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民拿出70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2020-12-04 迷彩前沿

說到紅軍大家一定都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紅軍對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多貢獻。紅軍的表現十分的優秀,說到紅軍肯定就不能不說到紅一軍。紅一軍是在1931年建於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在戰場上他們大部分的戰士都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表現得非常英勇,是我們國家的英雄。

紅一軍順利的成立之後,各種問題也不斷襲來,特別是關於士兵武器還有糧食短缺的問題,讓部隊領導充滿了無奈和煩惱。部隊剛剛成立初期,國民黨對紅軍隊伍的迅速擴大感到非常的恐慌,於是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那麼,當時的紅軍那麼缺糧食和彈藥,他們又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答案當然是在老百姓家中借糧食,當時如果只是缺彈藥那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但要是缺糧食的話,那會對士兵打仗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當地的百姓見到紅軍有困難都會選擇借糧食給紅軍。不僅僅是糧食,有的是時候還會借錢給紅軍。紅軍不會隨便拿老百姓的東西,那自然就會有借條了。寫借條就是為了能夠讓紅軍有償還的時刻,不過,因為在戰場上的意外情況太多了,就算有借條,也不一定能夠還得上,畢竟有的經手人犧牲了。

那麼,抗戰結束70年過去了,在2015年就有一位湖北農民楊明榮拿出了當時紅軍的借條,借條上面顯示著紅軍向他們家借款400大洋。這款借條上有著詳細的借款原因和借款人的名字,還有錢的數量。這位農民說,這張欠條是他的祖父流傳下來的。經過專家鑑定,這張借條是真品。政府決定把錢全部如數歸還給這位農民,那麼在當時,400大洋相當於現在的4萬元。也就是說1銀元就等於現在的100元。這錢放到現在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相關焦點

