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你們都認識嗎?

2020-12-04 五千年拾穗

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啟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1926年中國"紅三角"牌純鹼入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章。他還積極傳播交流科學技術,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為發展科學技術和化學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李遠哲

李遠哲(Yuan Tseh Lee),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新竹,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中國人 。1959年李遠哲本科畢業於臺灣大學 ,並於1961年獲得臺灣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次年去美國深造,1965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sitry)博士學位 。其後任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 ,1974年加入美國國籍並返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 、同時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1979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中李遠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應用於一般的化學反應,特別是研究較大分子的化學反應 ;利用雷射激發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 。1994年1月15日,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回到臺灣 ,擔任原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以及德國哥廷根科學院等院士 。

盧嘉錫

盧嘉錫(1915.10.26-2001.6.4),臺灣省臺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 ,物理化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1934年,盧嘉錫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3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5月,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8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盧嘉錫工作涉及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核化學和材料科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在結構化學研究工作中有傑出貢獻,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從事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等,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他所指導的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績。他早年設計的等傾角魏森保單晶X射線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載入國際X射線晶體學手冊,稱為"盧氏圖"。

黃鳴龍

黃鳴龍,有機化學家。1898年7月3日生於江蘇省揚州市,1924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 他畢生致力於有機化學的研究,特別是甾體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為我國有機化學的發展和甾體藥物工業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柳大綱

柳大綱,字紀如。江蘇儀徵人;著名無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家,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者,鹽湖化學的奠基人,前中國科學院院士。柳大綱開拓了中國鹽湖資源及其化學基礎的研究,組織綜合隊伍考察,並組建了青海鹽湖研究所。勘測研究了察爾汗鹽湖區富藏的鉀、鎂資源,發現了柴旦鹽湖區柱硼鎂石資源以及柴達木盆地若干點的鋰資源等,提出了從鹽湖滷水分離制鉀和直接提取硼鋰資源的有效工藝,為鹽湖開發和西北地區建設作出了貢獻。

黃子卿

黃子卿,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從事過電化學、生物化學、熱力學和溶液理論等多方面的研究。曾精確測定了熱力學溫標的基準點—水的三相點,並在溶液理論方面頗有建樹。他畢生從事化學教育事業,不遺餘力地培育人才。他是中國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蔣明謙

蔣明謙,有機化學家,四川蓬溪人。畢生致力於理論有機方面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在研究結構性能定量關係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提出誘導效應指數,提出同系因子,發現同系線性規律,隨後又發現了共軛基團的結合規律,在理論有機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承宗

楊承宗(1911.09.05~2011.05.27),男,出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八坼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化學奠基人,中國科技大學建校元勳、原副校長,中國科技大學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首任系主任,原合肥聯合大學首任校長,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學院名譽校長。1932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1934~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從事放射化學研究工作。1947~1951年,在法國巴黎大學鐳研究所隨伊萊娜·約裡奧-居裡夫人從事放射化學研究,獲博士學位。1951年秋回國,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學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研究室兩個研究室主任。

徐光憲

徐光憲(1920.11.7-2015.4.28),浙江紹興上虞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1944年,徐光憲畢業於交通大學化學系;1951年3月,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學教研室主任;1980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2月,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學部主任;1991年,被選為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

