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2020-06-25 春蘭秋菊999

截至2007年為止,人類一共發現了118種元素,其中有94種元素是存在於地球的,而在眾多元素當中,除了重金屬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以外,還有一種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它就是氟元素。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氟元素的發現之旅是非常悲壯的,凡是與它有過接觸的科學家不是慘死就是落下病根,而最早對氟元素進行研究的化學家是舎勒。

在1777年,當時舎勒聽聞只需要將螢石和硫酸放在一起加熱,就可以得到一種強酸性的物質,而在實驗的過程中,果然如他所料,就連盛放化學品的玻璃容器也被腐蝕發黑了,而舎勒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在無意中製造出了氫氟酸。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這項新發現無疑讓人感到興奮,但舎勒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吸入了含有氫氟酸的有毒氣體,這也使得他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創傷,最後,年紀輕輕的舎勒在44歲時就一命嗚呼了。

其後,時間來到1813年,英國的化學家戴維利用電解的方式分離出了幾種元素,於是,他決定用同樣的方式來電解出氟元素,而在這場實驗中,戴維利用氯化銀和鉑作為媒介,最後對氫氟酸進行通電,沒想到氫氟酸竟然輕易地腐蝕掉了電極。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比舎勒幸運一點,戴維沒有在這場實驗中立即身亡,但他的身體卻已經受到了有毒氣體的影響,而戴維最後活了不到50歲也離開了人世。

和戴維同時期進行分離氟化物實驗的還有法國科學家蓋呂薩克和泰納,但兩人最後都以實驗失敗告終,並且因為劇毒氣體,兩人都被送往了醫院急救。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在23年之後,蘇格蘭化學家諾克斯兄弟決定再次對氟化物進行挑戰,他們雖然成功提取出了氟化物,當時實驗使用的金箔則成了氟化金,但兄弟二人其中一個當場死亡,而另一個則被送去了醫院,療養了三年才勉強恢復。

化學界「死神元素」,與它接觸的人非死即傷,化學家死前直呼後悔

而在歷史上,真正提取出氟元素的化學家是莫瓦桑,也因為這項成就莫瓦桑最後還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臨死之際,莫瓦桑還是後悔地說道「氟奪走了我的十年壽命」。

