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科技退出歷史舞臺?世界卻誕生40多家10億美金巨頭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文 | 好望

2020年,不論行業內的人願不願意承認,金融科技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

「P2P、現金貸、大數據、支付、催收,這條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基本都被清理過了。」一家頭部金融科技平臺的創始人孟傑稱,行業「團滅」。

從巔峰的四千多家,到如今殘存的、數得上名的近百家,「這已經不能稱為行業」。

曾經站在歷史高光之下的風雲人物們,如今黯淡退場,要麼出國,要麼入獄,要麼沉寂。

5年時間,恍如一夢。

然而,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科技,卻走上了不同的命運軌道,開始了全面爆發……

1

歷史舞臺

去年下半年,孟傑出國,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他每天通過各種電話會議,遙控指揮著國內的團隊。

裁人、找轉型方向,這是他這半年的工作重點。

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或者核心團隊,陸陸續續去了國外,或者是香港。

他們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多地往返,居無定所。

他們甚至會選擇一個地區,從各地飛過來聚會,「聊聊行業有多慘,未來應該怎麼辦」。

能在內地之外的地方再聚的人,已算幸運。

「我朋友圈近一半的人,都已進去了。」孟傑現在每天堅持發一條朋友圈,也是在暗示,他還安在。

曾經在各地熾手可熱的網際網路中心大樓、金融科技產業園,有一些已偷偷換了名字,而裡面的公司,也只剩寥寥幾家。

一個曾經集聚眾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城市,「十幾家公司,如今只剩下頭部兩家,上面組織行業研討,過去一個會議室,大家擠不下,現在大大的會議桌,只坐了兩三人」。

5年前,這個行業是如此「萬眾矚目」。

「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馬雲公然發起對銀行的挑戰之後,「革命者」「挑戰者」,成為這些弄潮兒身上的標籤。

在媒體的渲染和政策紅利下,大量的創業者湧入,華爾街的華人精英們,也開始紛紛回國創業。

他們站到了歷史的聚光燈下,準備掀起一番風雲。但他們並未因「挑戰者」的標籤獲得榮譽勳章,最終,這個標籤演化成了悲劇符號。

2015年前後,中國的金融科技創業達到了一個高潮。

中國創造了太多的奇蹟,餘額寶的出現,更是震驚了世界。

很多國家看到了金融科技摧枯拉朽的力量,世界其他地方,也開始蠢蠢欲動。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英國。

在日不落帝國時代,這裡孕育出了全世界最強大的銀行業。

但因為金融體系的壟斷和保守,創新反而難以生長。

「他們的銀行IT系統,甚至落後中國30年。」專注投資金融科技行業的投資人何方荃稱。

在英國密密麻麻的金融版圖上,已難以落筆,而在中國的一張白紙上,卻能暢快作畫,彎道超車。

2015年,全世界都看到了英國的決心。

它放低了牌照門檻,鼓勵挑戰者進場。

於是,二十多家新玩家獲得了零售和商業銀行牌照,成為了英國金融體系的「鯰魚」。

「不得不說,當時的中國是全球金融科技的超前者和引領者。」何方荃稱,當時,很多國外的投資人,都來到中國學習。

他們驚嘆於無現金支付的方便,也感慨於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速度。「不少創業者和投資人是在中國考察之後,將中國模式帶回自己國家去複製的。」

2015年之後,全球的金融科技進入萌芽與爆發的前夜,而中國,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2

不同命運

2017年年底,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開始直轉之下。

監管劃好了紅線,一些沒有控制好欲望的公司,滑向了深淵。

一些「碰了錢」的銀行業挑戰者們,付出了慘重代價。

「任何行業的創業都很難,但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業難度最大,風險也最高。」孟傑稱。

這個行業「收益沒那麼高,卻要負刑事責任」。

從P2P、現金貸,到提供風控服務的大數據公司,提供貸後管理的催收公司,以及提供通道的支付公司,都遭遇過清理行動。

此時,孟傑已經知道,中國的金融科技不太可能成為挑戰者,只能是賦能者。

金融在這片土地上,依然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民營與國營的關係,只能是合作而不競爭、補充而不替代、附屬而不僭越。

