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民拿著欠條找政府,85年前借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2020-12-04 小可講事

1927年十一月份的時候,黃麻起義正式爆發,也是在這個時候,湖北紅安的大門上,吳蘭陔寫了一副對聯,由於痛恨綠林兵,所以就有了「紅軍」這個詞,1928年的時候,工農革命軍正式統一改了名字,就叫紅軍,再後來的演化過程當中,成了老百姓心裡的解放軍。

但紅軍剛剛成立初期,裝備明顯缺少,尤其是槍枝彈藥一直是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甚至在隊伍一開始的時候配備的居然是冷兵器,這和熱兵器對抗顯然是螳臂當車,雖然說武器相比較而言是落後的,但紅軍戰士與敵人對抗的決心還是很堅定的,在和國軍誓死對抗當中,國軍都感覺到了疲憊,而且紅軍不僅缺裝備,糧餉更是成為了他們的一大難題,要知道本就是靠農民群眾支撐的,所以在條件上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紅軍為了能夠讓大家有足夠的糧草,所以只能是和當地的老百姓多借點錢和糧食,那麼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紅軍是從來不會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的,所以在借完後都要給老百姓留下來借條,哪怕老百姓不要,紅軍也會給的,而且也是有借有還說話算話的,但可能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導致有的欠條沒有能被兌換成功。

就比如2015年的時候,一個叫楊明榮的農民, 來自湖北孝昌縣金盆村,拿著一個泛黃的欠條,這個欠條已經被保存了85年了,這個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留下來的,長12釐米,寬4釐米,上面寫著借了400塊大洋。當時紅軍在洋平口戰鬥的時候,戰爭結束部隊從1200多個人擴編到了1500個人, 這讓紅軍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來支撐,所以沒辦法在,在上級的安排下找到了楊長銀,並且和他借了400個大洋,還籤下了借條。

當時楊長銀知道紅軍需要幫助,毫不猶豫拿出家裡的三百多個大洋,並且還和家裡的親戚湊了一百多個,這交給了紅軍,幫了紅軍一個大忙,後來一直都留著這個欠條從來沒拿出來過,一直到了2015年楊明榮才拿出了爺爺當年的這個欠條, 然後找到了當時的政府,這才讓更多人知道原來當初他的爺爺還曾借給紅軍錢。

專家也堅定後看出來這個的確是當年紅軍所籤下的欠條,那麼當時的四百塊大洋放到現在又等於多少錢呢?要知道民國時期的大洋還是很值錢的,一個等於350塊錢,而到了後面才開始貶值的,也就是一個大洋成了幾十塊錢,1930年的時候是相當於100塊錢的。

