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人類是從魚類進化來的,進化過程大概是這樣

2020-11-23 騰訊網

人類和現存的黑猩猩、倭黑猩猩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係,大約在450萬年前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在接下進化的過程中它們卻走了不同的道路,因此才分化出了不同的物種。

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明顯更加明智,選擇了一條更加具有優勢的生活方式來適應環境,進而演化出了直立行走、褪去毛髮、更加靈活的手指、更加發達的大腦。

上圖可以看出,除了那兩個黑猩猩,我們還和大猩猩在600萬年前、和紅毛猩猩在1200萬年前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都是我們的近親。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了我們地球上現存的物種都是通過基因突變、適應環境,經過漫長的時間,從單一的物種分化而來的,往上追溯各個物種之間都有共同的祖先,甚至是所有的物種在生命起源時期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例如,我們哺乳動物都來自於共同的爬行動物祖先,而爬行動物都來自於兩棲動物祖先,而兩棲動物都來自於海洋水生動物。

因為現代科學認為地球上最簡單的單細胞生命首先起源於海洋熱液噴口附近,或者是火山熱泉附近,因此現存物種從基因上看,都具有非常高的形似性。

例如,我們人類和黑猩猩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6%,和貓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0%,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甚至和果蠅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61%。

這足以說明在最初生命進化是,我們都依據了一個基本的基因框架,我們有共同的祖先,才導致了我們地球上的生物基因相似於如此之高。

反對進化論的人並不是在質疑科學的正確性,而是他們很難接受我們人類這麼高大上的物種怎麼可能會和其他生物的來源一樣,他們堅信人類是特殊的,應該獨立於其他物種進化。

他們經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進化真的發生了,一個物種進化到另一個物種,為什麼沒有生物進化過渡階段化石呢?也就是那種半人半猿的生物?

這其實還真的有,相對於我們較近的祖先,生活在360萬年前的古猿露西,從面部特徵和大腦容量來看具有人猿的特徵,但是從骨架上看,有人類直立行走的特徵。

這一點也驗證了類人猿在進化的過程中,直立行走先於大腦發育。除了類人猿到人類的過程,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更多中間進化的例子,可以追溯到數億年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06年宣布的:一種名為Tiktaalik的古老魚類生物,可以追溯到大約3.75億年前,這種魚類化石的發現,驗證了生物從海洋走上陸地的過程,它是所有陸生動物的祖先,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

這種魚有鰓、鱗片,還保持著魚身體的主要特徵。但是它的鰭上隱藏著一種以前從未在魚身上見過的骨頭和關節。這種結構使得它可以在陸地上爬行。

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我們的曾曾曾...祖父,或者至少和陸生動物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尼爾·舒賓(Neil Shubin)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科學家,他領導的團隊挖掘出了Tiktaalik,並就此寫了一本暢銷書名為《你內心的魚》(Your Inner Fish)。主要說明了哺乳動物從魚類進化而來的過程。

魚類是最早擁有脊骨、頭骨和全身骨骼的動物。它們在4億年前遊遍了全世界的海洋,然後在4千萬年後,第一批兩棲動物出現在陸地上。

而海洋動物想要上岸,就必須首先具有爬行的能力,而這種魚鰭裡的骨骼正好滿足這樣的要求。除了能夠爬行,它們向兩棲動物過渡的過程中,還要進化出能夠在空氣中獲取氧氣的肺部結構。

有了能夠在空氣中生存的能力,有些兩棲生物這時就面臨了選擇,要麼鰓全部退化直接待在陸地上或者保留一部分功能可以繼續在水裡生活。

很明顯有一部分生物做出了選擇,它們面對陸地上廣闊的生存空間,沒有天敵的侵擾,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它們是卵生爬行動物的祖先。

為了應對陸地上的乾旱環境,為了能夠將卵產到足夠遠的地方,為了不再依賴於近海的潮溼環境,它們在生殖上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進化出了帶有堅硬外殼的卵子,以保證受精卵能夠在陸地上孵化。

而哺乳動物的祖先也是從爬行動物的一支中分化出來的。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祖先。

《你內心的魚》第一部分闡述了我們從魚類祖先那裡繼承的特徵,第二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標題是「你內心的爬行動物「和」你內心的猴子」

第二和第三部分揭示了我們從爬行動物那裡繼承了什麼,例如我們的皮膚、牙齒和耳朵,以及我們從靈長類祖先那裡繼承了什麼,例如手、視力、大腦,以及一些不太令人滿意的特徵,如糟糕的嗅覺和視覺。