金融科技在一輪輪嚴打行動之後,被強行推上了賦能者的軌道。

2018年,中國的金融科技在嚴打浪潮中顛沛流離,而世界的金融科技,卻出現了猛烈爆發。

2018年6月,荷蘭金融科技公司Adyen上市,如今市值已高達270億歐元。

4個月後,「巴西支付寶」Stoneco敲鐘,目前市值為132億美金。

除了這些金融巨頭之外,世界上超過10億美金估值的金融科技公司,已有四十多家。

而英國的挑戰者銀行們,更是叱吒風雲,從中一度殺出了四大巨頭:Atom Bank、Tandem、Monzo和Starling Bank。

在這場金融科技的實驗中,英國無疑收穫了巨大的成功。

2019年,是神奇的一年。

「2019年,是全球金融科技募資金額最高的一年,也是中國融資額最低的一年。」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趙鵬嵐稱。

「在矽谷,在倫敦,你會發現那裡的投資人談到金融科技時,都極度興奮。」趙鵬嵐稱,世界的金融科技,正在一路狂奔的路上。

金融巨頭Adyen的投資人Jan Hammer說:「金融並不是一個獨立的行業,金融對於所有的行業來說,無處不在,它是產業的放大器、加速器。」

這群挑戰者們被寄予了厚望,「它們是金融行業未來最強勁的驅動力」。

而這些挑戰者們的估值和市值,也不是以傳統金融的市盈率來計,而是能與最性感的科技公司媲美。

比如,根據最新數據,「巴西支付寶」Stoneco的動態市盈率,高達88。

而Adyen的市盈率,更是高達213。

在中國,不能成為挑戰者,只能成為賦能者的金融科技,開始了艱難徵途。

2018年之後,中國金融科技提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賦能」。

但賦能,又談何容易?

「我們給一家城商行做線上化,對方決策了半年才推動,剛要開始,領導又換了,原來的計劃被推翻,重新再來。」一家服務銀行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總結,銀行體系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改革動力不足、決策慢、一言堂等等。

「傳統金融的體制問題,決定了我們發展速度極慢。」

「賦能,就意味著只能吃金融機構牙縫裡的肉,這樣的公司,市盈率也不會高。」對於何方荃來說,這樣的公司,很難再有投資價值。

世界的金融科技,出現了眾多獨角獸;而中國的金融科技,只有少數上市公司曾經衝上過百億市值,但它們很快又跌落神壇,股價在地板上摩擦。

3

未來

這個故事的結尾,卻並非是絕望。

金融科技儘管沒有在中國枝繁葉茂,卻可以將種子灑遍全球。

早在2015年,中國的金融科技就開始出海。

「在中國走通的商業模式,都可以在海外複製。」孟傑稱,支付寶、現金貸、消費金融、理財資管、風控技術,甚至挑戰者銀行等多個產品,都已有在國外落地成功的案例。

他們通常選擇的,都是人口眾多、智慧型手機普及、活力十足的年輕國家。

對於金融科技的玩家來說,「真的就是降維打擊」。

他們出海的核心邏輯是,技術和產品,「都用中國的原班人馬」,而運營客服,可以放在當地。

實際上,頭部的巨頭,早就開始了投資布局之路。

比如,2015年,螞蟻金服就投資了「印度支付寶」PayTM,佔股更是高達40%。

2017年,京東數科和泰國尚泰合資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雙方投入5億美金。

2018年10月,騰訊以2億美元入股巴西挑戰者銀行Nubank,當時後者估值已高達40億美金。

何方荃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出海,未來確實有巨大空間。

「過去十年,出現了網際網路公司出海、電商出海、遊戲出海等等浪潮,未來十年,就是金融科技出海。」何方荃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足夠成熟,技術能力也確實是世界頂級。

但他也奉勸行業,不能只將目光鎖定在暴利的現金貸上。

「現金貸只是短線的生意,可能會透支一個國家的信任,殺雞取卵。」他認為,在一些鼓勵金融挑戰者的國家,其實有很多其他模式的機會,一些此類公司可能殺出,成為獨角獸,獲得超額回報。

