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在埼玉縣Wako的日本理化研究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現新元素Nihonium的研究小組組長、核物理學家森田光介(Kosuke Morita)指著元素周期表上的113號元素。(朝日新聞檔案照片)
北青網訊 如果你知道朱利葉斯·洛塔爾·邁耶(1830-1895)是一位德國化學家,他在19世紀後半葉發現了元素的周期性,然後把功勞歸於俄羅斯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834-1907),那麼你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科學愛好者。
當時,歐洲的化學家們正在競相制定一種元素分類的方法。
53歲的大阪科學博物館館長小野正宏(Masahiro Ono)解釋說:「他們開始意識到,擊敗化學合成藥物和食用油的競爭對手可以獲得巨額利潤。」「這也刺激了歐洲國家之間的激烈競爭。」
當時有60多個已知元素。1868年夏天,邁耶認識到,如果元素被系統地排列,就會出現規則的模式。
但不知何故,他的《元素周期表》的草稿從來沒有被印刷出來,也沒有在他的同事那裡發表過。
門捷列夫在德國學習期間對這門學科產生了興趣。回到祖國俄羅斯後,他致力於完善自己的元素分類方法。1869年2月,他完成了他的元素周期表,並立即發表了它。
小野洋子說,門捷列夫是一個有爭議的自大狂。據報導,他聲稱自己的成就完全是自己的,大意是「他沒有從邁耶的研究中學到任何東西。」
邁耶不僅沒有試圖挑戰門捷列夫的主張,他甚至承認他的競爭對手的成就就像一個非常好的運動。
在後來的幾年裡,門捷列夫因為每次發現新元素時的遠見卓識而廣受讚譽,他的名字也成為世界各地科學教科書上不朽的名字。
另一方面,邁耶從來沒有在任何地方出版過他的批判傳記,除了在他的祖國德國。事實上,只有少數人知道他的成就。
今年是門捷列夫周期表出版150周年。
我在想一個被遺忘的科學家和另一個名字被深深銘刻在歷史上的科學家之間的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