  •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湖北拿出家中塵封80多年前的借條,掀開一段崢嶸歲月裡偉大的故事在15年的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畈的一位70多歲的老農民楊明榮,從家裡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紅軍借條回憶道,這張借條乃是他的祖父楊長銀留下來的,上面記載紅一軍的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借款出具,上面寫著借款人、借款原因已經借款金額。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欠條",老農的名字叫做楊明榮,而他拿出的這張價值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雖然紙張已經變得破爛,但是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借款的緣由,以及借款人姓名和借款的金額。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 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
  • 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文/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紅軍在行軍過程中,行兩萬五千裡,紀律十分嚴明:如果吃了群眾的食物,用了群眾的物品,那他們就會付出高於當時的價錢;若是主人不在,那他們就會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或者房屋裡。
  • 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正不斷地建立根據地,擴大革命武裝,這時候的紅軍不僅僅是吃穿緊張,作戰費用也是十分的少。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楊長銀借給紅軍400大洋  但是紅軍宣傳了先進的思想,這是一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所以當紅軍面臨困難的時候,老百姓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有的人是給紅軍送衣服,有的人是給紅軍送糧食,還有的人是給紅軍送錢。  紅軍戰士認為自己是人民的軍隊,為老百姓謀福是應當本分之事,不應該拿普通百姓一針一線,所以都會給百姓留下借條。有一位叫楊長銀的農民,為了支持紅軍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當——400大洋。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其實湖北老農表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動亂時期可能時有發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生存環境惡劣的年代進行戰爭,軍人們為了保持長期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們的幫助,有時也會手寫欠條借錢借糧,但是那時的中國人對於軍人是非常尊敬的,願意為他們分憂解難,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些客觀條件的幫助,人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當初紅軍給群眾借款400大洋,如今該還多少錢?給40萬說得過去?
    簡稱「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1928年5月25日,黨中央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1930年後,又逐漸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在國共內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先後組成了第一方面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紅軍部隊,連續粉碎了國民革命軍多次「圍剿」和「清剿」。紅軍勝利後,各種問題也不斷襲來,特別是關於士兵武器還有糧食短缺的問題,讓部隊領導充滿了無奈和煩惱。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在湖北,就有一個老人拿出了在85年前,借給紅軍400大洋的欠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湖北老人家中,翻出塵封85年的借條 那是在2015年的時候,湖北有一位70多歲村民名叫楊明榮,他在自家翻出了一張泛黃的紙條,而仔細一看才發現,那竟然是楊明榮的爺爺楊長銀與紅軍在85年前籤定的一張借條。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圍繞在這張欠條的兩方,便是1930年時的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和湖北當地的一位名叫楊長銀的農民。我們都知道,即便是在戰爭進行到最為艱難的時候。我們的部隊也沒有損害過群眾的利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所有的工農紅軍用真實行為而做出的一個保證。
  • 湖北農民拿著欠條找政府,85年前借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1927年十一月份的時候,黃麻起義正式爆發,也是在這個時候,湖北紅安的大門上,吳蘭陔寫了一副對聯,由於痛恨綠林兵,所以就有了「紅軍」這個詞,1928年的時候,工農革命軍正式統一改了名字,就叫紅軍,再後來的演化過程當中,成了老百姓心裡的解放軍。
  • 湖北農民85年前借出去400大洋,如今拿欠條找政府,能換多少錢?
    解放軍的前身其實就是紅軍,當年紅軍的軍紀就非常嚴明,在毛主席的指導下,紅軍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也正是這樣的軍隊,才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建立我們偉大的新中國。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我們紅軍遇到困難的時候,雖然不主動麻煩老百姓,但是也是有很多老百姓自發地送物資上前線。
  • 紅軍曾向農民借款400大洋,距今已有85年,如今該還多少?
    紅軍向農民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在2015年,湖北省孝昌縣的一位近70歲的老農民,拿出了一張有著紅軍留下的欠條。據農民回憶,這欠條是幾十年前紅軍向他的爺爺借錢時留下的字據,當時一共是借了400大洋。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拿出這個欠條的農民名叫楊明榮,他的祖父名叫楊長銀,曾經是一個比較有錢的人,他在1930年的時候,為了資助紅軍隊伍,把家裡所有的大洋全部拿出來,而且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最後將400塊大洋全部借給紅軍戰士。
  • 85年了,當初農民借給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值多少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有的時候是很薄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騙子層出不窮,而且騙術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古人的話其實是充滿了智慧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大家心中都有戒備,但是在之前那個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反倒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是85年前,當初農民借給了紅軍
  • 湖北老農拿出幾十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從清朝的滅亡,到新中國的成立,這中間的一段時間,有多少戰士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紅軍時期,是我黨最艱難的時候,在那一段時間內,每一位革命戰士都面臨著艱巨的考驗。紅軍的艱難時刻土地革命時期,在南昌起義的時候,紅軍宣布成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建軍節的由來。紅軍的隊伍,發展到最多的時候,人數大約是30萬人。
  • 湖北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借出400大洋,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而紅軍這麼多年也始終堅持著一項基本原則,那就是無論條件多麼惡劣,都不會從百姓家中拿任何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村民當時自發的向當地的紅軍贈送食物都被拒絕的原因。但是,長期的作戰卻也導致軍隊的日常開支過大,紅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也不會那麼死板,有過向當地百姓借錢借物的例子,並在日後一併歸還。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張時隔85年的欠條。
  • 1930年,紅軍借了一老人400大洋,85年後老人拿借條討要需還多少
    至於「紅軍」此稱呼的由來,還要提起一副對聯。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同年11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湖北黃安縣、麻城縣的農民自衛軍攻佔了國民黨軍隊佔據的黃安縣城,這也就是著名的黃麻起義。1928年,在我黨的組織會議上,正式確定將中國工農革命軍改名為「紅軍」。眾所周知,紅軍建立初期,武器彈藥、物資等方面都是十分匱乏的,正是人民群眾的支持,紅軍才能在多次戰鬥中,連戰連捷。這些勝利,都是紅軍戰士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當時,許多百姓不忍心看紅軍戰士們吃苦,紛紛拿出家裡的積蓄捐獻給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