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壟斷,華中科大研發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2021-01-09 網易

2021-01-03 22:17:30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新華社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長江網 圖

  新華社武漢1月3日消息,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製並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臺高精度絕對重力儀。經過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已順利通過驗收。

  
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了解到,該校引力中心成立30餘年以來,一直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作為重要科研方向。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帶領下,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胡忠坤、周敏康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攻克了物質波幹涉、超低頻隔振、裝備小型化等量子重力儀的關鍵技術,於2013年將量子重力儀的解析度提升至國際最好水平,並保持至今。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耗時30年測出世界最精準引力常數G,在聚焦前沿的同時,瞄準國家需求,研製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型化量子重力儀裝備,為量子重力儀走出實驗室、服務國家需求,邁出了堅實一步。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自主研製量子重力儀的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本期編輯 常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來源標題: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新華社武漢1月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製並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臺高精度絕對重力儀。
  • 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成功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上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這是中國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意味著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 打破技術壟斷:華中科大研製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已交付使用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上再次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這是中國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意味著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在漢研製成功交付使用
    長江網1月3日訊1月3日,長江網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的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 華科大這項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測出最高精度G值的地方,又誕生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順利通過驗收。重力儀可獲取高精度的地面重力觀測信息,是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密度和應力分布特徵的基礎設備,可為地震孕震、同震及震後監測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http://bucket-cb-yunhaigaoyuan.oss-cn-beijing-xhcloud-d01-a.xhcloud.news.cn/xhnews-new/audio/20210113/aab008c4-6eb2-4134-9963-37d3507b7d55.mp3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 華中大成功研製量子重力儀 中國地震局用上了國產高端量子裝備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王瀟瀟、高翔)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精確測量體驗地球心動的感覺 華科研製並交付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
    華中科技大學今日對外發布,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據介紹,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來自國家測繪局、中國地震局、中科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受到用戶好評,順利通過驗收。
  • 中國量子技術走向實用,產品已驗收,國外專家大讚!
    然後進入第二階段,量子霸權的成績越來越好,開始將量子技術投入到某個非常垂直的領域進行應用,即專業應用,第三階段才是通用應用。而現在,根據媒體報導的信息,我國華中科大成功實現量子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科技興國——量子科學大事件
    量子科學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而我國的量子科學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我國在量子科學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由近及遠)!華中科技大學的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問世,打破國外在這一領域的壟斷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2021年1月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製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目前已交付給中國地震研究所使用。
  • 中國地震局用上漢產高端量子裝備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量子重力儀正在進行測量。 校方供圖長江日報訊(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王瀟瀟 高翔)1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的實用化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
    ——科普中國2我國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交付1月3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於近日成功交付給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以及專家綜合評定,該儀器精度達到微伽水平,順利通過驗收。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中國量子領域再突破,頂著國外技術封鎖,打造國有智慧財產權安全
    國外的技術壟斷事件早已屢見不鮮,而重力儀所涉及的技術封鎖雖十分罕見,但畢竟與國家戰略安全息息相關,諸如地震監測、資源勘探等需要精密測量的領域,可以想像,一旦假手於人,我們或許能夠獲得他國提供的信息參數,試問又有誰敢信?誰敢用呢?
  • 量子快訊:美國7500萬美元用於量子研究;印度公布量子技術進展
    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啟科量子深度聚焦量子信息領域,精選一周最值得關注的行業資訊,提供最新行業觀察。美首次實現44公裡遠距離量子隱形傳態據《PRX量子》報導,美國研究團隊利用現有材料和最先進的量子裝置,搭建了兩個測試臺,首次在44公裡的遠距離內實現了保真度大於90%的量子隱形傳態。此研究是建立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重要舉措,或將徹底改變安全通信、數據存儲、精確傳感和計算領域。實驗用到的兩個量子網絡測試臺來自於加州理工學院和費米實驗室。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亞威的多邊折彎機  中國江蘇網7月2日訊 昨日,國內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我市的亞威工具機亮相它不僅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還提高了電梯的生產效率。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我國首臺自研「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已順利交付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研製出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並順利交付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經過市區、郊區和野外臺站等多個點位的雙盲測量評估該儀器精度已經達到微伽水平。為地震研究等行業部門提供了我國第一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雙盲試驗,是指在試驗過程中,測驗者與被測驗者都不知道被測者所屬的組別(實驗組或對照組),分析者在分析資料時,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資料屬於哪一組。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首臺國產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在滬交付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春霞/文、圖中國人有了自己的高級別飛行模擬機!10月16日,國內首臺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320 NEO/CEO全動飛行模擬機在滬交付給吉祥航空,標誌著研發生產該飛行模擬機的上海華模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一舉躋身研發生產世界最高等級飛行模擬器廠家的行列。
  • 華中科大提出量子傳感新方法 為突破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可能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研究領域,引領著物質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巨大變革。量子傳感與精密測量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現實世界有著極富前景的應用。如何利用量子資源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測量精度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