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六月不斷更#夏季溫度高,很多種類的魚兒都變得十分難釣,但是也有比較喜歡高溫的魚兒,其中鰱鱅就是比較典型的。現在是夏季高溫是常態,但是雨水等天氣現象也是頻繁的改變溫度。釣友們都知道所有的魚兒對溫度都比較敏感,喜歡高溫的鰱鱅也不例外。所以釣鰱鱅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鰱鱅是我國最為常見的生活在水域中上層的魚類,由於鰱魚和鱅魚這兩種魚類的生活習性非常幾乎一樣,所以通常都放在一起來說,還因為其覓食(慮食)特點有很好的淨化水質的效果。所以如果是在野外釣中的話還是應該放生。釣鰱鱅最基本的就是餌料霧化一定要好,而且是上鉤掛餌下鉤空鉤,這樣上鉤的餌團霧化正好在下鉤的位置,鰱鱅在吸食的時候就會將下鉤一起吸進去。一定要記住餌料一定要霧化,這甚至要比餌料的味型重要,一定要霧化切記。
接著說溫度對鰱鱅的影響,鰱鱅雖然喜氣溫高而導致水溫走高。但適合鰱鱅的最佳的水溫需求,也是有限度的。水溫變化得太高或太低,都會導致鰱鱅改變常在的水層。特別是在同一天裡,氣溫、風向、水溫、氣壓、水質的透明度等的變化,都會導致鰱鱅改變常在水層。釣友們在垂釣鰱鱅的時候,不是釣浮就行了,而是要隨時注意各方面的變化,積極地尋找準確的魚層。
接著上面說的,氣溫、水溫、氣壓等方面發生變化會影響鰱鱅所在水層,但是這樣的變化垂釣者或許不易發現,比如氣壓,但是魚兒改變所在水層也會出現很多直觀的變化,只要垂釣者留意觀察是不難發現的。比如發現漂相搖晃或魚撞線的現象反映,甚至水面有泛漣漪,就是不咬鉤。還有起竿為空以及有時會有錨到魚的感覺。說你釣的過深了點。就的下拉浮漂,縮短水線的往上找下魚泳層。又如:魚湦泛起,有魚在下湧動。但是,也不咬鉤。說明釣淺了點,沒有找到魚所在的泳層。釣友們在尋找魚兒的正確水層時,不要太急移動浮漂幅度不要太大。
前面說了釣鰱鱅最重要的就是餌料的霧化,這是取決於鰱鱅吃餌的特性。鰱鱅是濾食性的魚類,就是將餌料喝水一起喝下去,然後將食物過濾留下將水排出。釣鰱鱅是浮漂的動作通常是上下小幅度運動,然後是比較明顯的稍大幅度的下頓,這時揚竿中魚率極高。就是鰱鱅發現餌料先吸食霧化的部分吸著吸著就將鉤吸進去,浮漂就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頓。
鰱鱅體型一般都比較大,而且由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層,在中魚後第一時間的衝力很大而且速度極快,比相同體型的底棲魚類要大很多,但是實際的掙扎力度反而要弱一些。釣友們在揚竿的時候要注意,切記不能再中魚的第一時間和它較勁。釣鰱鱅失手繩是必須地,防止第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魚竿就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