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2020-12-05 騰訊網

在宇宙中的距離越遠,看起來就越暗,有些甚至通過大型望遠鏡才能察覺得到。當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探測到100億光年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餘輝時,讓西北大學的這些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畢竟,餘輝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弱、而快速的信號(有時只持續了幾個小時)。這場名為SGRB181123B的伽瑪射線暴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38億年(即100億年前)。

這是迄今探測到的第二個距離最遠伽瑪射線暴,也是最遠有光學餘輝的事件。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西北大學的方文輝(音譯)說:我們當然沒有想到會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因為它們極其罕見,非常微弱,用望遠鏡進行『取證』來了解它所處的環境,因為它母星系的樣子,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這些系統的潛在物理信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克裡·帕特森(Kerry Paterson)表示:

就遙遠的伽瑪射線暴而言,我們正在揭開其中的冰山一角,這促使我們進一步研究過去的事件,並密切關注未來的事件,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方文輝是西北大學溫伯格文理學院物理和天文學助理教授,也是Ciera(天體物理跨學科探索與研究中心)的成員,帕特森是西埃拉的博士後助理。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能量最高、亮度最高的一些爆炸,最有可能發生在兩顆中子星合併的時候。

這種合併會導致短暫的伽瑪射線爆發,而伽瑪射線是最高能量的光形式。天文學家通常每年能探測到7到8個定位良好的伽瑪射線暴,以便進行進一步的觀測。由於它們的餘輝通常最多持續幾個小時就會消失,所以它們很少會停留足夠長的時間,所以很難收集到更多信息。但是有了SGRB181123B,天文學家們就幸運了。美國宇航局尼爾·蓋爾斯·斯威夫特天文臺首次探測到這一事件。

宇宙正午的一瞥

在幾個小時內,西北大學研究團隊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雙子座-北望遠鏡遠程訪問了國際雙子座天文臺。利用這臺口徑8.1米的望遠鏡,研究人員測量了SGRB181123B伽瑪射線暴的光學餘輝。通過使用智利雙子座-南、亞利桑那州MMT和夏威夷Keck望遠鏡進行後續觀察,研究人員意識到SGRB181123B可能比大多數恆星更遙遠。

在發現短伽瑪射線暴僅僅幾個小時後就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觀察。雙子座天文臺觀測的圖像非常清晰,使天文學家能夠精確定位宇宙中某個特定星系的位置。為了揭示伽瑪射線暴與地球的距離,研究小組隨後訪問了位於雙子座南天文臺的一臺近紅外光譜儀,該光譜儀可以探測更紅的波長。通過拍攝宿主星系的光譜,研究人員才意識到他們偶然發現了一個遙遠的伽瑪射線暴。

在確定了宿主星系並計算了距離後,研究團隊能夠確定產生這一事件星系內母星群的關鍵屬性。因為sgrb181123b伽瑪射線暴出現時,宇宙年齡僅為其當前年齡的30%,這是一個被稱為「宇宙正午」的時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宇宙還是個「青少年」時的中子星合併。當伽瑪射線暴發生時,宇宙非常忙碌,有快速形成的恆星和快速增長的星系。

大質量雙星的誕生、演化和消亡需要時間,最終變成一對最終融合的中子星。中子星(特別是那些產生伽瑪射線暴的中子星合併)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合併,這是很早以前就不清楚的,在宇宙歷史的這一時刻發現中子星合併產生的伽瑪射線暴表明,在宇宙正在形成大量恆星的時候,這對中子星可能已經相當快地融合在一起了。

