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2020-05-15 玉梅時尚達人

引言: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關於宇宙的書上看到太陽系的圖片,八大行星就像太陽的守護者一樣圍繞著太陽。因為圖書的篇幅有限,為了將太陽系所有的星球放在一起,修改了比例。然而在實際中,太陽系的行星與太陽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在宇宙中,恆星與行星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行星圍繞著恆星作圓周運動就是最常見的恆星系統。所以在太陽系中,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在內,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內的八大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做圓周運動。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單憑一己之力,它的質量就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百分之九十九。即使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木星,放在太陽身邊也不過是千分之一。難道在接近無窮大的宇宙中,真的沒有一個星系中的行星比恆星要大嗎?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答案肯定是有的。但是!僅僅是體積而已。恆星的一生經過這麼幾個階段,首先是宇宙初期開始積累物質的星雲,燃燒自我的主序星,再到最後生命末期的坍縮。所以有一部分的恆星在進入生命的末期,它的體積就會開始不斷地縮小。就比如說編號為J0523的一顆紅矮星,它的質量相當於九十顆木星,僅僅是太陽的百分之九,但是它的體積已經坍縮到和土星差不多了。J0523恆星的質量其實並沒有損失多少,但是因為坍縮的原因,體積開始減小,密度變大。黑洞就是由質量非常大的恆星坍縮而成。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而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卻大得驚人。一般來說,氣態的星球體積通常會更大。就像在太陽系中,從土星開始往後都是氣態行星,它們的體積遙遙領先於前面的四個巖石星球。其中人們最先發現的木星,它的體積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個。所以這四顆氣態行星也被稱為是類木氣態行星。HD 100546b行星是目前人類發現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它的半徑已經超過了太陽,體積與四分之一個太陽相當。如果拿太陽系其他的行星作對比,那麼HD 100546b行星相當250個木星,30萬個地球或者1500萬個水星。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但是對於質量而言,行星是永遠不可能超過恆星的。HD 100546b行星的體積那麼大,但是它的質量也僅僅相當於7.5個木星而已。因為恆星具備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能夠自發地進行核聚變反應。而這一項條件就需要足夠大的質量。因為核聚變反應首先需要恆星本身具備足夠多的元素反應。其次,核聚變反應是在極度高溫高壓的條件下,氕元素聚變成氘元素,氘元素聚變成氚元素的一系列反應。而高溫高壓的條件,也離不開恆星的大質量。這也是為什麼地球上的科學家研究了這麼多年,還是無法利用核聚變的能源。

行星比恆星還大,卻還要圍繞恆星旋轉,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嗎?

而且根據牛頓的經典力學以及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可以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做圓周運動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模型。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也在圍繞著地球旋轉。只不過因為地球的質量遠遠小於太陽,所以看起來才是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但是在實際上,太陽也在以無窮小的半徑做圓周運動。

