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俗稱「黃魚」的一種金條能值多少錢?

2020-12-05 落葉歷史小屋

"黃魚"是我們在電影和電視劇當中經常看到的東西,尤其是在諜戰劇中,經常會出現這個詞語。那麼,"黃魚"到底是什麼呢?黃魚是近代以來對於黃金的別稱。我們知道,清末以前人們之間交易都是使用真金白銀來進行交易,所以導致了國家貴金屬資源的流失。等到民國建立以後,國家利用銀元代替了真金白銀,後來又採用了法幣。政府規定市場交易不能使用真金白銀進行,必須使用法幣,中國銀行進行統一收購,然後用法幣來進行兌換。然而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人們都知道只有這貴金屬在手裡面才足夠穩當,法幣會隨著戰爭的發展而不斷貶值。

事實上,這種看法是正確的,自從中日戰爭打起來以後,國民政府的通貨膨脹越來越高,紙幣也在不斷貶值,所以貴金屬交易又在偷偷進行。國民政府因為忙於戰爭統制,所以無暇顧及這樣的交易行為,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經過幾年以來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然而民生的凋敝也隨之而來,國民政府沒有就經濟問題而改善,反而只在於研究怎麼樣幹掉八路軍,所以國民政府在經濟上又採用了貴金屬交易。除了給社會開禁以外,政府還製造了很多規格的黃魚出來。從五錢,一兩一直到十兩不等。黃金的重量成為了衡量黃金的一種方式手段。

一般來說一兩的黃金被稱為是小黃魚,而十兩的黃金被稱為是大黃魚,如果按照兩說的話,可能很多民眾不甚知曉,我們可以把這換算成為克來計算一下。由於計算過程比較繁瑣,所以筆者在這裡直接把結果公之於眾好了。一根小黃魚換算成克來說應該是在31克左右,市值人民幣是一萬元,而一根大黃魚重量在312克,市值人民幣在十萬元左右,所以這黃魚就像是現在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不管是在任何時代,您帶著一萬元或者十萬元去逃難,那得多辛苦?所以帶著黃魚才是最好的便於攜帶的產品,帶一根大黃魚就是攜帶了十萬人民幣巨款,跑到哪裡都能夠生存下來。

既然黃魚這麼值錢,所以製作它的過程也是比較嚴密的,工人必須使用精密儀器一絲不苟的進行操作,而且出產也完全被中央控制。製作出來的金塊質地比較均勻,氣泡也比較少。黃魚市值高,質量好,所以購買力也不會太差。我們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一個在上海工作的警察一個月能夠拿三十塊大洋的工資,這已經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在上海生活了,而一根一兩的小黃魚就可以兌換三十個大洋,也就是說,一根小黃魚就可以足夠在上海過一個月。1937年的上海一枚大洋可以購買十六斤大米,所以一根小黃魚就可以購買大米四百八十斤,而大黃魚的購買力就更加可怕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黃魚也漸漸地淡出了人類的視線。

