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揚州老人18塊錢賣出祖傳「瓶子」,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2020-12-04 騰訊網

《臧哀伯諫納郜鼎》: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有時我們在生活中一些非常不起眼的物品,在進行拍賣之後就有了與眾不同的價格,這是我們所無法預料的。人們也經常聽到一些這樣的新聞,一個人通過一個偶然機會賣出一個非常普通的東西,但事後發現這個東西價值連城。1976年的時候,一個揚州老人18塊錢賣出祖傳「瓶子」,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18塊賣傳家寶

這個揚州的老人叫朱立恆,而這個普通的人背後正常有一個舉世珍寶,這個珍寶就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朱立恆的家人也將這個寶物保護的很好,這個瓶子也算是真正的傳家寶,傳到朱立恆手裡已經是第六代了。這個寶物也見證了幾代人的興衰,所以朱立恆非常珍視這個老祖宗傳下來的物品,時不時拿布來清理,後來再將這個物品小心翼翼的放回去。別人也不知道朱立恆家裡有怎樣的寶物,而朱家人只會在大年30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把這個寶物拿出來欣賞一會兒。

從中我們也能可以看得出朱立恆心裡這個寶物有著多麼重的地位,但是過了多久,不知道為什麼朱立恆家裡有個寶貝的事情都傳出來了。當時中國正經歷著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一群人來衝進他家裡來搜尋他的文物。朱立恆的母親為了能夠保護好這個文物,用黑色的塗料將這個梅瓶的瓶身塗滿了黑色,當時其他人別人都以為這是一個沒什麼價值的黑屏,並沒有重視,而這個寶物也算躲過一劫。朱立恆為了真正的保護好這個寶物,決定把這個梅瓶賣給了一個文物商店,他僅以18塊錢的價格便賣出這個瓶子,這對於朱立恆來說,也是非常痛苦的一個決定。

歷史悠久的梅瓶

當時那個文物的商店並不知道這個瓶子到底值多少錢,他們也只是想著低價收購一個破瓶子放在那裡,使得自己的商品看起來更加多一點。後來在一場文藝匯演中,朱立恆的這個瓶子也展出了,當時人們仔細看著這個外表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瓶子,它從高度上來看是43cm左右,它的瓶頸非常短,而它的瓶子呈藍色,它的瓶身上有一團看起來像雲的東西,但仔細看又像是一個龍紋。

人們才看出這是一個龍在追趕著一個火焰神珠,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一種蓬勃的氣勢。這個梅瓶呈現出來一種非常舉世無雙的感覺,當時參加展覽的許多人,都站在這個瓶子前久久不能離開,仔細欣賞了這個瓶子的美。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瓶子的顏色,這個瓶子顏色以藍白為主,藍白搭配起來顯得又高貴典雅,又給人一種舒適感。

這個美麗的梅瓶,無論是顏色還是款式,在中國來說都是非常稀有的,後來經過歷史研究發現,這個梅瓶最初起源於元代,由此來看這個梅瓶史悠久且造型精美,僅有三件保定下了。而這三件中的一件就是朱立恆後來賣給文物商店的那一件。

法國曾想花40億購買

在展出之後,許多人都知道這個瓶子真正的價值,也知道個瓶子背後的故事。後來揚州博物館在一些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花了3000塊錢買下了這個梅瓶。後來這個媒體也成為了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後來人們更是了解了有人居然願意掏3.4億美元的價格,來收購這個梅瓶。而法國一方是還開出了40億人民幣的價格,只為了能夠拿到這個瓶子。

這個梅瓶歸根結底是中國的文物,它所代表的是中國的文化,而在揚州博物館的保護下,這個瓶子能夠更好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我國的許多文物,他們雖然有著很高的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看他們的經濟價值,更要看他們在歷史文化上所帶來的價值,通過研究這些歷史價值來使得我們的文化研究方向的充實,甚至還可以使我國考古的文化得以補充和發展。

結語

我們在平時看到一些相關的文物,或者想購買一些文物的話,一定要在相關專家的建議下進行購買,切不可聽取一些古董販子的一面之詞,購買一些可能是以次充好的物品,因為文物市場水很深。我們一定要有相對專業的常識或者在專業人士的建議下進行購買,切不可自己盲目購買,衝動購買。

