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被證實,劍橋科學家的新發現,夯實了進化論

2020-12-06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還有他的《物種起源》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但《物種起源》一書中的很多理論此前還沒被證實,很多觀點還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如今,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首次有科學家證明了他的理論。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生物人類學博士蘿拉·范霍爾斯坦(Laura van Holstein),今天(3月18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上發表了自己的新研究。這一新研究不僅能夠證明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還能用來給動物保護組織做參考,預測哪些物種應該得到重點保護,以阻止它們的滅絕。

蘿拉·范霍爾斯坦的新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重要。

一個動物物種,指的是一群可以自由雜交並能生下後代的動物。有些動物物種包含有很多個亞種種群,它們因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徵和自己的繁殖範圍而彼此不同。比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它們通常生存在不同的地方。紅狐狸有最多的亞種——45個亞種遍布世界各地。人類沒有亞種。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第3章中說,物種越多的動物譜系也應該包含更多的「變種」。達爾文所說的變種就是今天所說的亞種,亞種是現代的定義。範·霍爾斯坦對物種與亞種多樣性關係的研究證明,亞種在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和未來進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一直都存在,這正是達爾文在定義一個物種究竟是什麼時所懷疑的。

這位人類學家通過觀察數百年前自然學家收集的數據,證實了達爾文的假設——這個假設早在達爾文著名地乘坐「小獵犬」號(HMS Beagle)遊覽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之前就被提出了。

範霍爾斯坦的研究還證明,陸地哺乳動物(陸生)和海洋哺乳動物以及蝙蝠(非陸生)的進化過程是不同的,因為它們的棲息地不同,自由漫遊的能力也不同。

範霍爾斯坦發現哺乳動物物種和亞種之間的進化關係,因其棲息地的不同而不同。亞種在非陸地和陸地生境中以不同的方式形成、多樣化和數量增加,這反過來影響亞種最終成為物種的方式。例如,如果像山脈這樣的自然屏障擋住了道路,它可以把動物群分開,讓它們走上自己的進化之路。飛行和海洋哺乳動物,如蝙蝠和海豚,其環境中的物理屏障較少。

這項研究探討了亞種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新物種形成的早期階段。範霍爾斯坦說:「答案是肯定的。但進化並不是由所有群體中相同的因素決定的,我們第一次知道原因是因為我們研究了物種豐富度和亞種豐富度之間關係的強度。」

這項研究作為另一個科學警告,人類對動物棲息地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到它們現在,而且會影響到它們未來的進化。這些信息可以被自然資源保護者用來幫助他們決定在哪裡集中精力。

進化模型現在可以利用這些發現來預測人類的活動,比如伐木和森林砍伐,將如何通過破壞物種的棲息地來影響未來的進化。對動物的影響取決於它們的漫遊能力或活動範圍受到的影響。動物亞種往往被忽視,但它們在未來較長期的進化動力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蘿拉·范霍爾斯坦博士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第55頁所說:「從把物種看作是唯一有強烈標記和明確定義的物種來看,我認為每個區域中較大屬的物種往往比較小屬的物種更具有多樣性;因為無論在哪裡形成了許多密切相關的物種,作為一種普遍作用,許多品種或初期物種現在都應該形成。在許多大樹生長的地方,我們希望能找到樹苗。」

範霍爾斯坦用於研究的大部分數據來自威爾遜和裡德的《世界哺乳動物物種》,這是一個全球整理的哺乳動物分類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包含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分類學家數百年的工作。

