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GPS的恆溫晶振頻率校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針對目前廣泛對高精度頻率源的需求,利用FPGA設計一種恆溫晶振頻率校準系統。系統以GPS接收機提供的秒脈衝信號為基準源,通過結合高精度恆溫晶振短期穩定度高與GPS長期穩定特性好、跟蹤保持特性強的優點,設計數字鎖相環調控恆溫晶振的頻率。詳細闡述系統的設計原理及方法,測試結果表明,恆溫晶振的頻率可快速被校準到10 MHz,頻率偏差小於0.01Hz,具有良好的長期穩定性,適合在多領域中作為時間頻率的標準。
關鍵詞:頻率校準;恆溫晶振;數字鎖相環FPGA

時鐘技術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許多領域對時間指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電力、通訊、軍事、航空航天等,都需要高精度的同步時鐘作為參考,協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GPS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範圍最廣、實用性最強的全球精密授時、測距和導航定位系統。高精度頻標目前主要有銣鍾、銫鐘、氫鍾等原子鐘以及高精度晶體振蕩器。其中,高精度晶體振蕩器以其使用壽命長、價格較為便宜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但是晶體振蕩器會由於溫度、老化等因素產生頻率的漂移,長期穩定性較差。為了獲得一個短期及長期穩定度都比較優良的時間頻率標準,本系統以授時型GPS秒信號為參考,通過數字鎖相環對高穩晶振的頻率進行控制與修正,此方法具有便攜、廉價等優勢。

1 GPS接收機測試及恆溫晶振選型
1.1 GPS接收機測試
系統選用並行12通道,正常接收衛星時,秒脈衝(1PPS)時間精度優於100 ns,並且輸出與秒脈衝完全同步的10 kHz信號的Jupiter授時型GPS接收機。由於天線角度、電離層、對流層、多徑效應、接收機自身特性的影響,GPS會產生失鎖或者雖然鎖定但秒信號抖動較大,此時測得的時差數據有很大的噪聲分量。在同一地點,當兩臺Jupiter授時型GPS接收機都正常接收衛星時,連續10小時以一臺GPS的1PPS作為基準,對比另一臺GPS的1PPS到達時刻,繪出到達時間差的柱狀統計圖,從圖1中可得出,兩臺GPS接收機正常運行時,兩個1PIPS信號的時間差99%以上集中在0~100 ns之間,時間差的均值是54 ns,主要是由GPS天線引起;計算出均方差為7.64 ns,可以看出兩臺Jupiter GPS接收機的1PPS信號一致性很高,抖動較小。但是對於隨機誤差引起的1PPS跳變或者GPS接收機偶然鎖星失敗,雖然也輸出1PPS信號,但其精度較低不能作為基準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3453.htm


1.2 恆溫晶振選型
GPS接收機輸出的1PPS信號存在較大的隨機誤差,但是沒有累計誤差,而恆溫晶振時鐘信號的隨機誤差較小,不過由於自身老化和外界溫度等一些因素的影響,存在頻率漂移現象,具有較大的累計誤差。如果恆溫晶振長期不問斷的運行,頻率無法滿足工作所需的準確度與穩定度,因此需要通過實時的自動調控壓控端電壓來進行頻率校準。根據衛星時鐘信號和恆溫晶振時鐘信號精度互補這一特點,通過調控恆溫晶振的壓控端,使其輸出頻率隨之改變,以維持短期和長期的時間精度和穩定性。
恆溫晶振選用俄羅斯莫裡恩(Motion)公司的低漂移、低相噪薄型雙恆溫槽超精密恆溫晶體振蕩器OCXO MV180。該恆溫晶振輸出標準頻率為10 MHz的正弦波,短期穩定度小於2x10-12/秒,年老化率為±1×10-8/年,對周圍環境變化敏感度低,長期溫度-頻率穩定度可達±1× 10-10,還提供了一個直流電壓控制端。通過向壓控端施加一個0~+5 V的直流電壓,可使該恆溫晶振有±5 Hz左右的頻率調整範圍,控制電壓與晶振頻率的近似關係如表1所示。



2 系統設計
系統以FPGA作為控制器,晶片選用Altera公司的EP3C25E144C8,內部具有豐富的邏輯資源。開發平臺是Quartus II集成開發環境,採用Vetilog HDL語言對各功能模塊進行邏輯描述,並完成了邏輯編譯、邏輯化簡、綜合及優化、邏輯布局布線,並使用Modelsim、Signalnap II進行邏輯仿真,實現系統的設計要求,系統的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