參考資料:《臧哀伯諫納郜鼎》

相關焦點

  • 老人叫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專家估價1萬,老人轉身賣了1980萬元
    但曾經有個老人叫價800萬賣祖傳字畫,卻被專家估價1萬,老人轉身就賣了1980萬元。同樣的一幅畫,為什麼會出現跳樓價般的差距?如果老人相信了這個專家的話,豈不是要虧大了?賣畫的老人1995年,這個年近七旬的老人,拿著自己祖傳的畫作到當地的文物局找專家,想請他們幫忙鑑定自己的這幅畫到底值多少錢。因為自己著急用錢,所以他把自己內心的估價告訴了這裡的專家。
  • 溫州大叔花萬元購買電療儀 兒子勸阻被罵「不孝」
    6月16日,記者來到小平家中,年近六旬的鐘先生剛從工地回來,臉上還沾著泥水,他指著床頭一臺白色的機器說,那就是他花費10288元買來的「嘉美康高電位治療儀」,「做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免費體驗,他們都說這機器好,端午節期間有優惠,平時賣17000多呢。」鍾先生說,「人坐上去『充電』能治很多病,水果蔬菜放上去『充電』,吃起來更放心。」他說自己有鼻炎,睡眠不好,手臂受過傷,想通過這臺機器來改善。
  • 1976年 北緯40度大劫難(組圖)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發的大海嘯無情席捲東南亞和南亞七國,時至今日,這場災難已經導致了近16萬人的死亡。在1976年的中國,位於北緯40度的唐山曾發生過一場更大的災難,這場災難奪去了24萬多條生命。災難之後,對這兩次大災難進行比較,或許是一種更好的反思。
  • 2.6335億!世界最貴古籍善本成交,曾被揚州人收藏
    鮮為人知的是,這件拍出天價的古籍曾是揚州寶應人、近現代藏書家劉啟瑞的藏品。此次新現的卷17、卷18、卷20《王文公文集》補上了過往缺失的三卷,為研究王安石及宋代歷史、補充史料缺失,提供了重要文獻。 值得注意的是,南宋初期由於紙張短缺,二次利用舊公文紙張或私人信件刻印詩文蔚然成風,出現了一種古籍版本的特殊形態——公文紙背文獻。「此次拍賣的《王文公文集》就是印於宋人書簡及公牘之上,便於人們研究宋代職官制度,其中的宋人書法價值亦不容小覷。」
  • 中國花40億美金購買全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到底值不值?
    摘要: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將花費40億美元從烏克蘭安-225大型運輸機的全套生產技術和設備,中國未來可能會利用運輸機在空中執行發射低軌道和太空船等等任務。當然也可以將這種大型運輸機出售或者進行商業租賃來賺取租金。但是花費40億美元購買這種全球最大的運輸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到底值不值?
  • 北京警方酒店內抓獲18名騙子,解救40位被「洗腦」老人
    幾十位老人本以為一起去出遊、採摘,結果卻被帶到封閉酒店,聽「專家」集中授課,被「洗腦」後花高價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記者今日獲悉,北京順義警方打掉了一個專門針對老年人售賣假劣保健品的團夥。接到報警後,順義警方迅速在酒店內抓獲18名詐騙嫌疑人,解救出40位被「洗腦」的老人。經審查,民警摸清了這個團夥的「套路」。這18名嫌疑人分工明確,有業務員專門負責聯繫常買保健品的老人,以組織大家出遊和採摘蔬菜水果為噱頭,將老人們統一帶到封閉酒店,邀請「專家」進行集中授課,而真實目的就是販賣假劣保健品。
  • 美國時代周刊:疫情籠罩白宮;顧客花40元可購買海底撈插隊服務;湖北...
    > 巴黎造幣廠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造幣廠之一,他們一直關注中國文化,連續14年推出中國生肖紀念幣,而在2020年,巴黎造幣廠即將推出中國文化主題的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紀念幣。 據報導,法國一對夫婦花6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8萬元)買了一隻熱帶草原貓發現它實際上是一隻小老虎。
  • 1200購買進口菜刀,西紅柿都切不動,女子:還比不上40塊錢的刀
    做飯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菜刀不給力那麼就會影響自身的心情,菜刀對於許多家庭主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求也是比較高的,甚至有的主婦會花大價錢購買一把好的菜刀,那麼好的菜刀效果會怎麼樣呢?家住浙江杭州的一位鄭女士,鄭女士平時的時候非常喜歡做飯菜,而且家裡廚房的做飯工具10分的齊全,也都非常講究,寧願貴一些購買也不願意花便宜的價錢去湊合著用,對於菜刀尤為突出,鄭女士在今年的3月份發現自己家裡的菜刀不好用了,刀口不鋒利,然後就換了一把菜刀,來到了大型超市裡,雖然說這些菜刀價格都是十分昂貴的,也全部都是大品牌,質量等問題全部都是有保證的。
