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被迫退位,袁世凱每年都給他4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2020-11-28 騰訊網

1912年2月12日,溥儀被迫退位,退位之後袁世凱每年都會給他400萬大洋當做生活費,400萬可不是小數目,那麼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溥儀一生都極其的坎坷,3歲時被選為皇帝,7歲時被迫退位,清朝滅亡,他也理所當然的被稱為了末代皇帝。後來又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再後來居然當上了傀儡皇帝,最後被蘇聯所抓轉交給中國。特赦後的生活可以說是他人生中度過的最幸福的時光。

當然相對於歷史上其他亡國之君來說,溥儀是相當幸福的了,因為他沒有被殺,而是活了下來,還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溥儀在退位後每年更是有著400萬大洋的生活費,這比許多富豪還富裕。注意這裡是每年都有400萬,光這一年的生活費就頂好幾十個個普通老百姓一生的開銷了。

當初溥儀退位時,隆裕太后和袁世凱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袁世凱答應隆裕太后,會給清室成員厚待以及保障,同時溥儀會和平退位。這其中還有一點就是每年都要給溥儀400萬大洋。在隆裕太后去世後,袁世凱也遵守了承諾,給了溥儀以及清室成員一些特權和厚待,包括400萬大洋。

有人會好奇,當時的400萬大洋,放在現在會是多少呢?

民國以前,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800元,400萬大洋就是32億!如果按民國時期的價格來算的話,一塊就是400元,也就是16億!無論用何時的價格來算這筆錢都不是小數目。

400萬足以支撐幾十個普通老百姓一生的花費了。足以可見,溥儀在退位後,雖然不是皇帝,但是生活方面他也無需擔憂。可這種好事並不是年年都有,1924年的時候,馮玉祥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溥儀這種待遇也跟著縮水了,從之前的400萬,變成了50萬。

