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2021-01-15 騰訊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是郭沫若對於魯迅先生的評價,由此可見,在郭沫若的心裡,魯迅有著極高的地位。

眾所周知,魯迅是我國近代時期文藝界、精神界的代表,對於中國文學的發展和民族之魂的繼承有著無法更改的重要意義。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一直以來,魯迅都被賦予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譯家等諸多頭銜。但是,人們卻忽略了魯迅富二代和土豪的身份。不管是魯迅的家世還是後期的作為,都是當時的佼佼者,只能稱之為土豪。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主要與魯迅先生後期在北京瘋狂的置辦房產有關。然而,對於魯迅先生的一切,還要從他對於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開始說起。

一、優秀的文學家,忠實的革命者

1881年,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要知道,魯迅先生的頭銜是非常多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吶喊》《彷徨》等。可以說,僅從文化方面而言,魯迅所做貢獻也不容小覷。

其實,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被國際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與此同時,魯迅先生的精神品質曾經一度是近代中國百姓所需要的民族魂。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魯迅代表著中華民族之魂,正如毛澤東曾經的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在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發展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中華民族熱血男女的心裡,魯迅先生曾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們上學時期,魯迅先生堪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呼籲我們如何去鬥爭,如何去反抗。

然而,對於魯迅先生,我們也有一定的了解,他是我國民主戰士,曾經引領思想變革和文化發展,用實際行動做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客觀的說,魯迅先生始終都是我們的精神榜樣,尤其是魯迅先生的一些精神品質,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同樣受用。

不過話又說回來,魯迅先生除了一系列的光輝頭銜外,還有一個比較新穎的頭銜,也就是投資者,以購買的形式實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還是追溯到魯迅先生當年購買的32間四合院。

二、擲下重金,購買32間四合院

1919年,年僅38歲的魯迅先生花費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下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面積不低於500平。不管是以過去的眼光,還是如今的眼光來看,魯迅先生當時的財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民國時期,可以在「天子腳下」買的起房子已經算得上佼佼者,而如今在相同地方可以買得起房子的人,已經是人生贏家。所以說,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魯迅購買一套32間的四合院,其財力可見一斑。

據悉,當時的魯迅已經擔任教育部的科長一職,月薪在300大洋左右,倘若兌換成人民幣,大概在1.8萬元到3.5萬元之間。如此看來,魯迅的工資的確很高,作為工薪階級中的大富豪,先不考慮其他的,就這工資來說,魯迅已經稱得上富人。倘若在加上魯迅那地主般的家世,購買一套32間的四合院,絕對是綽綽有餘。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普通人來說,3765塊大洋相當於一筆巨款,很多人的一生都無法實現這樣的財富。在當時,北京地區一個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大概是3塊大洋左右。而當時的一袋三十斤的麵粉大概是1.5塊大洋,一丈洋布是0.8個大洋,100斤小麥也是價值1個大洋,豬肉也達到1個大洋8斤左右。

其實和現在的情況大致相同,普通人在一線城市奮鬥一生,也難以在一線城市紮根。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但不得不就此認命。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魯迅這套32間的四合院的價值都不可估量,特別是現在寸土寸金的皇城根。

三、時過境遷,價值不菲

如今,魯迅先生的故事已經成為過去,人們在討論魯迅先生如何致力於革命的同時,也對魯迅先生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魯迅先生家庭生活是非常混亂的,出生在地主家庭中,魯迅先生的身份和兄弟之間的關係不得不提。

在魯迅家道中落以後,兄弟一家也跟魯迅一起討生活,所以,魯迅所要做的不僅僅是養活自己,還有兄弟一家。對於當時的魯迅而言,雖然沒有達到度日如年的地步,但是生活的艱辛和多人張口吃飯,一度讓魯迅每月的工資不夠花,甚至是到了借錢過日子的地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魯迅後期生活過得非常拮据,但是魯迅先生曾經購買的32間的四合院,卻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價值。尤其是到了現在,四合院的價值超出世人想像,或許連當時的魯迅先生也沒有預料到如今的四合院能夠變得如此金貴。