博科園|研究/來自:西北大學

參考期刊《arXiv》《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在宇宙中的距離越遠,看起來就越暗,有些甚至通過大型望遠鏡才能察覺得到。當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探測到100億光年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餘輝時,讓西北大學的這些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畢竟,餘輝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弱、而快速的信號(有時只持續了幾個小時)。這場名為SGRB181123B的伽瑪射線暴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38億年(即100億年前)。
  • 距我們一百億光年,發現了遙遠的伽瑪射線暴,那時宇宙只有38億歲
    距離宇宙越遠,就會顯得越暗,有些甚至可以用大型望遠鏡來探測。這些西北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了100億光年之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的餘輝感到吃驚。歸根結底,餘輝已經是一個微弱、迅速的信號(有時僅持續幾個小時)。這種伽瑪射線暴被稱為SGRB181123B,它發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後38億年,也就是100億年之後。
  • 短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疑為中子星合併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它們在 50 秒內釋出的能量相當於銀河系 200 年總輻射能量。最近天文學家在宇宙遙遠一端發現了新的短伽瑪射線暴餘暉,距離我們遠達 100 億光年,也就是說發生在大爆炸後僅 38 億年。
  • 迄今發現第二遙遠的短伽馬射線暴,距離我們100億光年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它們在50秒內發布的能量相當於銀河系200年總輻射能量。最近天文學家在宇宙遙遠一端發現了新的短伽馬射線暴餘輝,距離我們遠達100億光年,也就是說發生在大爆炸後僅38億年。
  • 宇宙最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
    天文學家於2013年11月使用雨燕衛星和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將發生在遙遠宇宙的多次伽瑪射線暴位置繪製成分布圖時發現了這個巨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是大尺度纖維狀結構的一部分,或者是以重力結合的巨大星系集群。該長城的長度最長端橫跨約100億光年,另一端的長度則是72億光年,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單一結構。
  • 宇宙中的「歌者」伽瑪射線暴
    大掃除」,它就是「伽瑪射線暴」,簡稱「伽瑪暴」,關於它的成因有很多觀點,有的說是兩顆中子星或黑洞合併產生的,這種情況會產生「短暴」,也就是小於2秒的伽瑪暴,有的說是大質量的恆星。演化未期的超新星爆發,這種情況則會產生「長暴」,就是大於2秒的伽瑪暴,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和觀測,目前長暴的成因,主流觀點認為確實是和超新星爆發有關,就像上次講的蟹狀星雲,就伴隨著伽瑪暴,伽瑪射線暴現象,在宇宙中是非常常見的,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截止2015年,人類共觀測到的有兩千多起伽瑪暴,其中1997年的一次伽瑪暴,距離地球120億光年,所釋放的能量,比之前說的超新星爆發
  • 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絢麗的煙火和文明終結者
    物理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強大的伽瑪射線暴能夠殺死一定範圍的宇宙生命,更致命的是伽瑪射線暴還有定期發生的規律,這對宇宙生命而言是個不利的消息,因為這一情況可以阻止宇宙生命進化成高級物種。最新的評估認為,伽瑪射線暴可能清除了大約90%的星系空間,銀河系內也受到伽瑪射線暴的衝擊,地球生命在未來可能也將面臨類似的命運。
  • 宇宙最大的結構:寬度100億光年,是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
    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巨大結構宇宙中最大的東西極其龐大,它超越了我們對大小的感知,那就是寬度高達100億光年的武仙-北冕座長城,這是銀河系寬度的10萬倍,太陽直徑的7億億倍。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的預估半徑為465億光年。
  •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最強伽瑪射線暴,如果擊中地球會發生什麼?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體之一,這是一種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後形成的特殊天體,從兩極區域射出強烈的伽瑪射線暴是中子星最大的特點,從去年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觀測到一場能量爆發最高的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科學家發現這場射線暴來自50億光年
  • 為什麼說在宇宙中伽瑪輻射對人是最危險的!
