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那一次國際天文聯合會之前,太陽系內還存在著九大行星。那次會議之後,太陽系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因為冥王星存在多種不符合行星定義的情況而被降為了矮行星。即使如此,還是有科學家在之後的研究中提出了「第九行星」的假說,認為除了冥王星之外太陽系邊緣還存在著一顆遲遲未被人類發現的行星。
根據報導,近期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阿米爾·希拉傑和阿維·羅布提出了一種大膽的假設,認為早期的太陽系內應該存在兩顆恆星,這樣太陽系如今的影響力才有可能解釋第九行星的存在,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一個奧爾特雲還處於太陽的引力範圍內,那麼他們是如何提出這個假說的?
太陽系還存在哪些尚未被揭露的謎題?
太陽系內尚未被揭露的謎題很多,例如各大行星為什麼演變成今天這副模樣、太陽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但與這些問題相比,有兩個謎題似乎更讓科學家感到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奧爾特雲還會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第九行星是否真實存在。首先來介紹一下奧爾特雲,它實際上也是一個假設的概念,天文學家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太陽系很可能被一個球狀雲團所包圍。
這個球狀雲團就是奧爾特雲,它與太陽的距離在5萬~10萬個天文單位,那裡聚集了許多不活躍的彗星。這個巨大的結構曾多次被證實存在,但是科學家無法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然後是第九大行星,一直以來科學家通過觀測太陽系邊緣的情況推測可能存在第九顆行星,前段時間巴黎天文臺的科學家雅克·拉斯卡爾表示第九顆行星的位置可以通過計算得出。
為了解釋這兩個謎題,美國科學家提出什麼理論?
希拉傑和羅布發現這兩個謎題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需要一股太陽之外的力量來解釋它們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他們提出了「太陽還有另外一個伴侶」的假說。他們認為在幾十億年前,太陽旁邊還有一顆伴星,它的存在使得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形成了一張無形的「漁網」,將大多數靠近的星球給吸引住了。
為了研究太陽伴星存在的影響力,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對起初只有太陽和有兩顆恆星的情況進行模擬,結果發現太陽系如果存在兩顆恆星,那麼它們所產生的引力影響確實能夠到達如今的奧爾特雲區域,而且捕捉到第九顆行星的可能性提高了20倍左右。如果太陽系一開始只有太陽,那麼如今的奧爾特星雲大概率不復存在。
如果太陽系早期是雙星系統,那麼另一顆伴星去哪了?
如果希拉傑和羅布的假設符合實際情況,那麼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需要解釋,那就是當初那顆伴星去哪了?對此他們認為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是伴星在另一顆更龐大的恆星靠近時被吸引走了,第二是伴星受到撞擊解體了。他們一致認為第一種假設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是目前尚未在太陽系內發現伴星解體的痕跡,另一方面是它確實具有說服性。
雙星系統所產生的引力作用要比單顆恆星要強得多,因此起初的奧爾特雲內應該存在密密麻麻的彗星,但後來另一顆更大的恆星路過時帶走了相當多的彗星,導致奧爾特雲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同時使得太陽系的引力削弱,導致第九顆行星的行蹤無法被人類追蹤到。
筆者認為,如果第九行星真實存在的話,那麼還可能存在第十行星、第十一行星等等,因為第九行星就相當於在廚房看到的第一隻螞蟻,接著我們會在廚房裡接二連三看到其它螞蟻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