其實,魯迅先生當年購買這套32間的四合院時,已經花費了許多錢,要知道,3765塊大洋在當時也算得上一筆巨款,只有上層社會的人,才有可能擁有這麼多的錢。

倘若放到現在,3765塊大洋的價值更是不容小覷,以購買力的角度而言,一塊大洋相當於如今的兩三千塊錢,3765塊大洋換做人民幣,也可以換取數百萬的人民幣。可以肯定的是,3765塊大洋放到現在,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但是,魯迅先生將3765塊大洋買成了四合院,那麼,它的價值便實現了質的飛躍。且不說32間四合院的收藏價值和歷史價值,僅僅是以如今北京的房價來看,魯迅先生購置的房子已經價值5000多萬人民幣。倘若加上地理位置和歷史價值,魯迅先生購買下的四合院價值最少1.5億以上。

不得不說,魯迅先生當時的眼光也是非常敏銳的,能夠在北京皇城根下購買一套32間四合院。不管從顧家的角度,還是投資的角度來說,魯迅先生的做法都是正確的。尤其是如今房地產的盛行和房價的不斷增長,越發證明魯迅先生曾經購買四合院的正確性。

結語:

從國家和民族大義的角度來看,魯迅先生的一生堪稱是精彩的一生。從魯迅先生自身而言,他的經歷也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魯迅先生堪稱是近代時期的一個傳奇,他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向世人闡述著許多道理,與此同時,他也用自己的文字讓世人警醒。

所以說,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魯迅先生的部分精神品質都不應該被淘汰。即便是如今的課本中,有關魯迅先生的片段越來越少,我們也應牢記魯迅先生的貢獻。

