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拿出85年前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能追回來嗎?

2020-12-04 文人教書

欠條,是一種憑據,暫時不能歸還他人財物時,就需要寫下一張欠條。在湖北孝感縣的一個小村子,有一名老農名為楊明榮,他拿出了一張非常特別的欠條,這個欠條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楊明榮當時還未出生,他的爺爺楊長銀在家鄉與紅軍相遇了,紅軍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我國的人民軍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正不斷地建立根據地,擴大革命武裝,這時候的紅軍不僅僅是吃穿緊張,作戰費用也是十分的少。於是在孝感縣大悟山的紅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就向村民們求助,這張欠條就是在這個時候寫下的。為了幫助紅軍,楊家東拼西湊拿出了400塊大洋。

紅軍答應楊長銀一家,在戰爭結束後,就將錢還給他們,在寫下了欠條不久後,紅軍就離去了。這張欠條被楊長銀一家珍藏到了現在,楊明榮從小就聽著紅軍的故事長大,對這張欠條也有所了解。現在楊明榮已經70多歲了,他拿出了這張借條,希望這張欠條能夠作為憑據,讓部隊歸還他們的錢。這張憑據經過鑑定,確定為是真實的紅軍欠條,當時的400塊大洋,放在今日是多少錢呢?銀行解釋到,這個大洋在以前是非常值錢的,但是現在就稍微貶值了一些,如今1塊大洋約等於60-80元,400塊大洋約等於3萬元左右。

普通的村民能夠在85年前拿出這麼多錢給紅軍,可見當時紅軍在村民們的心目中非常的重要。紅軍為了守護百姓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百姓為了紅軍也是傾盡了所有,軍人和民眾相互支持、扶持,這才將抗戰堅持到了底。紅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非常的艱辛,不僅僅要到處遷移根據地,還要面對各種資源的不足。其實紅軍寫下的欠條很多,但是要求紅軍歸還的幾乎很少見,因為大多數寫下欠條的紅軍都在戰場上陣亡了。

因此就算是寫下了欠條,也無從歸還,孝感縣裡其實不僅只有這一張借條,只不過現在人們的生活都算富足了,他們並不想將借條拿出來索要錢財,他們將這些借條珍藏了起來。楊明榮老人家中的借條也是被珍藏起來的,可是他們不是很會保護紙張,這張借條眼看就要破損了,楊明榮老人這才將它拿到了縣財政處。也是因為這樣,紅軍寫下的欠條才來到了人們的眼前。在欠條留下不久後,長徵就開始了。

紅軍長徵,是一次奇蹟,沒有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很難相信他們能捱過這樣艱苦的日子。跨越了14個省,18座大山和24條大河,走過山川,走過河流,走過了沼澤,走過了兩萬五千裡,這次戰略轉移成功了,也讓紅軍在世界出名了。在極度缺乏金錢,缺乏武器彈藥和缺乏人數的時候,他們只能夠進行這樣的戰略轉移,紅軍雖然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但是他們有著堅定的毅力和信念,是精神糧食讓他們撐到了最後。

現在艱苦的歲月已經結束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祖輩幫助過紅軍。經歷了楊明榮老人這樣的事件之後,楊明榮的村長鼓勵大家尋找欠條,若是欠條屬實,是可以找村財務部門兌換的。戰士們有困難的時候,是百姓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的,現在這張欠條不僅僅成為了一張百姓曾經援助過紅軍的憑據,更是成為了一件文物。如今,楊明榮老人的400塊大洋已經被兌換成人民幣。

