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材質PK:塑料、金屬、玻璃誰更好?

2021-01-15 快科技

當我們討論手機材質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討論塑料、金屬、玻璃這三種主要材質的區別。三星是萬年不變的塑料黨,蘋果全面擁抱鎂鋁合金,所有手機的前面都覆蓋著一塊玻璃。

從工程角度來看,塑料是一種更加優異的材質:重量更輕、不會阻擋無線信號、容易製造、原料便宜。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公司大膽採用金屬材質,比如HTC的旗艦機型,還有國內的vivo此前也曾經嘗試推出金屬機身的機型。

在塑料黨和金屬黨開始混亂地爭吵之前,讓我們來看一下AnandTech對這三種材質的分析。

塑料

目前手機上最常見的塑料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三星的Galaxy S和Note系列,以及諾基亞的Lumia系列,均採用這種材料來製造外殼。Lumia外殼手感之好,甚至改變部分人對塑料材質的印象。聚碳酸酯最大的優點是,它不會減弱手機無線電信號,具體可以參考來自北德克薩斯大學相關的研究報告。

儘管有著不會阻擋手機信號,價格便宜的優點,塑料也有著明顯的缺點,它不是優良的熱導體。換言之,如果是採用塑料材質的手機/平板,它的處理器以及圖形處理器的頻率,其實會比採用金屬機身手機/平板的低。在這個表格裡,標註了不同材料的熱導率。(熱導率定義為單位截面、長度的材料在單位溫差下和單位時間內直接傳導的熱量)其中,鋁的熱導率為205W/mK,鎂是156W/mk,玻璃是0.8W/m*k,聚碳酸酯是0.22W/m*k。

聚碳酸酯很優秀的抗衝擊性,但它的靈活性在當下變得更輕更薄的智慧型手機卻成為了的問題。現在,即便是手機的後殼,現在也嵌入了無線電元件,然後當後殼變得彎曲,它們就被扯向一邊,沒辦法回到原位。結果手機容易出現信號問題。比如說xda論壇上,就有用戶抱怨過One X被壓了之後,無法接收Wi-Fi和藍牙信號,解決方法是,需要加固One X的後殼結構,避免它變得彎曲。

金屬

目前,手機平板上主要採用的金屬是鋁,也是本文要討論的材料。鋁的優勢是,硬度高,結構上能夠保護手機內部的元件。和汽車相比,手機沒有所謂的撞擊緩衝區,它所有的就是外殼這一層保護。所以,外殼要足夠堅硬,避免內部的東西被壓壞。

不過,AnandTech說全金屬機身的手機,更加容易接收信號。這個結論由此前它對比iPhone 4與iPhone 3GS的手機信號而得出。他的結論是,金屬的外部天線,會比內部天線的更易接收信號,性能也更好。即便是今天,也可以從One M8和Galaxy S5之間比較中得出這個結論。

也得益於硬度高的優點,金屬機身的手機表面往往更難劃損,雖說現在基本對金屬表面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劃損之處會露出表面下方的金屬。熱導率高是金屬材質另外一個優點,這能夠讓處理器完全發揮性能。T-Rex中Galaxy S5與HTC One M8得分的差異,很能說明問題。

金屬材質雖有種種優點,但缺點也不可避免,若使用它製造手機外殼,那麼手機就不可能採用內部天線,需要用塑料或玻璃在外殼製造窗口,讓無線電信號通過。這意味著,手機各個方向所接收到的信號強度並不是均勻的。而隨著金屬裸露在外頭,當人手偶爾觸碰到它時,就會導致信號強度降低。

金屬硬度高,所以能夠為內部元件提供更好的保護。但是,當它摔下之後,也更容易產生創傷似的痕跡。因為加工的成本,金屬機身也往往意味著最終產品將更加昂貴。另外,更高的熱導率,也往往意味著金屬手機容易變燙/冰涼,塑料手機的握感會更加舒適。

從材質角度來看,鎂其實是一種比鋁更好的材料。它比鋁的密度小,單位質量更輕,更高熱導率,高硬度,抗刮花,更好的信號通過率。但目前來說,將鎂運用在設備外殼當中,依然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鎂極易發生氧化反應,如果表面不進行處理,鎂很快就會被鏽蝕。

玻璃

玻璃是除塑料和金屬以外第三大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的材料。在這三種材料當中,玻璃的硬度和抗衝擊力是最好的,但同時也是最易碎,脆弱的,容易損毀,因為玻璃的彈性非常有限。現在,鋁矽酸鹽玻璃要比Gorilla玻璃更加常見

玻璃的熱導率,介於金屬和塑料之間,但其實只比塑料稍微高一點;對無線信號的影響,也並不明顯,換言之使用玻璃為外殼,手機可以內置天線。當然了,玻璃最大的弱點是易碎,另外是不易改變形狀,所以當我們看到手機使用玻璃作為外殼材質時,通常只是一個平面。

