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白日焰火》:一個案件引發的愛情故事,令人震撼

2021-01-15 沒有體驗

雖然影片名喚作《白日焰火》,但大部分的場景都發生在夜晚,白晝所代表的光明與希望如同焰火一樣是個稍縱即逝的幻覺,人物皆以一種對明天無所期待的狀態殘喘著鼻息。電影做到這點,靠的是對光和色彩的強調:清冷的光讓人覺得黎明永不會來,鐵青、灰藍的色調散發著冰冷的金屬氣味,張自力帶吳志貞坐摩天輪,遠處的「白日焰火」俱樂部是全城燈光最璀璨的所在,被看不到邊的黑暗簇擁著,只讓人更加絕望。長鏡、特寫、慢鏡,將白與黑掩映得格外刺目。

但是《白日焰火》讓「白色」遇到了哈爾濱,卻是讓我感覺最為自然熨帖的隱喻。遍布東北的產業化遺蹟成為整整幾代人的精神廢墟,亦成為惡之花繁密滋生的溫床,沉重複雜的社會問題堆積其上,惡性事件頻頻發生,一件兩萬八的皮氅引發偌大的連環殺局,並非不可思議的神話。解決索多瑪死局,唯有一場末日審判的大火。影片雖未對此直抒胸臆,但在人物的精神氣質上作了含蓄委婉的暗示,大雪和醋寒提供了視覺上的標點以及令人信服的地域感。被黑暗和寒冷沉重壓迫著一切的地下城市,與那個鎂光璀璨的東方風情之都,是一張紙的正反兩面,而後者,更像一張被塗抹了過多顏色的幻燈片。

對於梁志軍和張自力來說,肢體動作幾乎就是他們的「發言」方式,片尾張自力的即興起舞是他最「滔滔不絕」的一次表達,那是告別,也是獨白,他跳得旁若無人、筋疲力盡直到再也沒有任何外露的情緒。加上王景春、餘皚磊的襯戲,夯實了這部黑色電影的立論基礎,你甚至會覺得,撲面而來的末世感才是影片最大的主角,死亡與罪惡在這座城市,是那麼自然而然:張自力緝捕罪犯,毫無徵兆就槍火交接,不讓觀眾做任何喘息;碎屍塊被煤車沿著鐵路線送到全省各地的鍋爐中,受害者像氣泡一般消失在這個世界;梁志軍用冰刀殺害刑警隊長那一幕,手起刀落沒有半點遲疑。

中國觀眾沒有黑色電影的接受基礎,也不具備相應的觀看態度,影片中道德立場的隱匿加劇了觀眾讀解的焦慮,作為一部文藝氣質濃鬱的商業片,或者有著市場追求的文藝片,《白日焰火》缺乏一種在兩種身份之間自如切換的節奏感,於是,殺戮場面沒有提供讓人眼球充血的冰涼興奮,反覆出現的碎屍塊似乎只是為了折磨觀眾的情感,我還沒有看到過一部電影對「人」如此可怕而輕率地處置又能成功擄獲觀眾好感的先例。

影片後半段明顯有些倉促,以致很多故事線索都交待不清,皮氅的主人是吳志貞所殺,那其他兩個追求者呢?如果是梁志軍幹的,難道活死人身份就能把一個愛妻號好青年置換為冷血殺手?畢竟只是追求者,只要吳志貞不做回應,完全沒有非殺不可的理由。志貞大boss身份的線索少得可憐,張自力為何突然開啟神探模式將真相引至她身上,觀眾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的心領神會,但在冰刀、屍塊、雪地、煤堆等的符號設置,以及用於混淆觀眾視線的榮榮的詭譎表現上,影片卻又不吝筆墨到了刻意的程度,刁亦男終究還是對觀眾的理解能力不放心。

大多數的黑色電影都會在結局處揭開真相,《白色焰火》也不例外,但我們並沒有感到正義得以伸張,吳志貞登上警車時那個如釋重負的笑容,讓人如鯁在喉,她放下的,沉甸甸地壓在觀眾心頭,但她果然是所有罪惡的終結點嗎?答案恐怕更不確定,她清冷凜冽的身影穿過廢墟一般的黑暗,你很難說,這座城市比她更無辜!

