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哀伯諫納郜鼎》: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有時我們在生活中一些非常不起眼的物品,在進行拍賣之後就有了與眾不同的價格,這是我們所無法預料的。人們也經常聽到一些這樣的新聞,一個人通過一個偶然機會賣出一個非常普通的東西,但事後發現這個東西價值連城。1976年的時候,一個揚州老人18塊錢賣出祖傳「瓶子」,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18塊賣傳家寶
這個揚州的老人叫朱立恆,而這個普通的人背後正常有一個舉世珍寶,這個珍寶就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朱立恆的家人也將這個寶物保護的很好,這個瓶子也算是真正的傳家寶,傳到朱立恆手裡已經是第六代了。這個寶物也見證了幾代人的興衰,所以朱立恆非常珍視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物品,時不時拿布來清理,後來再將這個物品小心翼翼的放回去。別人也不知道朱立恆家裡有怎樣的寶物,而朱家人只會在大年30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把這個寶物拿出來欣賞一會兒。
從中我們也能可以看得出朱立恆心裡這個寶物有著多麼重的地位,但是過了多久,不知道為什麼朱立恆家裡有個寶貝的事情都傳出來了。當時中國正經歷著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一群人來衝進他家裡來搜尋他的文物。朱立恆的母親為了能夠保護好這個文物,用黑色的塗料將這個梅瓶的瓶身塗滿了黑色,當時其他人別人都以為這是一個沒什麼價值的黑屏,並沒有重視,而這個寶物也算躲過一劫。朱立恆為了真正的保護好這個寶物,決定把這個梅瓶賣給了一個文物商店,他僅以18塊錢的價格便賣出這個瓶子,這對於朱立恆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一個決定。
歷史悠久的梅瓶
當時那個文物的商店並不知道這個瓶子到底值多少錢,他們也只是想著低價收購一個破瓶子放在那裡,使得自己的商品看起來更加多一點。後來在一場文藝匯演中,朱立恆的這個瓶子也展出了,當時人們仔細看著這個外表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瓶子,它從高度上來看是43cm左右,它的瓶頸非常短,而它的瓶子呈藍色,它的瓶身上有一團看起來像雲的東西,但仔細看又像是一個龍紋。
人們才看出這是一個龍在追趕著一個火焰神珠,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種蓬勃的氣勢。這個梅瓶呈現出來一種非常舉世無雙的感覺,當時參加展覽的許多人,都站在這個瓶子前久久不能離開,仔細欣賞了這個瓶子的美。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瓶子的顏色,這個瓶子顏色以藍白為主,藍白搭配起來顯得又高貴典雅,又給人一種舒適感。
這個美麗的梅瓶,無論是顏色還是款式,在中國來說都是非常稀有的,後來經過歷史研究發現,這個梅瓶最初起源於元代,由此來看這個梅瓶史悠久且造型精美,僅有三件保定下了。而這三件中的一件就是朱立恆後來賣給文物商店的那一件。
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在展出之後,許多人都知道這個瓶子真正的價值,也知道個瓶子背後的故事。後來揚州博物館在一些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花了3000塊錢買下了這個梅瓶。後來這個媒體也成為了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來人們更是了解了有人居然願意掏3.4億美元的價格,來收購這個梅瓶。而法國一方是還開出了40億人民幣的價格,只為了能夠拿到這個瓶子。
這個梅瓶歸根結底是中國的文物,它所代表的是中國的文化,而在揚州博物館的保護下,這個瓶子能夠更好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我國的許多文物,他們雖然有著很高的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看他們的經濟價值,更要看他們在歷史文化上所帶來的價值,通過研究這些歷史價值來使得我們的文化研究方向的充實,甚至還可以使我國考古的文化得以補充和發展。
結語
我們在平時看到一些相關的文物,或者想購買一些文物的話,一定要在相關專家的建議下進行購買,切不可聽取一些古董販子的一面之詞,購買一些可能是以次充好的物品,因為文物市場水很深。我們一定要有相對專業的常識或者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進行購買,切不可自己盲目購買,衝動購買。
參考資料:《臧哀伯諫納郜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