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2020-08-30 十輪網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

歐特雲(Oort Cloud)距離太陽最遠達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彰顯著太陽系邊界(太陽引力影響力的極限),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可能含有上千億個半徑大於1公裡的冰冷物體,科學家相信它是所有長周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與木星族彗星的起源地。

然而距離如此遠的歐特雲如何儲藏這麼多小物體?一種說法認為這些物體是從太陽系內部拋出去的碎片,另一說法則認為這是其他行星系統的殘骸、路過被太陽引力捕捉。但到了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現有模型跑不出太陽引力如何抓到這麼多小物體。

除了歐特雲,太陽系還有另一個難題──假想中的第九行星。由於外太陽系古柏帶(距離還是遠不及歐特雲)某些天體軌道非常畸形,如果有顆海王星大小的第九行星位於外太陽系,就可以用第九行星的引力作用解釋,然而第九行星如何誕生?是形成於外太陽系、還是先在內太陽系形成然後才遷移出去?許多科學論文都在討論這些問題,但是所有人發現這些情況「都不太可能」。

現在一篇新論文提出,如果太陽在青年時期曾經擁有伴星,那麼一切問題就簡單多了。計算機模擬表明,如果太陽系曾是雙星系統,就能更有效率地捕捉原本是流浪行星的第九行星、以及堆積在歐特雲團中的大量小物體。

在觀察過宇宙其他星系後,科學家知道「多數」像太陽的恆星最早都來自雙星系統,但伴星失蹤去哪了?答案很簡單,它們離開原星系、迷失在星際空間(也許第九行星原本是哪個星系的伴星)。

太陽伴星質量若與太陽相同,那麼它就能在重力相互作用下協助擴展太陽系勢力範圍、也就是歐特雲如今抵達的位置,只不過星系初誕生尚不穩定,附近恆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可以輕易地就將太陽伴星拉走,如今太陽失散的同伴現在可能在銀河系任何地方。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最有希望驗證這項假設的儀器是建設中的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LSST),它帶有8.4米主鏡,每3天就能拍攝全天一次,還帶有一個32億像素的感光耦組成件(CCD)相機──迄今為止最大的數字相機。

新論文發布在《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首圖來源: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

