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20-11-28 騰訊網

在公元1910年,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社會清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當時的北洋政府也廢除了以前的計量單位:銀兩,而是採取了一種新的貨幣單位:大洋,當然由於這塊大洋之上有袁世凱的頭像,所以當時又可以稱之為袁大頭。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而在民國時代,由於長年戰亂,所以人們也不會要求太多,只要求能夠每天吃飽穿暖也足夠了,因此就拿這兩點來做比較。

比如我們常說的魯迅先生,當時他任教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60塊大洋,後來隨著年限的提升漲到了350塊大洋,後來憑藉著這筆錢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從這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在當時絕對是屬於高收入人群。

而普通人則沒有這麼高工資了,1917年聖約翰大學的學生曾經做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薪15元」;「常見男工謀10元,女子作絲廠每月所入亦如此。」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月開銷要在15塊大洋左右,而人均需要三塊大洋,《大染坊》之中陳六子初到上海時也明確了這一點,比如陳六子和林氏家族的員工聊天時就提到了當時社會的平均現狀:

普通工人大概在1塊到1塊半,五個最好的是在4塊半到6塊大洋之間。

當時的上海是遠東第一大都市,普通工人的現狀就是如此,可見當時民生之艱難。

民國一塊大洋大概多少錢?

現在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的確在當時普遍只有兩三塊大洋的時代,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350塊大洋的確可以稱得上年薪百萬了,當時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收入能有幾十塊大洋的人,這日子絕對是過得很好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通常是多少呢?其實現在很多人換算這種方式都是按照兩種方式,一種是按金價,一種是按物價,可是這兩種都並不怎麼合適,因為民國時期正處於世界大戰時候,那個時候動不動就會通貨膨脹,由於世界都在大戰之中,所以造成了時局動蕩。

就拿黃金來說吧,1914年一戰爆發,由於中國沒有牽連其中,那個時候國內還算太平,所以黃金和大洋比例就是1:15,然而一戰結束後世界回歸了太平,所以金銀比則變成了1:40。

當然,我們這邊暫時放棄通貨膨脹的考慮,就按照銀元之中金銀比的價格來換算,當時一塊銀元之中有24克純銀,而平時金銀比的價格就是在20到30左右,也就是說1塊大洋約等於1克黃金,按照現在的價值來算的話,一塊銀元大約等同於如今的350人民幣。

而拿物價來算的話,這換算比例又不一樣了,當時市面上除了流行大洋之外,同時還流通著銅板,由於當時大洋發行量極少所以價值極高,故而人們日常交易還是以銅板為主。

比如《賣報的小女孩》之中唱的:「七個銅板就賣兩份報。」

而銅板和大洋換算比和古代也是一樣的,1個大洋等同於1000個銅板,而當時兩個銅板就能買1個包子,如今的市面上1塊錢也能買1個包子,所以我們按照這個來換算的話2個銅板約等於1塊錢,所以1000個銅板約等於500塊,也就是說當時的一塊大洋和現在的500元人民幣差不多。

所以綜合以上來論述的話,當時一塊大洋的價值按照如今的人民幣來換算的話約等於350元至500元人民幣不等。所以也難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百萬,按照比例來計算的話確實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