不過現在的手機,往往混合使用多種材料來製造外殼。比如說,塑料的熱導率不好,那麼可以使用鎂製作的中框,把熱量儘快傳導到屏幕或其他部位中去。混合多種材料來製造外殼,可以彌補相互之間的弱點,比如說,在聚碳酸酯中添加ABS工程塑料,就可以顯著增加它的硬度。而防散射塗層,則讓玻璃摔碎時,不至於變成碎片,掉落四處。而新的無線信號接收技術,讓全金屬機身手機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塑料、金屬、玻璃與陶瓷,教你辨別哪種手機材質更好
    而其中,想必就有兩款手機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為什麼價格能夠差距甚大的疑問。究竟哪款才是真正耐用、實用性強的手機呢?不僅如此,同時還要符合個人的金額預算。現在很多人在購機時,先入為主的是手機機身的材質,當前手機普遍來說還是採用塑料和金屬、玻璃這三種材質居多,而所謂的陶瓷材質在市面上還未真正普及,所以很少人知道還有這一材質的機身。接下來,筆者就要給大家詳細介紹多款不同材質的機身,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 聚碳酸酯塑料、金屬、玻璃,淺談手機材質的發展
    聚碳酸酯塑料缺點:很多人提到塑料材質,第一反應就是廉價、沒質感,低端,相比於金屬、玻璃等材料,塑料外殼的給人的質感以及觸感確實是差了一點,但是沒有廉價的材料,只有廉價的設計,你看諾基亞、蘋果設計的不是很好嘛。
  • 塑料/玻璃/金屬 四種不同材質手機推薦
    塑料/玻璃/金屬 四種不同材質手機推薦  特別說明:在觸屏手機流行的今天,手機正面都是以玻璃為主,因此本文說的材質指的是機身背面主要的材料。  目前常見的手機材質有塑料、玻璃、金屬等,而也有一些手機是採用特殊材質的,如摩託羅拉從刀鋒XT910開始創新的採用了凱芙拉材質的機身背面,如何是美觀性還是實用性方面都更好。
  • 手機機身材質科普:塑料、金屬、玻璃……都有哪些優缺點?
    我們在看各種手機評測的時候,往往會注意手機的硬體配置、外觀設計、拍照功能、電池續航等等,但是比較容易忽略的是手機機身所使用的材料。其實,機身材質對於手機本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編給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話題。目前常見的手機機身材質有四種:塑料、金屬、玻璃和陶瓷。這四種不同的材料各有各的特點,下面就分別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回顧手機20年歷史,塑料、金屬、玻璃……材質真是一個輪迴嗎?
    從最近洩露的諜照來看,三星下一代摺疊屏手機將採用超薄玻璃保護材質而非第一代 Galaxy Fold 的塑料材質。放棄塑料擁抱玻璃,應該是這兩年手機行業的普遍做法,再加之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金屬材質也如過氣的網紅,熱度不再。
  • 金屬?玻璃?陶瓷?手機後蓋到底用什麼材質更好?
    近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發博稱讚小米MIX2全陶瓷版本的背面好看,暗示新款小米手機將會有陶瓷版本。又引發了一波對於手機材質到底哪種更好的討論,小牛今天也來和大家說一說目前各種手機材質的優缺點。
  • 玻璃不耐摔金屬擋信號 手機什麼外殼材質才最好?
    玻璃不耐摔金屬擋信號 手機什麼外殼材質才最好?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手機後蓋材質進化史:玻璃是怎樣一步步取代金屬後蓋的?
    回顧到手機的歷史,我們可以留意到手機後蓋的材質,經歷了塑料、金屬、玻璃的演進,尤其在這兩年採用玻璃後蓋的旗艦機大行其道。那麼塑料和金屬後蓋為何越來越少見?玻璃後蓋又具備怎樣的優點?才能在今天逐漸佔據了主流的位置。功能機時代。
  • 塑料/金屬/玻璃 你選哪種材料?越來越多廠商選塑料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智慧型手機材質經歷了哪些發展,手機廠商們在工藝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塑料材質 全塑料機身如今在手機當中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不過在當年,塑料是手機材質絕對的主流,原因也很簡單,塑料材質具有高強度、易加工、本身著色不會掉漆、信號表現好等優點。
  • 從塑料,鋁合金到玻璃,iPhone材質再進化,鈦合金+鱷魚皮!
    在功能機時代,我們日常使用的大多數手機,外殼用的都是ABS塑料,這種材料便宜,容易加工,容易做表面處理(電鍍上一層金屬之類的),但這種材料一旦表面油漆脫落會顯得很低檔,所以高檔手機一般會謹慎選擇。現在的手機用的已經很少了,最早期的iPhone,受限於工藝水平,就是採用這種材質做外殼。
  •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5G採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手機中需要新增大量的天線,而金屬對信號會產生屏蔽及幹擾,所以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從目前發布的手機後蓋材質來看:金屬後殼逐漸消失,從一體化轉移到金屬中框,需要用到納米注塑;雙面玻璃以及少量陶瓷成為旗艦機主流,這些材料耐摔性不好,基本上都會配上保護殼,這些以透明TPU超薄注塑為主,量在快速增加;中低端機型後蓋則採用塑膠材料,其中有複合板材仿玻璃、IMT注塑、PC注塑仿3D玻璃;可以說5G手機材質變化,注塑行業是大贏家!