「別沮喪,也別抱怨,這些經驗和技術,終有用武之地。」孟傑的海外業務,已初具規模。

支付、消費金融、現金貸、理財、風控技術等模式,都有在海外重生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全球農機巨頭ACGO1億美金押注中國農業
    11月23日,愛科在江蘇常州的新工廠正式啟動,首年投入為1000萬美金,愛科高級副總裁兼東歐與亞洲地區總經理Hubertus告訴記者,愛科計劃將來在中國市場投入1億美金,用於廠房擴建、購置土地等方面,使中國成為其在全球的生產銷售基地。
  •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周蕾 發表於 2020-11-30 09:49:18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
  • 愛迪生親手創立的百年巨頭,市值曾高達6000億美金,如今瀕臨倒閉
    愛迪生親手創立的百年巨頭,市值曾高達6000億美金,如今瀕臨倒閉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有著這樣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留聲機、電話、電影攝影機對整個世界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在他的一生當中,共有兩千多項發明,一千多項專利。
  • 2018中國十大金融公司排行榜: 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新金融齊頭並進
    幾年前,中國幾大頭部金融公司還牢牢被銀行、保險等公司佔據,而現在提到金融公司,人們想到的除了這些傳統行業,還有風頭正盛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時下,依靠強大的資本背景,許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迅速崛起,並成長為角逐金融領域的重要角色,擴充著中國金融市場樣態。下面,小編就來詳細分析位於頭部的十家金融公司的具體情況。
  • 初心資本田江川:群星閃耀,中國軟體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 甲子引力
    更加量化地講,我們逐步看到了本土軟體的反超趨勢: 一方面,從2000年整個軟體市場的市場規模來看,美國是2400億美金,中國是72億美金。到2019年,中國軟體市場規模為10300億美金,美國為36200億美金,這之間的差距從33倍縮短到了3.5倍,發生了接近10倍速的變化。
  • 螞蟻上市,巨頭轉身:金融科技重裝上陣
    早在2015年,京東數科就提出「金融科技」戰略,希望將原有研發金融產品的技術能力輸出給金融機構;同年10月,螞蟻金服亦對外宣布升級「網際網路推進器」計劃,正式向金融機構開放多年積累的金融雲。賽道切換,聚焦雲端金融科技越來越受到一些巨頭企業的重視。圖/視覺中國理念轉變下,金融科技巨頭們的競逐焦點亦從金融產品向「科技輸出」延伸,助貸、營銷、風控、徵信、反欺詐……各類業務應運而生。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金融科技底層技術——區塊鏈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國人民銀行於2020年2月發布《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 》,是中國金融業首個區塊鏈標準。2020年7月,證監會啟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登記託管基礎設施建設的試點工作,首批確定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等5個試點地區,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 誕生於一甲子前的戰機,電傳飛控堪比四代機,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首款採用電傳技術的戰機並非美國貨俄羅斯製造,而是來自於加拿大。早在上世紀50年代,加拿大阿弗洛公司就研發出了首款純正"加拿大血統"的CF-105"箭"式戰鬥機。毫不誇張的說,加拿大以舉國之力研發的CF-105在很多細節上具有超前性。除了飛出2馬赫的驚人時速之外,經典的大面積三角翼設計,以及堪比目前四代機水準的電傳飛控技術,都讓其成為當時備受矚目的超級戰鬥機。
  • 巨頭們的修羅場:金融科技與數字科技如何平衡
    無論是頭部的科技巨頭,還是專注行業賦能的玩家,幾乎都在將發展的重點從流量賦能轉移到數字賦能的方向上。不過,流量賦能的效果顯現的速度較快,而數字賦能的效果似乎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具備更多的特質。數字科技,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 80後程式設計師辭職創立最大加密獨角獸,8年身價超40億美金
    兩年後,一家名為 Coinbase 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誕生,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之一,Armstrong 正是其聯合創始人兼 CEO。近期 Coinbase 向 提交了上市申請,成為首家試水資本市場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Messari 根據 Coinbase 的不同業務,比如交易、託管、借記卡,評估出 Coinbase 的估值為 280 億美元。
