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2020-12-04 頭號收藏

對紅軍比較了解的應該知道紅軍最早是出現在一副對聯上,當時1927年黃麻起義後成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縣裡面有名的書法家高興的為此事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農民政府大門:

「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縣,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

這幅對聯一出,在當地引起非常大的反響,人民群眾自此喜歡把農民自衛軍稱為紅軍。這是最早關於「紅軍」的記載,到1928年時,中共中央決定將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到1930年後,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紅一軍成立之初,士兵武器落後缺衣少糧

大家應該知道紅軍這一路走過來非常艱辛,在成立之初,主要在河南、湖北以及安徽的交界地帶活動,不斷地建立根據地,中共中央為了將革命力量發揮極致,於是決定整編部隊,同時成立一個鄂豫皖根據地。最後聯合三個地方的部隊統稱「紅一軍」。

紅軍成立之初,就面對著各種圍剿,加上物資裝備的缺乏。所以一開始不是所有人都能配備槍枝彈藥,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大刀長矛。武器的問題可以克服,紅軍戰鬥力彪悍,缺少槍枝可以拼命。但是糧食短缺,這個問題沒法硬撐,這一直困擾著紅軍,因為紅軍不會像其他軍隊去騷擾百姓。

百姓向戰士提供援助,紅軍一一寫下欠條

根據地的百姓們看到紅軍的難處,紛紛慷慨解囊,援助紅軍,有錢的拿錢、有糧的拿糧。但是我們知道紅軍的宗旨是不拿百姓的一針一線。但是由於戰事吃緊,於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拿了百姓的東西他們就會寫下欠條,承諾等有能力的時候再進行償還。

另外但是受大環境影響,紅軍的隊伍隨時需要遷移,另外因為很多戰爭慘烈,很多將士的陣亡了。就拿紅軍長徵來說,三十萬人開始長徵,等走完長徵路之後只剩下3萬不到的人,足見戰事的慘烈。所以很多借條的借款人可能都陣亡了,所以這些借條在當時很少償還。

湖北拿出家中塵封80多年前的借條,掀開一段崢嶸歲月裡偉大的故事

在15年的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畈的一位70多歲的老農民楊明榮,從家裡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紅軍借條回憶道,這張借條乃是他的祖父楊長銀留下來的,上面記載紅一軍的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款出具,上面寫著借款人、借款原因已經借款金額。此消息一經發出迅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他們經過反覆確認史料信息,的確這支部隊曾參加陽平口戰鬥。

在當時,紅軍部隊資金匱乏,最後在領導同意的情況下找到楊長銀借了400塊大洋,也留下了老人手中的借條。著件情也在《孝感縣誌》中有記載

「鄂豫皖根據地紅一軍一師於陽平口戰鬥後,進行擴編整訓,部隊由1200人發展到1500人。」

在當時,楊長銀知道紅軍資金困難在籌集,他回到家後二話不說拿出家裡300塊大洋的積蓄,同時又找親戚借了100塊大洋,湊上400塊大洋送到紅軍手裡,協助他們度過難關。事後楊長銀和兒子一直都沒有對別人說只是默默的保留這張借條,八十多年過去了,借條到了楊長銀已經去世,楊長銀76歲的孫子楊明榮的手裡。在2015年時因為經濟困難,他拿著這張借條找到當地政府,大家才知道紅軍有借過這筆錢。

政府有借有還,400大洋的購買力折算為4萬人民幣

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之初就組織幾波這種借款的兌付,很多地方可能因為消息閉塞可能不知道。所以很多政府早起都有這一塊的預算。只是很多人沒有去兌付。接著講正題,當時400大洋在當時是不是一筆小錢,那它現在值多少錢呢,在民國初年,大洋還是比較值錢,一塊大洋大概有現在的350元左右的購買力,到了後期開始貶值,在1930年時大概有100元的購買力,所以這筆錢大概值4萬元,當地政府兌付了4萬元,拿回了欠條。

這一場近乎一個世紀的借款終於告一段落,當年的楊長銀是何其慷慨,這樣義無反顧地接出400大洋。今日的政府又是何其的信守承諾,綜管時隔多年,還是如數償還。這體現了政府的責任與擔當。這樣的政府,也會持續地得到百姓們的擁護和支持。