2.1 數字鎖相環
恆溫晶振的頻率調整功能是靠數字鎖相環(DPLL)實現的,同模擬鎖相環類似,它屬於閉環的控制系統,由鑑相器(PD)、環路濾波器(LPF)、D/A轉換器、壓控恆溫晶振(OCXO)組成。系統啟動後,在FPGA內部,數字鑑相器模塊首先以GPS接收機輸出的10 kHz時鐘信號作為基準源,對恆溫晶振整形並經過分頻後的10 kHz信號進行快速鑑相,用恆溫晶振倍頻後的300 MHz時鐘對相位差進行量化,得到具體的超前或滯後數據,進而傳遞給環路濾波器模塊,設置抖動門限參數,若相位超前或滯後量達到門限值,則迅速通過D/A轉換器,對晶振的壓控端電壓進行相應調節。此方法可令晶振頻率快速接近10 MHz,但是恆溫晶振頻率的改變需有一定的響應時間,快速調整壓控端的電壓會產生過調現象,頻率穩定度不佳。


為進一步提高晶振頻率的精度與穩定性,結合恆溫晶振短期穩定度高的特點,在數字鑑相器模塊中,以GPS的1PPS信號為基準,測量1PPS與恆溫晶振分頻出的1Hz信號的相位差。依據GPS沒有累積誤差的優點,在環路濾波器模塊中採用滑動平均濾波法來降低GPS秒脈衝對測量帶來的幹擾,設計FIFO存儲器來配合計算出最近200 s的平均相位差,通過不斷對比短時的相位差及長時的平均相位差,分析相位差的長期與短期變化動態,實時調節恆溫晶振的控制電壓,保證晶振輸出穩定且準確的10 MHz時鐘信號。晶振頻率調整的過程如圖3所示,此方法簡單實用,可有效抑制1PPS抖動對晶振造成的影響。
2.2 電路設計
D/A晶片選用TI公司TLV5616,它是低功耗單片12位串行數模轉換器,解析度為4096,該晶片採用三線制(SCLK、SYNC、DIN)串行接口,SCLK方波信號為下降沿時,TLV5616讀取DIN的電平信號,轉化成相應的電壓送往恆溫晶振,用於晶振的微調,晶振頻率調整硬體電路如圖4所示。


2.3 授時功能
在許多現實的應用中需要毫秒、微秒、納秒等這些更小的時間單位量,但是GPS接收機一般只能提供最小時間單位為秒的UTC時間,本系統在GPS基礎上設計了授時功能。


授時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系統在FPGA中設計串口數據模塊來接收GPs的SD01管腳發出的GPRMC格式數據,並將其存放在FPGA內部的雙口RAM中,通過串口數據模塊及數字鑑相器模塊可以判斷GPS接收機是否正常工作。若識別出準確的UTC時間和1PPS信號後,授時模塊迅速從RAM中提取最新時間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初始時間值,當下一個1PPS上升沿到來後,系統在初值的基礎上開始完全依靠高穩恆溫晶振自行走時,並每隔5秒與準確的1PPS信號進行校對,如果發現本系統的時間與1PPS不同步,那麼系統時間將會短暫停滯或快速跳進,達到與1PPS同步,保證時間信息輸出的連續性與準確性;若GPS接收機非正常輸出1PPS信號,則不進行校對,直到1PPS正常後再恢復校對功能。

3 實驗結果
在衛星信號正確接收的情況下,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把恆溫晶振的頻率校準到較高的準確度與穩定度上。實驗結果表明,恆溫晶振被調節後可以輸出更準確的10MHz信號,誤差小於0.01 Hz,頻率的精度與長期穩定性都得到明顯改善。1PPS信號沒有累計誤差,在連續不重複的201個1PPS上升沿之間,即以200 s作為閘門時間,測出恆溫晶振MV180在調控與未調控狀態時,每200 s的平均頻率偏差,圖6為部分實際測試圖,實線和虛線分別代表恆溫晶振在調控與未經調控狀態的測試結果,其中實線部分的平均頻率偏差是-7.41x10-5Hz,均方差為3.10x10-3Hz。


依照文中方案設計兩套完全獨立的系統,以其中一套系統的恆溫晶振的時鐘信號為基準,每秒與另一套系統的恆溫晶振的時鐘信號對比一次,相位差用300 MHz的時鐘進行量化,測量分辨力為3.3 ns,部分測試結果如圖7所示。圖7(a)顯示每秒測得的相位差;由於存在測量誤差,因此採用滑動平均濾波的方法,在每秒測量兩套系統相位差的同時,計算出最近200次的平均相位差,如圖7(b)所示。表2對圖7的實際測量數據進行統計,7(b)中的均方差是0.68度,四分位差為O.60度,說明兩套獨立系統的頻率一致性很高,具有良好的穩定度。


恆溫晶振經過校準後的頻率偏差小於0.01 Hz,在1PPS準確輸出時,累加1PPS具有的100 ns誤差,授時模塊輸出的時間信息誤差小於105 ns。當GPS接收機未正常工作時,由於恆溫晶振前期經過頻率校準和自身較高的穩定度,在一定時間內依然可以保證高精度的授時功能。