相關焦點

  •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然而距離如此遠的歐特雲如何儲藏這麼多小物體?一種說法認為這些物體是從太陽系內部拋出去的碎片,另一說法則認為這是其他行星系統的殘骸、路過被太陽引力捕捉。但到了這又面臨另一個問題,現有模型跑不出太陽引力如何抓到這麼多小物體。除了歐特雲,太陽系還有另一個難題──假想中的第九行星。
  • 太陽存在「伴星」?為揭開第九行星的身份,科學家提出新猜想
    原因很簡單,因為通過研究,太陽的引力範圍應該是在2光年左右,這就意味著,在柯伊伯帶之外,很可能還有天體存在。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認為太陽系邊緣還存在著奧爾特星雲,不過卻從未觀測到。有一種觀點認為,太陽系不僅有8大行星,在奧爾特星雲之中,很可能也存在著其它的行星,這顆神秘的行星也被稱作X行星。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  而哈佛大學天文學家勒布(Leeb)和西拉傑(Siraj)通過計算機模擬表明,如果存在第二顆太陽(伴星),那這一切就很容易解釋了。研究認為,數十億年前,太陽雙星與其它眾多恆星自銀河系內一片巨大分子雲中出生,它們仍然相互鎖定。
  • 太陽曾有個雙胞胎?哈佛:失散恆星可解釋第九行星和奧爾特雲!
    在整個銀河系裡,約有85%的恆星都是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即便質量如太陽相似的恆星(類太陽恆星)也有一半以上是雙星系統。而像太陽這樣的孤獨的恆星,可以說是極為古怪的。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一篇研究報告稱,在太陽系的早期,太陽曾經有一個「雙胞胎(伴星)」,使它像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一樣,也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假說正確,那關於太陽系的一些更令人困惑的問題便能解決,如奧爾特雲的形成、第九行星等。這是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假說,但事實上,很多天文學家都認為太陽曾經有一個伴星。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科學界出現兩種假說,第九行星或是一個黑洞
    這兩項研究分別提出了什麼解釋?首先是來自達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雅各布·舒爾茨和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詹姆斯·昂溫,他們提出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的假說,並將假說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上。他們在論文中提出第九行星的另一種假說,即太陽系原來可能是一顆雙星系統。他們以奧爾特雲的存在作為依據,指出如果太陽系起初只有太陽這一個恆星,那麼與太陽相距甚遠的奧爾特雲是難以形成的。其次,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5~15倍,如果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它是無法束縛住如此重的行星,因此他們認為太陽曾經有個伴星。
  • 太陽曾存在「伴星」,這是真的嗎?科學家:它終究會回到太陽系
    而其中就有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這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太陽之外,還有一顆太陽的伴星。 之所以說,太陽系當中很有可能是雙星系統,是因為我們的科學家在1610年時,發現了土星,而土星的種種跡象則是與我們曾經所研究的太陽理論,有著明顯的差異之處,而這樣的差異之處,如果要合理地解釋的話,只有太陽伴星才可以解釋得清楚。
  • 太陽系或是雙星系統!伴星2600萬年回一次,如今沒人知道它在哪
    恆星系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文集合,該集合裡包括了一些更小級別的天體,比如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等。經過天文學家長期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大多數恆星系內都存在兩顆及兩顆以上的恆星,這樣的系統一般來說更加穩定。而我們的太陽系是個特例,只有一顆恆星,但也能穩定地運行,對此有天文學家提出質疑,太陽系真的只有一顆恆星嗎?
  • 復仇女神星真的存在?科學家認為太陽也有伴星,曾經導致生物滅絕
    有人把原因歸結到了宇宙天體上,在看到宇宙中的雙星系統後,提出觀點認為:我們的太陽還有一顆伴星,公轉周期約為2600萬年。每次運行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它的引力就會擾動太陽系,導致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生物。他們還給這顆恆星起了個神秘的名字——復仇女神。的確,經過大量的天文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宇宙中的雙星系統確實非常普遍。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研究者表示,當時有一名叫穆勒的科學家通過演算,發現地球上物種大滅絕是存在周期性的,大約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研究認為,它或許曾經和太陽同時從一片星雲中孕育而生,只不過它並不如太陽一般耀眼,它的質量要比太陽小很多,它或許是一顆紅矮星,也可能是一顆質量不夠恆星級別的褐矮星。
  • 太陽系中曾有兩個太陽?兩個瘋狂的理論,將揭開第九行星之謎?
    但是,第九行星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要解釋這些問題並不容易。最近,兩項研究分別提出了兩個瘋狂的假說: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或者,它的存在是因為太陽系中曾有第二個太陽。當常規的理論無法解釋現象,一些科學家開始考慮一些看似瘋狂的假說。例如,「第九行星」其實可能是一個原初黑洞;又或者,太陽系誕生之初,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換句話說,這個系統中曾有「第二個太陽」。最近,兩項研究就分別針對這兩個假說,發表了學術論文。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太陽曾存在「伴星」,它終究會回到太陽系
    有觀點認為,太陽系極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自從1610年土星被發現後,太陽系外圍的多顆天體都存在著軌道異常的情況,從1986年開始,天文學家們就一直在尋找神秘的太陽伴星,那麼,它真的存在嗎?它又在哪裡呢?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新研究稱太陽系曾是個雙星系統,那麼太陽的「雙胞胎兄弟」哪去了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地球、金星、火星、木星等都是行星,所以太陽系是個單一恆星的行星系統。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在銀河系等星系中,像太陽系這樣的單一恆星系統並不是特別多,大多數行星系統都是有多顆恆星的。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擁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數量遠遠超過天文學家先前的預料。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設想你生活在一顆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上。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 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8月20日,有媒體報導稱,太陽系外圍物質的奇怪特徵,讓科學家推測,或許在很久以前,太陽有一個「孿生兄弟」,這個「兄弟」或許能幫助科學家尋找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真的有個「兄弟」嗎?科學家根據哪些線索提出這一可能性?如果地球真的擁有2個太陽,人類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 太陽或曾有「孿生兄弟」第九大行星與它有關
    如果兩顆恆星在誕生後運行距離較近,它們之間的引力足夠強,彼此相互俘獲,就形成了雙星系統。」張曾華表示。假如太陽真的誕生於雙星系統,為何如今看不到第二個太陽呢?張曾華解釋道:「當雙星系統中兩個伴星相對距離越遠,其引力結合能也就越弱,且在其長期運行中,也越容易受到星系潮汐力以及其他大質量天體的擾動而分離。」所以即便太陽真的在50億年前曾經有一個遠距離的伴星,也早已相忘於銀河了。
  • 太陽曾經有一個孿生兄弟,但現在走丟了
    我們生活在一星系統中,但天文學家很早就知道,兩顆恆星在中心相互繞轉的雙星系統並不少見。這些系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它們會變成單星系統,但我們的太陽也是這樣發展過來的嗎?研究人員稱,基於數據分析,第二顆恆星就質量而言跟太陽很像,而早期恆星二進位理論可能能幫助解釋「奧爾特雲」--以極端的距離圍繞我們太陽運動的材料採集--的存在。
  • 為揭開兩大難題,科學家提出「太陽伴侶」假說,有兩個太陽存在
    即使如此,還是有科學家在之後的研究中提出了「第九行星」的假說,認為除了冥王星之外太陽系邊緣還存在著一顆遲遲未被人類發現的行星。,這樣太陽系如今的影響力才有可能解釋第九行星的存在,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奧爾特雲還處於太陽的引力範圍內,那麼他們是如何提出這個假說的?
  • 為揭開兩大難題,科學家提出「太陽伴侶」假說,有兩個太陽存在!
    根據報導,近期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阿米爾·希拉傑和阿維·羅布提出了一種大膽的假設,認為早期的太陽系內應該存在兩顆恆星,這樣太陽系如今的影響力才有可能解釋第九行星的存在,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奧爾特雲還處於太陽的引力範圍內,那麼他們是如何提出這個假說的?太陽系還存在哪些尚未被揭露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