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塑料、金屬、玻璃,淺談手機材質的發展

2021-01-19 太平洋電腦網

從處理器到攝像頭,從屏幕到尺寸,從電池容量到指紋識別等等,現在的手機廠商爭奪消費者眼球的手段眾多,但是曾幾何時,手機材質也是手機設計師爭奪的一塊高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以前的手機材質或者以後手機材質可能是如何發展的。

1、聚碳酸酯塑料

這類型的手機主要以 諾基亞Lumia 系列、蘋果5c等最為有代表性,以聚碳酸酯一體成型設計,配合多彩的配色,圓滑的手感,在那個時候是非常受人們喜歡的,當年諾基亞N9一出,人們突然發現,原來塑料還可以這樣玩。

聚碳酸酯塑料優點:生產製造工藝成熟,製造工藝的成熟則意味著生產成本更低、手機成品成本就更低,消費者所花的錢就越少,聚碳酸酯塑料有著更好的可塑性,最重要的一點是,塑料機身有更強的接收信號能力,並且具有高強度、耐衝擊、適應溫差大,不易變形、著色容易、不易掉漆等優點。

聚碳酸酯塑料缺點:很多人提到塑料材質,第一反應就是廉價、沒質感,低端,相比於金屬、玻璃等材料,塑料外殼的給人的質感以及觸感確實是差了一點,但是沒有廉價的材料,只有廉價的設計,你看諾基亞、蘋果設計的不是很好嘛。

2、金屬材料

這類手機以 HTC One系列、iPhone 5、魅族note等為代表,金屬的良好散熱效果,紋理是塑料機身比不了的,由合金製造的手機外殼,金屬質感強,不同的金屬添加做出來的效果也是差別好大。金屬是目前手機外殼最常用的材質,從旗艦機到平民機都有採用金屬材質的身影,大家偏愛金屬作為手機材質,是因為金屬無論在質感及觸感上,都有著塑料比不上的「高大上」氣質。

優點:金屬材料的品種實在太多了,每一樣不同的金屬加入後做出來的合金屬性就有巨大的差別,例如:鋁合金在工業上易於加工成型,而且強度也較高,但在成本上相比塑料材質要高得多;而目前手機的金屬材料中不鏽鋼更偏向用於手機中框,鋁合金則取代陶瓷、玻璃、複合板材料等成為手機廠商首選。

缺點:使用金屬作為機身成本會更高,成本來自於生產製作工藝複雜,而且成品的良品率比較低,表面容易氧化,使用鋼材不能保證質量,使用鋁材不能保證強度和成本,金屬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天線信號弱,要通過開孔或者開縫來保證信號、一體成型率低、機身顏色單調、容易出現劃痕等等。

3、玻璃材質

這類手機的代表依舊是蘋果系列,還有索尼大法。蘋果一開始就是使用雙面玻璃作為機身,但是後面從玻璃變成了金屬,時隔5、6年後現在又重新回歸玻璃。玻璃算是塑料和金屬材質兩種材質的折中,因為玻璃沒有金屬那麼難加工,材質也比塑料要精緻好看。

優點:在生產製造工藝方面,玻璃要比金屬要容易處理,在著色、成型方面技術都比較成熟,成本不會很高,而且玻璃不會對信號的接收產生明顯影響,可以使用內置天線,使用玻璃材質還可以做無線充電、一體化機身,當硬度足夠的時候還不擔心劃痕。

缺點:易碎!易碎!易碎!如果不勤擦,對於手容易出汗的人來說就是指紋收集器,還有就是玻璃的材質散熱功能沒有金屬好,手機廠商要控制好發熱量。

以上三種材質是最常見的,但是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手機廠商開始在手機外殼做文章了,在想著弄其他更好的材料,例如陶瓷、木材、皮革、真皮等,當然陶瓷、木材、皮革、真皮等材料就比較小眾了,甚至好多人連用這些材料的手機都沒有見過,陶瓷、木材、皮革、真皮這種材料由於成本高或者量產難度大等原因,目前還沒有普及,可能只出現在一些旗艦級手機或者實驗機上,目前還相對小眾。

而這其中幾種材料,筆者最看好,認為最有發展前景的可能就是陶瓷了,想想我國悠久的造陶瓷歷史,有深厚的技術背景。高級的陶瓷相比玻璃有著更高的硬度,更加耐刮防磨,不僅低膨脹,還耐高溫,所以,陶瓷其實是手機外殼非常理想的材質,相比玻璃更適合做手機的後殼,而且陶瓷的手感要更好,但是由於手機外殼要求精度要高,高級陶瓷的成本高,生產工藝複雜,量產力不足等綜合原因,陶瓷手機還沒有大範圍地普及。