相關焦點

  • 外媒評《白日焰火》結尾:刻意模糊了黑色電影的框架
    廖凡曾說自己在拍《白日焰火》時是自己最低迷的時候,那段時間他懷疑自己作為演員能否做得更好,不過在劇組裡他遇到了一群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他為了塑造《白日焰火》的角色,像是報復性地增肥了20多斤,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哈爾濱顛覆以往形象,演繹一個落魄而又倔強的小城警察,與女主角桂綸鎂也曖昧流動,上演殘酷又浪漫的愛情。
  • 娛評:《白日焰火》獲獎給中國獨立電影「打雞血」
    娛評:《白日焰火》獲獎給中國獨立電影「打雞血」   20部競賽電影經過10天的角逐,最終在以詹姆士·沙姆斯為首的8人評委會的艱難抉擇下,將第6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授予了華語電影《白日焰火》,而此前無論是場刊還是影評人口碑都最高的《少年時代》,只讓理察·林克萊特捧到一座最佳導演銀熊獎。
  • 《白日焰火》:一座北方冬日的城市,目及之處滿是殘雪和薄冰
    一座北方冬日的城市,目及之處滿是殘雪和薄冰,人們的臉都縮在帽子和圍巾裡,眼神仿佛也被低溫凍得不能舒展,對春光爛漫時的想像和期待,恐怕是最樸實原始的憧憬了,可是,《白日焰火》卻把整部片子都縮在整個隆冬,那些凍土上的雜草,陷在淤泥裡的薄雪,行動遲緩的路人,遲遲發動不著的車子,似乎都在憋著一股勁兒,
  • 金雀馬尾參~白日焰火
    遇到一叢奇異的植物,枝葉平平無奇,對生葉的直立纏繞藤本,但開的花奇特,在葉腋處形成傘形花序,開出的筒狀花,上部5條舌狀裂片在頂部粘合,組成一個毛茸茸的燈籠。對生葉,5數,及副花冠,是夾竹桃科吊燈花屬Ceropegia植物。
  • 值得一看的文藝犯罪電影
    前幾期講了愛情片、恐怖片、懸疑片,可能大家都想嘗試一點新的口味。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看慣了商業片之後的我們想看的文藝犯罪片《白日焰火》。《白日焰火》是由刁亦男導演的文藝犯罪電影,故事講述了在某地發生了多起離奇碎屍殺人案。
  • 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北京愛情故事》、《白日焰火》、《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以及《完美假妻168》四部極為賣座的影片,無疑,「王學兵」成為了2014年大銀幕上的關鍵詞。近日,在公布的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入圍名單中,他更是憑藉最新參演的電影《一個勺子》獲得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 外媒評《南方》:能看到很多經典黑色電影的影子
    在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中,槍火在一堆廣場舞人群旁邊爆發(背景音樂是70年代的迪斯科舞曲《Rasputin》),舞者們穿著閃動螢光的運動鞋四散逃跑,就像是螢火蟲在槍聲中沒入黑夜。」不過影評人認為,本片與《白日焰火》有些相似,「刁亦男在這裡對於黑色電影的類型處理是非常極端且毫不浪漫的。
  • 電影賞析:《白日夢想家》
    電影:《白日夢想家》電影劇情介紹影片主人公名叫沃爾特·米蒂,他是一名雜誌社的相片管理員,過著再平庸也不過的生活《白日夢想家》影片的成功之處:在這部影片中,不乏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主人公用了5種不同的交通工具:飛機,輪船,汽車,自行車,滑板。在主人公使用每一種交通工具的背後,都穿插了不一樣的故事情節,不得不承認,這是影片劇情上與背景上的融合,也是影片很大的一個亮點和創新,故事與背景的串聯做的很成功。
  • 北國蒼茫:中國當代電影中的北方敘事
    曾幾何時,「北方」在當代中國電影的意象中,越來越冷,成了某種寓言。從張猛的《鋼的琴》,刁一男的《白日焰火》、 賈樟柯的《天註定》、忻鈺坤的《暴裂無聲》到蔡成傑的《北方一片蒼茫》,這些藝術電影,都把鏡頭聚焦於中國廣袤的北方大地。
  • 聽說廖凡主演了一部心理學犯罪電影?你猜他是演警察還是罪犯
    這是動作類犯罪電影開始由外向內發展的必然結果。國產這個領域內,早前有一部頗受好評的網劇《心理罪》,如今已拍成電影,即將登上大銀幕。今天就來聊聊心理學犯罪影視劇。這一類型的影視作品源起於西方,早已非常成熟。「犯罪心理學」中的許多理論,都被改造、輸入到電影電視劇中。例如CBS以罪犯心理側寫為重點的劇集《犯罪心理》,豆瓣評分高達9.0,講的是一群心理側寫師,怎麼給罪犯畫像破案的故事。