大部分人難以接受我們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當然也更無法接受我們的祖先竟然是爬行動物,甚至是一條魚,這確是聽起來匪夷所思。怎麼看我們人類都不像是一條魚。

不過,無數次的化石證據、基因證據表明,進化是對地球上壯觀的物種多樣性唯一可想像的合理解釋,

或者,正如達爾文所說,「……從如此簡單的開始,無數最美麗、最奇妙的形式一直在進化,並正在進化。」

不可能否認進化論不是地球上生命的唯一解釋,但是它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釋,我們無法想到還有哪種理論能夠完美的解釋地球上生物基因的形似性以及目前發現的化石證據。

當然進化論也有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生命的起源問題。我們人類就像是被丟棄在地球上的棄嬰一樣,從我們懂事開始,我們一直都在尋找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是怎麼來的?

目前看來就是一條魚。如果這不是你心中合理的答案,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再次把上帝搬出來...

有可能是上帝在6000年前(聖經上記載的時間)創造了這個世界,並埋葬了大量的化石,但這些化石似乎有數百萬年的歷史,而這些化石的進化過程似乎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達爾文的理論。

真搞不懂上帝到底想幹嘛...,埋了那麼古老的化石。難道是為了掩人耳目,為了不讓我們認出他就是我們的爸爸...

