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小的行星正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旋轉

2020-11-22 cnBeta

據外媒報導,近日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一個雙星系統旋轉的行星——克卜勒-1647b( Kepler-1647b)。按半徑和質量計算,這顆行星大小與木星相當,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圍著雙星系統旋轉的最大一顆行星。Kepler-1647b行星距離地球有3700光年遠,行星的年齡大約在44億歲左右,年紀和太陽系相仿。

研究人員今天在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的一次會議上公布了這個研究成果。

尋找圍繞雙星系統運轉的行星非常困難。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天文學家William Wels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變換過程在時間上不經常是固定間隔,並可能在持續時間、甚至亮度明暗程度上會有所不同。」此外,研究人員發現 Kepler-1647b環繞其雙星系統旋轉一周的時間為1107天,是已知所有系外行星中軌道周期最長的。

這顆行星的軌道處於兩星之間的「可居住區域」(habitable zone)內,但由於它還是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因此不大可能擁有外星生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木星圍繞太陽公轉?我們都被直覺騙了
    木星圍繞太陽公轉,其實是個謊言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內部可容納1300個地球,其質量比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加起來總和的2.5倍還要多!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木星在繞著太陽旋轉,而是木星和太陽在繞著兩者之間的質心在旋轉。質心是質量中心的簡稱,指物質系統上被認為質量集中於此的一個假想點。每個行星和太陽都可以看成一個雙星系統,兩個天體圍繞兩者之間的質心進行旋轉。
  • 木星圍繞太陽公轉?我們都被直覺騙了!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內部可容納1300個地球,其質量比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加起來總和的2.5倍還要多!這就是我們的地球在木星面前的樣子:由於木星的質量極大,太陽和木星之間的質量中心受到木星的強大引力,偏離出了太陽本身。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木星在繞著太陽旋轉,而是木星和太陽在繞著兩者之間的質心在旋轉。
  • 雙星系統行星可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衛星?
    到目前為止,人們只發現了一顆繞著遙遠恆星運行的行星運行著潛在衛星,但考慮到圍繞地球太陽運行的衛星數量眾多,似乎仍有更多的外衛星未被發現。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正如著名的《星球大戰》星球塔圖因所描繪的那樣,圍繞著雙星運行的行星可以抓住它們的衛星,為生命的進化創造場所。然而雙星系統可以在穩定性方面帶來挑戰,而它們的單星系統卻可以避免這種挑戰。
  • 木星其實不是圍繞太陽公轉
    我們常說地球圍繞太陽轉,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也是圍繞太陽轉。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木星,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地球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的質量是我們太陽系中所有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
  • 科學家觀察到嬰兒期雙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
    一個位於150光年處的年輕的行星給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行星系統的形成。最近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DS Tuc Ab行星(在雙星系統中繞一顆恆星運行)的形成沒有受到第二顆恆星的引力的嚴重影響。
  • 有「四個太陽」的行星首次被證實 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
    行星PH1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的模擬圖《星球大戰》中兩個太陽的日落奇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確認了一顆與4顆恆星相伴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的天空上有「四個太陽」,這是天文界首次發現此類天體系統。
  •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在宇宙中,恆星與行星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行星圍繞著恆星作圓周運動就是最常見的恆星系統。所以在太陽系中,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在內,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內的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做圓周運動。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單憑一己之力,它的質量就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百分之九十九。
  • 一個擁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和類地行星的神奇星座——天鵝座
