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有的時候是很薄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騙子層出不窮,而且騙術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古人的話其實是充滿了智慧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大家心中都有戒備,但是在之前那個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反倒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是85年前,當初農民借給了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換多少錢,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吧,我們接著往下看。
【軍民親如一家】
當初那個戰爭的年代,農民都紅軍是十分信任的,因為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衛國家的安全和大家的家園,所以農民但是就算是餓著肚子,也會招待好住在他們家裡的紅軍,但是紅軍在農民家中,就經常幫著農民幹活,而且都是幹最辛苦的活計,比如挑水當時農民吃水要去很遠的井裡打水然後再挑回來,所以經常都累得腰酸背痛的,而紅軍每天都早早起床去挑水,等待農民起來做飯的時候,缸裡總是盛滿了水,農民為紅軍的做法讚不絕口,不僅如此,紅軍還有七大紀律八項注意要遵守,其中有一點就是不能拿老鄉的一針一線,所以對於老鄉的饋贈紅軍都是心意領了但是東西堅決不收,當時的軍民關係真的很好,算是親如一家人,紅軍成了農民心中最敬佩的人,也是農民心中最可愛的人。
【向老鄉借錢】
農民在和紅軍的相處中,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如果紅軍遇到什麼難事的話,農民一定是二話不說一定會幫助的,85年前,當時紅一軍需要更多的人加入他們,這樣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才能有把握取得勝利,當時紅軍條件很艱苦,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來養活多出來的士兵,這讓紅軍很苦惱,畢竟戰爭的勝利很重要,後來他們經過一番商議,就想出一個相對比較可行的辦法,畢竟戰爭迫在眉睫,耽誤不得晚一秒就多一分危險,他們決定這筆錢給當地的老鄉借一下,等到戰爭勝利了,就一定會還他們的。
看到紅軍遇到了難處,當地的百姓都紛紛慷慨解囊,特別是楊長銀老先生,他借給了紅軍300塊大洋,那可是他們那全家大部分的積蓄,剩下的一百大洋其他老鄉拿了出來,一共借給紅軍400大洋,之後紅一軍就開了一個欠條,許諾等到戰爭勝利這筆錢一定會歸還的,其實楊長銀覺得這比錢還不還都無所謂的,就算他為抗戰事業盡點力了,但是紅一軍堅持讓他拿著欠條,說應該還的後來這張欠條就一直在楊家傳了下去。
到了楊長銀的孫子楊明榮這一代,已經傳了三代了,如今楊明榮拿出這個欠條並不是想要錢,只是對當年的事情一個說明,政府拿到這個欠條之後,決定給楊明榮4萬元,算是兌現當初一個承諾,對此,熒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