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成功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2021-01-12 讀創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上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這是中國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意味著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經過武漢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所謂微伽水平,是指能夠達到微伽級精度的重力測量,也就是測量精度達到10-9量級水平。這裡的 「伽」 是著名物理和天文學家伽利略的簡稱,是重力(加速度)的常用單位,其寓意就是紀念伽利略。

團隊多年來潛心研究,攻克多項關鍵技術

在中國科學院羅俊院士帶領下,經過 15 年的潛心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胡忠坤、周敏康教授團隊攻克了物質波幹涉、超低頻隔振、裝備小型化等量子重力儀的關鍵技術。

2013 年,該團隊在物理權威期刊 PHYSICAL REVIEW A 發表了題為《超高靈敏度原子幹涉絕對重力儀的演示》(Demonstration of an ultrahigh-sensitivity atom-interferometry absolute gravimeter)的論文,論文介紹了一款超高靈敏度重力儀。據悉,該設備將量子重力儀的解析度提升至國際最好水平、並保持至今。

該團隊 2013 年研製的原子重力儀實驗裝置示意圖。

2016 年 7 月,該團隊在物理權威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發表論文《利用不同自旋取向原子檢驗自由落體的普適性》(Test of the Universality of Free Fall with Atoms in Different Spin Orientations),提出了不同轉動態微觀粒子檢驗等效原理的新思路,並採用磁敏感原子幹涉法解決了背景磁場效應評估難題,實現了自旋極化冷原子幹涉法檢驗等效原理的新型實驗。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在聚焦前沿的同時,瞄準國家需求並研製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型化量子重力儀裝備,為地震等行業部門提供了中國第一臺高精度原子重力儀,目前已於近期成功交付驗收。該儀器的成功研製和應用,意味著國產量子重力儀成功走出實驗室,距離服務國家需求更近了一步。

「世界的引力中心」

據了解,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成立於 1983 年,期間一直從事與引力有關的各種物理規律實驗檢驗及相關理論問題研究,2015 年獲批建設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如今華中科大引力中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引力實驗研究基地,在國外相關領域也有著 「世界的引力中心」 之稱。

華中科大引力中心目前共老師 60 餘人,學術帶頭人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他帶領的團隊有引力物理研究團隊、原子分子光學研究團隊、重力測量研究團隊。羅院士長期從事引力實驗的精密測量物理研究,解決了精密扭秤特性研究、高靈敏度低噪聲扭秤系統研製、實驗背景場的監測等一系列問題,使萬有引力常數 G 值的相對測量精度達到國際最好水平。

本次交付行業部門使用的高精度量子重力儀為胡忠坤、周敏康教授帶領的原子分子光學研究團隊歷經 15 年潛心研究的結果。胡忠坤師從羅俊教授,2001 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冷原子幹涉精密引力測量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973 計劃課題等多項科研任務,發表 SCI 收錄論文 45 篇。

周敏康師從胡忠坤教授 2012 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冷原子幹涉與精密重力測量的關鍵技術研究、原子分子物理基礎研究,在物理學和精密儀器主流期刊上發表 SCI 論文近 30 篇。

據介紹,華中科大引力中心近年來始終致力於基礎科學前沿問題研究,圍繞引力實驗和相關基礎物理發展了精密扭秤、空間慣性傳感器、冷原子幹涉、雷射測距、MEMS 和超導等精密測量實驗技術。2018 年 8 月,Nature 刊發了華中科大引力中心最新測量的萬有引力常數 G 值結果,這是目前國際精度最高的 G 值,該成果獲得 2018 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並被寫入中學物理教材。

來源:DeepTech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已交付使用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上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這是中國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意味著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來源標題: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新華社武漢1月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製並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臺高精度絕對重力儀。
  • 打破國外壟斷,華中科大研發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長江網 圖  新華社武漢1月3日消息,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製並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臺高精度絕對重力儀。經過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已順利通過驗收。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在漢研製成功交付使用
    長江網1月3日訊1月3日,長江網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的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http://bucket-cb-yunhaigaoyuan.oss-cn-beijing-xhcloud-d01-a.xhcloud.news.cn/xhnews-new/audio/20210113/aab008c4-6eb2-4134-9963-37d3507b7d55.mp3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 測出最高精度G值的地方,又誕生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王瀟瀟 高翔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研製出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華中大成功研製量子重力儀 中國地震局用上了國產高端量子裝備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王瀟瀟、高翔)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華科大這項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精確測量體驗地球心動的感覺 華科研製並交付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
    華中科技大學今日對外發布,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據介紹,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中國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國外專家大讚!
    說到量子技術,雖然我們大家對量子技術並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近年來,關於量子技術的消息卻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例如當年美國谷歌提出率先實現了量子霸權,而近段時間我國也在量子計算方面實現量子霸權,而且要比谷歌更強。
  • 科技興國——量子科學大事件
    量子科學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而我國的量子科學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我國在量子科學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由近及遠)!華中科技大學的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問世,打破國外在這一領域的壟斷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2021年1月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製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目前已交付給中國地震研究所使用。
  • 中國地震局用上漢產高端量子裝備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校方供圖長江日報訊(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王瀟瀟 高翔)1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的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
    ——科普中國2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交付1月3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順利通過驗收。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量子快訊:美國7500萬美元用於量子研究;印度公布量子技術進展
    美首次實現44公裡遠距離量子隱形傳態據《PRX量子》報導,美國研究團隊利用現有材料和最先進的量子裝置,搭建了兩個測試臺,首次在44公裡的遠距離內實現了保真度大於90%的量子隱形傳態。此研究是建立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重要舉措,或將徹底改變安全通信、數據存儲、精確傳感和計算領域。實驗用到的兩個量子網絡測試臺來自於加州理工學院和費米實驗室。
  • 中國量子領域再突破,頂著國外技術封鎖,打造國有智慧財產權安全
    國外的技術壟斷事件早已屢見不鮮,而重力儀所涉及的技術封鎖雖十分罕見,但畢竟與國家戰略安全息息相關,諸如地震監測、資源勘探等需要精密測量的領域,可以想像,一旦假手於人,我們或許能夠獲得他國提供的信息參數,試問又有誰敢信?誰敢用呢?
  • 我國首臺自研「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已順利交付
    精密測量技術是一門具有自身專業體系、涵蓋多種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前沿科學。而熟知測量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則是掌握測量技能,獨立完成對機械產品幾何參數測量的基礎。日前,華中科技大學研製出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順利交付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國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美科技界:中國人了不起
    近兩年來,量子技術成為科技界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尤其是中國「九章」的問世,將量子技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兩年前,谷歌研製出量子計算機,其計算能力遠超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Summit,200秒就能完成Sycamore一萬年的計算。對於量子計算機的問世,谷歌對外公布:實現了量子霸權!
  • 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外媒:好事都是中國的
    在近些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很多的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而要說最熱門的,那就肯定逃不開晶片技術以及量子技術了,對於晶片技術,我們國家在前不久的時候成功研製出了高精密度還原晶片,而量子技術,如今我們也已經走向了實用型。
  • 華中科大提出量子傳感新方法 為突破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可能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研究領域,引領著物質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巨大變革。量子傳感與精密測量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現實世界有著極富前景的應用。如何利用量子資源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測量精度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