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3條就能買套北京的四合院

2020-12-06 騰訊網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也就是黃金,很多人都不惜拿命去博。因為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期,也只有小黃魚才能夠保值。就像電視劇《新世界》中,整個北方都解放了,唯獨北平還沒有解放,於是不少人都想拿著小黃魚跑路到南邊,金海三兄弟也不例外,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那麼就有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這個小黃魚究竟值多少錢呢?為什麼這麼多人為之拼命?這就要說說當時流通的貨幣了。

隨著軍閥混戰的加劇,國家的貨幣也出現了混亂,從最開始的銀元(袁大頭),演變成了法幣,金圓券,甚至各個軍閥政權都有自己的貨幣。但是銀元和法幣的禁止,讓老百姓的錢迅速貶值。而金圓券其實際上是用來挽救法幣的失敗的,也是國民黨用來搜刮百姓手中的黃金、白銀的一種手段,卻沒想到引發了更嚴峻的通貨膨脹,導致國民政府的財政信用徹底崩塌。說到底,民國時期的貨幣就是一鍋大雜燴。相較如此不穩定不值錢的紙幣,那麼黃金就顯得更加保值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盛世白玉,亂世黃金」了。

其實黃金早在二十世紀初,就被世界各國列為本位幣,上海灘還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黃金交易市場,後來日本侵略中國也是為了掠奪大量的黃金。雖然民國政府在1935年禁止流通黃金和白銀,要求全部兌換成法幣,但是在幾千萬紙幣都買不到一斤大米的時代,誰又不知道黃金才是硬貨呢?更何況在當時,黃金也只有富人才有,平常百姓一般都是銀元。但是只要家裡有條件的,都會儲蓄上幾條黃魚,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為什麼叫做「小黃魚」,原因就更簡單了,因為最早的黃金是製成了金磚,每塊大概在350g左右,無論是交易還是流通都是十分笨重的一件事,所以就直接改鑄成了一種扁平的長方體。其樣子十分像魚,所以就被俗稱為「黃魚」。當時黃魚被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大黃魚為十兩,小黃魚為一兩。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國的計量單位和現在並不一樣,也就是一兩並不等於50g,而是相當於現在的31.25g。同理,大黃魚就約等於312.5g。

在抗戰初期,30到40枚大洋才能換一條「小黃魚」,戰爭時間越長,黃金也就越值錢。在解放之前,三根「小黃魚」也就是一百塊大洋,就能換一套北京的小型四合院。正因為黃金的價值高,所以很多人都想儲存金條,但是大黃魚太貴了,所以對於普通人家來說,小黃魚就成了最流行的金條規格。

