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宙的浩瀚神奇,僅僅一個問題,就能讓你連帶引起其他的問題。恆星能夠變成行星嗎?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嗎?由於新科技、探測器的使用,現在科學家每天都在積累太陽系和宇宙的新數據。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大爆炸、黑洞、其它星系。今天讓小編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些更多的恆星冷知識。
一顆星星在成為恆星的時候可能會失敗,並且開始表現得更像一顆行星,他們沒有足夠的質量可以繼續發光,並且變成矮星。它們的不算真正的恆星,但也不能夠被稱為行星,畢竟它的質量仍然比行星大,並且就像任何典型的恆星一樣,為處於其系統的中央。那反過來呢?像木星跟土星這樣,有類似恆星物質所組成的巨型氣態行星,因為它們的質量不夠大,也無法成為恆星。大概要一百顆類似木星的行星,才能夠形成一顆渺小的輕恆星。
而據天文學家所知,這類的事件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恆星是由什麼東西所組成的呢?只有大約2%的恆星,是由氦和氫以外的物質所構成。這兩者在恆星的活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告訴你一個冷知識,儘管金屬不利於恆星的壽命,但富含金屬的恆星,有可能吸引到行星圍繞著它們運行。
恆星是太空中,會從巨大的氣體和塵埃雲出現的那種星星。由於內部的引力緣故,所以才會造成這些雲開始收縮,並且在某一個時刻,其質量變得極為巨大緊密,並造成氫聚變反應。然後燦爛的原始恆星,很快就會從中出現。
恆星可以有多大?
目前的我們所知道最大的恆星,是一顆名為WHO G64的發光超巨星。它可能比太陽還要大上171倍呢。它同時有巨大的塵埃雲,所包圍著,光需要一年才能穿過這個塵埃雲。在夜空中,你所能夠見到的最亮的恆星是天狼星,它之所以如此明亮,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很近,其大小是太陽的兩倍,亮度也比太陽亮25倍。但科學家們所知最亮的恆星,距離地球有16萬3千光年。所發出來的光芒,大概有近九百萬的太陽,加在一起的總和。
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嗎?
至少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通常都會有行星,通常的也會有類似地球的行星,沒有恆星的行星,比沒有行星的恆星還要多。某些行星,會被其他的行星的引力,甩出他的星系,而成為了流浪行星。就像是如果木星引力把地球,給甩出太陽系這樣的情況。
恆星會移動嗎?
就像衛星繞著行星轉,行星繞著恆星轉一樣,恆星本身也會繞著星系的中心轉。太陽以每小時八十萬多公裡的速度,繞著銀河系轉。每兩億三千萬年,繞行一圈。
恆星會閃爍嗎?
只有它們高興的時候才會閃一下。我們會看到恆星閃爍,是因為我們透過地球的大氣層看到它們的。空氣不是靜止的,它不停地在移動並且有氣流,從而會扭曲遙遠的恆星的光線。我們有時候在夜空可以見到的行星,則不會那麼頻繁的閃爍。這是因為他們離我們更近的關係。
恆星的生命循環是如何結束的呢?
太陽恆星會開始慢慢耗盡氫,並且膨脹成巨大的紅巨星,而紅巨星的核心最終會再次耗盡資源,然後膨脹並冷卻。接著這顆恆星,會變成一顆由星雲所環繞的白矮星。而白矮星會繼續冷卻,直到變成黑矮星。這只是其中一種恆星周期的結束方式,而較大的恆星則會直接爆發,變成超新星。
那超新星又是什麼呢?
當一顆巨大的恆星到達了它的極限,它就會坍縮,然後伴隨那裡的物質一起爆發,這時候它就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的是一種罕見而且極其明亮的現象,它會留下巨大的星雲,甚至是黑洞。
所有的黑洞都是因為恆星而產生的嗎?
只有一些是因為,超大質量恆星爆發成為超新星而形成的。其他的黑洞的則是因為,有兩個密度非常大的星體,比如說中子星之間的互相撞擊,而形成的。此外呢,還有一些超重的黑洞。對於天文學家來說,它們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謎團。有一種理論認為,當比較小的黑洞合併成一個的時候,便會形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如果即將坍縮的恆星,大到無法變成白矮星,只有小到不能成為黑洞的話,它就有可能會變成中子星。中子星的直徑其實只有幾米,但質量卻相當於一顆恆星,這使得中子星的密度極高。
宇宙之中有多少顆恆星了?
以下的數字其實只是科學家的預判,但在可觀測宇宙之中,大約有兩千億個星系。儘管星系有所不同,但一個普通星系,大約可以容納一千億顆恆星。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關於恆星,小夥伴們還有什麼想法。歡迎給我留言。科普如此有趣,讓我們下期內容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