  • 手機後蓋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長知識了
    如今的智慧型手機做的都是比較精緻的,手機的後蓋一般都是玻璃材質的火鑽是金屬材質的,也有極少數的採用的是陶瓷工藝的手機後蓋,那麼手機後蓋到底是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終於長知識了!其實,在以前手機的後蓋一般都是塑料的,而第一次將手機的機身設計成金屬材料的,是當年風靡一時的HTC手機廠家,當時HTC作為智慧型手機廠家的領頭羊,也是投入了巨額的資金在手機的研發上的,自從HTC推出搭載金屬後蓋的手機之後,這項工藝就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的前進,之後蘋果公司也開始使用金屬後蓋的材質,然而HTC在發明了這一材質之後,沒多久,這一曾經頂級的手機生產廠家也沒落了!
  • 為什麼手機多為玻璃後蓋,金屬後蓋卻很少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次就是金屬材質,它的優點就是外觀質感非常好,使用手感也很舒適,設計上更容易一體成型,不足之處就是對手機信號的影響,在空氣中容易氧化,並且加工上還不易開孔拋光。雖然金屬後蓋不會碎,但並不是非常耐摔,金屬後蓋在磕磕碰碰下會出現坑窪。
  • 手機外殼什麼材質最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智慧型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普及最廣泛的數碼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手機的發展史僅有短短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在金屬和塑料泛濫的當下,手機除了低產的陶瓷還有什麼能選?-虎嗅網
    不過,和發布會數量的大躍進不同,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提及的機身材質, 主要還是金屬,一些全金屬一體成型機身還衍生出了「金屬佔比」概念,一如兩年前火熱的「屏佔比」;另一個大類是玻璃、類玻璃材質,種類從藍寶石一路科普到了鋯寶石,形態也從 2.25D 彎曲到了 3D。
  • 全金屬已經OUT!憑啥玻璃重新統治手機?
    從2015年開啟,全金屬手機就成為了定義中高端手機的標籤,無論是三段式、納米注塑,無論是衝壓、壓鑄與一體化CNC,反正如果一款手機沒有用上這些組合的金屬材料,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據悉,三星中端機型Galaxy A7(2017)將放棄金屬一體機身,改而金屬中框+雙面玻璃材質,而同系列的新款A9、A5也會同樣如此,甚至是最低端的A3也一樣。
  • 最常見的三種手機機身,金屬陶瓷玻璃你更喜歡哪種?區別大得很
    最常見的三種手機機身,金屬陶瓷玻璃你更喜歡哪種?區別大得很隨著手機市場的發展,各個手機廠商都在不斷的升級著自己的機型,從內部配置再到機身外觀。我們看著手機從最早的塑料機身,到金屬機身,再到玻璃機身,陶瓷機身,這些不同機身材料帶給手機的是不同的觀感,觸感,還有外觀。
  • 塑料手機是過街老鼠?別急著罵,其實還有這些優點!
    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塑料的地位逐漸被金屬和玻璃取代,變成了另類和低端的代名詞。  有的手機採用了塑料中框,有的則是採用塑料後蓋,還有的直接是整個機身都是,但都有不變的地方——用塑料代替原本金屬和玻璃的職能。  翻看社交網絡和論壇社區的討論,手機廠商在產品上做出的決定並不算多討人喜歡。明明價格沒有下調,新款卻用大眾認知中成本相對更低廉的塑料,換掉了舊款就有的金屬和玻璃,難免有「縮水」之嫌。
  • 手機材質的秘密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外殼材質方面也並不局限於塑料,有了更多的選擇。近日煮機網收到了魅族9月2日新品發布會的邀請函,內容是一塊鎂鋁合金打造的金屬拼圖,在感嘆創意之餘,我們更加關心魅族下一代手機所採用的「航空鎂鋁合金」材質。
  • 手機後蓋去金屬化 供應鏈廠商急轉型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存量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智慧型手機市場需要創新驅動換機周期,需求決定供給,智慧型手機廠商需要朝七大升級方向努力:非金屬化帶來更高顏值,射頻器件變革帶來更好通訊體驗,OLED顯示、全面屏等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雙攝帶來更好拍攝體驗,無線充電、快充、雙電芯帶來更強大的能源管理,無孔化、三防讓應用場景更多樣化,立體聲、音射頻一體化提升聲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