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研究者最終慘死,它被稱為「化學界死神」
引言:它被稱為「化學界死神」,凡接觸它者,輕則中毒受傷,重則失去生命,它的提取者因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同時也因它失去約10年壽命,它為何如此兇殘?說到化學元素周期表,許多朋友都能流利地背誦:「鉀鈣鈉鎂鋁鋅……」回想讀書時光,相信許多理科生都還記得當年在書桌前或大樹下努力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自己。化學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著名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發明與創立的,編制依據為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
「化學界死神」是什麼?與它接觸過的人,下場都不太好!
文/仗劍走天涯 「化學界死神」是什麼?與它接觸過的人,下場都不太好! 氫氦鋰,鈹硼,碳氮。想必大家對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都非常的熟悉。地球上已經發現了超過100多種的化學元素了,這些元素都在元素周期表中有所顯現。
-
最可怕的化學元素,研究它的人下場都很慘,被稱為「化學界死神」
元素周期表中118個化學元素,各有各的神通,其中滷族元素都是有毒非金屬元素,氟(F)的毒性和氧化性最強,能與幾乎所有元素發生反應。在化學元素的發現史上,參與人數最多、危險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氟的提取,氟也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科學發展的道路總是艱辛,氟的研究過程就是危機四伏。
-
它是「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一例外地因此犧牲,令人悲壯的元素
在化學元素中,有一個叫氟的滷族化學元素,不過它還有一個外號,那就是「化學界的頑童」和「化學界的死神」。這兩個外號實在是相差太多。第一個講的就是它的反應性能,氟元素的反應性能是相當之高,但也是因為這一點,關於氟元素的研究可以說是灑滿了很多科學家的血淚。有很多科學家因為這個元素而失去了生命。它是「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一例外地因此犧牲,令人悲壯的元素。
-
化學界的「死神元素」,與它接觸後,必死無疑
地球上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在很早以前,有很多資源都是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是科學家在經過不斷探索下,才將這些資源一一發掘出來,並且在日後為人類所用,居裡夫人發現的鐳元素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由於鐳元素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因此居裡夫人也因鐳元素而死亡。
-
「化學界的死神」,接觸過它的人痛苦不堪,都沒能活過50歲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化學元素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高科技產品同樣需要依靠不同性質的化學元素加工合成各種元件。而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化學元素的數量也在不斷更新。
-
地球「最悲壯」的元素,被稱為「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不發生意外
據說每一波學化學的人中,都會有一兩個人被死神選中。而在眾多化學元素中,也有一種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想研究它就要付出代價。氟F,是滷族最輕的因素,氟在標準狀態下是淡黃色,劇毒的氣體。第一位被氟元素殺死的科學家是發現了氧氣(發現空氣中有氧元素)的瑞典化學家舍勒。
-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截至2007年為止,人類一共發現了118種元素,其中有94種元素是存在於地球的,而在眾多元素當中,除了重金屬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以外,還有一種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它就是氟元素。氟元素的發現之旅是非常悲壯的,凡是與它有過接觸的科學家不是慘死就是落下病根,而最早對氟元素進行研究的化學家是舎勒
-
這個元素被稱作是最恐怖的化學元素,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對你絕對沒有好感,甚至還有一點謾罵的意思。元素周期表裡面一共有118個不同的化學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而在這其中滷族元素都是帶有毒性的非金屬類元素。在滷族元素裡面,氟的毒性和氧化性是最強大的,而且還能與所有的元素都發生反應。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甚至可以與部分惰性氣體發生反應。氟,原子序數是9。
-
最恐怖的化學元素,沒有之一!關於氟的前世今生
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對你絕對沒有好感,甚至還有一點謾罵的意思。元素周期表裡面一共有118個不同的化學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而在這其中滷族元素都是帶有毒性的非金屬類元素。在滷族元素裡面,氟的毒性和氧化性是最強大的,而且還能與所有的元素都發生反應。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甚至可以與部分惰性氣體發生反應。
-
化學元素詞尾之謎
