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2020-12-04 站在歷史門前侃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有關專家經過研究和商討表示,這400塊大洋根據當時的物價來說,正是相當於如今的4萬元,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看到的更應該是那個感動的軍民齊心的故事。

1927年在河南,湖北等地,相繼建立起紅軍部隊,他們統稱為紅一軍,部隊建立之初,十分的困難,裝備匱乏,吃飯也是問題,上級領導經過思慮過後,決定向當地的百姓們請求幫助,老百姓對紅軍的印象很好,他們紛紛慷慨解囊,當時紅軍也有紀律,不能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因而只要從一家百姓借錢,紅軍就會留下相應的欠條。

1930年,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要參加陽平口戰鬥,因而打仗的必要,部隊需要擴招,這下,領導也有很憂慮,為此他們找到了當地的楊長銀老人,楊家在當地經商,略有產業,紅軍登門拜訪後,楊家楊長銀表示很支持,他當即就拿出300多塊銀元,不僅如此,他還去親戚家湊錢,最終是湊夠了400銀元,交給了紅軍,時任特務營第一分隊的隊長塗杏親自給楊長銀老人留下一張欠條,這張欠條就是2015年老農拿出的那一張。

建國以後,各地政府相互發放通告,希望他們能夠將欠條從老百姓手裡收回,並且兌換成相應的錢財或是物資,不過因為時間久遠,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國家並沒有收完當初留下的欠條,楊家三代人的這張400銀元的欠條,一直存放在家裡,他們並沒有選擇拿出來,直到2015年,楊明榮老人將這欠條拿出來,也讓人們了解了80年前那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跨越時光,我們都會老去,而作為當事人的楊長銀也已經逝去,但是這個欠條留下來,它所代表的的含義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這400銀元本身,在那個時代,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老百姓的選擇,紅軍是唯一能夠救老百姓的軍隊,軍民一家,這也是那個時代最為真實的寫照。