小結

其實材料本身是沒有貴賤和高端、低端這樣的說法的,材料本身的構成決定了它的顯示特性,而有些廠商為了博眼球,就對某種材料過高或者過低的評價,企圖誤導消費者,這樣的行為是不行的。雖然塑料相對普通,但塑料更實用,使用範圍更廣;玻璃雖然漂亮,卻易碎。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固有特性,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廠商宣傳的時候,沒有必要去刻意地誇張宣傳某種材料,或者貶低某種材料,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相關焦點

  • 手機材質PK:塑料、金屬、玻璃誰更好?
    當我們討論手機材質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討論塑料、金屬、玻璃這三種主要材質的區別。三星是萬年不變的塑料黨,蘋果全面擁抱鎂鋁合金,所有手機的前面都覆蓋著一塊玻璃。從工程角度來看,塑料是一種更加優異的材質:重量更輕、不會阻擋無線信號、容易製造、原料便宜。
  • 手機機身材質科普:塑料、金屬、玻璃……都有哪些優缺點?
    我們在看各種手機評測的時候,往往會注意手機的硬體配置、外觀設計、拍照功能、電池續航等等,但是比較容易忽略的是手機機身所使用的材料。其實,機身材質對於手機本身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編給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話題。目前常見的手機機身材質有四種:塑料、金屬、玻璃和陶瓷。這四種不同的材料各有各的特點,下面就分別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塑料/玻璃/金屬 四種不同材質手機推薦
    【PConline 海選導購】每款手機都有著自己的特色和賣點,無論是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還是為了離設計師「理想中的手機」更近一點,於是在配置和功能搭載之外,我們可以看到,手機的材質也成為廠商和設計師們玩轉的重點,或金屬、或塑料,或是一些更加獨特的材料在手機上的運用,既帶來了不同吸引了眼球
  • 塑料/金屬/玻璃 你選哪種材料?越來越多廠商選塑料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智慧型手機材質經歷了哪些發展,手機廠商們在工藝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塑料材質 全塑料機身如今在手機當中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不過在當年,塑料是手機材質絕對的主流,原因也很簡單,塑料材質具有高強度、易加工、本身著色不會掉漆、信號表現好等優點。
  • 玻璃不耐摔金屬擋信號 手機什麼外殼材質才最好?
    玻璃不耐摔金屬擋信號 手機什麼外殼材質才最好?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回顧手機20年歷史,塑料、金屬、玻璃……材質真是一個輪迴嗎?
    從最近洩露的諜照來看,三星下一代摺疊屏手機將採用超薄玻璃保護材質而非第一代 Galaxy Fold 的塑料材質。放棄塑料擁抱玻璃,應該是這兩年手機行業的普遍做法,再加之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金屬材質也如過氣的網紅,熱度不再。
  • 塑料、金屬、玻璃與陶瓷,教你辨別哪種手機材質更好
    而其中,想必就有兩款手機外觀上看起來差不多,為什麼價格能夠差距甚大的疑問。究竟哪款才是真正耐用、實用性強的手機呢?不僅如此,同時還要符合個人的金額預算。現在很多人在購機時,先入為主的是手機機身的材質,當前手機普遍來說還是採用塑料和金屬、玻璃這三種材質居多,而所謂的陶瓷材質在市面上還未真正普及,所以很少人知道還有這一材質的機身。接下來,筆者就要給大家詳細介紹多款不同材質的機身,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 手機後蓋材質進化史:玻璃是怎樣一步步取代金屬後蓋的?
    回顧到手機的歷史,我們可以留意到手機後蓋的材質,經歷了塑料、金屬、玻璃的演進,尤其在這兩年採用玻璃後蓋的旗艦機大行其道。那麼塑料和金屬後蓋為何越來越少見?玻璃後蓋又具備怎樣的優點?才能在今天逐漸佔據了主流的位置。功能機時代。
  • 手機外殼什麼材質最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智慧型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普及最廣泛的數碼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手機的發展史僅有短短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手機材質的秘密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外殼材質方面也並不局限於塑料,有了更多的選擇。近日煮機網收到了魅族9月2日新品發布會的邀請函,內容是一塊鎂鋁合金打造的金屬拼圖,在感嘆創意之餘,我們更加關心魅族下一代手機所採用的「航空鎂鋁合金」材質。
  • 手機後蓋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長知識了
