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將花費40億美元從烏克蘭安-225大型運輸機的全套生產技術和設備,中國未來可能會利用運輸機在空中執行發射低軌道和太空船等等任務。當然也可以將這種大型運輸機出售或者進行商業租賃來賺取租金。但是花費40億美元購買這種全球最大的運輸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到底值不值?本文將對此進行解析!
安-225運輸機是世界上運輸能力最強的運輸機,是當時的蘇聯為了運送「暴風雪號太空梭」而專門研製的。採用6臺ZMKB progress D-18渦扇發動機,飛行高度為1萬米,最大航程為1.5萬公裡,起飛距離為3500米。巡航速度為800-850千米,機身長為84米,高度為18米,翼展84米。起飛重量超過600噸,有效載荷270噸以上,約是中國運20的4倍。前蘇聯解體以後被烏克蘭繼承,至今為止安-225運輸機只有一架在飛,一架建造到一半封存。
我們先來說說安-225大型運輸機的好處,因為其體型大,載重大,可以一次性將超過270噸的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尤其是在戰爭時可以將物資更快的運到大後方。不過儘管安-225作為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在遠距離運輸和承重方面有很大優勢,能夠運送至少270噸的貨物。而中國也需要大量的運輸機來滿足自身的需求,但是這種安-225 由於起飛重量很多,對於跑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全球都只有少數的機場能夠供安-225進行起降,而中國國內只有少數的如石家莊、天津等機場可以供安-225起降。
而比起能否擁有這種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中國更感興趣的恐怕是這種大型運輸機的製造技術。因為這種大型運輸機由於起降條件的限制和成本過高,即使重開生產線其生產的數量也不會太多,即使能夠順利出售量也是非常少的。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以商業租賃的形式為主,比如說在2013年中國就曾租用安-225運輸機將為土耳其建造的地鐵運往土耳其。
還有重要的一點,此次中國引進烏克蘭安-225大型運輸機技術和設備,也正值烏克蘭跟俄羅斯爆發戰爭期間,烏克蘭不想將這種技術丟掉,而中國則需要這種技術,所以這筆交易才會成功。不過這種大型的運輸機可以幫助中國運送航空太空飛行器,對於中國的航空航天或許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總得來說中國希望通過這一項目掌握這一技術,而不是要賺多少錢,因為本來就造不了幾架的大飛機,賺回成本的周期都很長了。如果能夠藉此機會提高中國的航空製造技術,將掌握的一些技術延伸運用到其他中國飛機上,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筆很划算的交易。
本文由火器營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