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

2020-12-01 倩影的世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威斯敏斯特的本義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於這座教堂在倫敦城的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西部,便得此名。曾有過一座自東撒克遜王塞伯特在公元7世紀建造後便長期矗立的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現址上,當時,它本應建在託尼島。該島已經消失,因為泰晤士河道變窄後它與岸地融為一體。這座教堂的建立似乎是遵循聖伯多祿的指教,據說他曾在首位主教梅裡圖斯領行的封聖典禮上現身。從巴耶彩圖(彩織廣景壁畫,生動詳細地記錄了11世紀諾曼徵服者威廉侵佔英格蘭的過程。

傳說為威廉王后瑪蒂爾達親織,畫中共有1152人和72幕場景)上看,這座老教堂建有中心塔樓、交成十字橫線的兩側耳堂和鉛板屋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因病未能參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封聖典禮。王后之兄哈羅德二世,成為末代撒克遜族英王。)擴建,並於1065年被封聖。亨利三世為了紀念愛德華,發誓建立一座哥德式更加威嚴的教堂,致使原來的結構所剩無幾。 威斯敏斯特教堂(5張) 從13世紀到16世紀,英格蘭的國王們個個為其設計獻力,結果把它弄成了各種風格的大雜燴。如此觀察,它與今日的英國王室倒是相配——他們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而長久以來都將威斯敏斯特教堂作為「教區本堂」來舉辦婚喪儀式和加冕典禮。

威斯敏斯特教堂既非大教區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區裡的教堂,而是人們所知的王室專屬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長與其法規都要由王室決定。雖說平面圖上標明入口在堂前左側,實際上它設在了教堂側面的北耳堂。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應教宗利奧九世之請求,將威斯敏斯特教堂敬獻於聖伯多祿。 來自法蘭西諾曼第的威廉一世(徵服者),是首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榮受 威斯敏斯特教堂(5張) 加冕的國王。經過黑斯廷斯戰役,他擊敗了英王哈羅德二世。他的加冕典禮於1066年的聖誕日舉行,英格蘭本地居民擁聚門前歡呼慶賀。神經質的諾曼人錯誤理解了這一場面,威廉在整個典禮過程中惶惶惟恐喪命。加冕結束,諾曼士兵對人群發動攻擊,還焚燒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了周圍的一些房屋。

這種舉動對始終不得安穩的英法關係來說,自然毫無改善。 自此之後,王室的加冕禮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莉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曆朝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無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後,也都長眠寺內。 18 世紀上半葉,英國建築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爾建造了教堂西端的雙塔。1875 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國建築師、哥特復興式建築風格運動的領袖人物喬治·吉爾伯特·斯科特整修。這位沉湎於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建築師在承擔修復工作時,常因傲慢地毀掉許多精美的非哥德式作品而引起時人的爭議。不過,這種作風對西敏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據說,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護國主克倫威爾被殺後,頭顱掛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尖頂上61年。 目睹了牛頓葬禮的伏爾泰為之深深震動。他曾感慨道:「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結構布局 編輯 教堂內部 在教堂內還有許多象亨利七世禮拜堂這樣的獻給死去君主的建築,使人不由得不驚嘆西敏寺教堂內別有洞天。如祭壇東端的聖·愛德華禮拜堂,其中央的愛德華祠墓建於1269 年, 1894年的平面圖紙(教堂結構)(2張) 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聖之處。主祠周圍還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國王祠墓,形成了各個時代的雕刻博物館,尤其是東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飾華美著稱。建筑西敏寺的初衷並非作為英國國王的墓地,然而事實上,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20 多位國王都葬在了這裡。

在聖·愛德華禮拜堂西側有著名的愛德華一世加冕寶座,它高踞於祭壇前面的高臺之上,寶座下有一塊稱之為「斯庫恩」的聖石,它原是蘇格蘭國王傳統的加冕座位,是其權力的象徵,1297 年,愛德華一世將它帶到了倫敦。 在教堂的祭壇前面的尖背靠椅,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據說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塊大石頭,被稱為「命運之石」(Scone),它是愛德華一世在13世紀掠奪來的。原來,這是蘇格蘭王登基用的,據說現今蘇格蘭人中,還有人發起要把這塊石頭取回去的運動。於1996年,這塊蘇格蘭人的至寶又回到了它的家鄉。 教堂內,還有一座特殊的小禮拜堂。說它特殊是因為這座小禮拜堂不是獻給君主,而是獻給勇赴國難者——犧牲於「不列顛之戰」(1940 年秋季發生的英德空軍之戰)的皇家空軍戰士的。小禮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繪有當年參戰的68 個空軍中隊的隊徽。