如果按照現在的黃金價值來算的話,當時的一條大黃魚就相當於現在的10萬元左右,而一條小黃魚就相當於現在的1萬元左右。當然,這並不精確,但也能看出在那個時候能擁有一條大黃魚是多麼富有的表現了。也難怪逃難的人總喜歡帶上幾根金條,這可比幾箱子紙幣值錢多了。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俗稱「小黃魚」的金條價值多少錢?購買力如何呢?
    因此,在動亂時期,有錢的家庭都會備上兩三根小黃魚,一般家庭則會儲備價值更低的銀元,以備不時之需。二十世紀初,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各國列強,早就已經開始使用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因此黃金交易也十分活躍,上海灘甚至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黃金交易市場。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未必猜得出來!
    在很多反映上海灘的影視劇中, 常常聽到「大黃魚」、「小黃魚」的說辭。一開始以為說的是吃的魚,隨著劇情的發展,才明白原來說的是兩種重量不等的金條。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大黃魚」、「小黃魚」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當時的上海人,多是要用金條來壓箱底的,意思是買回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民國時期的一斤相當於十六兩,一兩按照500克/16計算,大約在31.25克。「大黃魚」重10兩,「 小黃魚」 重1兩。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
    在各類再現民國「精緻生活」風情的影視劇裡,亮閃閃的民國金條,常叫多少追劇票友們豔羨不已。尤其是1946年末發行,有著「黃魚」美稱的民國金條,更是以精美著稱。這款金條由當時的「上海外灘造幣廠」加鑄,分為「5錢」至「10兩」等多種款式,其中10兩重的金條,就是民國劇裡常刷臉的「大黃魚」。其金光閃閃的造型,至今常惹得好些「民國粉」們嘖嘖稱奇:看人家民國多繁華,金條都造的這麼漂亮。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大家都知道黃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古往今來,金子一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在上世紀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發行了一種被稱作「黃魚」的金條 ,我們在現代的一些反應民國軍閥時期的影視作品裡面,時不時的會看見土匪軍閥為了賄賂高官,給他們送的一箱一箱的金條,就是大家熟稱的「黃魚」。那麼這是一種啥樣的金條?它現在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相當於現人民幣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這些金條得值多少錢啊?民國時期,開自由開放之風,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當時,流通的貨幣也是不同,在戰禍不斷的現實下,紙幣不保值。而「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還是受到人們青睞的,有的有錢人開始儲存金條。在現在,不論是孩子出生,還是孩子訂婚,結婚,通常都會去金店給孩子買首飾。
  •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文/老揚歷史說俗話說得好:「兩種東西最值錢,盛世的古董和亂世的黃金」,動亂時期,貨幣往往容易貶值,而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值錢,尤其是在動亂時期。想必大家平時沒少看和民國有關的電視劇,小編經常看到這種情節:在軍火交易的時候,往往用成箱的金條。金條和貨幣相比,自然是不方便攜帶,但它的價值高並且穩定,這一點是貨幣不能比的,所以民國時很多有錢人會在家裡的保險柜裡藏著金條,以備不時之需。金條其實就是指「黃魚」,這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什麼又是「大黃魚」和「小黃魚」呢?
  • 這些民國的黃魚金條,在幾十年硝煙過後,能有多少價值?
    民國是一個極端混亂的時期,從大體的概念上來說,我們可以將民國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1912年到1928年存在的北洋政府時期,第二部分就是1928年到1949年存在的國民政府時期。因為是兩股完全不同勢力的原因,所以他們所使用的貨幣是有些不一樣的。
  • 《新世界》:大哥金海46根金條,放今天值多少錢?
    這46根黃金得多少錢呀,看的我都肉疼,下面就給大家算上一算。俗語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只有這黃金和白銀才是硬通貨,所以,像金海這樣才會不遺餘力去找金條子。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別嚇一跳
    觀眾看到這一幕,不竟疑惑,這27根金條,在當時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別急,聽筆者細細道來。民國時期的金融體系是十分不完善的,1914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宣布以白銀為本位,沒多久袁世凱就去世了,北洋政府也隨之垮臺,中國進入了混亂的軍閥割據時代,這對於金融體系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製造法幣,供戰時使用。
  • 民國時期,一根「大黃魚」究竟值多少錢?
    民國就是一個戰亂時期,各國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角力,而在民國的時候,一根所謂的「大黃魚」,究竟價值多少錢呢?大黃魚,這個詞猛地一聽,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其實這所謂的「大黃魚」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金條,除了「大黃魚」,還有「小黃魚」,小的一根是一兩金子,大的是十兩金子。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在現代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近些年來,民國題材的電視劇紛紛上映,喜歡看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他們會使用金條。不過很多人疑惑,民國時期一根金條,換到現在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民國時期的金條,都是以「兩」劃分的,一兩就是現在的31.25克,還都是出自中央造幣廠。
  • 《新世界》裡金海的32根金條,放現在到底值多少錢?你猜不到!
    《新世界》張魯一飾演鐵林 但是對於見過世面的金海來說,他只想離開北京到南方,平平安安的生活。自己的32根金條,是他下半輩子的指望。在《新世界》這部劇,一開始很多觀眾,就在彈幕上,就發出這樣的詢問:「46根金條到底值多少錢?」
  • 在民國時期俗稱「黃魚」的一種金條能值多少錢?
    "黃魚"是我們在電影和電視劇當中經常看到的東西,尤其是在諜戰劇中,經常會出現這個詞語。那麼,"黃魚"到底是什麼呢?黃魚是近代以來對於黃金的別稱。我們知道,清末以前人們之間交易都是使用真金白銀來進行交易,所以導致了國家貴金屬資源的流失。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因為政權更迭速度很快,所以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脹非常厲害,物價越漲越高,而錢卻越來越不值錢,這時候很多大戶人家都會在家中備上一些金條,畢竟黃金是硬通貨而且保值,無論任何時候在哪兒都能夠當錢花。
  • 金元寶、銀元寶、袁大頭、大黃魚、小黃魚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清朝金元寶的含金量大概有100兩,所以一個金元寶=30萬人民幣。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
  • 魯迅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其實還是追溯到魯迅先生當年購買的32間四合院。二、擲下重金,購買32間四合院1919年,年僅38歲的魯迅先生花費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下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面積不低於500平。不管是以過去的眼光,還是如今的眼光來看,魯迅先生當時的財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 黃花魚,價格多少錢一斤?為什麼民國時期金條被叫做小黃魚?
    黃花魚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黃花魚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大黃魚分布於中國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布於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及朝鮮西海岸也有分布。為中國重要經濟魚類。
  • 《曉說》:要以億為單位才能購買的北京四合院,他卻只花了3500!
    所以今天我們就講講比較俗氣一點的,就是關於魯迅先生的錢的一些事情,現在很多人都說魯迅先生當時很有錢,那時候就有很多人說他有錢,但是先生是不是真的很有錢呢?有錢又有多少錢呢?魯迅魯迅先生的帳是很好算的,因為他的日記裡有他的手帳,每次掙了多少錢,買什麼花了多少錢,借了多少錢,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魯迅先生這些年的日記,除了他自己的文學,思想之外,也可以當成一個民國經濟的文獻來看。
  • 民國時期的1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
    很多人或許以為銀元是民國時期的專屬貨幣,可實際上銀元卻是一種舶來品,而且銀元在中國流通也並非始於民國。清朝早在光緒年間就已經設計並鑄造發行了銀元,那時的銀元還非常具有中國特斯,幣面印著一條龍,所以這個時期的銀元也被稱為「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