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體之一,這是一種由大質量恆星死亡後形成的特殊天體,從兩極區域射出強烈的伽瑪射線暴是中子星最大的特點,從去年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觀測到一場能量爆發最高的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科學家發現這場射線暴來自50億光年外的一個星系中,產生的能量甚至超過了太陽在100億年裡發出的總量,這道伽瑪射線暴被認為是人類觀測史上的最強射線暴。
目前認為這道超級伽瑪射線暴可能是兩顆中子星在合併時產生的,中子星與黑洞一樣是宇宙中引力最強的天體,它們不僅也像黑洞那樣會吞噬其它天體,兩顆中子星之間也會相互吸引直至發生合併,這道GRB 190114C射線暴產生的能量超過1萬億電子伏(TeV),而此前記錄到能量最高的射線暴是0.094TeV,科學家把這兩場能量的對比形容為:1000億美元和10美分的差距!
我們還無法觀測到在那50億光年外的星系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不過伽瑪射線暴對於地球來說是極不友好的,伽瑪射線暴強大的能量能直接擊穿電子元件,而且射線暴攜帶有對生命足以致命的輻射,如果地球被伽瑪射線暴擊中的話,將是地表所有生物的一場災難。
科學家認為地球在過去的數億年裡至少被伽瑪射線暴擊中過兩次,第一次是出現在4億年前的奧陶紀時期,當時的地球上的生物還只是生存在海洋中,那場射線暴造成了地球70%的大氣層被破壞,超過75%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這也是地球生物史上首次經歷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不過有趣的是在這場災難之後重新出現的生物就適應了陸地生存,地球上的生物每經歷一次災難就會進化出更加複雜的身體結構。
如果是現在地球被這種能量極強的射線暴擊中,地球軌道周圍的衛星會無一倖免地被摧毀,地面上的電子設備幾乎全部癱瘓,僅這些變化就足以讓人類的文明倒退數十年,而且臭氧層遭到破壞讓太陽的紫外線直射到地面,包括人類在內的絕大多數地面生物又將面臨一次滅絕危機,最重要的是目前科學家沒有辦法抵禦這種來自宇宙的威脅,雖然伽瑪射線暴在宇宙中非常常見,但會擊中地球的概率還是非常罕見的。
雖然伽瑪射線暴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場災難,但從地球生物進化史來說,每次生物大滅絕後會出現比之前更先進更複雜的生命形式,科學家認為這種由外來因素幹預生命進化的方式或許隱藏了宇宙的秘密:地球最初的生命出現在海洋環境中,毫無抵抗宇宙輻射的能力,直到適應陸地環境的生物在大規模出現後,每一代生物對抗宇宙射線的能力也逐漸在增強,從某種意義上射線暴的輻射讓地球上的生物變得越來越強。
通過衛星觀測幾乎每天都能記錄到一兩起伽瑪射線暴,這些對於地球環境和生物都極不友好的威脅可能隨時都會出現,關於記錄到的那道超級伽瑪射線暴GRB 190114C最終會到哪裡還不得而知,不過如果是有碳基生命體的星球遭遇到的話,那肯定是一場滅頂災難,只不過對於行星上的生物演化史來說,這不一定全是壞事。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