王璡

王璡(1888-1966),字季梁,黃巖寧溪人,中國化學史與分析化學研究的開拓者。畢生致力研究中國化學史,擅長經典微量分析。用古錢分析研究中國古代冶金史,解決正確區分漢、三國、晉、隋五銖錢,中國用鋅的起源與進化,鑞的化學成分與鉛、錫、鋅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的爭議,是中國化學史與分析化學的開拓者之一。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浙江省政協第二、三屆副主席,九三學社杭州分社副主任委員,中國化學學會理事、浙江分會理事長。主要著作有《五銖錢的化學成分》、《古代應用鉛鋅錫考》、《中國古代金屬化學》、《丹金術》等。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圖文)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在化學發展史上,無數化學先輩們為化學的發展獻身,其中湧現了很多傑出的化學家,這裡,我們盤點了十位影響人類進步的化學家,看看你都認識嗎?勒沙特列化學工程技術專家勒沙特列(1850年10月8日-1936年9月17日),法國化學家。他一生投身化學工程技術,從他研究的內容也可看出他對科學和工業之間的關係特別感興趣,以及怎樣從化學反應中得到最高的產率。他對乙炔氣的研究,致使他發明了氧炔焰發生器,迄今還用於金屬的切割和焊接。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
    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那一天距離他的73歲生日只有五天。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準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 盤點世界歷史最偉大的十位化學家,你都認識嗎?
    約瑟夫.普裡斯特列普利斯特列與拉瓦錫,一直都在持續地進行各自的觀察與研究。但他們觀察的深度不同,對觀察到的現象背後的本質理解不同。普利斯特列總是躲避開理論上的思考,他只埋頭於實驗,認為只有實驗才是最重要的,陷入了狹隘的經驗論,影響他的認識進一步發展。而拉瓦錫則不然,他在實驗的基礎上很重視理論思考,這使他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實現了第一次化學革命。
  • 夏幼南林文斌校友入選年度世界前十位化學家(Top Ten Chemists)
    夏幼南林文斌校友入選年度世界前十位化學家(Top Ten Chemists)  據世界排名機構 Times High Education 報導,2009
  •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在化學發展史上,無數化學先輩們為化學的發展獻身,其中湧現了很多傑出的化學家,這裡,我們盤點了十位影響人類進步的化學家,看看你都認識嗎?勒沙特列化學工程技術專家勒沙特列(1850年10月8日-1936年9月17日),法國化學家。他一生投身化學工程技術,從他研究的內容也可看出他對科學和工業之間的關係特別感興趣,以及怎樣從化學反應中得到最高的產率。他對乙炔氣的研究,致使他發明了氧炔焰發生器,迄今還用於金屬的切割和焊接。
  • 盤點中國成就最高的十位物理學家
    曾先後在多所高等學校任教,培養了幾代科學人才,吳有訓在清華大學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實驗室,開創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先河。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0年錢學森回國受阻,並受美國方面監禁,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
  • 科學改變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每一個都能撼動地球!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之中,科學可以說是其最無可替代的推進器,從一開始的鑽木取火,到如今的上天下海,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他們之中的每一位都足以去撼動這個地球。
  • 世界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是哪十位嗎?
    ,在1687年出版的《數學原理》中,他為經典力學奠定的基礎,解釋了萬有力定律和運動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達爾文在被懷疑的背景下,始終堅持的他的「進化論」,他收集了20多年的證據,並於1859年發表了關於物種起源的結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之一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名單 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盤點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由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兩人獲得,本文為您盤點了歷屆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一起來看!
  • 盤點神奇寶貝太陽版本的專屬精靈,你都認識嗎?
    盤點神奇寶貝太陽版本的專屬精靈,你都認識嗎?神奇寶貝也稱精靈寶可夢,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動漫遊戲作品,問世已經超過20年了,現在已經發展到太陽月亮版本了,那麼對於太陽月亮版本的精靈小夥伴們是否都了解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聊聊神奇寶貝太陽版本的專屬的精靈,你們都認識嗎?
  • 盤點歷史地位最高的十位天文學家,你覺得誰的成就最高呢?
    哈勃證實了銀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並發現了大多數星系都存在紅移的現象,建立了哈勃定律,是宇宙膨脹的有力證據(參見大爆炸理論)。哈勃是公認的星系天文學創始人和觀測宇宙學的開拓者。並被天文學界尊稱為星系天文學之父。為紀念哈勃的貢獻,小行星2069、月球上的哈勃環形山以及哈勃太空望遠鏡均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 楊振寧到底是不是中國當代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
    楊振寧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等科學巨匠媲美。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10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肯定會榜上有名的;如果評選出有史以來5位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是大概率榜上有名的。
  • 盤點世界上「智商」最高的8位地球人,霍金、愛因斯坦只能墊底!
    今天來盤點下世界上「智商」最高的8位地球人,霍金、愛因斯坦只能墊底! 8、史蒂芬·威廉·霍金 愛因斯坦相信大家都認識,愛因斯坦十分喜歡幽默大師卓別林的作品。他曾在信中讚美卓別林一定會成為一個偉大人物。
  • 一位化學家舉世聞名,另一位早已被遺忘
    (朝日新聞檔案照片)北青網訊 如果你知道朱利葉斯·洛塔爾·邁耶(1830-1895)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在19世紀後半葉發現了元素的周期性,然後把功勞歸於俄羅斯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1907),那麼你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科學愛好者。當時,歐洲的化學家們正在競相制定一種元素分類的方法。
  • 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
    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 ↓喝酒的人們在唱,是嗆水的「lay hee hoo」 愛了!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 愛了!盤點周深歌的「十宗最」。試問,誰看完了不會感慨一句「實在是太可愛了」,最反轉《身騎白馬》。
  • B站動畫區知名UP主盤點,動畫區「三幻神」你都認識嗎?
    B站動畫區知名UP主盤點,你認識幾個?本期來談談一個和B站有關的動漫話題——B站的動畫區UP主。主要是介紹一些B站上粉絲量10萬+的大UP主(動畫區),盤點的可能會有所疏漏,歡迎大家評論補充。lexburner 粉絲量:360萬+通常粉絲都叫做「蕾絲」或者「lex」,目前B站動畫區粉絲量最多的UP主,其粉絲量在B站全站也屬於第一梯隊UP主(大概能排進前十的樣子)。視頻主要以動漫雜談吐槽為主,偶爾「用愛發電」,因此也被粉絲們調侃為廣告區UP主。
  • 盤點國內「最高級」的四大食材,魚翅沒有上榜,網友:我只是看看
    盤點國內「最高級」的四大食材,魚翅沒有上榜,網友:我只是看看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說起來咱們中國也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每個地區都有它獨特的美食,而且還有著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不管是哪一種食物,也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我們感到應該非常的高興,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些食物
  • 一年級下冊數學,理解「十進位」放在複習「人民幣認識」講也不錯
    一年級下冊數學,理解「十進位」放在複習「人民幣認識」講也不錯數的認識,分成很多階段,第一階段是20以內各數的認識;第二階段是100以內的認識,也就是一年級下冊所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一階段,要拓展學生對「計數單位」的認識,並進一步感知、理解「十進位」和理解「位值制」兩個基本概念。
  • 中國九大最年輕化學院士,你認識幾個?
    中國九大最年輕化學院士,你認識幾個?近些年院士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中國當代科研創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年輕的化學院士們。支志明在整個化學領域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支志明,1957年9月生於廣東省遂溪縣,香港人。197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82年獲該校博士學位。香港無機化學家,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應邀在國內多所大學當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