綜上,我們知道亞種越多的物種,越容易進化成新的物種,亞種在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和未來進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達爾文進化論再次得到證實!新發現與達爾文140年前理論不謀而合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憑藉一本顛覆性的著作《物種起源》,用進化論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理解方式。然而,由於進化論中存在多處假設存疑,且許多理論是「開天闢地」的,直至140年後的今日也依舊有許多人排斥進化論的真實性,其中最重要的觀點便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人類學專業的Laura van Holstein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了達爾文《物種起源》第3章中的假設,即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科技日報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終於獲得證實,可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100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說已被證實哺乳動物的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北京科技日報,根據18日由物理學家組織的一份報告,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理論在他死後大約140年終於得到了證實!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第18期《皇家學會雜誌》第二卷中寫道,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扮演著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的角色。最新的研究可以幫助自然資源保護者預測哪些物種應該被保護,以防止它們瀕臨滅絕。亞種由於其不同的物理特徵和繁殖範圍,在一個物種中是不同的種群例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紅狐有45個亞種,而人類沒有亞種。
  • 達爾文是怎麼發現進化論的?
    1831年,達爾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他受到「小獵犬號」船長菲茨羅伊的邀請,作為博物學家,參加環球考察航行。經過五年時間的考察,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進化論。只不過在這次考察結束20多年後,達爾文才將這一理論通過《物種起源》發表。
  • 達爾文是怎麼發現進化論的?
    1831年,達爾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他受到「小獵犬號」船長菲茨羅伊的邀請,作為博物學家,參加環球考察航行。經過五年時間的考察,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理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進化論。只不過在這次考察結束20多年後,達爾文才將這一理論通過《物種起源》發表。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被首次證實
    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生物人類學博士生Laura van Holstein發現,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亞種對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以及未來的進化起到關鍵作用。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
  • 「史前文明」被證實,達爾文「進化論」或被推翻?看看考古新發現
    說起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肯定非常熟悉,並且引以為真理。客觀的說進化論是目前科學界的一種主流思想,不僅解釋了人類的起源,而且還用來指導我們人類對於自然的思考。不過,這個世界並不存在著絕對,即使是進化論這樣的真理,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自進化論誕生以來,各類學者一直都在尋找其漏洞,而且還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觀點。
  • 達爾文進化論被質疑?科學家發現3個漏洞,這說明了什麼?
    在人類生命的起源當中,最讓人信服的理論就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它為我們研究生命的起源,以及開創現代科學提供了重要的意義,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面,關於人類的起源依舊面臨著比較大的爭議性。他們不斷的對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反對意見,更有很多偏執的中小分子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在中國也有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一些國外學者在紀念達爾文的文章中寫道:在達爾文提出進化論150年後,他留給我們的偉大遺產仍然顯著影響著當今世界:世界上的眾多學術著作都由《物種起源》衍生而來。這些「遺產」也反映了過去一個多世紀裡,進化論經歷了怎樣的巨變:早期理論已與基因科學融為一體。對於達爾文和他之前的科學家而言,基因科學或許是個超乎想像的研究領域。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在劍橋,他也不關心自己的課程,而是對收集甲蟲的流行熱潮產生了興趣,他非常熱衷於收集甲蟲,甚至還發表了自己的發現。他的確完成了學業;事實上,他期末考試考得很好。在劍橋的剩餘時間裡,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包括天文學家約翰·赫歇爾和另一位傑出科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的著作。達爾文想為當時被稱為自然哲學的東西做出貢獻,並計劃去熱帶地區研究自然史。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達爾文進化論要被推翻了?一再被質疑,科學家接連發現多個漏洞
    筆者:三體-小遙提起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這是開創現代科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幾百年前,關於人類起源的激烈辯論正在進行,偏執的宗教派認為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而達爾文卻提出了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觀點。最終以達爾文的勝利告終,學術界卻並沒有因此停止探索。進化論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科學家們需要尋找更多的證據來鞏固該理論。在此基礎上,人們也發現了很多破綻,以至於生物進化論近年來飽受質疑。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回國之後,達爾文開始整理考察資料。他一面深入實際,向育種家和園藝家請教;同時查閱大量書籍,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尋找根據。1842年,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44年,又把這個只有三十五頁的提綱擴充到二百五十頁。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二十多年研究而寫成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了。
  •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何飽受非議?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何飽受非議?科學家們發現了什麼?人類的出現,存在著很多的質疑。從古至今,我們從哪裡來?最終會去往哪裡?一直困擾著我們很多人。在東方,人類是由女媧用泥土捏造的。在西方,人類是夏娃和亞當偷食禁果的產物。
  • 達爾文進化論找到新證據 加拉帕戈斯群島山雀仍在進化中
    美國科學家經過長期對加拉帕戈斯群島鳥類的研究證實,激發達爾文產生進化論思想的鳥類仍在進化中。這一研究成果也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提供了新的證據。14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公布了這個研究成果。  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家彼得·格蘭特領導的科研小組經過長期對加拉帕戈斯群島達芙尼島的中喙地雀和大型地雀進行研究後發現,地雀的進化仍在繼續。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大約20年後,達爾文將他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雀科鳥類適應不同島嶼環境方式的理解,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的進化理論,著重強調了自然選擇的力量——正是它確保優勢性狀能在種群內代代相傳。多年來,雖然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家們總在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觀點,但這套理論卻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研究領域。
  • 達爾文進化論錯誤?人類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學過一點生物的人,想必對達爾文並不陌生,就連我這樣的生物白痴都還依稀的記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進化論的祖師爺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不是就完全是對的呢?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