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之怒 伽瑪射線暴

2021-02-15 浩瀚宇宙


宇宙的「怒吼」:伽瑪射線暴

科學家們利用位於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陣(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ALMA)進行的觀測首次直接描繪了伽馬射線爆發(GRBs)宿主星系裡的分子氣體塵埃。伽馬射線爆發是宇宙裡最大的爆炸。出人意料的是,所觀察到的氣體比預想的更少,而塵埃反而更多,使得某些GRBs看起來像「昏暗的GRBs」。這項研究被發表在6月12日的期刊《自然》上,它也是首次公開發表的ALMA對GRBs的科研結果。這顯示了ALMA具有幫助我們更好理解這些天體的潛力。

這張藝術家概念圖描繪了基於ALMA的觀測伽馬射線爆發GRB020819B的環境。

伽馬射線爆發(GRBs)是遙遠星系裡極其高能量的密集爆發,它是宇宙裡最明亮的爆炸性現象。持續時間為幾秒的爆發被稱為長時間伽馬射線爆發(LGRBs),它與超新星的爆炸密切相關,後者是巨大恆星在生命末期產生的巨大爆炸。

在幾秒的時間內,典型爆發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在整個100億年的生命周期裡所釋放的能量。爆炸本身會伴隨緩慢衰退的放射,被稱為餘暉,據稱它是由被噴射的物質和周圍的氣體碰撞產生的。然而,有些神秘的伽馬射線爆發似乎並沒有餘暉——它們被稱為昏暗爆發。其中一種可能的解釋便是塵埃雲吸收了餘暉輻射。

在近些年,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通過調查宿主星系以便更好地理解GRBs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認為在星系中央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將會發現GRB先祖的巨大恆星,而這片區域周圍被大量的分子氣體所包圍,後者是恆星形成的燃料。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觀測結果支持這一理論,使得它成為長久存在的一個謎題。

由日本國家天文臺、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博士後研究員Bunyo Hatsukade帶領的日本天文學家小組利用ALMA監測了兩個昏暗LGRB宿主行星——GRB 020819B 和GRB 051022——分子氣體裡的無線電發射,這兩個星系距離地球分別為43億和69億光年遠。儘管在此之前從未在GRB宿主星系內監測到這樣的無線電發射,ALMA因其前所未有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一切變為可能。

研究小組成員、日本東京大學的和野太郎(Kotaro Kohno)教授表示:「在過去的10年間,我們利用全世界各地不同的望遠鏡一直在尋找GRB宿主星系的分子氣體。利用強大的ALMA我們終於獲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對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激動。」

ALMA超高解析度獲得的另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便是揭示了GRB宿主星系裡分子氣體和塵埃的分布。對GRB020819B的觀測揭示了宿主星系邊界存在一個塵埃異常豐富的環境,而分子氣體只發現存在於星系中央。這是首次揭示GRB宿主星系裡的塵埃分子氣體分布。

「我們並未預料GRBs存在於這樣一個多塵埃環境,也即分子氣體/塵埃比率是如此的低。這表明GRB產生的環境與典型的恆星形成區域存在本質的不同,」 Hatsukade這樣說道。這表明當巨大恆星以GRBs的形式死亡時,它會在爆炸前改變恆星形成區域的環境。研究小組相信GRB裡較高的塵埃分子氣體比率的一個可能解釋便是兩者對紫外線輻射的反應有所不同。由於組成分子的原子鍵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很容易斷裂,因此分子氣體很難存活於恆星形成區域裡炙熱巨大恆星產生的強大紫外線輻射環境。儘管在GRB 051022也發現了相似的分布樣式,但因為解析度欠佳(GRB 051022比GRB 020819B 更遙遠)而有待證實。無論如何,ALMA的觀測支持了這一假設,也即塵埃吸收了餘暉輻射,導致昏暗的伽馬射線爆發。

「這次獲得的結果遠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需要對其他GRB宿主星系進行進一步觀測以證實這是否是GRB的普遍環境條件。我們非常期待未來利用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的ALMA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Hatsukade這樣說道。