相關焦點

  • 有科學家猜想,人類是從魚類進化來的看,進化過程大概是這樣
    在我們認知所學習的內容當中,我們知道,人類是從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多個階段,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4個階段,最後形成了我們現代人類的模樣,那麼古代猿人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 科學家認為人類是從鯊魚進化來的,還說出了全面的進化過程
    在我們的已知的生物知識裡,我們都認為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從一開始和現在的猿猴一樣沒有自我意識的動物、到有意識的使用工具、直立行走、會使用火、再到進化出文明,但是現在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其實是從魚進化而來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生物課上我們學習過進化論學說,達爾文認為人類都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經過幾十萬年的演化變成了"智人",又經過優勝劣汰、社會制度演變而逐漸進化至今。可如今有人提出了疑問和質疑,人類真的是由猿猴進化而來嗎?猿猴又是從何而來?這時候加拿大科學家出了一篇論文,其中大膽猜測到:人類從魚演變而來。
  • 拜託,別再說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人類的進化過程其實是這樣的
    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之後,很快就出現了「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這種說法,然而這種觀點是很不嚴謹的,這就像同一棵樹上長出了兩根樹枝,而我們卻說其中的一根樹枝是另一根樹枝進化來的一樣。雖然人類和猴子都是靈長目動物,但是人類屬於人科,而猴子卻屬於猴科,也就是說,人類和猴子其實是「進化樹」上的兩根「樹枝」,這兩者彼此獨立,並不能說誰進化成了誰。
  • 科學家:人類進化的過程,也是基因流失的過程
    人類一路進化到現在,經歷了上千萬年的歷史。現在的人類比祖先擁有了太多,我們有電腦,有手機,有發達的交通條件。但相比人類的祖先,我們也丟失了一些珍貴的東西,比如基因。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已經流失了數萬個基因。
  • 從原始海洋到陸地,從魚類到人類!科學的進化史是這樣的
    現代進化論認為,我們人類最初的祖先可以追述到一種叫做森林古猿的物種,距今約1000萬年。從這個物種開始,進化的腳步就高速前進了,這期間又經歷了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這4個階段,最後才形成現代人類的模樣。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最早的森林古猿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什麼物種進化而來的呢?
  • 科學家猜測,人類可能是從魚類進化而來,這是怎麼回事?
    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高級生命。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就開始探索研究人類的起源,通過不斷的考古研究發現,科學家認為人類是由猿不斷進化而來。人類從類人猿到現代人的進化歷程,一共經過了四個階段,分別是猿人,能人,直立人以及智人。
  • 大量捕撈會使魚類快速進化,人類留下「惡果」, 大自然的報復來了
    如果每頓飯大概吃200克糧食的話,一天三頓飯,就要吃600克糧食,那就是70億×0.6㎏=42億千克糧食。而如果每人每天只吃一條魚,那全球一天就要消耗70億條魚,其中,還不包括被各類生物所捕食掉的魚類。
  • 人類:我是魚類進化而來的嗎?
    2016年周星馳執導的科幻電影《美人魚》中講道:「四十億年前,海洋孕育出最早的生命體,慢慢變成魚類,再進化成各式各樣的生物,所以我們的祖先都是魚。」人類真的是魚進化而來的嗎?2012年6月13日美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是從一種近3億年前生活在海洋裡的史前鯊魚演變進化而來的。這種名為「棘刺鮋」(Acanthodes bronni)的史前魚類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上所有有頜脊椎動物共同的祖先。
  • 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科學家表示:人類可能是從魚進化而來的!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科學家表示:人類可能是從魚進化而來的!人類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呢?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所闡述的,人類是由猿進化的觀點,被廣泛認同,但人類真的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需要進行再三的思考。科學家們表示,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說人類是有猿猴進化來的是有道理的,不過人類的祖先可能並不是猴子,也有可能是魚。而人類也許也正是從魚,不斷地進化而來的。科學家們究竟發了什麼?
  • 人類的進化過程
    人類進化的過程人類進化起源於森林古猿,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四個階段。人類進化是查爾斯·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類和類人猿都起源於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這一理論得到一些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支持。和其它由進化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論一樣,這一理論同樣面對很多挑戰和難以解釋的現象。
  • 人類進化史存質疑?科學家有證據顯示,人類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
    我們現在的人類在智力上更加聰明,我們憑藉著自己的智力才得以發明出非常多的科技,並且使用這些科技來便利我們的生活。 看起來我們似乎已經跟古人類是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是有人認為,實際上我們身上還有著很多的進化殘留。 科學家裡面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還有一些人持有其他的觀點。
  • 科學家發現,人類生命是由魚進化而來,網友:不是古猿嗎?
    科學家發現,人類生命是由魚進化而來,網友:不是古猿嗎?從人類起源來講,我們是從森林古猿演化而來的,不過這個過程,並沒有那麼簡單,而是經過了多個進展,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最終才有了現代人類的模樣,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古代的猿人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呢?
  • 人類原來是由魚類進化來的?
    我們是從哪來的?我們是從第一批陸地動物演變來的,這批動物至今還是個謎,許多是四足動物:他們有四肢,恐龍、鯨、鳥、人甚至魚,都算是四足動物。這顯然說明,他們是同一個祖先演變來的。不過至今還沒有發現任何化石,可以把魚類和人類聯繫起來。
  • 在進化過程中,水裡生活的魚類是怎樣來到陸地上的?
    《功能生態學》雜誌上,研究結果表明,具備靈活性可以讓物種戲劇性地過渡到陸地上,但在適應過程中進化出專業的生存技能才可以讓它們留在陸地上。 新南威爾斯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數百種鯰魚魚類的數據。鯰魚是一種多樣化的魚類,有些鯰魚是水生的,有些則完全離開了水。他們發現,靈活的飲食和行為可能是它們向陸地過渡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旦離開了水,食物種類的限制就引發了鯰魚出現主要的進化變化,特別是它們的牙齒,因為在陸地上生活的鯰魚已經成為刮藻類和巖石碎屑的專家。
  • 新進化論!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大多數知識會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直線,從最開始的爬行猿類,到最終的現代直立智人,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種,不可能產生後代。然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博士採用DNA測序技術成功證明了智人曾經與尼安德特人結合產生了後代。
  • 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被證實,劍橋科學家的新發現,夯實了進化論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還有他的《物種起源》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但《物種起源》一書中的很多理論此前還沒被證實,很多觀點還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如今,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首次有科學家證明了他的理論。人類沒有亞種。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第3章中說,物種越多的動物譜系也應該包含更多的「變種」。達爾文所說的變種就是今天所說的亞種,亞種是現代的定義。範·霍爾斯坦對物種與亞種多樣性關係的研究證明,亞種在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和未來進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一直都存在,這正是達爾文在定義一個物種究竟是什麼時所懷疑的。
  • 人類祖先或並非由猿進化而來,科學家:人類共祖其實是一條魚
    人類從哪來?人類的祖先是誰?當被問到有關人類起源的問題,我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猿」、「河姆渡文明」等等。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人應是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都表明,人類祖先並非是靈長類動物,而有可能是魚類。
  • 人的手臂是魚的魚鰭進化而來的,遠古時期魚類進化成脊椎動物
    地球的變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動物四肢的發育也不是一件容易適應環境的事情。一些像魚一樣的脊椎動物在4億年前就已經開始長出手臂了,它們是鰭,也有肺和鰓。在自然進化的隨機過程中,海洋中的動物開始長出四肢,走向陸地,在地球上進化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最後進化成人類。
  • 現代人類並非自然進化而來,而是從智人就被幹預了進化過程?
    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試圖解開物種起源之謎,但是這套理論並不是無懈可擊,特別是在解釋人類進化史的時候,顯得非常牽強和不合乎邏輯。有研究發現,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但是在智人出現之前,其進化都是非常非常緩慢的。到了大概14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才開始向類人猿進化。隨後在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進化過程之後,在大概200萬年前才進化出人類最早的類人南方古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