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的stem 教育

2021-01-15 騰訊網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教育裝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發凸顯,裝備成為教書育人的必要條件.格物斯坦表示:為此學校要不斷加大教育裝備投入,為教育跨越式發展提供物質條件,為多媒體教學、在線學習、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式的實踐提供技術支撐。學校要結合實際探索創新裝備配備,按照標準建設實驗教學和音體美裝備與場所,建設綜合實驗室、特色實驗室、學科功能教室、教育創客空間等教育環境,對現有教室進行多功能技術改造,以適應學生學習需求,探索建設智慧校園。

所以有人說,勞技課不就是STEM的雛形嗎?這句話好像也無法反駁。與此同時,你也看到了STEM教育並不是枯坐在電腦前寫代碼,編程只是其中一個表現方式而已,擔心孩子太小、接受難度大的爸爸媽媽們,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它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學科,針對3-18歲年齡段的青少年都不一樣的教導方式。

之所以成熟是因為在國外已經經過了二三十年的歷程,STEM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就今年9月份就有美國撥款2億美元應援STEM學科教育的新聞。美國在2015財政年度也撥出了預算——用1.7億美金投向STEM領域「培養下一代創新者「。再往前追溯的話,上世紀90年代,美國領導人就多次在公開致辭中表達了對STEM教育的重視。

如今,在國外發展迅猛的STEM也「入侵」到了國內,越來越多的相關培訓機構悄然落地,獲得上億元融資的少兒編程公司更是數不勝數。不少爸爸媽媽們選擇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接觸這一學科,以致逐漸出現了狂熱趨勢。

年輕一代的家長肯定了STEM教育的價值,這很值得欣慰。有些開始在小學階段就著重培養孩子的科技素養,不僅因為其融會貫通的能力會影響到語文、數學、英語等其他學科,而且人工智慧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將來就業時掌握基礎知識的人才會變得沒有競爭力,而STEM教育下的孩子能很快適應未來社會和生產力的需要。

綜上所述,讓孩子們主動學習,從「做中學、玩中創」,擁有自己的作品。STEAM教育注重動手、注重過程,希望讓孩子們通過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在製作的過程中建構起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的知識。還記得你是怎麼學習「電路」知識的嘛?現在還記得多少?在生活中使用過嗎?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但是知識還是老師的知識,不是學生的知識。學生需要自己去建構關於電路的知識。

