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說》:要以億為單位才能購買的北京四合院,他卻只花了3500!

2021-01-09 春起民國

從課本上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醫生》然後再到《記念劉和珍君》等等,在上學時期咱們就快把魯迅先生的一生學了個遍了,他的那些生平想必就不用多說了吧。所以今天我們就講講比較俗氣一點的,就是關於魯迅先生的錢的一些事情,現在很多人都說魯迅先生當時很有錢,那時候就有很多人說他有錢,但是先生是不是真的很有錢呢?有錢又有多少錢呢?

魯迅

魯迅先生的帳是很好算的,因為他的日記裡有他的手帳,每次掙了多少錢,買什麼花了多少錢,借了多少錢,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魯迅先生這些年的日記,除了他自己的文學,思想之外,也可以當成一個民國經濟的文獻來看。算下來他大概掙了12萬大洋。(到後面一九三幾年的時候,也不能叫大洋了可以叫法幣,那時候法幣的購買力還是挺高的)。

《魯迅日記》節選

在北京的時候那十幾年掙了大概4萬大洋,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跟大家舉個例子吧,那個時候北京的中下階級,比如郵差,人力車夫,一個月平均下來掙十六七塊錢,就基本上能養活一個幾口之家,所以魯迅先生平均下來一年大概掙3000塊大洋,在辛亥革命剛一成功時,蔡元培先生就請他去做教育部的僉事(相當於比主任科員還稍微大一點)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但是僉事的工資是非常高的,工資單上是大概三百塊錢一個月,因為那時候戰亂等原因被剋扣,但是再剋扣,也拿到了200塊左右一個月。後來蔡元培先生搞大學院(相當於現在的科學院或社科院),請他去做相當於院士的一個工作,最後給他發了一萬五千多大洋,所以在北京時,魯迅先生大部分的錢是從這兩項國家的俸祿裡來的。加上一些其他的錢,大概一個月也有幾百塊錢,那麼他的這麼多錢去了哪裡了?

魯迅

先生是一個律己很嚴的人,生活非常節儉,在北京,最大的一筆花銷,就是花了3500塊買了一個三進四合院,這地理位置,類比現在如果在那買下一個三進四合院,你花錢的單位不得照億算!這3500塊是魯迅先生自己拿了兩千,祖宅賣了1000,又借了500,全家人都搬到這個四合院中的,搬過來後,魯迅的工資原本應該是由他名義上的老婆朱安來管的,但是由於朱安在家中地位太低,所以又都交給了他二弟周作人的老婆羽太信子管帳,後來魯迅搬出了大宅子,先是租了一段時間房子,在北京西城區宮門口西三條胡同那裡花了800大洋買了一個小的四合院,也就是今天的魯迅博物館。

魯迅名義上老婆朱安

先生之後又和許廣平相約南下去了上海,就一直租房子生活了十幾年,但就算是租的,那也是很貴的,頂費(轉讓或取得企業經營權或房屋租賃權所付出的錢)就要500。在上海時,魯迅先生是有很多稿費的,先生從報紙上拿到過的版稅創下民國史上最高,根據最近的考證,就是《申報》的老闆史量才曾經籤過的,找到的證據是30塊錢一千字,正常來說,幾塊錢一千字就已經很不錯了,不僅如此,魯迅先生還表示,我只要寫一千字,不管你登不等,你都要給我這錢。這些錢除了按月寄給他的母親和朱安以外,剩下的都給了許廣平。但也沒剩多少,因為先生愛買書,主要的錢都是用來買書了或者買畫了,就買這些花了大概一萬三千大洋。

魯迅先生與許廣平

魯迅先生去世後,就由許廣平給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寄錢,先生去世後肯定會出版很多東西,所以朱安就授權給許廣平。許廣平每月給她按時寄錢就行了,但是這件事又趕上了戰亂年代,因為魯迅先生去世沒多久,就發生七七盧溝橋事變,接著上海打了起來,戰亂年代版稅收入就大大降低了,按月寄錢的事也就沒了著落!

後來拖欠的版稅又給結了,結了34萬,但是許廣平堅決不要這個版稅,說魯迅先生是屬於黨和人民的,不能要這版稅,一直到許廣平去世,到改革開放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說,這錢是他的,於是又要了這34萬版稅。不得不感慨最後這關於錢的結局令人唏噓啊!