相關焦點

  • 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研究表明:有的大行星圍繞小恆星周轉
    引言:經過天文學家幾百年來的研究發現,宇宙裡同樣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天體,最常見的就是恆星與行星了。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不一定,有可能出現大行星圍繞小恆星轉的現象。也就是說,宇宙中不存在一顆行星的質量比恆星大,即使是質量最小的恆星也比質量最大的行星大很多倍,這樣恆星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吸引行星圍繞著它公轉。但如果是在體積方面的話,宇宙體積最大的行星未必比體積最小的恆星小,甚至還要大很多。
  • 宇宙引力是怎麼回事,行星個頭比恆星大300倍,還得繞恆星旋轉
    然而在宇宙無數個星系中,似乎所有的恆星都要比它的行星要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先說一個結論,就是行星一定是圍繞的恆星旋轉的。其實通過我們中學所學習的知識,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就拿太陽系中的地球和太陽為例子好了。牛頓經典力學告訴我們,兩個物體之間最終的受力分析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 已知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最小恆星大了300倍,卻還得圍繞恆星運行
    在恆星和行星之間通常還認為有褐矮星這種天體,其質量在木星的13~80倍之間,如果說木星的13倍與質量一下的形體才能看著行星的話,那麼很顯然行星的質量都跟恆星差得遠,不會存在恆星繞行行星的情況,但是不少天文學機構將褐矮星也視作行星,因為這種星體內部的氘核聚變最多只能堅持1億年,那麼如果將褐矮星也視作行星的話,質量接近木星80倍的行星雖然還沒有成為恆星
  • 沒有恆星,行星還能獨立存在嗎
    人類總算是逐漸了解了行星和恆星的運行。行星好像總是圍繞著恆星旋轉,比如咱的地球。而行星的形成過程,也決定了行星基本都是伴隨著恆星而出現。那麼問題來了,挖……不是。行星脫離了恆星老大哥能夠生存嗎?存不存在一些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行星一天到晚的亂跑,不圍繞別人轉呢?答案是,肯定有啊!而這些行星存在於其他迭代的期間。
  • 行星一定圍繞恆星轉嗎?科學家:這顆行星的個頭,要比恆星還大
    在我們的認知中,太陽系中的一切都圍繞著太陽在進行運轉,這是因為在宇宙中,恆星一般來說,都要比行星大上許多,而且一個恆星系統的形成,也是現有恆星,在之後才會逐漸形成行星、衛星等等。所以,看起來,行星圍繞著恆星運轉,是再正常不過的知識了,而且恆星與行星相比,它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
  • 存在行星比恆星還要大的星系嗎?答案可能讓你興奮有失望!
    在我們的理解中,恆星都比行星大,而且要大得多,比如太陽的直徑是140萬千米,而太陽系最大的木星直徑也就是14萬千米多一點,而地球則1.3萬千米都不到,其他巖石質行星就更小了,根據第一性原理來推斷,太陽系這個條件在宇宙中其他位置應該也可以適用,因此我們認為應該不存在行星比恆星大的這種狀況!為什麼不存在比恆星大的行星?
  • 研究提出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類似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
    近日,有研究團隊提出,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類似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這類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普遍存在?它們又是如何被發現的?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吳慶文教授。
  • 行星能夠比恆星大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存在
    恆星和行星在質量上有著巨大的差距,那麼行星能夠從恆星大嗎?這裡進行的大小比較只是體積,質量對比上我們都知道行星跟恆星是沒有可比性的,更不可能超過恆星的質量。那麼在體積上行星是否能夠超越恆星呢?可能在一些朋友看來,恆星的質量比行星要大得多,行星的體積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超過恆星,事實真的如此嗎?
  • 恆星的冷知識:恆星都有行星嗎?
    恆星能夠變成行星嗎?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嗎?由於新科技、探測器的使用,現在科學家每天都在積累太陽系和宇宙的新數據。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大爆炸、黑洞、其它星系。今天讓小編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些更多的恆星冷知識。一顆星星在成為恆星的時候可能會失敗,並且開始表現得更像一顆行星,他們沒有足夠的質量可以繼續發光,並且變成矮星。
  • 宇宙中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
  • 到底是什麼讓上千億顆恆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真相來了
    我們知道,引力在宇宙空間中佔據主導地位,不光是太陽系,銀河系內的全部恆星其實都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進行公轉的。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上千億顆恆星都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呢?真相來了!由此可見,銀河系銀心區域的恆星密度非常大,是周邊恆星密度的千倍以上。這些高密度的球狀星團具有強大的引力,這也是使得眾多恆星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一個因素。
  • 比恆星大300倍的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宣稱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人類目前的探知,也只是限於經過一些科學儀器對宇宙之中的行星好恆星分布進行計算和統計而已。還沒有能力運載人類去登陸那些行星或者是恆星。大家都知道,在一個星系之中最大的肯定是恆星了。因為其他所有的行星都是要圍繞恆星來運轉的。恆星的質量必須要大,這樣才能夠有足夠的引力來吸引行星圍繞其繞行。那宇宙之中會不會有比恆星還要大的行星呢?別說還真有。
  • 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其中有恆星和行星。到底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呢?http://wallup.net/?p=140487晴朗無雲的夜晚,我們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幾乎都是恆星(Star)。之所以叫恆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在天空中的位置看起來永遠不變。恆星是一個巨大的球體,由塵埃和氣體不斷旋轉形成。
  • 圍繞原恆星的奇怪環表明行星的形成比想像的要早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一顆新生恆星周圍發現的環可能暗示著行星的誕生比先前認為的要早。恆星由濃密的雲層產生,濃密的雲層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坍塌。隨著新生恆星或原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覆蓋層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縮小,圍繞它的盤會形成,這會引起幼小的行星或原行星。
  • 銀河系中心異常明亮,為什麼4000億顆恆星同時圍繞中心旋轉?
    你知道嗎?銀河系包括了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星團星雲,它的直徑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在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都在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然而銀河系中心的光亮物體究竟是什麼,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嗎?為何它會擁有如此強大的引力?
  • 1300光年外發現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Cukier說:「我在研究實習生們標記為食雙星的所有數據,在這個系統中,兩顆恆星圍繞彼此旋轉,在我們的視野中,每繞一圈,就會遮住對方降低對方的亮度。在我實習的第三天,我看到了一個叫做TOI 1338的系統發出的信號。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次恆星日食,但時機不對。原來是一顆行星。」
  • 發現一顆超高溫行星,比恆星溫度還要高,但為什沒有燃起來呢?
    來自美國宇航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探衛星苔絲號(TESS)的測量結果,使天文學家能夠極大地提高對KELT-9b奇異環境的了解,KELT-9b是已知最熱的行星之一。馬裡蘭州哥倫比亞市大學空間研究協會和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天文學家約翰·阿勒斯說:KELT-9b的怪異因素很高,它是一顆巨大的行星,圍繞著一顆快速旋轉的恆星,軌道非常近,接近極地。
  • 行星可以有漂亮的星環,恆星有嗎?這個恆星的星環比太陽系還大
    在我們太陽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較大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其中以土星環最為壯觀美麗,不過這4顆星體都是行星,那麼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會不會也有星環呢?
  • 木星明明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沒能成為恆星?
    人類通過對木星的研究,為木星起了很多個名字:「地球衛士」、「太陽系殺手」等等,此外,也有一些人對木星感到不解,因為明明木星要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何木星卻並沒有變成恆星呢? 研究者表示,因為質量足夠用,所以,EBLM J0555-57Ab內部仍然可以產生核聚變,甚至在它的周圍,或許還可以有宜居行星存在,只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
  • 恆星在主序期之後,圍繞它運行的行星會是怎樣的命運?
    行星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星,必須要以一定的恆星作為中心,在恆星引力的束縛之下圍繞著它做周期性的運行。除非受到別的大質量行星撞擊、或者恆星突然消失這些機率非常小的事件影響,行星會成為漂移於宇宙空間中的流浪星球,直到重新找到新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