隨著國民政府的垮臺,新生的人民政府宣布停止貴金屬作為基本貨幣,並且宣布將使用新貨幣來代替舊貨幣,所以黃魚也就被人民政府廣泛回收了。回收來的黃魚被送回爐子中重新熔化,除了重新鑄造成金塊貯藏以外,其它黃金被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首飾放入市場中流通。不久以前在一家拍賣行裡面,黃魚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眼中,只不過這個時候的黃魚已經不能夠完全按照市值來進行兌換了,因為它本身也已經具備了很高的歷史價值了。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都是一箱箱送!大家都知道黃金是一種稀有貴金屬,古往今來,金子一直被視為財富的象徵。在上世紀民國時期,中央造幣廠發行了一種被稱作「黃魚」的金條 ,我們在現代的一些反應民國軍閥時期的影視作品裡面,時不時的會看見土匪軍閥為了賄賂高官,給他們送的一箱一箱的金條,就是大家熟稱的「黃魚」。那麼這是一種啥樣的金條?它現在的價值又是多少呢?
  • 民國時期,俗稱「小黃魚」的金條價值多少錢?購買力如何呢?
    看過民國電視劇的人,一定對於多方勢力共同認可的黃金印象深刻。無論是漢奸、特務,還是軍閥、土匪,黃條,也就是俗稱小黃魚,一直他們最認可貨貨幣。理由自然也不難理解,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軍閥混戰的民國,黃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購買力最為堅挺的硬通貨了。
  • 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3條就能買套北京的四合院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也就是黃金,很多人都不惜拿命去博。因為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期,也只有小黃魚才能夠保值。就像電視劇《新世界》中,整個北方都解放了,唯獨北平還沒有解放,於是不少人都想拿著小黃魚跑路到南邊,金海三兄弟也不例外,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那麼就有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這個小黃魚究竟值多少錢呢?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值多少錢?
    在各類再現民國「精緻生活」風情的影視劇裡,亮閃閃的民國金條,常叫多少追劇票友們豔羨不已。尤其是1946年末發行,有著「黃魚」美稱的民國金條,更是以精美著稱。這款金條由當時的「上海外灘造幣廠」加鑄,分為「5錢」至「10兩」等多種款式,其中10兩重的金條,就是民國劇裡常刷臉的「大黃魚」。其金光閃閃的造型,至今常惹得好些「民國粉」們嘖嘖稱奇:看人家民國多繁華,金條都造的這麼漂亮。
  • 這些民國的黃魚金條,在幾十年硝煙過後,能有多少價值?
    國民政府的紙幣和袁大頭在民國的地位在北洋政府控制時期,全國普遍使用以袁世凱頭像為模本的銀元,這種銀元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袁大頭。在國民政府取代了北洋政府之後,蔣因為忙於參與各種戰爭的原因,所以他一開始是沒來得及全面更換貨幣的。
  •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大黃魚」,一根值多少錢?文/老揚歷史說俗話說得好:「兩種東西最值錢,盛世的古董和亂世的黃金」,動亂時期,貨幣往往容易貶值,而黃金,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值錢,尤其是在動亂時期。想必大家平時沒少看和民國有關的電視劇,小編經常看到這種情節:在軍火交易的時候,往往用成箱的金條。金條和貨幣相比,自然是不方便攜帶,但它的價值高並且穩定,這一點是貨幣不能比的,所以民國時很多有錢人會在家裡的保險柜裡藏著金條,以備不時之需。金條其實就是指「黃魚」,這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什麼又是「大黃魚」和「小黃魚」呢?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未必猜得出來!
    在很多反映上海灘的影視劇中, 常常聽到「大黃魚」、「小黃魚」的說辭。一開始以為說的是吃的魚,隨著劇情的發展,才明白原來說的是兩種重量不等的金條。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大黃魚」、「小黃魚」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當時的上海人,多是要用金條來壓箱底的,意思是買回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民國時期的一斤相當於十六兩,一兩按照500克/16計算,大約在31.25克。「大黃魚」重10兩,「 小黃魚」 重1兩。
  • 民國時期的俗稱「黃魚」的金條,到底價值多少