你若喜歡,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雨果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 「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兇」,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相當於現人民幣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這些金條得值多少錢啊?民國時期,開自由開放之風,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當時,流通的貨幣也是不同,在戰禍不斷的現實下,紙幣不保值。而「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還是受到人們青睞的,有的有錢人開始儲存金條。在現在,不論是孩子出生,還是孩子訂婚,結婚,通常都會去金店給孩子買首飾。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大洋」是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新式貨幣,在清王朝滅亡後,原本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錢莊、銀票等舊的貨幣系統已經崩潰,轉而代之的是更為西方式的銀幣系統和銀行系統。在1912年之後,中國的市場上流行著多種銀幣,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北洋政府發行的袁大頭、南方通用的孫大頭、以及沿海地區使用最多的墨西哥銀幣、日本銀元等,這些銀元都被統稱為「大洋」。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不過因為清朝時期,幣制混亂,始終無法統一錢幣,各省均有不同。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俗話說"財不露白",越有錢的人越低調,或許走在路上在你邊上的就是一個億萬富翁,而你卻絲毫也察覺不到。所謂"財不露白"中的"白"說的就是銀元,而銀元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洋"。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由於話題的深入,民國時期的相關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大洋就是民國歷史的重要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民國劇中出現最多的貨幣也就是大洋,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社會底層,使用最多的貨幣也無非就是大洋。可以說,大洋已然成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未必猜得出來!
    一開始以為說的是吃的魚,隨著劇情的發展,才明白原來說的是兩種重量不等的金條。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所謂「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是最保值的物品,是硬通貨。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大黃魚」、「小黃魚」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
  • 魯迅說他每月工資300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魯迅是民國時期最偉大的作家,一生留下了許多經典著作。很多人看了魯迅的作品後,可能都覺得魯迅和他筆下的人物一樣窮。其實,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魯迅非但不窮,反而可能是民國時期的那些文人中最有錢的一個。
  • 民國時期的1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
    很多人或許以為銀元是民國時期的專屬貨幣,可實際上銀元卻是一種舶來品,而且銀元在中國流通也並非始於民國。清朝早在光緒年間就已經設計並鑄造發行了銀元,那時的銀元還非常具有中國特斯,幣面印著一條龍,所以這個時期的銀元也被稱為「龍洋」。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現如今我們買一個普通的電視機大概要花費幾千元,這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相當於一個人好幾年的工資了。很多人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看到裡面的主人公吃完飯後,隨意從袖子裡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隨後揚長而去,而小二則會收下銀子,用牙齒咬一咬,再用手擦一擦,開開心心地收拾起碗筷。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幕,不過歡樂之餘,也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過去的一兩銀子究竟值多少錢?
  • 你可能無法想像,一塊「袁大頭」銀圓,在民國時期能買多少東西
    我們現代社會的通用貨幣是人民幣,在古代人們的通用貨幣則是金子、銀子、銅錢等,而在短暫的民國時期,通用的則是銀元,俗稱大洋、袁大頭。1912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袁世凱閃亮登場,出任北洋政府大總統。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民國時期,一根「大黃魚」究竟值多少錢?
    民國就是一個戰亂時期,各國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角力,而在民國的時候,一根所謂的「大黃魚」,究竟價值多少錢呢?大黃魚,這個詞猛地一聽,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這所謂的「大黃魚」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金條,除了「大黃魚」,還有「小黃魚」,小的一根是一兩金子,大的是十兩金子。
  • 溥儀被迫退位,袁世凱每年都給他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退位之後袁世凱每年都會給他400萬大洋當做生活費,400萬可不是小數目,那麼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溥儀一生都極其的坎坷,3歲時被選為皇帝,7歲時被迫退位,清朝滅亡,他也理所當然的被稱為了末代皇帝。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墨梅》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禦外族的入侵,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然有現在這樣美好的生活,最先緬懷的是曾經的先輩。「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在這個過程中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新中國。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別嚇一跳
    觀眾看到這一幕,不竟疑惑,這27根金條,在當時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別急,聽筆者細細道來。民國時期的金融體系是十分不完善的,1914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宣布以白銀為本位,沒多久袁世凱就去世了,北洋政府也隨之垮臺,中國進入了混亂的軍閥割據時代,這對於金融體系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製造法幣,供戰時使用。
  •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 要知道,在當時的北京,一個普通的家庭收入也就十幾元錢,這基本上已經算是小康了,魯迅月收入300大洋,
  •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文/老揚歷史說俗話說得好:「兩種東西最值錢,盛世的古董和亂世的黃金」,動亂時期,貨幣往往容易貶值,而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值錢,尤其是在動亂時期。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其實「大黃魚」和「小黃魚」的區別僅在重量不同,大黃魚10兩一根,小黃魚1兩一根。本來只有「大黃魚」,是通行的規格,往往被有錢人兌換;但很多普通百姓也想購買黃金啊,如果每個人都能買得起「大黃魚」,黃金也就不值錢了,考慮到這一點,很多商家造了一兩重的小金條,就是「小黃魚」。
  • 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3條就能買套北京的四合院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也就是黃金,很多人都不惜拿命去博。因為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期,也只有小黃魚才能夠保值。就像電視劇《新世界》中,整個北方都解放了,唯獨北平還沒有解放,於是不少人都想拿著小黃魚跑路到南邊,金海三兄弟也不例外,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那麼就有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這個小黃魚究竟值多少錢呢?
  • 當初紅軍給群眾借款400大洋,如今該還多少錢?給40萬說得過去?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簡稱「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1928年5月25日,黨中央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