  • 56平方米的小店鋪,被人花5萬元買走,54年後賣出3.8億「天價」!
    還有一位叫做楊受成的企業家就曾花費3.8個億買下了一個56平方米的商鋪,雖然3.8個億是一個不小的花費,但是這個處於銅鑼灣的商鋪,將來給楊受成帶來的收益遠不止於3.8個億。楊受成買下的這間鋪子,上一個買家是在1966年買下的,當時他只花了5萬元就買下了這間鋪子,現在他卻賣出了3.8億的價格,總計賺了7000多倍。要知道,同期李嘉誠的財富也只增加了三四千倍而已。不過,這樣的造富神話,在香港銅鑼灣可以說是常有的事了。
  • 老人19萬購買書法藏品 稱陷入「藏品拍賣」騙局
    合肥市包河區江明老人感覺自己陷入了「藏品拍賣」騙局。72歲的他去年收到中獎簡訊,領獎後被人忽悠花19萬餘元購買書法藏品等待拍賣,結果錢花了,拍賣卻黃了。老人討錢無門,於是將涉事公司告上法院。
  • 1976年東北隕石墜落事件
    2017-10-08 18:19:45 來源: 濟南千信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舉報
  • 與揚州才女盛靜霞的通信
    1995年,為慶祝第四次世界婦女代表大會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同時宣傳我們揚州婦女,我正在編纂《揚州歷代婦女詩詞》一書,我想到了盛靜霞,她是道地的揚州人,又是才女,於是給她寫信,徵集詩詞作品,並要求附個人小傳。沒幾天,就收到她8月3日寫的信:一平先生尊鑑:前承賜《揚州竹枝詞》二冊,甚感。
  • 難忘1976年那場大地震
    1976年那場大地震,給我留下很深印象,一生難忘的天災。那是個冬天。外面寒冷,人們睡在屋裡。有一天夜裡,我突然被晃醒,像在搖籃裡似的。爹喊:「地震,快跑!」我趕緊爬起來,來不及穿衣服。爹已經跳下地。我這腳還沒邁出房門檻,地震就結束了。
  • 村民花80萬樓頂建光伏發電站:賣電比收房租靠譜(圖)(1)
    原標題:花80萬樓頂建光伏發電站 村民:賣電比收房租靠譜華商報訊 (記者李小博)城中村裡的3層民房,僅出租房就有近40間,本靠收房租也可以生活無憂,宋小東卻花費近80萬元在自家樓頂建了個發電站,他盤算著靠賣電的收益比收房租還靠譜些
  • 一瓶1塊錢的礦泉水利潤有多少?看完別不相信
    一瓶1塊錢的礦泉水利潤有多少?看完別不相信大家在外面逛街或者旅遊的時候都會有遇到過口渴的情況吧,那麼很少有人自己從家裡邊帶水,然後一直帶在身邊,一般都是在商店裡面買上一瓶水,也就花個一兩塊錢。那麼如果是自己帶水的話,水杯就變成了一個負擔。
  • 我花40塊錢買了個新華字典APP,值這個錢嗎?
    在App Store裡打開它的頁面,你會發現一堆人在這個免費APP下面講花40塊錢到底值不值的事兒。而且評價兩極化,評分集中在一星和五星。事實上,這款看起來免費的APP,如果不買內置服務,幾乎無法頻繁使用:各種的「親!每天免費XX次結束了哦!」有錢嗎?沒錢的話每天只能查兩個字!有錢嗎?沒錢的話我的筆順你只準看一遍!
  • 八旬老人花萬元購買「包治百病治療儀」 其子稱商家欺詐
    不久前,市民馮先生80多的母親因腦梗住院,他在醫院守候了三天兩夜,直到老人脫離危險,他才鬆了一口氣。然而,這樣孝順的他卻為了一臺治療儀,幾乎變成父母的「仇人」。「老兩口被忽悠著花了1萬多買了一臺治療儀,號稱能淨化血液,包治百病。他倆現在藥也不吃了,每天在家做電療,我實在是擔心。」
  • 歐洲的總人口,在18世紀從大約1.2億,增長到約1.9億
    歐洲人口在18世紀從大約1.2億增長到約1.9億。歷史學家們研究堂區的出生、婚姻和死亡登記,長期以來一直在討論這場人口革命的原因和影響。歐洲人口的出生率提高,在1740年後尤其明顯,而每年的死亡數量(死亡率)下降得更加迅速。
  • 花幾千塊錢買投影儀,真的值嗎?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投影儀最新資訊 > 正文 花幾千塊錢買投影儀,真的值嗎?想看的時候,把幕布放下來,不想看的時候收上去,非常方便。看上去,效果還是不錯的。只是,這投影儀對所有家庭都適用嗎?買幾千塊的投影儀到底值不值呢?對於這些選擇了投影儀的家庭,他們的使用感受基本相同。答案都是——「好爽!誰用誰知道!」。其中有一戶家庭買的是當貝F1 投影儀,配的是 92 寸的抗光幕,我認為是最完美的搭檔。
  • 老人3年拍20餘種揚州蜻蜓 每種都含多樣顏色(圖)
    (本報曾以《老人為50種鳥拍了5000張「寫真」 》為題報導),在拍攝鳥兒的同時,他還熱衷拍攝蜻蜓,3年來,他拍攝到的蜻蜓已達20多種。  一種蜻蜓常有好幾種顏色  老人名叫杭德泉,今年63歲,他說,蜻蜓是拍鳥時的「副產品」,「拍鳥的時候一般都是早上或傍晚,而這兩個時間段,恰好也是蜻蜓『休息』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