喜歡小編的關注一下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在下面評論,評論說說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魯迅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然而,對於魯迅先生,我們也有一定的了解,他是我國民主戰士,曾經引領思想變革和文化發展,用實際行動做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客觀的說,魯迅先生始終都是我們的精神榜樣,尤其是魯迅先生的一些精神品質,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同樣受用。不過話又說回來,魯迅先生除了一系列的光輝頭銜外,還有一個比較新穎的頭銜,也就是投資者,以購買的形式實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江蘇一小四合院:全院花2億用金絲楠木打造,極堅固還有陣陣木香
    江蘇一小四合院:全院花2億用金絲楠木打造,極堅固還有陣陣木香 現在一提起四合院,人們首先想到的詞就是北京,第二個詞就是貴。但是不要忘記,四合院這種形式在咱們中國其實各個地方都有。而且可千萬不要小看京城外的四合院,有時候它們的貴氣真的有點堪比皇宮。
  • 住宅設計:磚石砌築的新四合院——北京桃舍
    通過允許從當地製造商和工匠購買建築材料,自建房屋建設在農村普遍存在。私有財產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農業改革,沒有成功地建立集體居住區,但重申了私人財產是家庭工作表達的概念。他們是農民的家園–由國內儲蓄繼承或建造。華北四合院是一種住房形式,是建築形式與社會,經濟,文化需求和習慣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建造一個新的四合院的任務需要了解和參與北京農村的生活方式。
  • 世界上最貴的觀賞鳥,第一隻可買一套北京四合院,第四隻無價之寶
    世界上最貴的觀賞鳥,第一隻可買一套北京四合院,第四隻無價之寶。第一隻,巨嘴鳥,顧名思義有很大的嘴但它的腿很短,他們的腳趾都是成對的,它們羽毛通常是黑色與黃色,紅色,白色斑塊。巨嘴鳥在美國的最低也需要5000美元,有的高達10000美元,可買一套北京四合院。
  • 名城四合坊|四合院建築的傳統文化蘊涵
    「四合院」廣義的講是典型的中國建築形式,大到紫禁城、小到百姓民居,都是四合院,這裡僅以北京四合院民居為例談一點工作體會。四合院是中國人以家庭為單位,世代生存和繁衍的場所,四合院中央的院落空間是四合院主要活動的樞紐和中心,它與四周房屋互相融合,互相滲透,由於人的活動使空間產生動感和親和力。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限制了建築個體的發展和內部空間的擴展,但卻營造了發達的群體空間,而這高超的群體空間藝術正是四合院精華所在。
  • 7種名貴蘭花,第1種要價一億兩千萬,網友:能在北京買套四合院
    1,貴州龍貴州龍首次亮相於第28界中國蘭博會,雖然還沒開過花,但這並不影響愛蘭人對它的追捧。經蘭花專家評估,一盆貴州龍的市場價值可達一億兩千萬元,比北京王府井一套4室2廳4衛的四合院還要珍貴。套用蘭友的一句話,四合院有很多,但貴州龍全世界卻只有這麼一盆。
  • 本人闢謠坐擁四合院傳聞,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王剛作為一名著名主持人,經常會傳出有財富風波,甚至前不久網絡上突然流傳出了王剛在寸土的北京擁有一家價值不菲的四合院,並且其中有著諸多珍藏品,此事一出之後瞬間引起不少風波,甚至也有很多人不斷去求證是不是真實的。
  • 重慶的這座四合院,比北京任何一座四合院都值錢,身價值20億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座迷幻的現代化都市中,深藏著一座北方四合院,它遺世而獨立,顯得獨特而別具特色。原來它並不為世人所知曉,只是因為2005年著名導演張藝謀在此拍了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才使它聲名鵲起,成為了新晉的網紅打卡點,它就是天福官驛。
  • 王剛否認擁有十億四合院,稱自己不是現代版和珅
    王剛否認擁有十億四合院,稱自己不是現代版和珅11月25日,著名演員王剛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回應了網絡上熱議的他坐擁價值10億元的北京院子住宅的傳聞。他說:"所謂的王剛院子價值1億元是個誤會,請大家不要傳播謠言。我也不是現代版的和珅!"
  • 「四」種、「四」不種 四合院種樹不止諧音梗那麼簡單
    四合院綠化知識說了那麼多本期咱們來總結性地說一說四合院種樹栽花到底有哪些禁忌和原則「桑柏槐不進宅」「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內不種鬼拍手」這是關於老北京四合院綠化最有名的兩句諺語其中也蘊含了一個真的只有這些日常迷信諧音梗麼然而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敬請關注趣說北京之走進科學專家為您解讀老北京四合院的「四種」原則一種:院內種發音吉祥有內涵的小喬木
  • 《情滿四合院》離大結局團圓還缺一人,他能準時歸位嗎