  • 電影白日夢想家,神奇的探險之旅,小人物一樣能讓人感動莫名
    今天介紹的是一部冒險喜劇片《白日夢想家》。故事的劇情是這樣的,沃特是一名在《生活》雜誌社工作多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一心撲在工作上。對深深喜歡的同事謝莉爾,他也沒有勇氣上前開口搭訕。面對大都市的生活,他像個旁觀者。
  • 東北電影宇宙探秘:中國「鐵鏽區」的三張面孔
    暫且擱置1992年的《年輪》、2003年的《馬大帥》和2006年的《鄉村愛情》這幾部著名的電視劇,東北以電影的形式最初在觀眾面前嶄露頭角,應從張猛說起。2008年的《耳朵大有福》,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彼時,張猛還是一名掛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青年導演,影片的製作也有國營的背景。
  • 東北電影宇宙探秘:中國「鐵鏽區」有三張面孔…
    暫且擱置1992年的《年輪》、2003年的《馬大帥》和2006年的《鄉村愛情》這幾部著名的電視劇,東北以電影的形式最初在觀眾面前嶄露頭角,應從張猛說起。 2008年的《耳朵大有福》,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彼時,張猛還是一名掛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青年導演,影片的製作也有國營的背景。
  • 《大眾電影》專訪廖凡:我不是勵志片男主角
    他說這是他在柏林唯一有空看的 一部電影,並為因忙碌沒來得及看其他電影而感到遺憾。4天後的2月14號,情人節,他在柏林過了40歲生日。他當眾許下生日願望:希望自己可以憑在《白日 焰火》裡的演出,擒獲銀熊,成為柏林影帝。他說:當然想拿,說不想拿那是在裝孫子!
  • 《白日夢想家》畫面感很強,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李安曾說過:「電影比人生簡單,比人生理想。」在複雜的成人世界裡,本片試圖傳達這樣的觀念:只要勇敢嘗試了,生活就會發生改變。導演本,斯蒂勒通過包含深意的道具設置和應用高超的視聽語言,講述了一個通過行動把白日夢變為現實的故事。電影《白日夢想家》是一部溫暖、治癒的成人童話。
  • 世界十大愛情喜劇 經典好看的愛情電影推薦
    3、落跑新娘詳細介紹:《落跑新娘》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愛情喜劇,講述了時報記者艾克和有婚姻恐懼症的落跑新娘瑪琪之間的愛情故事。5、我的野蠻女友詳細介紹:《我的野蠻女友》是一部非常出名的韓國電影,講述了外表美麗脫俗但性格野蠻霸道的宋明熙和大學生牽牛之間之間的搞笑愛情故事。
  • 中古電影2015:票房高歌猛進 精品力作不足
    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憑藉先進的製作技術和動人的故事情節,在社交媒體上收穫大量粉絲,在人們的口碑相傳中登上了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捉妖記》摒棄同類題材的創作套路,不再披著魔幻外衣兜售俗套的愛情,而是在中國古典文學妖怪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天馬行空的想像,打造出「胡巴」這一原創動畫形象,再結合好萊塢經典敘事手法,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和超強的觀眾黏合度,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
  • 電影無雙劇情解析 全程燒腦畫家身份令人捉摸不透
    電影《無雙》上映後,很多網友表示看不懂影片究竟是什麼意思,想要表達又是什麼,其實影片就是以第三人稱講述了關於第一人稱的故事,就是周潤髮飾演的畫家,只是一個代號而已,真正的畫家並不是他。
  • 俄羅斯太空人升空前夜,為什麼都要看名叫《沙漠白日》的電影?
    比如在將太空人送往發射臺的擺渡車上撒尿的傳統就源自加加林,又比如從1973年聯盟12號發射以來,俄羅斯太空人們出發前夜,都流行看一部名為《沙漠白日》的電影。 《沙漠白日》,聽名字就知道和宇宙、太空、航天沒什麼關係,它講的其實是一個20世紀20年代發生在土庫曼斯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