你們敏銳的小眼神一定發現了:大多數化學元素英文名稱都會以um結尾。換句話說,許多化學元素的詞尾都是um。(任何一本單詞書上都會有詞尾的解釋,因此這裡不再贅述)這是巧合嗎?還是另有原因?二、真相在19世紀初,隨著化學的迅速發展,發現的元素越來越多,伴隨著國家通訊技術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進步,化學家們漸漸認為有必要統一化學名稱,也就是要讓所有的化學元素都擁有同樣的特徵。瑞典化學家貝齊裡烏斯(Berzelius)首先提出,凡是金屬元素一律用拉丁詞根命名,以-um為詞尾。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
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那一天距離他的73歲生日只有五天。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準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
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門捷列夫的發現,是站在前人肩膀上 提到化學元素周期表,你或許很自然地聯想到俄國化學家德·伊·門捷列夫。在很多書籍中,門捷列夫都被稱為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和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的製作者。 事實上,在門捷列夫制定出其周期表之前,元素周期性思想已頻繁出現在化學家們的視野之中。袁江洋舉例道,早在1789年出版的《化學大綱》中,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就發表了歷史上第一張《元素表》。在這張表中,當時已知的33種元素被分為了4類。此後,有多位化學家對元素的性質和分類開展研究。 和門捷列夫同時代的多位化學家,也對元素周期規律進行了研究。
-
這個傳奇元素直接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人生
同時這個元素還非常具有傳奇性,一度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滷族元素當中的溴元素。在化學元素周期表當中位於第四周期,是滷族元素當中的一員。這個元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呈現出具有揮發性的紅黑色液體。它的活潑性質位於氯和碘之間。純溴也被稱為溴素。溴元素的蒸氣不僅具有腐蝕性,而且還有劇毒,有一種極其刺鼻的味道。溴蒸氣的煙霧會對眼睛和呼吸道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另外溴對很多金屬和有機物有很強的腐蝕性,尤其是鋁的反應最強,與鉀反應會發生爆炸。如有水參與,則反應更加強烈。
-
這個元素讓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
在化學元素周期表當中位於第四周期,是滷族元素當中的一員。這個元素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呈現出具有揮發性的紅黑色液體。它的活潑性質位於氯和碘之間。純溴也被稱為溴素。溴元素的蒸氣不僅具有腐蝕性,而且還有劇毒,有一種極其刺鼻的味道。溴蒸氣的煙霧會對眼睛和呼吸道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另外溴對很多金屬和有機物有很強的腐蝕性,尤其是鋁的反應最強,與鉀反應會發生爆炸。如有水參與,則反應更加強烈。
-
化學元素周期表大洗牌 10元素原子量重新標註
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太陽系除名以來,現在最震撼科學界的大事,當數化學元素周期表進行了全面改動,十大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將用區間方式標註。變化十大化學元素原子量將以區間代替定值變化後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將標出原子量範圍,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共有十大化學元素在自然狀態下的原子量進行了修改,它們分別是:氫、鋰、硼、碳、氮、氧、矽、硫、氯和鉈。
-
化學元素周期表全面改動 專家稱對科研意義重大
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太陽系除名以來,現在最震撼科學界的大事,當數化學元素周期表進行了全面改動,十大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將用區間方式標註。 變化:十大化學元素原子量將以區間代替定值 變化後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將標出原子量範圍,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共有十大化學元素在自然狀態下的原子量進行了修改,它們分別是:氫、鋰、硼、碳、氮、氧、矽、硫、氯和鉈。
-
化學界的寶圖-元素周期表
化學界的寶圖大家一定很熟悉劇場和電影院的座次表吧,那是一張按劇場座位畫出來的表。如果你拿到一張電影票,只要看看那張表,不用走進電影院就能知道自己坐在哪兒,因為那張表上把每個號碼的位置都畫出來了。化學周期表就是化學元素的『坐次表」,每個元素該坐在哪一行,哪一列,表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在化學和物理學教科書裡,各種手冊裡,甚至連常用的小字典裡都印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一門捷列夫。在1869年2月19日,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
118位中國青年化學家為118個化學元素代言,帶你踏上神奇化學之旅
這張元素周期表大家都很熟悉吧,上初中的時候,老師都會教我們記個順口溜:「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這耳熟能詳的元素周期表至今縈繞在我的耳畔,看誰背的行數多成了兒時和小夥伴最有趣的一件事。
-
曾培養多位院士,這位化學界的「數學超人」辭世
今年至今共和國痛失的兩院院士已達15位。張乾二院士張乾二,1928年8月出生於福建惠安,195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歷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化學部常務委員等;系我國著名理論化學家、教育家,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