國際雙子座天文臺。利用這臺口徑8.1米的望遠鏡,研究人員測量了SGRB181123B伽瑪射線暴的光學餘輝。通過使用智利雙子座-南、亞利桑那州MMT和夏威夷Keck望遠鏡進行後續觀察,研究人員意識到SGRB181123B可能比大多數恆星更遙遠。
在發現短伽瑪射線暴僅僅幾個小時後就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觀察。雙子座天文臺觀測的圖像非常清晰,使天文學家能夠精確定位宇宙中某個特定星系的位置。為了揭示伽瑪射線暴與地球的距離,研究小組隨後訪問了位於雙子座南天文臺的一臺近紅外光譜儀,該光譜儀可以探測更紅的波長。通過拍攝宿主星系的光譜,研究人員才意識到他們偶然發現了一個遙遠的伽瑪射線暴。
在確定了宿主星系並計算了距離後,研究團隊能夠確定產生這一事件星系內母星群的關鍵屬性。因為sgrb181123b伽瑪射線暴出現時,宇宙年齡僅為其當前年齡的30%,這是一個被稱為「宇宙正午」的時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宇宙還是個「青少年」時的中子星合併。當伽瑪射線暴發生時,宇宙非常忙碌,有快速形成的恆星和快速增長的星系。
大質量雙星的誕生、演化和消亡需要時間,最終變成一對最終融合的中子星。中子星(特別是那些產生伽瑪射線暴的中子星合併)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合併,這是很早以前就不清楚的,在宇宙歷史的這一時刻發現中子星合併產生的伽瑪射線暴表明,在宇宙正在形成大量恆星的時候,這對中子星可能已經相當快地融合在一起了。
博科園|研究/來自:西北大學
參考期刊《arXiv》《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