相關焦點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給多少錢
    "欠條",老農的名字叫做楊明榮,而他拿出的這張價值400大洋的欠條,帶著上世紀的特殊記憶。雖然紙張已經變得破爛,但是還能夠清晰地看到借款的緣由,以及借款人姓名和借款的金額。 因為這張欠條的特殊性,相關部門很快就注意到了。因為這是一張紅軍留下的欠條,並且距今已經85年之久了。根據楊明榮老人的描述,這張借條是他的祖父楊長銀傳下來的,而借條的出具方則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推薦語: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就像清白的水一樣,為別人付出,為別人奉獻,既不爭名也不奪利。這樣的人無憂無慮,充滿了正能量,謙虛還很守信用。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面對老百姓的好心資助,革命領導一般都會給出相應的誠意,每次從老百姓這裡領取物資的時候,都會寫下欠條,並且鄭重承諾說,一定會償還所有的債務,絕對不會拖欠老百姓的東西。曾經有一個湖北省的農民,他拿著紅軍時期寫下的欠條找到政府人員,這是85年前寫下的東西,當時他們一家人借出400塊大洋,支援給革命組織進行戰鬥。如今政府部門應該兌付多少錢給這個農民呢?
  • 85年了,當初農民借給紅軍400大洋,如今拿出「欠條」可以值多少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其實有的時候是很薄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騙子層出不窮,而且騙術不斷升級讓人防不勝防,古人的話其實是充滿了智慧的,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大家心中都有戒備,但是在之前那個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反倒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是85年前,當初農民借給了紅軍
  • 湖北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借出400大洋,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而紅軍這麼多年也始終堅持著一項基本原則,那就是無論條件多麼惡劣,都不會從百姓家中拿任何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村民當時自發的向當地的紅軍贈送食物都被拒絕的原因。但是,長期的作戰卻也導致軍隊的日常開支過大,紅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也不會那麼死板,有過向當地百姓借錢借物的例子,並在日後一併歸還。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張時隔85年的欠條。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曾有湖北老農拿出一張85年前「欠條」,欠條內容為紅軍借款400大洋,人們紛紛好奇以如今的經濟狀況那要歸還多少錢才是合理的。其實湖北老農表述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動亂時期可能時有發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生存環境惡劣的年代進行戰爭,軍人們為了保持長期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們的幫助,有時也會手寫欠條借錢借糧,但是那時的中國人對於軍人是非常尊敬的,願意為他們分憂解難,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些客觀條件的幫助,人們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二、85年前的欠條重見天日自此以後,這張欠條就一直留在了楊長銀老人的手中。由於當時情況混亂,為了躲避戰亂、保證自己家庭的安穩生活,楊長銀老人也進行了幾次搬家,這就使得當時組織來還錢的時候沒有辦法找到楊長銀這位「債主」。
  • 紅軍曾向農民借款400大洋,距今已有85年,如今該還多少?
    紅軍向農民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在2015年,湖北省孝昌縣的一位近70歲的老農民,拿出了一張有著紅軍留下的欠條。據農民回憶,這欠條是幾十年前紅軍向他的爺爺借錢時留下的字據,當時一共是借了400大洋。
  • 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文/老人拿出一張85年前的紅軍借條,欠老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紅軍在行軍過程中,行兩萬五千裡,紀律十分嚴明:如果吃了群眾的食物,用了群眾的物品,那他們就會付出高於當時的價錢;若是主人不在,那他們就會把錢放在主人的菜地裡或者房屋裡。
  • 湖北老農翻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應還多少錢
    湖北就有這樣有一位農民,曾經借給紅軍400大洋,在85年前紅軍給他寫下這樣一張欠條,但他從來沒有向國家提出來過。最近自己在整理衣物時又翻出來了,這樣一張欠條放到如今值多少錢呢?欠條由來持這張欠條的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賀家的一位老農,他叫楊明榮,這張欠條是自己的爺爺楊長銀傳下來的。
  • 湖北老農拿出80多年前欠條,紅軍曾借款400大洋,如今需還多少錢
    仙2015年,有一位平凡的湖北老農拿出了一張80多年前的欠條,驚動了當地的民政部門,這是一張紅軍曾借款400大洋的欠條,經過多方的研究和審查,證明了這張借條的真實性,那麼,這麼一張80多年前的400大洋借條,如今需要還多少錢呢?
  • 湖北農民拿出70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價值多少錢?
    說到紅軍大家一定都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紅軍對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多貢獻。紅軍的表現十分的優秀,說到紅軍肯定就不能不說到紅一軍。紅一軍是在1931年建於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在戰場上他們大部分的戰士都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表現得非常英勇,是我們國家的英雄。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時需要還多少?
    因此,那些居住在紅軍根據地附近的老百姓們,每當發現紅軍戰士們在生活上有困難的話,民眾們都會非常熱情的提供幫助,不僅會提供糧食給戰士們,並且有些還會拿出金錢來支援。 在湖北,就有一個老人拿出了在85年前,借給紅軍400大洋的欠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老農民拿出80多年前「借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還了多少?
    紅軍成立之初,就面對著各種圍剿,加上物資裝備的缺乏。所以一開始不是所有人都能配備槍枝彈藥,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大刀長矛。武器的問題可以克服,紅軍戰鬥力彪悍,缺少槍枝可以拼命。但是糧食短缺,這個問題沒法硬撐,這一直困擾著紅軍,因為紅軍不會像其他軍隊去騷擾百姓。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如今應還多少
    老人展開那張紙,遞到工作人員面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你們還認嗎?」,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一個珍藏了85年的「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祖傳三輩珍藏品
    當然,紅軍不會白拿,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則振奮人心,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在2015年的時候,一位老人來自湖北。拿出了一張當年紅軍留下的欠條。在85年之前,有這樣的一位紅軍向他的祖父,借了400大洋。要知道,現在400大洋,說多也不多,但是說少也不少,可以吃不少頓早餐。在85年之前,那400更是一筆天大的數目。
  • 湖北農民拿著欠條找政府,85年前借出400大洋,如今值多少錢?
    因此,紅軍為了能夠讓大家有足夠的糧草,所以只能是和當地的老百姓多借點錢和糧食,那麼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紅軍是從來不會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的,所以在借完後都要給老百姓留下來借條,哪怕老百姓不要,紅軍也會給的,而且也是有借有還說話算話的,但可能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導致有的欠條沒有能被兌換成功。
  • 85年前,紅軍借了湖北老人400大洋,老人拿欠條討要,應還多少?
    老人展開那張紙,遞到工作人員面前,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個你們還認嗎?」,工作人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愕,因為遞到他手中的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特務營今借楊長根老人400元大洋,再一看落款時間,已經是85年之前的事了! 工作人員不敢擅作主張,趕忙請老人坐下,然後去請示領導。
  • 湖北農民85年前借出去400大洋,如今拿欠條找政府,能換多少錢?
    解放軍的前身其實就是紅軍,當年紅軍的軍紀就非常嚴明,在毛主席的指導下,紅軍不拿人民一針一線,也正是這樣的軍隊,才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建立我們偉大的新中國。不過凡事都有例外,當我們紅軍遇到困難的時候,雖然不主動麻煩老百姓,但是也是有很多老百姓自發地送物資上前線。
  • 湖北老農拿出幾十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現在值多少錢?
    紅軍時期,是我黨最艱難的時候,在那一段時間內,每一位革命戰士都面臨著艱巨的考驗。紅軍的艱難時刻土地革命時期,在南昌起義的時候,紅軍宣布成立,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建軍節的由來。紅軍的隊伍,發展到最多的時候,人數大約是30萬人。而在那個時候,生活很是艱難,百姓經常都是吃不飽的情況。而軍隊,也是需要的百姓的支持。就像在古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