最後也要感謝當年的紅軍,要感謝當年支援紅軍的人。

入圖片描述

相關焦點

  • 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
  • 湖北農民拿出70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說到紅軍大家一定都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紅軍對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多貢獻。紅軍的表現十分的優秀,說到紅軍肯定就不能不說到紅一軍。紅一軍是在1931年建於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在戰場上他們大部分的戰士都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表現得非常英勇,是我們國家的英雄。
  • 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文/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紅軍在行軍過程中,行兩萬五千裡,紀律十分嚴明:如果吃了群眾的食物,用了群眾的物品,那他們就會付出高於當時的價錢;若是主人不在,那他們就會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或者房屋裡。
  • 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正不斷地建立根據地,擴大革命武裝,這時候的紅軍不僅僅是吃穿緊張,作戰費用也是十分的少。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段動蕩不安的年代裡面,又有多少這般品格高潔之人呢。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雖然紙張已經變得破爛,但是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借款的緣由,以及借款人姓名和借款的金額。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 紅軍曾向農民借款400大洋,距今已有85年,如今該還多少?
    紅軍向農民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在2015年,湖北省孝昌縣的一位近70歲的老農民,拿出了一張有著紅軍留下的欠條。據農民回憶,這欠條是幾十年前紅軍向他的爺爺借錢時留下的字據,當時一共是借了400大洋。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楊長銀借給紅軍400大洋  但是紅軍宣傳了先進的思想,這是一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所以當紅軍面臨困難的時候,老百姓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是給紅軍送衣服,有的人是給紅軍送糧食,還有的人是給紅軍送錢。  紅軍戰士認為自己是人民的軍隊,為老百姓謀福是應當本分之事,不應該拿普通百姓一針一線,所以都會給百姓留下借條。有一位叫楊長銀的農民,為了支持紅軍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400大洋。
  • 當初紅軍給群眾借款400大洋,如今該還多少錢?給40萬說得過去?
    簡稱「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1928年5月25日,黨中央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連續粉碎了國民革命軍多次「圍剿」和「清剿」。紅軍勝利後,各種問題也不斷襲來,特別是關於士兵武器還有糧食短缺的問題,讓部隊領導充滿了無奈和煩惱。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後來,有一個善良的百姓名叫楊長銀,他很爽快地借給了塗隊長四百大洋,之後這張欠條也被他們家族進行了收藏和傳承。如今便是在後人楊明榮的手中重現光明,在此以往也從來沒有人選擇拿出來,並且從始至終也並沒有要求國家歸還或者賠償。通過對當時國民經濟的分析,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折算下來相當於三百五十元人民幣,後來也有貶值,但也相當於現在的四萬元,想必當時很可能是楊長銀先生的一生積蓄。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面對部隊的需要,楊長銀立即決定拿出家裡所有的積蓄,湊了300大洋給了塗杏。之後,他還去跟親戚朋友借錢,又籌集了100大洋,共計400大洋借給了部隊。儘管楊長銀幾次提出不需要欠條,也不需要歸還,但是為了不佔群眾的便宜,也為了部隊能夠貫徹一直以來的方針政策,塗杏還是塞給了楊長銀一張400大洋的借條。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在湖北,就有一個老人拿出了在85年前,借給紅軍400大洋的欠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知道,400塊大洋對於當時的一個百姓家庭而言,是多大的一次數目,並且當時的勞動百姓的收入主要都是依靠土地,因此能拿出這筆錢可以見得楊長銀是多麼的信任紅軍。
  • 1930年,紅軍借了一老人400大洋,85年後老人拿借條討要需還多少
    1928年,在我黨的組織會議上,正式確定將中國工農革命軍改名為「紅軍」。眾所周知,紅軍建立初期,武器彈藥、物資等方面都是十分匱乏的,正是人民群眾的支持,紅軍才能在多次戰鬥中,連戰連捷。這些勝利,都是紅軍戰士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當時,許多百姓不忍心看紅軍戰士們吃苦,紛紛拿出家裡的積蓄捐獻給紅軍。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如今應還多少
    老人展開那張紙,遞到工作人員面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你們還認嗎?」,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應還多少?
    老人展開那張紙,遞到工作人員面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你們還認嗎?」,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拿出這個欠條的農民名叫楊明榮,他的祖父名叫楊長銀,曾經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他在1930年的時候,為了資助紅軍隊伍,把家裡所有的大洋全部拿出來,而且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最後將400塊大洋全部借給紅軍戰士。
  • 85年了,當初農民借給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值多少
    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換多少錢,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吧,我們接著往下看。,等待農民起來做飯的時候,缸裡總是盛滿了水,農民為紅軍的做法讚不絕口,不僅如此,紅軍還有七大紀律八項注意要遵守,其中有一點就是不能拿老鄉的一針一線,所以對於老鄉的饋贈紅軍都是心意領了但是東西堅決不收,當時的軍民關係真的很好,算是親如一家人,紅軍成了農民心中最敬佩的人,也是農民心中最可愛的人。
  • 一個珍藏了85年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祖傳三輩珍藏品
    當然,紅軍不會白拿,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則振奮人心,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在2015年的時候,一位老人來自湖北。拿出了一張當年紅軍留下的欠條。在85年之前,有這樣的一位紅軍向他的祖父,借了400大洋。要知道,現在400大洋,說多也不多,但是說少也不少,可以吃不少頓早餐。在85年之前,那400更是一筆天大的數目。
  • 湖北農民85年前借出去400大洋,如今拿欠條找政府,能換多少錢?
    解放軍的前身其實就是紅軍,當年紅軍的軍紀就非常嚴明,在毛主席的指導下,紅軍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也正是這樣的軍隊,才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建立我們偉大的新中國。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我們紅軍遇到困難的時候,雖然不主動麻煩老百姓,但是也是有很多老百姓自發地送物資上前線。
  • 湖北老農拿出幾十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從清朝的滅亡,到新中國的成立,這中間的一段時間,有多少戰士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紅軍時期,是我黨最艱難的時候,在那一段時間內,每一位革命戰士都面臨著艱巨的考驗。紅軍的艱難時刻土地革命時期,在南昌起義的時候,紅軍宣布成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建軍節的由來。紅軍的隊伍,發展到最多的時候,人數大約是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