相關焦點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近幾年「STEAM教育」、「STEM教育」很火爆,各個家長群、學校門口的傳單等地方都在宣傳著這個,然而還是有很多家長搞不懂「STEAM教育」是什麼、「STEM教育」又是什麼?更不了解孩子學了這些之後有什麼用,有些家長甚至覺得花了那麼多錢做這塊教育沒啥意義,對STEAM教育與STEM教育提出了各種質疑。針對大家的疑惑,專注於研究互動科技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應用,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化的發展的新法教育小編今日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STEAM教育與STEM教育。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BIEA STEM高峰論壇大伽共聚 深度解讀科創對抗海洋塑料汙染新趨勢
    國際在線報導:備受矚目的BIEA 2020 STEM高峰論壇暨BIEA 2020 國際青少年科創大賽啟動儀式,近日於英國皇家研究院隆重舉行。論壇現場,來自科創界、教育界、環保界以及政府相關組織及部門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討當今科創教育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 昂立STEM榮膺新浪教育「2020年度口碑影響力STEAM教育品牌」
    11月26日,由新浪教育主辦的「教育的力量2020」中國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慶典在京隆重舉行,昂立STEM作為獲獎機構受邀出席,共同見證中國教育發展新篇章。
  • 樂高教育STEAM新品SPIKE Prime科創套裝中國首發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顧爽4月8日報導:樂高教育推出的LEGO Education SPIKE Prime科創套裝今日首次亮相中國,它是樂高教育 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動手實踐式學習方案中的最新產品。
  • 中美STEM教育對比,不忘初心
    最近比較忙,為了娃被迫草草研究了幾個「國際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於是對中外同時如火如荼的STEM科創教育有了個直觀對比: 中國代表團驚呼:美國的STEM教育太普及了,從中小學就開始了! 結果就是兩國後來熱火朝天的STEM中小學科創教育,以及各種「國際青少機器人大賽」。但對比之下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2出發點:公益?生意?
  • 「新時代科創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方略研究」開題會在北師大...
    2021年1月12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課題「新時代科創教育與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方略研究」開題會,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本次開題會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平臺、北京智能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召開。會議因新冠疫情影響,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瞄準中學晶片科創教育,上海微系統所率先出擊
    節目緊扣晶片科創教育主題,結合微系統所的研究領域,由專業的研究人員以生動活潑的表演形式將科學現象、科學原理剖析和結合方式剖析得淋漓盡致,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視覺饕餮盛宴。尤其,針對現代科技交叉融合的特點,活動專門設置互選環節,探討不同類晶片強強聯手後產生的「1+1>2」效應。
  • 技術轉移碩士:科創+ 金融+ |育科創英才
    五道口金融學院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與科創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養需求,逐步搭建了較為完整的教育培訓課程體系,形成科創企業成長全鏈條的人才培養與服務格局。這是一個授予金融碩士學位的學位項目,這個項目啟動以後,清華五道口將形成創業者成長期科創企業、大型企業、科創金融服務機構的教育生態體系,全面服務於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
  •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被授予「陝西省STEM教育實驗學校」
    近日,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陝西省第四批STEM教育實驗學校名單,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被授予「陝西省STEM教育實驗學校」,實驗期為一年。據了解,STEM教育是融合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多個學科的綜合教育,旨在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與創新能力。
  • 乾乾科創教育走進西安40多所小學 提供專業的科學探索課程
    乾乾編程小學科創教育課程針對小學「課後三點半服務」分為小學1-2年級階段,小學3-5年級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什麼是科創50指數?
    「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簡稱「科創50」,指數代碼:000688,由上交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隻證券組成,是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要指數,也是上交所多層次市場指數體系的一部分。科創50的指數基日為2019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點。
  • [STEM教育與科技教育]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三)
    在中小學的STEM教育中,利用這一類型實現科技教育乃至創新教育的意義是十分基礎性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認識科技,更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會使用以已有認知探究更多未知的基本方法、思維和套路,甚至更是為了在早期儘早讓學生建立科學探究的習慣。
  • @大學生 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來了
    明月科創實驗班揭牌儀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日18時訊(記者 秦思思)今(2)日,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揭牌儀式暨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召開。
  • stem學校教育
    在中國教育體系裡,科技教育做得不夠,根本問題在於升學考試制度的壓力。進入初中和高中的孩子沒有太多時間上動手課程,通用技術等課程雖然都已經進行了十年了,格物斯坦認為:通用技術課是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雖然每年對初高中的科技教育政府的採購挺多,但如果現有考試升學不發生變化,動手實操課程的發展還是有瓶頸的。中國家長對科技教育的態度也有所改觀,但現在還是矛盾心態。最早,家長們只有很少的比例願意讓孩子在科技教育方面花精力,但絕大多數還是熱衷於升學考試培訓。慢慢地,年輕一代的家長肯定了科技教育的價值,開始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科技素養,但等孩子小學畢業,科技教育就又幾乎被放棄掉了。
  • 「科創中國」—襄陽市營養學會聚力營養健康科創融合發展
    ▲襄陽新聞報導會議一:2020「科創中國」--中國營養學會科技專家服務團襄陽對接會12月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中國營養學會主辦、襄陽市醫藥健康產業創新聯盟、襄陽市營養學會承辦的2020「科創中國」--中國營養學會科技專家服務團襄陽對接會成功召開。
  • 火爆美國的STEM早教法,怎麼用?1個實驗方法,輕鬆在家培養
    前兩天,我在北京一家教育機構考察時,拍下了他們的課程安排——校長還透露,表格上4年級學生的課程,基本上7歲的孩子就可以掌握。很多家長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等孩子上中學再接觸,早就錯過了3至6歲這個理科知識啟蒙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