4 結束語
由文中的分析和詳細的實驗結果可知,基於GPS的秒信號對恆溫晶振頻率偏移的自動測量以及對晶振壓控端電壓的自動控制,使晶振受老化和外界幹擾的影響得到了明顯的抑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將晶振校準到較高的頻率準確度上,並提高長時間的穩定性。晶振頻率準確度的顯著提高,也有利於對授時功能的設計。總之,該系統採用實用簡便的方法達到了將恆溫晶振調整到較高指標的目的,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負離子發生器相關文章:負離子發生器原理 鑑相器相關文章:鑑相器原理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脈衝點火器相關文章:脈衝點火器原理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鎖相環相關文章:鎖相環原理

相關焦點

  • 採用GPS測量監控技術校準高精度晶振時鐘的設計方案介紹
    GPS的長期穩定性校準晶振頻率,採用GPS測量監控技術,對晶體振蕩器的輸出頻率進行精密測量和調節,使晶振的輸出頻率同步在GPS系統上,提供高精度的時間頻率基準信號。但可以根據GPS秒時鐘沒有累計誤差的特點,來校準晶振。控制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長度來校準晶振,晶振越穩定,校準的時間長度就可以越長。根據以上所述,設計高精度的GPS校準晶振時鐘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消除GPS偽秒脈衝,由於GPS秒脈衝在傳遞過程中可能受外部電磁幹擾而夾雜著偽脈衝,為避免處理器誤判斷,應予屏蔽。 (2) 使用高穩定度晶振,以獲取高精度的時鐘。
  • 恆溫晶振與溫補晶振的區別
    恆溫晶振與溫補晶振都屬於晶體振蕩器,都是有源晶振,所以組成的震蕩電路都需要電源加入才能工作。   定義上   恆溫晶體振蕩器簡稱恆溫晶振,英文簡稱為OCXO(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是利用恆溫槽使晶體振蕩器中石英晶體諧振器的溫度保持恆定,將由周圍溫度變化引起的振蕩器輸出頻率變化量削減到最小的晶體振蕩器。OCXO是由恆溫槽控制電路和振蕩器電路構成的。
  • 全網同步監測裝置GPS接口模塊的改進設計與實現
    本文依據IEEE-1344的相關標準,結合區域穩定控制系統在實際運行中遇到的各種現象,提出了電力系統全網同步監測裝置GPS接口板設計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即提高GPS接口板與計算機總線系統數據交換的可靠性和利用GPS接口板內部晶振構成守時鐘以削彈對單片PPS秒脈衝的依賴性。對此本文給出了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具體實現方案。
  • 晶振的分類及其主要參數
    晶振的分類   根據晶振的功能和實現技術的不同,可以將晶振分為以下四類:   (1) 恆溫晶體振蕩器(以下簡稱OCXO)   這類型晶振對溫度穩定性的解決方案採用了恆溫槽技術,將晶體置於恆溫槽內,通過設置恆溫工作點,使槽體保持恆溫狀態,在一定範圍內不受外界溫度影響,達到穩定輸出頻率的效果
  • 32768Hz頻率晶振與精確計時
    32768Hz頻率晶振與精確計時;從數字鐘的精度考慮,晶振頻率越高,鐘的計時準確度;補充說明:;1.頻度越高計時精度越高,誤差越小;假定我們要求定時的時間為Ts,計數頻率(晶振頻率;Tc=Counter·Tosc=Counter/;對於我們要求的定時時間
  • 晶振決定數字電路的生與死
    數字電路的所有工作都離不開時鐘,晶振的好壞,晶振電路設計的好壞,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所以更多的了解晶振,選擇好系統使用的晶振,對數字電路來說是決定成敗的第一步。有些晶片會把Rf和R1集成到器件中,這樣就降低了電路設計的難度。,並且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晶振的重要參數就是負載電容,選擇與負載電容相等的電容並聯,能保證晶振工作在額定頻率。假如晶振的負載電容是15pf,那麼C1、C2我們可以選擇30pf,考慮到晶片管腳電容和PCB走線電容的影響,這個取值也可以適當減小,27pf,22pf一般也能正常工作。
  • 如何使用直接阻抗法測量晶振負載諧振頻率
    晶振在負載諧振頻率處阻抗相對較高,用50Ω網絡分析儀測量較高阻抗要求測量設備具備很高穩定性和高精度,一般來說這樣的要求不切實際,成本太高,因此技術人員又開發了幾種負載諧振頻率測量方法,如計算法、物理負載電容法等,這些方法設計用於測量低阻抗晶振,這樣就可使用低精度設備。我們下面先對各種方法作一比較。  負載諧振頻率測量法  1.
  • 基於GPS的電壓互感器二次線路壓降自動跟蹤補償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基於GPS的電壓互感器二次線路壓降自動跟蹤補償裝置的設計與實現 胡紹謙,王曉茹 發表於 2021-01-13 10:23:49 隨著電力系統體制改革的深化,廠網分家的模式已初步形成。