相關焦點

  • 伽瑪射線暴
    伽瑪射線暴(Gamma Ray Burst,縮寫GRB),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持續時間在0.1—1000秒,輻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的能段。伽瑪暴發現於1967年,數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了解得還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發生在宇宙學尺度上的恆星級天體中的爆發過程。
  • 宇宙中的「歌者」伽瑪射線暴
    Core它有看摧毀DNA結構的能力,所以綠巨人什麼的就不用去想了,如果遇到了還是老老實實地躲得遠遠的吧,除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宇宙中也存在著很多y射線,其中有一些就像《三體》中的「歌者」一樣,不但擁有足以毀滅一個星球上,所有高級生命的能力,而且它們還對宇宙中的各個星系,進行不定期的「
  • 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絢麗的煙火和文明終結者
    物理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強大的伽瑪射線暴能夠殺死一定範圍的宇宙生命,更致命的是伽瑪射線暴還有定期發生的規律,這對宇宙生命而言是個不利的消息,因為這一情況可以阻止宇宙生命進化成高級物種。最新的評估認為,伽瑪射線暴可能清除了大約90%的星系空間,銀河系內也受到伽瑪射線暴的衝擊,地球生命在未來可能也將面臨類似的命運。
  • 短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疑為中子星合併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它們在 50 秒內釋出的能量相當於銀河系 200 年總輻射能量。最近天文學家在宇宙遙遠一端發現了新的短伽瑪射線暴餘暉,距離我們遠達 100 億光年,也就是說發生在大爆炸後僅 38 億年。
  • 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這場名為SGRB181123B的伽瑪射線暴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38億年(即100億年前)。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能量最高、亮度最高的一些爆炸,最有可能發生在兩顆中子星合併的時候。雙子座天文臺觀測的圖像非常清晰,使天文學家能夠精確定位宇宙中某個特定星系的位置。為了揭示伽瑪射線暴與地球的距離,研究小組隨後訪問了位於雙子座南天文臺的一臺近紅外光譜儀,該光譜儀可以探測更紅的波長。通過拍攝宿主星系的光譜,研究人員才意識到他們偶然發現了一個遙遠的伽瑪射線暴。
  • 在100億光年外,發現遙遠的伽瑪射線暴,當時宇宙才38億歲
    在宇宙中的距離越遠,看起來就越暗,有些甚至通過大型望遠鏡才能察覺得到。當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探測到100億光年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餘輝時,讓西北大學的這些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畢竟,餘輝已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弱、而快速的信號(有時只持續了幾個小時)。這場名為SGRB181123B的伽瑪射線暴發生在宇宙大爆炸後38億年(即100億年前)。
  • 距我們一百億光年,發現了遙遠的伽瑪射線暴,那時宇宙只有38億歲
    距離宇宙越遠,就會顯得越暗,有些甚至可以用大型望遠鏡來探測。這些西北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了100億光年之外的伽瑪射線暴(SGRB)的餘輝感到吃驚。歸根結底,餘輝已經是一個微弱、迅速的信號(有時僅持續幾個小時)。這種伽瑪射線暴被稱為SGRB181123B,它發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後38億年,也就是100億年之後。
  • 伽瑪射線暴X射線能譜的發射線探測研究獲進展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劇烈的爆發現象,高能伽瑪射線輻射過後的X射線、光學、射電等波段的餘輝輻射研究,是確定爆發前身星和星周環境基本物理性質的關鍵。伽瑪暴通常被認為是銀河系外的輻射,而餘輝的X射線線特徵探測,是確認伽瑪射線暴紅移(即距離)的重要手段。
  • 伽瑪射線暴X射線能譜的發射線探測研究獲進展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劇烈的爆發現象,高能伽瑪射線輻射過後的X射線、光學、射電等波段的餘輝輻射研究,是確定爆發前身星和星周環境基本物理性質的關鍵。伽瑪暴通常被認為是銀河系外的輻射,而餘輝的X射線線特徵探測,是確認伽瑪射線暴紅移(即距離)的重要手段。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瑪(γ)射線暴,卻沒有α、β射線暴?
    如果要來討論這個話題的話,我們必須得來了解下這幾種射線的由來!一、α射線α射線即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或者稱之為α粒子流,它有2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氦原子核!所謂的α粒子流就是氦原子核流!α射線在恆星內部會有大量發生,在質子聚變鏈中它是副產品之一!