所以四百多塊大洋就相當於是四萬塊錢,這都差不多是平常人一年工資了,要是加上利息,肯定更不指這個數字了。

相關焦點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面對老百姓的好心資助,革命領導一般都會給出相應的誠意,每次從老百姓這裡領取物資的時候,都會寫下欠條,並且鄭重承諾說,一定會償還所有的債務,絕對不會拖欠老百姓的東西。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湖北農民85年前借出去400大洋,如今拿欠條找政府,能換多少錢?
    不過本著不讓老百姓吃虧的原則,紅軍每次收到群眾支援的時候,都會寫下借條給老百姓,老百姓可以憑著借條,隨時去政府部門領錢,因此很多人都在戰後領到了政府的還款。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有的人就沒有兌換自己的借條,不過政府卻一直為這些人開放著兌現的服務。2015年,湖北孝昌金盆村的一位叫做楊明榮的老人,就拿出了一張自己祖父揚長銀老人留下的借條,借條的金額高達400大洋。
  • 湖北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借出400大洋,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張時隔85年的欠條。這件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湖北省孝感縣金盆村的一位農民,在聽說當地的紅軍資金出現問題之後,主動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拿了出來,足足有300大洋,又四處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借錢,湊夠了400塊大洋借了出去。這位老農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呢?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欠條",老農的名字叫做楊明榮,而他拿出的這張價值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 楊長銀一聽說這筆資金是用來幫助紅軍的,立馬就拿出了自己家中的300大洋,隨後還和親戚朋友籌借了100大洋。最後,這400大洋被楊長銀小心翼翼地交給了塗杏,為的只是希望可以幫助紅軍,解他們一時之困。 塗杏拿到錢,也很快給了楊長銀一張欠條,而這張欠條,就是85年後楊明榮老人拿出來的欠條。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但是我們故事中的這張欠條,並不是出借者想要保護自己的財產不被損失而立,反而是因為借款人要堅決保障對方的利益而寫下的。圍繞在這張欠條的兩方,便是1930年時的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和湖北當地的一位名叫楊長銀的農民。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在戰爭進行到最為艱難的時候。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85年了,當初農民借給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值多少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有的時候是很薄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騙子層出不窮,而且騙術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古人的話其實是充滿了智慧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大家心中都有戒備,但是在之前那個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反倒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是85年前,當初農民借給了紅軍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在湖北,就有一個老人拿出了在85年前,借給紅軍400大洋的欠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湖北老人家中,翻出塵封85年的借條 那是在2015年的時候,湖北有一位70多歲村民名叫楊明榮,他在自家翻出了一張泛黃的紙條,而仔細一看才發現,那竟然是楊明榮的爺爺楊長銀與紅軍在85年前籤定的一張借條。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其實湖北老農表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動亂時期可能時有發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生存環境惡劣的年代進行戰爭,軍人們為了保持長期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們的幫助,有時也會手寫欠條借錢借糧,但是那時的中國人對於軍人是非常尊敬的,願意為他們分憂解難,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些客觀條件的幫助,人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如今應還多少
    ,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欠條,是一種憑據,暫時不能歸還他人財物時,就需要寫下一張欠條。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應還多少?
    ,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文/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紅軍在行軍過程中,行兩萬五千裡,紀律十分嚴明:如果吃了群眾的食物,用了群眾的物品,那他們就會付出高於當時的價錢;若是主人不在,那他們就會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或者房屋裡。
  • 湖北老農曾借給紅軍四百大洋,85年後拿出「欠條」,應還多少錢
    於是當時紅一軍派出了一個叫做塗杏的士兵,找到了當時孝感本地的一個名為楊長銀的小地主,借下了408個大洋並打好了欠條,如今這份欠條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看看吧!在我們工農紅軍與1928進入井岡山的時候就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有而這三條記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不能平白無故的那老百姓的東西,借了錢必須要打欠條,損壞東西要賠償。」
  • 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
  • 湖北農民拿出70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那麼,抗戰結束70年過去了,在2015年就有一位湖北農民楊明榮拿出了當時紅軍的借條,借條上面顯示著紅軍向他們家借款400大洋。這款借條上有著詳細的借款原因和借款人的名字,還有錢的數量。這位農民說,這張欠條是他的祖父流傳下來的。經過專家鑑定,這張借條是真品。政府決定把錢全部如數歸還給這位農民,那麼在當時,400大洋相當於現在的4萬元。
  • 紅軍曾向農民借款400大洋,距今已有85年,如今該還多少?
    紅軍向農民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在2015年,湖北省孝昌縣的一位近70歲的老農民,拿出了一張有著紅軍留下的欠條。據農民回憶,這欠條是幾十年前紅軍向他的爺爺借錢時留下的字據,當時一共是借了400大洋。
  • 85年前的「欠條」,老農借了紅軍400大洋,現在該還多少錢?
    就算到了窮途末路之時,紅軍也絕不觸碰底線,用了老百姓的東西,一定會還回去,或者是用錢買,或者是打一張欠條。當時,紅軍在財政方面也很緊缺,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以「打欠條」的形勢,約定好到期歸還。但是,在戰爭中無數英烈犧牲流血,很多百姓為了保衛家國,也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所以,紅軍手中的很多「欠條」也就無法再兌現。
  •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對紅軍比較了解的應該知道紅軍最早是出現在一副對聯上,當時1927年黃麻起義後成立了「黃安縣農民政府」,縣裡面有名的書法家高興的為此事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農民政府大門:「痛恨綠林兵,假稱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光復黃安縣,試看碧雲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