  • 網際網路巨頭的金融戰略比較:從螞蟻集團、騰訊金融到京東數科
    一、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騰訊金融科技三國鼎立,從「錢袋子」到「科技平臺」的較量三家網際網路巨頭支付業務起點決定了金融科技專注方向各有不同。螞蟻集團的 「支付寶」,構成了其大部分商業模式的基礎,依靠阿里巴巴電商流量構建了極強的交易場景。 騰訊金融依靠「微信紅包」起家,依託騰訊社交極高的壁壘構築起泛社交圈內的綜合金融生態。
  •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這本書曾講透中國經濟的問題與對策
    P2P(網貸中介)平臺從2012年、2013年的全線擴張,到2015年後三年的瘋狂擴張,2017年底借貸餘額峰值突破萬億元,再到2018年至今的行業整頓和整體出清歸零——就這樣,P2P在中國的歷史舞臺謝幕了。
  • 誰會扛起「中國Libra」的大梁:央行、科技巨頭、銀行聯盟?
    近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Libra是不是美國科技企業要與美國政府一起保持世界霸主的信號?美國在發行數字貨幣時,是否會考慮中國的企業或者把中國的貨幣放到他們的貨幣籃子裡?任正非回應道:「中國自己也可以發行這樣的貨幣,為什麼要等別人發行呢?一個國家的力量總比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強大。」意指,中國可以發行自己的Libra。
  • 相對論再悄悄退出歷史舞臺
    相對論在悄悄退出歷史舞臺 2007年、2008年先後在省級期刊《發明與創新》和《新科技》發表了「麥可遜-莫雷實驗的零結果真相大白」,之前,向中國《物理學報》投稿,終以「不適合本刊發表」為由,毀約退稿,之後,先後向《自然》雜誌、《科學》周刊、《物理評論快報》投過稿,雖都以「不適合本刊發表」統一口徑拒絕發表,但也沒有否定【真相】之意。
  • 螞蟻IPO估值之謎:2000億美金從何而來
    基於歷史數據,螞蟻2019年全年淨利潤170億,是一個還算合理的數字。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支付戰爭暫時平息、補貼支出大幅下降,同時信貸、理財、保險等數字金融服務漸趨成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7日,科創板已上市交易企業達130家,總市值逾2.4萬億元,平均市盈率96.28倍。簡單計算就是,螞蟻在科創板的估值可以達到16000億人民幣,亦即2300億美金。
  • 白熾燈何時退出歷史舞臺?
    印度  印度政府於2014年10月開始推行節能減排,力爭用LED燈泡取代現有的7.5億盞白熾燈。  2015年,印度總理穆迪公布包括在政府辦公樓、街道路燈以及普通民眾家庭推廣LED節能燈等一攬子計劃,並且啟動LED居家及路燈換裝計劃「光明路運動」。
  • 國家科技引擎:軍工巨頭的權力密碼
    2018年10月14日,美國國防部負責運維和採辦的副部長艾倫·洛德,迎來了她上任以來的重要一天。 這一天,軍事通信技術領域的承包商哈裡斯(Harris Corp )與L3技術(L3Technologies)宣布,通過股權置換方式進行合併。這兩家公司的合計市值約340億美元,將超過1997年波音與麥道公司的合併交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防務企業合併案。
  • 經濟學人:預計2020年五大科技巨頭淨現金總和將達到6800億美元
    這種做法不同於傳統的寡頭壟斷公司,給人感覺好像是這些巨頭在為將來的危機做準備。以下為原文內容:美國五大科技公司蘋果、谷歌(注意,本文中指的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近期成為世界上五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它們的總市值達到了2.9萬億美元,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五大公司。科技公司的價值高估曾經被視為瘋狂的徵兆。
  • 大數據產業觀察 | 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 科技企業...
    一周熱點●十年Google Play應用下載量是蘋果兩倍●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多家中國公司上榜●國內科技企業進軍量子計算●字節跳動完成不低於●●● 國內數聞 ●●●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螞蟻金服第一,京東金融第二畢馬威和金融科技投資公司H2聯合發布了2018年金融科技100強榜單,對全球各地改變金融行業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了排名,螞蟻金服第一,京東金融第二
  • 去中心化交易所將在下一個牛市中誕生巨頭
    在每一個牛市,都會快速的爆發出數字交易所黑馬,上一個牛市特別的爆發生長出幣安,只用半年時間,成長為交易所巨頭,進入交易所一級序列。今天,對比公開數據,火幣沉澱資金超過87億美金,可見一線交易所絕非等閒之輩。而新的牛市,如果新進闖入企業權益通證,那這個規模會放大至少十倍以上量級,甚至以後未來的百倍、千倍、萬倍,數字資產交易會逐漸取代傳統的股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