這為滿目的皇家奢華中注入了一股剛健悲壯之氣。 教堂南側 教堂南側是天主教本篤會的修道院,創建於13 世紀,是一方形庭院,周圍設開敞拱廊,拱廊周圍另有許多附屬建築物。此外修道院庭院東南一側,還有寶庫廳和地下小教堂。後者為一長方形廳堂,現為寺院博物館,館內陳列著國王、王后和貴族們在葬禮中放置在無蓋棺材中供人憑弔的雕像。 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部布局(6張) 這些雕像都是根據死後面容模製下來的,造型真實生動。其中以愛德華三世(1312~1377 年)的雕像最為古老,以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子爵的雕像最為精緻,這位被譽為「海洋權威的化身」的英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海軍指揮官曾在一次海戰中大敗拿破崙,從而最終導致後者滑鐵盧的失利。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被認為是英國哥德式建築中的傑作。 教堂東側 教堂東端,即教堂中軸線的末端,原是聖母禮拜堂,後來毀壞。

相關焦點

  • 介紹: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始建於公元960年,坐落於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包括現任女王在內的38位英國君主在此假面,同時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英國皇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同時也是一個國葬陵墓。
  • 川普訪問英國:參觀王室專屬教堂西敏寺,伊萬卡與庫什納同行
    當地時間2019年6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川普在英國倫敦參觀了西敏寺。川普的座駕駛往西敏寺。川普的女兒伊萬卡·川普(Ivanka Trump)一同前往參觀。伊萬卡與丈夫賈裡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抵達西敏寺。
  • 【記錄片】英國西敏寺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 西敏寺),坐落在倫敦 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
  • 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本鐘,品日不落帝國的鼎盛繁榮
    大本鐘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笨鐘……我對這片區域的熱愛不單單來自這三個著名景點。威斯敏斯特教堂在我記憶中留下的,都是他們襯託下那些不經意的美麗風景,像是第一天來到 倫敦 看到雙層紅色巴士急匆匆地駛過;在隔壁的某個小酒吧裡傳出的悠揚藍調;在自由廣場看著每一位對人類歷史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雕像;也幻想著在大笨鐘修繕完畢後她發出的每一次鐘聲長鳴。
  • 行遊 用眼睛拍攝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但去年夏天去倫敦旅遊,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參觀,卻讓我感受了不拍照片而專心致志、心無旁鶩地參觀所帶來的更為美妙的感受。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宏偉的教堂之一,擁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自1066年以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是英國歷代君王的加冕教堂和許多重要活動的舉辦地。
  • 安葬霍金的西敏寺大教堂是個什麼地方?
    3月31號,霍金的葬禮於當地時間下午2點在劍橋大學的聖瑪麗教堂舉行,教堂鐘聲敲響76次,象徵著霍金他不尋常的76年的人生軌跡,當天的劍橋下著細雨,然而仍然有不少民眾冒雨聚集在教堂外和沿途,以表達對霍金的敬意。根據外媒報導,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大教堂,那麼這個能夠安葬霍金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所在呢,竟有幸成為當今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長眠之所?
  • 苗族牧師解釋:王志明牧師為何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紀念
    左圖:王志明牧師被威斯敏斯特教堂列入20世紀10大殉道者之中;右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在英國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西大門上方,安置有十尊20世紀期間的十大基督教殉道者的塑像,其中一座緊挨著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塑像,所紀念的是苗族王志明牧師。這是那裡唯一紀念的中國人。
  • 使用過來人瀏覽西敏寺
    西敏寺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幸運的是,我們成立了一個丁教師小組,我們排了10分鐘的隊,通過團隊通道進入寺廟,看望個別遊客,沒有一兩個小時的陽光和雨水,所以挪沒有進去。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天主教本篤會的教堂(在英王聖公會成立之前,天主教隱藏的修院修教堂之一。後,他變成了英國國教。
  • 霍金骨灰今日被移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與牛頓達爾文為鄰