    長壽命暴的壽命在2秒到幾分鐘,其爆發持續時間平均為30秒鐘;短壽命暴的壽命在2秒到幾毫秒,平均約為0.3秒。 這兩類伽瑪射線暴的物理性質基本上是不同的。天文學家認為,長壽命暴起源於遙遠的宇宙深處,甚至在最遙遠的宇宙邊緣。這些遙遠爆發的光線需要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才能到達地球。地球年齡大約是46億年,宇宙年齡大約是137億歲。
  • 134億光年外的光
    近日北大學者領銜團隊探測到一個134億光年外星系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近日,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探測到一個134億光年外星系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伽馬射線暴!1秒鐘釋放能量,等於100個太陽燒100億年!
    最近,荷蘭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就觀測到了銀河系中的一次爆炸,在8000光年外的矩尺座有一個快速旋轉的風車星雲,目前正處在超新星爆炸的邊緣,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在宇宙大爆炸後,銀河系最劇烈的一次爆炸。目前正在持續釋放強烈的伽馬射線暴,但是對地球並不影響。
  • 可觀測宇宙直徑940億光年,它獨佔100億光年,是目前宇宙最大結構
    但是,銀河系所屬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雖然和武仙-北冕座長城是同一級別的宇宙結構,但尺寸也僅有5.2億光年,和它相比簡直微不足道。要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也才只有940億光年,它就獨佔100億光年,可見它的尺度幾乎已經沒有對手了。 那麼,這個武仙-北冕座長城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2013年,天文學家I. Horváth、J.
  • 宇宙中有座「長城」,長達100億光年,科學家至今沒搞清咋形成的
    拉尼亞凱亞星系團包含約10萬個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寬度可達5.2億光年,然而它也並非宇宙中最大的結構,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的結構是武仙-北冕座長城。武仙-北冕座長城可觀測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結構,位於武仙-北冕座方向,這個「長城」延伸達100億光年,寬度約72光年,它是以重力結合的巨大星系集群,由很多個超級星系團組成,其所包含的星係數量更是不計其數。
  • 宇宙的之怒 伽瑪射線暴
    宇宙的「怒吼」:伽瑪射線暴科學家們利用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Atacama
  • 宇宙中最強的超新星爆炸,距離地球70億光年,威力令人震撼
    經過多臺天文學儀器觀測發現,這次超新星爆發發生在70億光年之外,那麼如此遙遠的距離我們還能觀測到它,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次的爆發十分強烈,其在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比太陽100億年核聚變能量的總和還要多,天文學家們認為它所產生的光線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在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光。
  • 科學家發現伽瑪射線暴存在神秘波狀結構!
    近日,天文學家在觀測遙遠太空的伽瑪射線爆發時,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時間可逆波狀結構,為我們揭示了宇宙時空圖景的浩瀚和神奇。伽瑪射線爆發是超大質量恆星轉化為黑洞或中子星合併時的天文現象,時間持續幾毫秒到幾小時不等。短時間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整個太陽終其一生釋放的能量總和,是宇宙中最為劇烈而致命的頂級事件。
  • 伽瑪射線暴
    伽瑪射線暴(Gamma Ray Burst,縮寫GRB),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瑪暴發現於1967年,數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了解得還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發生在宇宙學尺度上的恆星級天體中的爆發過程。
  • 橫跨100億光年,現有理論無法解釋!宇宙中最大結構超乎想像
    宇宙中存在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事物,比如武仙-北冕座長城。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最龐大的結構,最大跨度超過100億光年,完全超乎想像。那麼,如此龐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究竟是什麼呢?難不成是超級外星文明構築的長城?
  • 最高能量達940億電子伏,最遠在122億光年外的伽馬射線暴!
    只有當我們能夠像在這個目錄中那樣研究大樣本時,才開始了解伽馬射線暴的共同特徵。伽瑪射線爆發監測器(GBM)可以看到整個沒有被地球遮擋的天空,並探測到較低的能量排放。迄今為止,GBM總共檢測到2300多個伽馬射線暴。下面是來自LAT目錄的五個創紀錄有趣事件的樣本,這些事件幫助科學家了解了更多關於伽馬射線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