    《情滿四合院》是由何冰、郝蕾、海一天、方子哥等主演的都市倫理劇。何冰飾演的傻柱和海一天飾演的許大茂鬥了幾十年,傻柱代表著善良包容正義的一方,而許大茂則是滿肚子壞水貪婪壞人的代表。劇中的傻柱人人覺得他傻,其實傻柱不是真的傻,只是傻柱太善良,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傻柱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任何他能幫助的人,哪怕那個人曾經害過他。
  • 馬文曉:航拍北京為歷史留影
    為此,30年後的一天,他專門為拍攝二環路做了一次飛行,當飛到建國門上空時,他第一次看到了建國門立交橋的全貌,苜蓿葉式的橋身在空中看上去宛如一個巨大的花籃,輕託著十字飄帶,優美、瑰麗,讓他眼前為之一亮。馬文曉說。  隨後興建三環路、四環路,必須開車才能完成拍攝任務。到了五環路、六環路,則直接飛躍到了航拍。從自行車、汽車到直升機,從黑白膠捲照相機到最先進的專業攝影器械,變化的不僅僅是裝備,更有鏡頭中的城市,變得更大、更美、更現代了。尤其是一條條如詩如畫的環路,一座座如音樂旋律般流動的立交橋,為讀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賞角度,打開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
  • 北京一公園火了,耗資30億,歷時13載,人稱昌平「小紫禁城」
    北京一直是文化深厚的城市,特別是國內含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北京是文化之城,旅遊之城,是中國發展最快的一線城市,現在北京的發展與北京歷史上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說到北京,很多人都會想到在北京的昌平區,有一個叫藝麓園的公園。
  • 《情滿四合院》誰說傻柱傻,誰才是真的傻
    《情滿四合院》向觀眾展示了發生在這個院子裡的故事,劇中每一個悄然的變化,都是最終的人心所向。觀眾也在何雨柱身上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層次豐富的「好人」,懷揣著無私的善意,卻依舊帶著正義的稜角,刀子嘴之下包裹的是柔軟的豆腐心腸,有著北京爺們兒的仗義和細膩。
  • 北京二環內現2萬元/㎡四合院 小院2層樓擠滿看房人
    整個兩層四合院內擠滿了看房人和銷售人員。該項目無論是售價還是折合租金,都大大低於市價,引發坊間對其風險的討論。律師表示:由於合同中約定的房號找不到對應的實物,如果未來交付存在問題,面臨著錢房兩空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鼓隅院項目產權所有權在弘華恆泰(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和恆祥永泰(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名下,而項目出租方為東瓴物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1976年,揚州老人18塊錢賣出祖傳「瓶子」,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1976年的時候,一個揚州老人18塊錢賣出祖傳「瓶子」,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在展出之後,許多人都知道這個瓶子真正的價值,也知道個瓶子背後的故事。後來揚州博物館在一些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花了3000塊錢買下了這個梅瓶。
  • C羅中國行錄製《曉說》 綜藝首秀將遇高曉松
    據悉,C羅此次中國行共2天,除一些商業活動外,將參與高曉松優酷《曉說》的錄製,同時優酷將對2天活動進行獨家直播。  此次中國行,據優酷官宣消息,C羅此次來華參與優酷《曉說》的錄製,與高曉松對談。對於此次節目錄製,高曉松也興奮微博發文稱:「C羅同學本周做客《曉說》,大夥有啥好玩的問題想問他?問點有趣的哈哈。」網友紛紛調侃:「最關心你倆誰帥!」「卡配羅女孩最關心的還是卡卡」,高曉松更是幽默回應:「我有卡卡手機號,要不要現場連線?」看完評論真的感覺這屆網友有點皮!2018俄羅斯世界盃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剛轉會尤文圖斯的C羅卻已經開啟了新的徵程!
  • 情滿四合院:在和傻柱的婚姻裡,秦淮茹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嗎?
    《情滿四合院》是一部年代大戲,講述了北京胡同成長起來的傻柱和鄰裡、愛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故事。劇中的秦淮茹是善良,正義,大公無私的象徵,可在和傻柱的婚姻裡,秦淮茹就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嗎?小編覺得她當時自願把傻柱讓給婁小娥多少還是藏有私心的。
  • 這座300年歷史的四合院,被70後設計師改成幼兒園,一年學費21萬
    在北京的東五環,有一座略顯破敗的四合院,雖然破舊,但它曾經的主人身份顯赫,曾是雍正皇帝的乳母,而這個院子,就是雍正為了報答奶媽的養育之恩,親自主持為奶媽修建的。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帶大家來欣賞一下這所獨一無二的四合院幼兒園。01設計師馬巖松1975年出生在北京,是個地道的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