    手機後蓋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長知識了一說到手機,我們很多人都是比較熟悉的了,以前的手機都是一個功能手機,手機最初被發明的用處也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作為通訊工具使用的,但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當手機進入智能時代之後,手機的作用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而如今手機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了
  •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5G採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手機中需要新增大量的天線,而金屬對信號會產生屏蔽及幹擾,所以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從目前發布的手機後蓋材質來看:金屬後殼逐漸消失,從一體化轉移到金屬中框,需要用到納米注塑;雙面玻璃以及少量陶瓷成為旗艦機主流,這些材料耐摔性不好,基本上都會配上保護殼,這些以透明TPU超薄注塑為主,量在快速增加;中低端機型後蓋則採用塑膠材料,其中有複合板材仿玻璃、IMT注塑、PC注塑仿3D玻璃;可以說5G手機材質變化,注塑行業是大贏家!
  • 金屬?玻璃?陶瓷?手機後蓋到底用什麼材質更好?
    近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發博稱讚小米MIX2全陶瓷版本的背面好看,暗示新款小米手機將會有陶瓷版本。又引發了一波對於手機材質到底哪種更好的討論,小牛今天也來和大家說一說目前各種手機材質的優缺點。
  • 【塑料知識】聚碳酸酯(PC)的基本介紹
    聚碳酸酯(PC)是一種分子鏈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透明、白色或者微黃的聚合物。PC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用量僅次於聚醯胺(PA)。PC透明度很高,透光率高達90%,僅次於PMMA和PS。因此能夠替代玻璃用於各種光學材料.PC無毒無味、能夠耐受弱酸、弱鹼、中性油和部分有機化學溶劑。
  • 從塑料,鋁合金到玻璃,iPhone材質再進化,鈦合金+鱷魚皮!
    在功能機時代,我們日常使用的大多數手機,外殼用的都是ABS塑料,這種材料便宜,容易加工,容易做表面處理(電鍍上一層金屬之類的),但這種材料一旦表面油漆脫落會顯得很低檔,所以高檔手機一般會謹慎選擇。現在的手機用的已經很少了,最早期的iPhone,受限於工藝水平,就是採用這種材質做外殼。
  • 金屬與塑料機身競爭力分析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廠商即使不用金屬來製作手機外殼,也會採用金屬材料來製作中框,邊框又或是背蓋的原因了(就如iPhone5c的聚碳酸酯外殼內還有一個金屬中框,就是為了加強機身的強度)。目前有許多手機為了在有限的單手握持寬度內塞入更大的屏幕,不得已只能將邊框做得越來越窄,這勢必對於邊框的強度要求更高,所以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就成為了窄邊框手機的首選。
  • 塑料手機是過街老鼠?別急著罵,其實還有這些優點!
    有的手機採用了塑料中框,有的則是採用塑料後蓋,還有的直接是整個機身都是,但都有不變的地方——用塑料代替原本金屬和玻璃的職能。  翻看社交網絡和論壇社區的討論,手機廠商在產品上做出的決定並不算多討人喜歡。明明價格沒有下調,新款卻用大眾認知中成本相對更低廉的塑料,換掉了舊款就有的金屬和玻璃,難免有「縮水」之嫌。
  • 鋁製旗艦手機已退出歷史舞臺 但都用玻璃不是好事
    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成熟,設計的多樣性隨之喪失。當下,玻璃並非唯一可行的材質選擇,業界或許該重新使用諾基亞當年採用的聚碳酸酯。如果要提供無線充電功能,就必須得放棄金屬機身。三星自Galaxy S6以來就一直在提供無線充電技術。沒用多久,所有人都加入了「玻璃後背」的潮流。
  • 三星旗艦機用塑膠後蓋引熱議,塑料能否走進高端手機市場?
    自5G時代來臨,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已歷時數年,塑膠這種相對於低端一點的材質,藉助於表面處理技術的進步及CMF設計的興起,一時成為了手機蓋板的熱點材料,仿金屬、仿玻璃、仿陶瓷等技術頻出,大曲面設計自由度更高,但也僅限於在中低端機型中應用,目前與玻璃後蓋(高端機主用)三七分天「天下」。此次三星在這一波不尋常的操作,讓塑膠走進旗艦機型,不可謂不大膽。
  • 最常見的三種手機機身,金屬陶瓷玻璃你更喜歡哪種?區別大得很
    最常見的三種手機機身,金屬陶瓷玻璃你更喜歡哪種?區別大得很隨著手機市場的發展,各個手機廠商都在不斷的升級著自己的機型,從內部配置再到機身外觀。我們看著手機從最早的塑料機身,到金屬機身,再到玻璃機身,陶瓷機身,這些不同機身材料帶給手機的是不同的觀感,觸感,還有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