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是來自地球之外的「客人」,它包含著大量豐富的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信息。
隕石是由地球上已知的化學元素組成的。人們在一些隕石中找到了水和多種有機物,對它們的實驗分析將有助於人們探求太陽系演化歷程的奧秘。這也成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是隕石將生命的種子傳播到地球的」這一生命起源假說的一個依據。通過對隕石中各種元素的同位素含量的測定,科學家可以推算出隕石的年齡,進而推算出太陽系開始形成的時期。
石鐵隕石
隕石可能是小行星、行星、大的衛星或彗星分裂後產生的碎塊,它能攜帶來這些天體的原始信息。著名的隕石有中國的吉林隕石、中國的新疆大隕鐵、美國的巴林傑隕石、澳大利亞的默其遜碳質隕石等,這些都是天文庫裡珍貴的材料。
隕石是指宇宙中(太陽系內)的固體物質,經碰撞或摩擦墜落到地球上的天然固體,人類稱之為隕石。隕石與小行星或流星體有著密切的關係。
石鐵隕石
由於宇宙中的星體在剛形成時不夠穩定,時而發生爆炸或碰撞,其碎塊浮漂在宇宙空間內,因此星際空間內遊蕩著一些碎小的固體物質,叫流星體。在地球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這些流星體有時以每秒十幾千米到幾十千米的速度撞入地球大氣層,與大氣發生劇烈的摩擦,形成放熱發光的現象,這就形成了拖著長尾的流星。
絕大多數的流星體質量都很小,固體碎塊很快就會摩擦完,化為氣體和灰塵,然後飄浮在離地面 80千米 ~ 120千米的大氣高層。就同一個地點來說,其實人們每夜都能看到一些單個的流星。當許多流星體穿過地球時,這時夜空中就會出現較多的流星,看上去似乎都是從天空同一點射出的。這種現象叫流星雨。
石鐵隕石
如果流星體沒有在大氣中全部燃燒氣化掉,剩下的就可以隕落或飄落到地球上來。這些來自行星際空間的「貴客」就叫隕石,也叫隕星。在民間,人們稱隕石為「天落石」。關於隕石,有著無盡的神奇傳說。
(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喜歡請關注、分享。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