  • 科學家發現伽瑪射線暴存在神秘波狀結構!
    近日,天文學家在觀測遙遠太空的伽瑪射線爆發時,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時間可逆波狀結構,為我們揭示了宇宙時空圖景的浩瀚和神奇。伽瑪射線爆發是超大質量恆星轉化為黑洞或中子星合併時的天文現象,時間持續幾毫秒到幾小時不等。短時間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整個太陽終其一生釋放的能量總和,是宇宙中最為劇烈而致命的頂級事件。
  •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最強伽瑪射線暴,如果擊中地球會發生什麼?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體之一,這是一種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後形成的特殊天體,從兩極區域射出強烈的伽瑪射線暴是中子星最大的特點,從去年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觀測到一場能量爆發最高的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科學家發現這場射線暴來自50億光年
  • 堪稱宇宙最強能量,伽瑪射線人類什麼時候可以掌握?
    在1967年由一顆名為「維拉斯」的人造衛星首次觀測到太空中的伽瑪射線。從20世紀70年代初由不同人造衛星所探測到的伽馬射線圖片,提供了關於幾百顆此前並未發現到的恆星及可能的黑洞。的最新研究成果,稱伽馬射線暴與超新星有關。
  • 伽瑪射線暴能做到,僅需1秒
    伽瑪射線暴伽瑪射線的威名,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耳聞。伽瑪射線是宇宙中最危險的射線之一,它是一種原子核射線,對於生命體有著超強的殺傷力。我們所探測到的伽瑪射線大部分都來源於銀河系之外,它們經過長途跋涉後,才來到了銀河系中,能量被削弱了不少。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馬射線暴?卻沒有阿爾法射線暴和貝塔射線暴?
    γ射線有很強的穿透力,需要較厚的鉛板才可以將其阻擋,如果是混凝土牆得需要1.5米才能徹底屏蔽它。即使這樣,伽馬射線也很難穿透大氣到達地表。要是沒有大氣層,陸地上估計也就不會有生命了。宇宙中的伽馬射線主要產生於恆星的核聚變反應。
  • 天文學家從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中檢測到成兆的電子伏特的發射
    伽瑪射線暴,英文:Gamma Ray Burst,縮寫GRB,又稱伽瑪暴,是來自太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瑪射線強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強,隨後又迅速減弱的現象。伽瑪暴發現於1967年,數十年來,人們對其本質了解得還不很清楚,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發生在宇宙學尺度上的恆星級天體中的爆發過程。
  • 帶你了解真實的伽瑪射線!
    那麼伽瑪射線到底是什麼東西,他真的有這麼神奇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剖伽瑪射線到底是何物。伽瑪射線就是γ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但如果來自銀河系外,它們肯定釋放著真正的天文學數量的能量,足以點亮整個可見的宇宙。伽瑪射線的威力有多大?首先給出的答案,伽瑪射線爆的威力大到無法用具體的數值表示,在宇宙中,它的威力僅次於宇宙大爆炸。如果普通的光線照射到臉上,我們感覺像羽毛一樣,那麼伽馬射線照射到臉上,就像子彈射擊。
  • 為什麼說在宇宙中伽瑪輻射對人是最危險的!
    但是,如果像GRB 080319b(GRB 080319B是一個曾於牧夫座發生的伽瑪射線暴)所暗示的那樣,伽瑪射線暴的大部分輻射是集中在一個很窄的圓錐內(GRB 080319b的圓錐角為0.4度),地球若不在這個圓錐角內,伽瑪射線暴對地球就沒有影響。科學家估計,伽瑪射線暴的輻射圓錐大約1億年才覆蓋地球1次,所以銀河系伽瑪射線暴對地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
  • 伽瑪射線爆發!
    它被稱為GRB(伽瑪射線暴)。 據說伽瑪射線暴是僅次於創造宇宙的大爆炸(Big Bang)的爆發。 而且我們不會收到早期預警信號,因為伽瑪射線暴的速度接近光速。 這意味著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走在街上,天空突然變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和砰的一聲。 我們都死定了。
  • 伽瑪射線為何爆發?天文望遠鏡能叩開宇宙大門嗎?
    1609年伽利略使用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以來,日益精良的天文觀測儀在宇宙成因方面有了眾多發現。1992年年初,科學家們對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觀測器和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進行科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