    民國時期的金條大多是各錢莊、銀鋪、銀行自己熔鑄,重量是根據客戶需要而來,並無一定定製,常見的有10兩、5兩、2兩、1兩等,習慣上把1兩重的金條稱為小黃魚,而10兩重的叫大黃魚。除了這些常見的今天外,還有用於黃金交易和國際結算中的大條標金重達70兩。因此不同的金條重量差距巨大。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相當於現人民幣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解放後,翠平把他和餘則成藏在雞窩裡的27根金條作為黨費全部上交,當然還有很多重要的軍事情報。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這些金條得值多少錢啊?民國時期,開自由開放之風,軍閥混戰,社會動蕩。當時,流通的貨幣也是不同,在戰禍不斷的現實下,紙幣不保值。而「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還是受到人們青睞的,有的有錢人開始儲存金條。
  • 黃花魚,價格多少錢一斤?為什麼民國時期金條被叫做小黃魚?
    那麼黃花魚價格多少錢一斤?小黃花魚根據個大個小在7至10元,野生黃花魚要26至30元1斤,養殖的在15至20元左右。重量在1斤左右的野生小黃魚,每斤售價800元,8兩左右的,每斤便宜200元。真是貴如黃金,民國時期的金條被叫做小黃魚是這麼來的?(上海人視金條大小而分稱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壓箱底的金條多是大小「黃魚」。)小黃魚的食用價值1、補血益氣: 適宜膚色沒有光華,失去紅潤、手腳冰冷的人群。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因為政權更迭速度很快,所以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脹非常厲害,物價越漲越高,而錢卻越來越不值錢,這時候很多大戶人家都會在家中備上一些金條,畢竟黃金是硬通貨而且保值,無論任何時候在哪兒都能夠當錢花。
  • 《新世界》裡金海的32根金條,放現在到底值多少錢?你猜不到!
    而第2條,是兄弟三人的46根金條。 《新世界》尹昉飾演徐天 其實在這部戲中,兄弟三人都有各自的追求。他們在不同事件的激勵之下,展開不同的行動,引發了各自的故事情節。鐵林最看重的不是錢,而是出人頭地。窩囊廢了大半輩子,如今在這緊要關頭,莫名其妙地獲得了出頭的機會。自己的8根金條,也變得不太重要。
  • 民國時俗稱「大黃魚」和「小黃魚」的金條到底有多重
    而條形的金錠,我們一般就俗稱為金條,大的金條也會叫金磚。金條一般由銀行、錢莊、銀樓鑄造,其大小不一,一般取兩的整數,常見的有10兩、5兩、2兩、1兩等幾種,還有比較少見的100兩的大型金條(金磚)。此外銀樓也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鑄造他們指定重量的金條,這個就沒有一定定例了,幾錢的都有。
  • 民國時期一根金條,在現代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近些年來,民國題材的電視劇紛紛上映,喜歡看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他們會使用金條。不過很多人疑惑,民國時期一根金條,換到現在等於多少人民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民國時期的金條,都是以「兩」劃分的,一兩就是現在的31.25克,還都是出自中央造幣廠。
  • 《新世界》:大哥金海46根金條,放今天值多少錢?
    這46根黃金得多少錢呀,看的我都肉疼,下面就給大家算上一算。俗語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只有這黃金和白銀才是硬通貨,所以,像金海這樣才會不遺餘力去找金條子。
  • 民國時期,一根「大黃魚」究竟值多少錢?
    錢,學名貨幣,是一種一般等價物,和一種重金屬掛鈎,那就是黃金。正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紙幣是依靠國家信譽的,而到了戰亂的時候,國家信譽往往就成了最沒用的東西,尤其是在被侵略的時候,國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有了。
  • 大黃魚金條最新價格
    現在,黃金的收藏品種有許多種,有金塊,金條,黃金首飾,紙黃金等等,不過的品種,黃金的價值不一樣,收藏投資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不一樣。在民國,民國政府也發行了金條,那麼民國時期的金條值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先挑民國時期的其中一種金條--大黃魚金條,談一談大黃魚金條最新價格。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放現在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別嚇一跳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翠萍並沒有將這些金條據為己有,而是作為自己的黨費全部上交給了國家,除此之外,還有餘則成留下的各種機密信息。觀眾看到這一幕,不竟疑惑,這27根金條,在當時究竟有多少價值呢?別急,聽筆者細細道來。
  • 一根金條兌換960萬,民國「大小黃魚」為何如此值錢?看完就懂了
    民國時期,黃金是所有人都愛的東西。因為當時的社會比較動蕩,什麼東西都沒有黃金穩妥。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反映民國時期的電視劇裡面都有大黃魚和小黃魚的說法。所謂的大黃魚和小黃魚指的其實就是黃金。那麼大黃魚有多重,小黃魚有多重?它們的購買力如何,到底一根金條值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
  • 金元寶、銀元寶、袁大頭、大黃魚、小黃魚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