即便如此,50萬依舊不菲,溥儀依舊很快活。有些人看溥儀還過的如此舒坦,於是便建議將這剩下50萬也給抹掉,最終,民國不願意給溥儀錢了,溥儀也徹底斷了這條財路。

相關焦點

  • 袁世凱最害怕的人,究竟有多厲害?他不死不敢逼溥儀退位!
    末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那是必然的事情。可是大家不會知道?只因為一個人的死去,加劇了溥儀的退位。這個人是誰?他就是滿族鑲黃旗的都統愛新覺羅良弼,良弼年幼之時命運多舛,可是卻認真好學、又孝順母親。長大之後去日本留學,學習軍事方面知識。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所謂"財不露白"中的"白"說的就是銀元,而銀元便是過去人們常說的"大洋"。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
  • 民國時期的1塊大洋,相當於今天的多少人民幣?
    尋常百姓之家一般生活所用都是銅元,能夠用銀角和銀元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魯迅先生在1919年之時曾經為了安置入京的家人,花了3675塊銀元購買了一套「三進四合院」。魯迅當時每個月的工資是350塊銀元,一年下來是4200塊銀元,也就是說這座四合院差不多花了他一年工資。
  • 金元寶、銀元寶、袁大頭、大黃魚、小黃魚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
    清朝的金元寶,一個金元寶等於現30萬元人民幣。1兩金=3000元人民幣 ;1兩銀=1貫銅錢=300元人民幣 ;1文銅錢=0.3元人民幣;清朝金元寶的含金量大概有100兩,所以一個金元寶=30萬人民幣。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溥儀退位之後,究竟還有多大的影響力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溥儀在退位之後,手中沒有一兵一卒能夠調動,也沒有在民國政府中擔任官職。但是憑藉著末代皇帝的影響力,溥儀的身邊仍然圍著一大幫滿清遺老。這些滿清遺老擁有一定的社會財富和社會地位,他們都希望藉助著溥儀東山再起,是溥儀的鐵桿支持者。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 一直到民國初期,政府統一了錢幣,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被民間俗稱為「孫大頭」、「袁大頭」,而重量,均定為3錢7分,一北洋政府以及國民政府初期,大洋都成為主要的貨幣
  • 中國人的高端話術體現,短短300字的《清帝退位詔書》,句句都有內涵!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綿延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在短短三百多字下壽終正寢了。 這是一封很有名的詔書,也是一封很複雜的詔書,雖然只有短短三百多字,卻藏盡了風雲亂世各種角色的較量與妥協——被迫下臺的帝王家,暗藏陰謀的野心梟雄,激情偏執的反對派,隨潮流而動的廣大民眾。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他玷汙皇后使其懷孕,皇帝竟然給了他400大洋讓他離開,心胸寬廣
    但是,歷史總是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這個皇帝得知皇后出軌自己身邊的侍衛之後,不僅沒有處死這兩個人,反而是給他們一人400大洋,讓他們離開,而擁有這樣寬闊胸懷的人就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眾所周知,溥儀上位時只有3歲,在那個眾人羨慕的皇位上稀裡糊塗地坐了三年,六歲的時候就退位了,大清也隨著他的退位宣布結束,但是,民國政府並沒有將溥儀從紫禁城中趕出去,而是讓他繼續守著紫禁城。雖然不是皇帝,但是依然享受這皇帝的待遇,民國政府給錢花,還有宮女太監在身邊伺候。1922年,溥儀到了成婚的年紀,在重重挑選下,選中了長相清秀,氣質良好的婉容成為皇后。
  • 如果沒有袁世凱,孫中山很難推翻滿清統治,中國將支離破碎
    可是,隆裕太后終於還是選擇了讓溥儀主動退位。這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袁世凱。袁世凱大家都熟悉,早在慈禧時代,他就是個人物了。他小站練兵,為中國練出了第一支新軍。可以說,是袁世凱帶領中國軍隊走上了現代化之路。但在晚清那個格局下,列強環伺,清朝統治岌岌可危,這種情況下,實權人物難免會有些野心。曾國藩鎮壓天平天國之後,也有人勸他當皇帝,但曾國藩選擇了當聖人,解散湘軍,以中興名臣而名垂後世。
  • 一農民拿出紅軍欠條,85年前資助400大洋,如今政府兌付多少?
    戰爭時期,革命組織不管條件多麼艱難,都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這樣的行為跟國民政府比起來,可以說是形成了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因為那個時候的國民政府簡直就像強盜一樣,他們每次缺乏物資的時候,都會跑到老百姓家裡肆意搶奪,有時候甚至連人都不放過,有很多無辜百姓被國民政府抓壯丁,被迫進入部隊服役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我們也經常看到民國時期的大教師有多少多少工資云云,那麼我們不妨換算一下當時民國時期的大洋等同於現在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工資大概多少? 現在我們有些人常常抱怨工資不夠花,的確,現今各方麵條件都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開始想要的更高,所以便感覺這不夠花那不夠花,可是真的要應付日常開銷的話,吃飽穿暖就夠了,而對普通人來說三四千塊足矣,當然這只是包括吃穿水電部分。
  • 杜月笙巔峰時家產有多少?每年花費20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而能在這裡立足的很多名人也都是非富即貴,在這些人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曾經號稱上海幫會的老大。 另外,你知道每年老杜用在各方面的開銷有多少錢嗎?
  • 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普通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溥儀;他的人生經歷就像乘坐一輛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大軍閥袁世凱趁機復出,背靠著外國勢力作為自己的支撐,與清政府談條件。雙方達成了對皇族的三個優待條件:皇帝在退位之後,仍然保留著皇帝的名號;每年的給皇帝的的俸祿不能少於三百萬兩白銀;還需要優待自己的族人們,使他們跟漢族有一樣的地位。  後來急於當大總統的袁世凱終於忍不住了,開始威脅溥儀皇帝讓他儘快下臺。他先是指使自己的手下段祺瑞給清帝溥儀發出「最後通牒」。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對比現代大米價格的話,換算下來約等於145元人民幣。論其購買力,在那時更是豐富:在1914年的上海,拿一塊大洋下館子,可以吃四五道菜的套餐,全是牛扒、燒雞、火腿等「硬菜」。1917年時,北大新入職的青年教授,哪怕每頓都吃「兩碟菜一碗湯」的精品餐,每月也花不到九塊大洋。甚至北洋時期的北京,六個人去東來順涮頓火鍋,也就花一塊大洋。
  • 魯迅月薪僅350塊,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這才是真正的土豪
    魯迅是近代有名的大文學家、思想家,後世許多人都受到過他的影響,有位偉人曾經說過:「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出生於1881年的浙江紹興,本身是大戶人家,後面因為祖父犯事,家道中落,年少的魯迅經常遭人冷眼,幸好他讀書很用功,不僅讀傳統的四書五經,還曾留學日本。
  • 你可能無法想像,一塊「袁大頭」銀圓,在民國時期能買多少東西
    我們現代社會的通用貨幣是人民幣,在古代人們的通用貨幣則是金子、銀子、銅錢等,而在短暫的民國時期,通用的則是銀元,俗稱大洋、袁大頭。1912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袁世凱閃亮登場,出任北洋政府大總統。
  • 魯迅說他每月工資300大洋,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
    魯迅這300塊大洋的工資,換成現在的人民幣值多少錢?可能超乎你的想像。一般來說,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算的話,至少相當於今天的110塊。也就是說,魯迅後來的薪水一個月就相當於現在的3萬多塊錢。而且,單純論購買力的話,300塊大洋在當時來說顯然更值錢。 其實,在魯迅的所有收入來源中,無論是教育部的工資還是後來在大學教書的收入,這些都僅僅是小錢,魯迅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他的稿酬。
  • 如果袁世凱沒有稱帝,還會發生軍閥混戰嗎?
    袁世凱當了大總統以後,因為稱帝,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抗。袁世凱沒辦法,在當了83天皇帝後,被迫取消了帝制,重新恢復了總統制。 但是,由於這一鬧,讓袁世凱的身體遭到了重創。袁世凱糖尿病加重,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大洋的真正價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其實,想要了解關於大洋的事情,還要從大洋的起源說起。一、大洋的出現和發展大洋又叫「銀元」,最早出現在宣統元年。當時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