    3月31日,霍金的葬禮在劍橋大學大聖瑪麗教堂舉行。據外媒報導,霍金骨灰將被移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安放在牛頓與達爾文之間。儀式將於英國時間6月15日中午12點(北京時間晚7點)正式開始,時長大約為1小時。據悉,霍金的家人邀請的客人以及1000名由投票選出的公眾人物將出席此次儀式。此次儀式未邀請任何媒體,也不會對外直播。
  • 當你迷茫時,不妨去看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那段碑文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裡的碑文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歷代英國國王加冕登基,舉行婚禮的地方,這也是歷代英國皇室成員的墓地。如果你夢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那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裡的這段碑文值得你認真閱讀一遍。其大致意思如下:「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長大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老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
  • 組圖:倫敦西敏寺與威斯敏斯特天主教大教堂
    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又譯作西敏寺。餘瑞冬 攝     倫敦威斯敏斯特天主教大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是羅馬天主教的活動場所。
  • 別樣視角看「威斯敏斯特教堂 @倫敦」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
    【開放時間】9:00-16:45【票價】18鎊,建議提前網上預約【遊玩時長】隨便看看2小時,仔細觀摩3. 5小時【背景小知識】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別名為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區議會廣場
  • 英國的聖地西敏寺,牛頓、霍金先生、達爾文、狄更斯都葬在這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是英國國教禮拜堂,也是歷代國王加冕和王室成員舉行婚禮之地,威廉王子的婚禮就在此舉行的。它還是英國國葬陵墓,除王室成員外,很多名人包括牛頓、邱吉爾等也都安葬於此。這座雄偉的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富麗堂皇而又莊嚴靜謐。
  • 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神聖的國寶,金碧輝煌的建築!
    著名的西敏寺教堂也稱為威斯敏斯特教堂。敏斯特一詞原來是指修道院的教堂,後來則用作任何大型或者重要教堂的代稱。它坐落在英國首都倫敦的市中心,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也是英國歷史文物的集萃之地。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前身是隱修院。相傳公元616年由撒克遜國王塞培特創建。10世紀英國國王埃德加時期改建成了正式教堂。
  • 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最重要的宮殿之一,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觀。
  • 霍金為何能葬在象徵最高榮譽的西敏寺大教堂?
    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根據外媒報導,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英國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譯為西敏寺),與著名科學家牛頓及達爾文為鄰,安息在一起。西敏寺教堂西敏寺教堂可以稱之為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已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從威廉一世到現在,西敏寺大教堂作為英國歷代君王的加冕之地,見證了英國的興衰更替,更是成為了英國的世界性標誌。
  • 霍金的聲音將永遠留給黑洞和外星人,骨灰則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今天6月15日霍金的骨灰將埋葬在神聖的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一個專屬於偉人的地方,將牛頓,達爾文,法拉第等人為伴。不過霍金的聲音將永遠留給黑洞和外星人。今天他的聲音將以廣播的形式發送給最近的黑洞1A 0620-00,這是一個跟地球相距3457光年並跟一個橙矮星互繞的二元系統。這種做法剛好符合他當年一直想進入太空,探索宇宙的願望。
  • 旅遊:倫敦,西敏寺
    而在英國所有教堂當中,以始建於公元960 年的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地位最為崇高,自諾曼徵服後的威廉一世登基開始,幾乎英國所有的國王都是在這裡塗油登基與下葬長眠,西敏寺就是一部英國王室的石頭史書,也是獲得至高榮譽的巔峰。
  • 英國西敏寺唯一的中國人塑像——武定苗族王志明
    1913年到1924年間,王志明在武定大阱和灑普山中國內地會為當地苗族人所辦的教會學校裡接受教育,畢業後成為教會學校的教員,從教19個年頭。 1948年王志明被按立為灑普山總堂牧師,成為當地教會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外國傳教士被驅逐出中國,王志明繼續負責當地教會。他雖然忠於國家,但拒絕參加當地的批鬥地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