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2020-12-05 迷彩前沿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雖然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要知道有時候一分錢也是能壓垮英雄漢。

看過抗戰劇的都知道「大洋」是民國時期的流行貨幣,從劇情中我們可以知道大洋很值錢,因為有了大洋,古人就能夠換娶幾個老婆,但大洋並沒有具體的金錢概念可以透露給我們觀眾,那到底一塊「大洋」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

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幣。中國銀元因為上有蟠龍像,因此被稱為「龍洋」。各式銀圓被稱為「大洋」。由於時代動亂,戰火連天,很快清政府被推翻,中華民國成立。後於1914年推出《國幣條例》,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定國幣「壹圓」,含純銀90%,這就相當於是銀子。而且國幣上有袁世凱頭像,俗稱「袁大頭」。袁大頭出現後,逐漸取代「龍洋」、「鷹洋」等舊有銀元,在全中國流通。

這時候的中國正處於軍閥割據的年代,各路人馬湧現要改變中國被殖民壓榨的局面,一大批愛國義士紛紛回國挽救國家命運,魯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批,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

1919年,魯迅先生花了3500塊大洋就買下了北京西直門八道灣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而後又在阜成門買下了另一座四合院,比西直門那座四合院小了些,可才花費800塊大洋。按今天北京四合院炒出天價的房源來對比,一塊大洋折合成人民幣就價值9萬塊錢,那可謂是非常金貴的貨幣了。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大洋的真正價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其實,想要了解關於大洋的事情,還要從大洋的起源說起。一、大洋的出現和發展大洋又叫「銀元」,最早出現在宣統元年。當時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元。
  • 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那麼銀元作為一種比較通用的貨幣,折合到今天來說是多少錢呢?答案說了你可能不信。,一個銀元可以兌換1000文錢,折合到當今饅頭價格按一塊錢計算,一塊銀元大概相當於500-1000元人民幣。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一塊大洋大概多少錢? 現在人們常說魯迅先生當時是年薪過百萬的高薪人士,的確在當時普遍只有兩三塊大洋的時代,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350塊大洋的確可以稱得上年薪百萬了,當時像魯迅先生這樣一個月收入能有幾十塊大洋的人,這日子絕對是過得很好的。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通常是多少呢?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所謂"財不露白"中的"白"說的就是銀元,而銀元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洋"。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
  • 一塊「大洋」在民國時可以買500個包子,如今可以買多少?
    現如今我們買一個普通的電視機大概要花費幾千元,這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相當於一個人好幾年的工資了。很多人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看到裡面的主人公吃完飯後,隨意從袖子裡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隨後揚長而去,而小二則會收下銀子,用牙齒咬一咬,再用手擦一擦,開開心心地收拾起碗筷。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幕,不過歡樂之餘,也會有許多疑問,比如過去的一兩銀子究竟值多少錢?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 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對比現代大米價格的話,換算下來約等於145元人民幣。論其購買力,在那時更是豐富:在1914年的上海,拿一塊大洋下館子,可以吃四五道菜的套餐,全是牛扒、燒雞、火腿等「硬菜」。1917年時,北大新入職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頓都吃「兩碟菜一碗湯」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塊大洋。甚至北洋時期的北京,六個人去東來順涮頓火鍋,也就花一塊大洋。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後來,有一個善良的百姓名叫楊長銀,他很爽快地借給了塗隊長四百大洋,之後這張欠條也被他們家族進行了收藏和傳承。如今便是在後人楊明榮的手中重現光明,在此以往也從來沒有人選擇拿出來,並且從始至終也並沒有要求國家歸還或者賠償。通過對當時國民經濟的分析,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折算下來相當於三百五十元人民幣,後來也有貶值,但也相當於現在的四萬元,想必當時很可能是楊長銀先生的一生積蓄。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拿出這個欠條的農民名叫楊明榮,他的祖父名叫楊長銀,曾經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他在1930年的時候,為了資助紅軍隊伍,把家裡所有的大洋全部拿出來,而且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最後將400塊大洋全部借給紅軍戰士。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面對部隊的需要,楊長銀立即決定拿出家裡所有的積蓄,湊了300大洋給了塗杏。之後,他還去跟親戚朋友借錢,又籌集了100大洋,共計400大洋借給了部隊。儘管楊長銀幾次提出不需要欠條,也不需要歸還,但是為了不佔群眾的便宜,也為了部隊能夠貫徹一直以來的方針政策,塗杏還是塞給了楊長銀一張400大洋的借條。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魯迅花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如今值多少錢?
    二、擲下重金,購買32間四合院1919年,年僅38歲的魯迅先生花費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下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面積不低於500平。不管是以過去的眼光,還是如今的眼光來看,魯迅先生當時的財力都是不容小覷的。民國時期,可以在「天子腳下」買的起房子已經算得上佼佼者,而如今在相同地方可以買得起房子的人,已經是人生贏家。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你的工資在古代多少錢?
    而古代的交易方式就會「銀子」,那麼古代的銀子,放在現在的話會值多少錢呢? 中國的歷代的朝代中,唐朝是屬於最鼎盛的時期,一位唐朝小小的縣官,每年的俸祿僅26兩白銀,根據物價的換算,26兩的白銀,等於550袋,可換6.5萬大米,換成現代物價換算,大約是35-38萬人民幣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看完終於知道了!
    2021-01-03 15:13:15 來源: 休閒養生 舉報   古代
  • 湖北老農曾借給紅軍四百大洋,85年後拿出「欠條」,應還多少錢
    於是當時紅一軍派出了一個叫做塗杏的士兵,找到了當時孝感本地的一個名為楊長銀的小地主,借下了408個大洋並打好了欠條,如今這份欠條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在我們工農紅軍與1928進入井岡山的時候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有而這三條記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不能平白無故的那老百姓的東西,借了錢必須要打欠條,損壞東西要賠償。」
  •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
    魯迅月工資300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出來嚇你一跳! 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當初紅軍給群眾借款400大洋,如今該還多少錢?給40萬說得過去?
    借條上面顯示紅軍向他們家借款四百大洋,這款借條上有著詳細的借款原因和借款人的名字,還有錢的數額。這位農民說,這張欠條是他的爺爺遺存下來的,經過專家鑑定,這張借條是真品,當地政府決定把錢還給這位農民兄弟。紅軍長徵的時候,大洋一般是指的「袁大頭」,是民國時期發行的一種銀幣,當時的面值為1元。
  • 金元寶、銀元寶、袁大頭、大黃魚、小黃魚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經辦此事的銷錢官依金代銀鋌成例,製成每重五十兩的銀錠,取名「揚州元寶」,呈給世祖忽必烈。當時所鑄元寶形呈馬鞍,兩端圓弧,中間束腰,在形制上與南宋和金的銀鋌十分相近。「揚州元寶」在後世多有出土,一般長約14.5釐米,厚3釐米。背部鐫有「元寶」陰文大字。清朝的金元寶,一個金元寶等於現30萬元人民幣。
  •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在當時,紅軍部隊資金匱乏,最後在領導同意的情況下找到楊長銀借了400塊大洋,也留下了老人手中的借條。著件情也在《孝感縣誌》中有記載「鄂豫皖根據地紅一軍一師於陽平口戰鬥後,進行擴編整訓,部隊由1200人發展到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