    在夏末初秋的晚上,北半球天空中從東方會冉冉升起一個星座,這個星座非常神奇,一個星座它包含了宇宙間大部分的天體的類型,它就是天鵝座,一個具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類地行星和存在於一個長得像北美洲的星雲裡面。
  • 雙星系統將行星形成盤翻轉到極點位置
    國際天文學家小組使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獲得小行星帶大小圓盤的高解析度圖像。整個系統呈現出不同尋常的景象,一個厚厚的氣體和塵埃環以與雙星軌道成直角旋轉。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只存在於理論家的頭腦中,但是阿爾瑪的觀察證明了這種類型的極盤存在,甚至可能是相對普遍。這項新研究由英國皇家學會大學研究員、華威大學物理系的格蘭特·m·甘迺迪博士於2014年1月14日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
  • 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衛星居然可以繞木星大小的行星運行?
    這顆衛星被稱為克卜勒1625 b-i,圍繞著一個距地球約4,000光年的天然氣巨星運動。但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個系外星系實際上可能是海王星大小的天然氣巨星。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將是首次發現天然氣巨星繞另一天然氣巨星運行的情況。圖解:藝術家認為適宜居住系外衛星圍繞氣態巨星運動。
  • 月球是否繞地球旋轉?準確地說,它們其實在互相圍繞著「對轉」
    說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沒錯,但是反過來,說地球圍繞月球,同樣也沒錯。此前小編在《月球是不是地球的衛星?對於地球來說,它確實太「大」了》一文中,寫到了「月球和地球互相圍繞著旋轉」,因此產生了一些議論,有的朋友指出小編這裡「寫錯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月球和地球互相圍繞著「對轉」,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 「旋轉木馬」和「摩天輪」只在童話裡?雙星系統中居然也有
    Kennedy博士所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在《自然·天文學》雜誌同日刊發研究論文稱,他們最近發現並證實了第一個塵埃盤翻轉越過中心兩顆恆星所在軌道平面的雙星系統。他們藉助南美洲的阿塔卡馬射電望遠鏡陣列(ALMA)獲得了這個具有小行星帶規模的塵埃盤的高解析度圖像。據觀察,整個塵埃盤系統呈現出非同尋常的景象:一個厚厚的氣體塵埃環在與雙星運行軌道成直角的平面上旋轉。
  • 環雙星系統「塔圖因」發現第三顆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在雙星克卜勒-47星系中潛伏著第三個行星,而且它比之前發現的兩個兄弟行星還要大。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DSU)的天文學家威廉·威爾士(William Welsh)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當然沒想過它會是恆星系統中最大的行星,這個結果幾乎令人震驚。」克卜勒-47雙星系統大約有35億年的歷史,距離地球3340光年。
  • 向死而生:人類首次發現一顆圍繞白矮星旋轉的完整行星
    ,褪去外部殼層並冷卻後留下的,地球大小的恆星殘骸。 此前的研究發現,當紅巨星在變成白矮星的過程中不斷吞噬附近的行星時,這些行星就會解體。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有行星可以在這樣的破壞下倖存並最終圍繞白矮星旋轉? 而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調查了一顆距地球約81.5光年,位于天龍座的白矮星。
  • 仙王座vv是仙王座雙星系統中的一個紅色超巨星
    仙王座的大部分都浸沒在銀河系中,形成一個細長而傾斜的五邊形。 仙王座vv是仙王座中的一個雙星系統,由一個紅色超巨星和一個藍矮星組成,每一個都充滿了彼此的羅氏葉。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900裡。
  • 宇宙引力是怎麼回事,行星個頭比恆星大300倍,還得繞恆星旋轉
    審核:小文引言: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經過上百萬億年的膨脹之後,目前宇宙膨脹的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可以接觸的能力了。然而在宇宙無數個星系中,似乎所有的恆星都要比它的行星要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又是為什麼呢?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一個太陽,就是你所在的行星繞著它轉的恆星;另外一個太陽,則是前者的雙星伴侶,在你的天空中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有了這第二個太陽,在你這顆行星上面,夜幕降臨可能會成為一種罕見的天象,每年只在特定的季節裡才會出現。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這樣的外星行星可能遠比我們所預料的要更加常見得多。
  • 一顆繞雙恆星系統運行的奇異行星
    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的行星形成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採用了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觀測到19個雙星原行星盤,它們各自圍繞有較長周期軌道;又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12個系外行星的雙星盤,它們的形成周期不到40天。
  • 行星一定圍繞恆星轉嗎?科學家:這顆行星的個頭,要比恆星還大
    在我們的認知中,太陽系中的一切都圍繞著太陽在進行運轉,這是因為在宇宙中,恆星一般來說,都要比行星大上許多,而且一個恆星系統的形成,也是現有恆星,在之後才會逐漸形成行星、衛星等等。所以,看起來,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是再正常不過的知識了,而且恆星與行星相比,它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