相關焦點

  • 「化學界死神」是什麼?與它接觸過的人,下場都不太好!
    文/仗劍走天涯 「化學界死神」是什麼?與它接觸過的人,下場都不太好! 氫氦鋰,鈹硼,碳氮。想必大家對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都非常的熟悉。地球上已經發現了超過100多種的化學元素了,這些元素都在元素周期表中有所顯現。
  • 化學界的「死神元素」,與它接觸後,必死無疑
    很多科學家身上都有這種自我犧牲、甘願奉獻的精神,在歷史上有很多科學家都因為一些元素的發現而喪命。氟元素就是化學界的「死神元素」,很多科學家都死於它的「手下」,它是一種非金屬化學元素,是一種淡黃色、有劇毒的氣體。
  • 這個化學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多位化學家因此而喪命
    在我們現代的生活中是離不開化學,也離不開化學元素的,而且目前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發現了超過一百種的化學元素了,這些元素我們能夠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他們,這裡面的元素也是經過不平凡的過程才被科學家們發現,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悲壯的元素,被稱作化學界的死神,接觸過的人最長活不過50歲。
  •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研究者最終慘死,它被稱為「化學界死神」
    引言:它被稱為「化學界死神」,凡接觸它者,輕則中毒受傷,重則失去生命,它的提取者因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同時也因它失去約10年壽命,它為何如此兇殘?說到化學元素周期表,許多朋友都能流利地背誦:「鉀鈣鈉鎂鋁鋅……」回想讀書時光,相信許多理科生都還記得當年在書桌前或大樹下努力背誦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自己。化學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國著名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發明與創立的,編制依據為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 它是「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一例外地因此犧牲,令人悲壯的元素
    在化學元素中,有一個叫氟的滷族化學元素,不過它還有一個外號,那就是「化學界的頑童」和「化學界的死神」。這兩個外號實在是相差太多。第一個講的就是它的反應性能,氟元素的反應性能是相當之高,但也是因為這一點,關於氟元素的研究可以說是灑滿了很多科學家的血淚。有很多科學家因為這個元素而失去了生命。它是「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一例外地因此犧牲,令人悲壯的元素。
  • 最可怕的化學元素,研究它的人下場都很慘,被稱為「化學界死神」
    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就像元素周期表第51號元素,那他一定不是很喜歡你。元素周期表中118個化學元素,各有各的神通,其中滷族元素都是有毒非金屬元素,氟(F)的毒性和氧化性最強,能與幾乎所有元素發生反應。在化學元素的發現史上,參與人數最多、危險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是氟的提取,氟也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科學發展的道路總是艱辛,氟的研究過程就是危機四伏。
  • 地球「最悲壯」的元素,被稱為「化學界死神」研究者無不發生意外
    據說每一波學化學的人中,都會有一兩個人被死神選中。而在眾多化學元素中,也有一種元素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想研究它就要付出代價。氟F,是滷族最輕的因素,氟在標準狀態下是淡黃色,劇毒的氣體。第一位被氟元素殺死的科學家是發現了氧氣(發現空氣中有氧元素)的瑞典化學家舍勒。
  • 「化學界的死神」,接觸過它的人痛苦不堪,都沒能活過50歲
    除了天然的化學元素外,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也佔據了一席之地。科學家們還對此進行了分類排列,最終發現滷族元素最具毒性,其中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實際上,氟的殺傷力是最高的,它的氧化性在滷族元素中也是首屈一指,加上能夠與所有元素發生反應,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號稱「化學殺手」,接觸的人相繼中毒,它究竟有什麼「魔力」?
    科學家因為氫氟酸失去了生命我們認識化學的第一步是元素周期表,很多人馬上就會脫口而出「氫氦鋰鈹硼」,這些化學物質是化學的基礎,有時候只需要簡單的兩種元素就可以產生神秘的化學反應。就是這些小小的元素,科學家在剛開始研究的時候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其中,氟的發現可謂是最坎坷艱辛的,它被稱為「化學界的死神」,曾經的一位科學家舍勒就是被這個元素奪去了生命。這位科學家在進行螢石和硫酸實驗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兩者反應產生的物質竟然把玻璃容器腐蝕了,他把這種物質叫做「螢石酸」,它還有另一個別名「氫氟酸」。
  • 這個元素被稱作是最恐怖的化學元素,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是一種反應性極強的元素,被稱作化學界裡的「頑童」。不過氟一旦跟其他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就會變成極為耐熱和耐溶劑藥品侵蝕的高安全性能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特點是性質極其穩定,另外氟化物是以氟離子的形式分布於自然界當中的。
  • 化學界的寶圖-元素周期表
    化學界的寶圖大家一定很熟悉劇場和電影院的座次表吧,那是一張按劇場座位畫出來的表。如果你拿到一張電影票,只要看看那張表,不用走進電影院就能知道自己坐在哪兒,因為那張表上把每個號碼的位置都畫出來了。化學周期表就是化學元素的『坐次表」,每個元素該坐在哪一行,哪一列,表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在化學和物理學教科書裡,各種手冊裡,甚至連常用的小字典裡都印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一個創舉,對於促進化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這張表,人們便會想到它的最早發明者一門捷列夫。在1869年2月19日,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 化學界的「神農」,嘗過氫氰酸、氫氟酸,不僅毒死了自己,拿破崙的死...
    化學界的"神農"  18世紀的化學家們,似乎都有一個壞習慣,和我們現在的實驗室安全考試裡「不準吃、喝、聞實驗品」的要求背道而馳,他們似乎都很喜歡親自「品嘗」一下自己做出來的東西。  比如糖精,就是一位俄國的化學家在做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的。這個作死的傢伙將自己實驗室裡的東西都舔了一遍,竟然得到了一種比蔗糖還要甜500倍的白色晶體。
  • 這個傳奇元素直接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人生
    什麼是溴元素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滷族元素當中的氯元素,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個元素與氯元素有著極深的淵源,它也被稱作「海洋元素」。同時這個元素還非常具有傳奇性,一度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滷族元素當中的溴元素。
  • 這個元素讓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
    什麼是溴元素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滷族元素當中的氯元素,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個元素與氯元素有著極深的淵源,它也被稱作「海洋元素」。同時這個元素還非常具有傳奇性,一度改變了兩位偉大化學家的命運。可能有的小夥伴們已經猜到了,它就是滷族元素當中的溴元素。
  • 化學界的死神,研究者無一例外地慘死,想研究它就要付出代價
    他曾經聞過「火焰空氣」,還嘗過劇毒的氫氰酸,我們有理由相信,舍勒同學一定會與氫氟酸進行「親密接觸」。最終我們知道,舍勒同學,44歲,卒。△圖為瑞典化學家舍勒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安培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他從氫氟酸的各種性質看出來,這是一種和鹽酸類似的酸。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
    1907年2月2日,這位享有世界盛譽的俄國化學家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那一天距離他的73歲生日只有五天。他的名著、伴隨著元素周期律而誕生的《化學原理》,在十九世紀後期和二十世紀初,被國際化學界公認為標準著作,前後共出了八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學家。
  • 這個元素厲害了!它讓眾多化學家「折壽」
    可以這樣說,氟的發現史不僅是一部燒錢史,讓無數的黃金、白金打了水漂,更是一部化學家的悲壯史,它奪走了太多化學家的生命。 史上最悲壯的元素發現之路 早在1768年,人們就發現了氫氟酸,認為它裡面有一種新元素,因此很多化學家都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試圖從氫氟酸中制出單質氟來。1771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將螢石和硫酸放在一起加熱,結果發現玻璃瓶內壁都被腐蝕了。
  • 化學界的「憲法」
    今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一百五十周年。中學時期,甚至小時候翻開字典附錄,我們就接觸過它。橫七行,豎十八列;行稱為「周期」,列稱為「族」。族再分為主族與副族,主族始於第一二周期,副族始於第四周期,也就是說副族更短。大部分情況下,某列某行只對應一個元素,如第六主族的第二周期對應的是氧元素。
  • 「人造元素」是什麼?最早的人造元素有哪些你知道嗎?
    「鎝」元素與「鉕」元素19世紀,沙皇俄國的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在編制元素周期表的時候發現, 在人類已知的元素當中, 有一些需要補完的 「空缺」 元素。 因此, 他不僅為這些元素預留了空間, 而且通過計算預言了它們的性質。
  • 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公布,中國教授用實力為汞元素代言
    汞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學符號是Hg排在第六周期 原子序數80 分子量200.59你還記得嗎?汞,俗稱水銀,在常溫常壓下以液態存在。據中國古文獻記載: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輸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