如今,我們能夠享受到和平安寧的生活環境,也一定不要忘了,當初曾有那麼多人為了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我們現在伸腳就能觸碰的地方,在那個時候,是他們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其實湖北老農表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動亂時期可能時有發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生存環境惡劣的年代進行戰爭,軍人們為了保持長期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們的幫助,有時也會手寫欠條借錢借糧,但是那時的中國人對於軍人是非常尊敬的,願意為他們分憂解難,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些客觀條件的幫助,人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湖北拿出家中塵封80多年前的借條,掀開一段崢嶸歲月裡偉大的故事在15年的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畈的一位70多歲的老農民楊明榮,從家裡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紅軍借條回憶道,這張借條乃是他的祖父楊長銀留下來的,上面記載紅一軍的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款出具,上面寫著借款人、借款原因已經借款金額。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欠條",老農的名字叫做楊明榮,而他拿出的這張價值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雖然紙張已經變得破爛,但是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借款的緣由,以及借款人姓名和借款的金額。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 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欠條,是一種憑據,暫時不能歸還他人財物時,就需要寫下一張欠條。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湖北老農拿出幾十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從清朝的滅亡,到新中國的成立,這中間的一段時間,有多少戰士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紅軍時期,是我黨最艱難的時候,在那一段時間內,每一位革命戰士都面臨著艱巨的考驗。紅軍的艱難時刻土地革命時期,在南昌起義的時候,紅軍宣布成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建軍節的由來。紅軍的隊伍,發展到最多的時候,人數大約是30萬人。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面對部隊的需要,楊長銀立即決定拿出家裡所有的積蓄,湊了300大洋給了塗杏。之後,他還去跟親戚朋友借錢,又籌集了100大洋,共計400大洋借給了部隊。儘管楊長銀幾次提出不需要欠條,也不需要歸還,但是為了不佔群眾的便宜,也為了部隊能夠貫徹一直以來的方針政策,塗杏還是塞給了楊長銀一張400大洋的借條。
  • 湖北老農曾借給紅軍四百大洋,85年後拿出「欠條」,應還多少錢
    雖然紅軍力量得到了壯大,但是人員突然增多,軍糧的補給問題成為了當時亟待解決的一個大難題。於是當時紅一軍派出了一個叫做塗杏的士兵,找到了當時孝感本地的一個名為楊長銀的小地主,借下了408個大洋並打好了欠條,如今這份欠條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在我們工農紅軍與1928進入井岡山的時候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 湖北農民拿出70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說到紅軍大家一定都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紅軍對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多貢獻。紅軍的表現十分的優秀,說到紅軍肯定就不能不說到紅一軍。紅一軍是在1931年建於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在戰場上他們大部分的戰士都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表現得非常英勇,是我們國家的英雄。
  • 湖北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借出400大洋,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而紅軍這麼多年也始終堅持著一項基本原則,那就是無論條件多麼惡劣,都不會從百姓家中拿任何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村民當時自發的向當地的紅軍贈送食物都被拒絕的原因。但是,長期的作戰卻也導致軍隊的日常開支過大,紅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也不會那麼死板,有過向當地百姓借錢借物的例子,並在日後一併歸還。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張時隔85年的欠條。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在湖北,就有一個老人拿出了在85年前,借給紅軍400大洋的欠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知道,400塊大洋對於當時的一個百姓家庭而言,是多大的一次數目,並且當時的勞動百姓的收入主要都是依靠土地,因此能拿出這筆錢可以見得楊長銀是多麼的信任紅軍。
  • 紅軍曾向農民借款400大洋,距今已有85年,如今該還多少?
    紅軍向農民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在2015年,湖北省孝昌縣的一位近70歲的老農民,拿出了一張有著紅軍留下的欠條。據農民回憶,這欠條是幾十年前紅軍向他的爺爺借錢時留下的字據,當時一共是借了400大洋。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為了打擊GMD反動派,我黨紅軍英勇奮戰。但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紅軍戰士是怎樣獲得補給的呢?    楊長銀借給紅軍400大洋  但是紅軍宣傳了先進的思想,這是一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所以當紅軍面臨困難的時候,老百姓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面對老百姓的好心資助,革命領導一般都會給出相應的誠意,每次從老百姓這裡領取物資的時候,都會寫下欠條,並且鄭重承諾說,一定會償還所有的債務,絕對不會拖欠老百姓的東西。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
  • 85年了,當初農民借給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值多少
    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換多少錢,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吧,我們接著往下看。,等待農民起來做飯的時候,缸裡總是盛滿了水,農民為紅軍的做法讚不絕口,不僅如此,紅軍還有七大紀律八項注意要遵守,其中有一點就是不能拿老鄉的一針一線,所以對於老鄉的饋贈紅軍都是心意領了但是東西堅決不收,當時的軍民關係真的很好,算是親如一家人,紅軍成了農民心中最敬佩的人,也是農民心中最可愛的人。
  • 湖北農民拿著欠條找政府,85年前借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因此,紅軍為了能夠讓大家有足夠的糧草,所以只能是和當地的老百姓多借點錢和糧食,那麼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紅軍是從來不會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的,所以在借完後都要給老百姓留下來借條,哪怕老百姓不要,紅軍也會給的,而且也是有借有還說話算話的,但可能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導致有的欠條沒有能被兌換成功。
  • 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文/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紅軍在行軍過程中,行兩萬五千裡,紀律十分嚴明:如果吃了群眾的食物,用了群眾的物品,那他們就會付出高於當時的價錢;若是主人不在,那他們就會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或者房屋裡。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如今應還多少
    老人展開那張紙,遞到工作人員面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你們還認嗎?」,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一個珍藏了85年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祖傳三輩珍藏品
    當然,紅軍不會白拿,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則振奮人心,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在2015年的時候,一位老人來自湖北。拿出了一張當年紅軍留下的欠條。在85年之前,有這樣的一位紅軍向他的祖父,借了400大洋。要知道,現在400大洋,說多也不多,但是說少也不少,可以吃不少頓早餐。在85年之前,那400更是一筆天大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