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2020-07-30 國際在線

距離發射倒計時28天

在距離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28天時,攝製組仍然只能隔著海灣,遠遠地看著發射塔架。

由於北京疫情突發,所有人員進入發射場之前都要做2次核酸檢測,等待結果。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當紀錄片攝製組獲準進入發射場,才知道很多科研人員已經在這裡守候了好幾個月。雖然有諸多不便,但火星探測的發射時間不能延遲。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根據科學演算,每26個月是一個發射窗口期。如果錯過,就得等到2022年。但更大的壓力還來自於中國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特殊性。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整個探測器它最大的特點就是2個探測任務同時進行。國外基本上是環繞任務與著陸任務分開,而此次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是由著巡器和環繞器同時組成。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在所有難題中,最大的困擾是通信延遲。地火之間的距離以光速飛行都要20多分鐘。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

在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的失敗率高達50%,是風險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也許正因為有過太多的失敗和煎熬,讓火星探測活動不僅成為重大科技事件,更象徵著人類的勇氣與堅持,夢想和激情。

相關焦點

  •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10)
    請點此安裝最新flash2020年7月27日,在「天問一號」升空四天後,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拍下了這張地月合影。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給人們的第一個驚喜,也引發了人們無盡的遐想。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說,「我們的太陽系是從哪裡來?我們的人從哪裡來?生命從哪裡來?
  •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4)
    來源:央視網2020年08月01日距離發射倒計時15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迎來了一個重要節點。龐大的整流罩裡面裝著前往火星的全部載荷,它將搭載到「長徵五號」火箭上,就像乘客一樣,由火箭送到太空中。在成功與箭體分離並拋開整流罩後,便獨自踏上漫長的火星之旅。對科研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具有象徵性的時刻。就像護送著精心養育多年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遠方。
  •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
    距離發射倒計時21天今天,火星車總設計師賈陽難得準點吃飯,因為他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發射即將來臨,賈陽要為自己的團隊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為了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賈陽根據火星車上的標識1比1復刻了這個火字。賈陽也是月球車「玉兔一號」和「玉兔二號」的總設計師。
  • 《Hi,火星》:「天問一號」的幕後故事
    新華社 圖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央視新聞在B站推送的發射視頻被彈幕全覆蓋其實在「天問一號」發射之前40多天,攝製組就走進發射場,追蹤記錄了任務啟程前的那些日日夜夜。
  • 《Hi,火星》:「天問一號」發射記(2)
    距離發射倒計時21天今天,火星車總設計師賈陽難得準點吃飯,因為他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發射即將來臨,賈陽要為自己的團隊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為了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賈陽根據火星車上的標識1比1復刻了這個火字。賈陽也是月球車「玉兔一號」和「玉兔二號」的總設計師。
  • 《Hi,火星》:「天問一號」,這一路你是怎麼「火」的?
    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這樣的曠世之問。兩千年後,中國航天人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解答。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火星,我們來了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承擔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不過,雖然天問一號才初露鋒芒,但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的關注。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行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任務)將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發射,實現針對火星的「繞」「著」「巡」三合一壯舉。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邁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這一刻必將被歷史銘記,今天我國「天問一號」實現探火夢。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叫「天問」呢?根據西瓜視頻裡說,發射探測器選擇最近的線路,一個是省燃料,一個受別的星體影響小,路途近遇到的意外也要相對少些,所以每個國家都選擇在在「衝日」的時候發射飛船到火星上去。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熟悉的「胖五」,這個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00多噸的大力士,能載重25噸,相當於能把16輛汽車送入太空,而 「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才5噸。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遙三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
  • 火星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分幾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目標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大目標, 技術難度極高極具挑戰性,此前世界航天史上未有先例。此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了6種科學探測儀器,可謂任務滿滿,都有哪些任務呢?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火星探測任務示意圖天問一號在發射後,將由運載火箭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飛行至7個月抵達火星,經歷火星捕獲、火星停泊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進入火星大氣。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天問·探路火星|發射!「天問一號」啟程,目標火星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此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中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