  • 一文讀懂:實現射頻信號源的低相位噪聲及高速頻率切換的共存
    Aeroflex S-Series信號發生器採用了具有特點的頻率合成器設計[圖1]同時優化兩方面的性能,在頻率切換時間小於100 μs的同時,1 GHz典型相噪低至-135 dBc/Hz,頻偏20-kHz [圖2]。 現代器件技術的進步實現了頻率合成器設計的小型化和簡單化,與前代產品相比,其尺寸和成本都有大幅的下降。
  • 基於FPGA的高精度頻率電壓轉換系統設計實現
    傳感器輸出的脈衝頻率信號經信號調理電路調理後輸入FPGA,FPGA測量脈衝信號的頻率,根據系統精度要求,需設計Q格式定點運算,測得的頻率經FPGA定點運算後得到與頻率大小成線性關係的D/A轉換的數字量,控制串行DAC7551輸出相應的電壓值。實驗結果表明,系統的轉換精度優於0.1%,改變系統的設計參數可實現更高精度的頻率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
  • 是什麼決定了晶振的頻率?
    是什麼決定了晶振的頻率? 我們只知道晶振是一種頻率元器件,而對於晶振有分基頻晶振和泛音晶振的人可能少之又少。 那麼什麼是基頻晶振,什麼又是泛音晶振了,兩種在電路中的使用有什麼區別了。
  • 基於直流電機調速與測速系統設計方案
    本文以AT89S51單片機為核心,提出了基於直流電機調速與測速系統的設計方案,然後給出了系統的主電路結構,以及驅動電路設計和系統軟體設計。
  • 用於GPS設備的帶壓控的小尺寸2520溫補晶振:TG-5006CG
    同時,TG-5006CG作為一款壓控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可通過溫度補償電路降低由於環境溫度變化導致晶體振蕩器輸出頻率的變化,進一步提高晶體振蕩器輸出頻率的穩定度,TG-5006CG的頻率控制範圍可達±8.0~±15.0ppm。
  • ds1302晶振不起振_ds1302晶振電路圖
    打開APP ds1302晶振不起振_ds1302晶振電路圖 發表於 2017-08-26 18:31:28 DS1302與單片機系統的數據傳送依靠RST,I/O,SCLK三根端線即可完成。其工作過程可概括為:首先系統RST引腳驅動至高電平,然後在作用於SCLK時鐘脈衝的作用下,通過I/O引腳向DS1302輸入地址/命令字節,隨後再在SCLK時鐘脈衝的配合下,從I/O引腳寫入或讀出相應的數據字節。因此,其與單片機之間的數據傳送是十分容易實現的。
  • 基於單片機的溫度檢測系統設計方案
    設計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511.htm(1)溫度低於或超出設定溫度範圍時發出報警
  • 基於ARM的微波頻率自動測量系統設計
    本文主要研究一種實用的基於Labview的速調管微波頻率自動測量系統。  2.系統整體結構  系統的整體結構如圖2-1所示。由下位機跟上位機構成。微處理器通過驅動電路來控制步進電機,帶動諧振式頻率計的套筒轉動,處理器採樣檢波電流,傳送到上位機LabVIEW界面顯示,並利用PC機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分析出電流最小值,計算出所測頻率。
  • 專注時間頻率領域---北京同相科技有限公司產品介紹
    北京同相科技有限公司以清華和北大技術實力為依託,專注於時間頻率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
  • 基於FPGA的QPSK信號源的設計與實現
    前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6523.htm  調相脈衝信號可以獲得較大的壓縮比,它作為一種常用的脈衝壓縮信號,在現代雷達及通信系統中獲得了廣泛應用。隨著近年來軟體無線電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DDS(直接數字頻率合成)用於實現信號產生的應用越來越廣。
  • 為什麼單片機外接的晶振頻率那麼低
    打開APP 為什麼單片機外接的晶振頻率那麼低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19-10-19 09:30:04   現在的高檔單片機或ARM,工作頻率都是幾十兆,上百兆赫茲,然後外接的晶振頻率去只有幾兆,十幾兆,CPU時鐘全部採用內部PLL鎖相倍頻得到。
  • 石英晶體諧振頻率測量系統
    本文介紹了一種結合單片機、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DDS)和增益鑑相器的簡單石英晶振共振頻率檢測系統,利用晶振阻抗隨激勵信號頻率而變化的特性,在100ms內測得其共振頻率,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了一定的測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