參考資料:《朝花夕拾》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曉說》:要以億為單位才能購買的北京四合院,他卻只花了3500!
    魯迅魯迅先生的帳是很好算的,因為他的日記裡有他的手帳,每次掙了多少錢,買什麼花了多少錢,借了多少錢,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魯迅先生這些年的日記,除了他自己的文學,思想之外,也可以當成一個民國經濟的文獻來看。
  • 魯迅月薪僅350塊,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這才是真正的土豪
    1909年學成歸來,擔任生理學和化學教員,民國建立後,更是擔任了教育部第一科科長,那麼他的工資是多少呢?相信很少人會關注這個問題。 魯迅如果換到現在,也是一名海歸,待遇比一般人會高得多。根據歷史記載,魯迅的收入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工資,一個是稿費,加起來每月有350塊大洋。
  • 魯迅一月工資350塊大洋,是現在多少人民幣?看完臉都綠了!
    所以,這東西就是錢。或許大家有人會覺得小編說的比較的膚淺,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努力工作,難道不就是為了賺錢然後可以有好的生活嗎?說到魯迅,相信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在留學於日本學醫,後又發現到殘酷的社會現實,然後又棄醫從文,毅然的將自己化身成為身筆尖上的使者,希望藉此挽救更多的中國人,魯迅的一生很堅定,他在中國文學上做出了很貢獻,犀利的文字書寫著中國人的傲骨。魯迅在大學任教師的時候,當時的工資每月是350塊大洋,如果放到現在來看的話,是什麼水平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魯迅每月工資350塊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有筆如刀是魯迅,魯迅其人,在近代文學史上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座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文章嬉笑怒罵、他的內涵豐富深刻,就連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都對魯迅讚賞有加。
  • 民國時期的1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
    魯迅先生在1919年之時曾經為了安置入京的家人,花了3675塊銀元購買了一套「三進四合院」。魯迅當時每個月的工資是350塊銀元,一年下來是4200塊銀元,也就是說這座四合院差不多花了他一年工資。雖然當時魯迅先生已經算得上中等偏上的高收入人群了,可他為了買這座四合院,還得賣了紹興老宅。後來到了1924年,魯迅又花了800塊銀元買了另一座約400平方米的四合院。如今想要再在北京買一座400平方米的四合院,怎麼也得上億了。
  •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到了1914年,收入則增長到240大洋,等到了1916年3月,魯迅的正式收入為300大洋,在此時,魯迅還會兼職,發表一些文章賺取稿費。
  • 《新世界》:大哥金海46根金條,放今天值多少錢?
    這46根黃金得多少錢呀,看的我都肉疼,下面就給大家算上一算。俗語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只有這黃金和白銀才是硬通貨,所以,像金海這樣才會不遺餘力去找金條子。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那麼銀元作為一種比較通用的貨幣,折合到今天來說是多少錢呢?答案說了你可能不信。,一個銀元可以兌換1000文錢,折合到當今饅頭價格按一塊錢計算,一塊銀元大概相當於500-1000元人民幣。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 1929年,魯迅受到蔡元培的邀請,擔任教育部公務員,時間長達14年,1912年魯迅津貼為每月60大洋,到了1914年,收入則增長到240大洋,等到了1916年3月,魯迅的正式收入為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論其購買力,在那時更是豐富:在1914年的上海,拿一塊大洋下館子,可以吃四五道菜的套餐,全是牛扒、燒雞、火腿等「硬菜」。1917年時,北大新入職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頓都吃「兩碟菜一碗湯」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塊大洋。甚至北洋時期的北京,六個人去東來順涮頓火鍋,也就花一塊大洋。
  • 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3條就能買套北京的四合院
    那麼就有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這個小黃魚究竟值多少錢呢?為什麼這麼多人為之拼命?這就要說說當時流通的貨幣了。但是銀元和法幣的禁止,讓老百姓的錢迅速貶值。而金圓券其實際上是用來挽救法幣的失敗的,也是國民黨用來搜刮百姓手中的黃金、白銀的一種手段,卻沒想到引發了更嚴峻的通貨膨脹,導致國民政府的財政信用徹底崩塌。說到底,民國時期的貨幣就是一鍋大雜燴。相較如此不穩定不值錢的紙幣,那麼黃金就顯得更加保值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盛世白玉,亂世黃金」了。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在現代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不過很多人疑惑,民國時期一根金條,換到現在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民國時期的金條,都是以「兩」劃分的,一兩就是現在的31.25克,還都是出自中央造幣廠。如果用當時的金幣,來換如今的人民幣,能值多少呢?
  • 杜月笙巔峰時期有3千萬銀元,放現在能兌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每月存款折上多幾個零不算你有多少錢,花出去多少錢才算你有多少錢——杜月笙。這樣的話也只有豪氣的杜月笙能夠說得出來,我們這些普通人還達不到杜月笙那個級別,只能攢攢銀子,並等待一個能夠賺錢的好機會。杜月笙的錢很難用數字來衡量,即便他沒錢了也能輕輕鬆鬆賺到上千萬的銀元,而我們說的這3000萬銀元是杜月笙流動帳面財產。杜公館、9輛豪車(一輛凱迪拉克、一輛雪佛蘭)都屬於不動產,民國車輛本就非常少,全上海也就1000多輛,杜月笙有9輛車,而且都是豪車,這些不動產也只是冰山一角,那麼這3000萬可流動的財產划算成現在的物價是多少呢?
  • 魯迅說他每月工資300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據魯迅在他的日記裡坦言,除了一開始工資不夠用之外,到1926年時他的工資已經達到了300多塊大洋,不但足夠他個人開銷,還有富餘補貼家用。 魯迅這300塊大洋的工資,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別嚇一跳
    觀眾看到這一幕,不竟疑惑,這27根金條,在當時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別急,聽筆者細細道來。民國時期的金融體系是十分不完善的,1914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宣布以白銀為本位,沒多久袁世凱就去世了,北洋政府也隨之垮臺,中國進入了混亂的軍閥割據時代,這對於金融體系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製造法幣,供戰時使用。
  • 「打工皇帝」胡適,「一代文豪」魯迅,民國精英大腕為何愛租房?
    26歲的胡適一參加工作,就拿本科教授的二級工資260大洋,兩個月後就提到一級280大洋。此外,胡適還有不菲的稿費收入,但他也沒買房子,而是選擇租房住。一開始租住的就是普通的四合院,條件一般。後來租的是林徽因家的房子,各方麵條件都相當不錯。
  • 《新世界》裡金海的32根金條,放現在到底值多少錢?你猜不到!
    鐵林最看重的不是錢,而是出人頭地。窩囊廢了大半輩子,如今在這緊要關頭,莫名其妙地獲得了出頭的機會。自己的8根金條,也變得不太重要。 《新世界》張魯一飾演鐵林 但是對於見過世面的金海來說,他只想離開北京到南方,平平安安的生活。自己的32根金條,是他下半輩子的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