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終於獲得證實,可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2020-12-04 古今奇聞雜談

100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說已被證實哺乳動物的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北京科技日報,根據18日由物理學家組織的一份報告,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理論在他死後大約140年終於得到了證實!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第18期《皇家學會雜誌》第二卷中寫道,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扮演著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的角色。最新的研究可以幫助自然資源保護者預測哪些物種應該被保護,以防止它們瀕臨滅絕。

亞種由於其不同的物理特徵和繁殖範圍,在一個物種中是不同的種群例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紅狐有45個亞種,而人類沒有亞種。

生物人類學最新研究的帶頭人和博士生蘿拉·范·霍斯坦解釋:在《物種起源》的第三章中,達爾文說物種越多的動物譜系也應該包含越多的變種,亞種是變種的現代定義。

我們最新的研究表明,亞種在物種的長期進化和未來進化中至關重要,而且一直如此,但達爾文在定義物種時對此表示懷疑。

霍斯坦等人通過觀察博物學家幾百年來收集的數據證實了達爾文的假設他們的研究還證明,由於棲息地和自由遷徙的差異,陸地哺乳動物、海洋哺乳動物和蝙蝠的進化也是不同的。

此外,該研究還探討了亞種是否可以被視為物種形成的早期階段,即新物種的形成。荷斯坦說:答案是肯定的。

荷斯坦說,這項研究還警告人類,人類對動物棲息地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它們的現在,還會影響它們未來的進化。動物保護主義者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識別受保護的對象。

荷斯坦解釋道:進化模型可以利用這些發現來預測人類活動(如伐木和砍伐森林)如何通過破壞物種的棲息地來影響物種的未來進化。動物的亞種經常被忽視,但它們在長期進化動力學中起著關鍵作用。

人常說人類歷史上的兩大科學突破,第一個是日心說,第二個是進化論這是因為進化不僅是生物科學的偉大綜合,也反映了科學家能夠通過大量的科學事實全面系統地科學闡述地球上的生物進化及其原因。

從而在人們尚未能解決的生物進化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即使在今天,這一理論仍然在保護物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進化的不朽魅力。

相關焦點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20日 10:00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   一百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 劍橋研究人員最終證明了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
    她的研究現在可以用來預測人類應該重點保護哪些物種,防止它們的滅絕。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交配並繁衍後代,但與其它生物卻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後產生的雜種不能再繁衍的動物。有些物種包含亞種:物種內的種群由於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徵和各自的繁殖範圍而彼此不同。
  • 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在18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卷》上撰文稱,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發揮的作用比此前認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幫助物種保護主義者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以阻止它們瀕臨滅絕或滅絕。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被首次證實
    達爾文認為,生物通過一種叫作自然選擇的過程逐漸進化,這通常也被稱為「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開創性研究在當時極具爭議,因為它與「創世紀」中的描述大相逕庭。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周建人、葉篤莊、方宗熙 譯本)中寫道:由於我把物種看作只是特性顯著而且界限分明的變種,所以我推想各地大屬的物種應比小屬的物種更常出現變種;因為,在許多密切近似物種(即同屬的物種)已經形成的地區,按照一般規律,應有許多變種即初期的物種正在形成。在許多大樹生長的地方,我們可以期望找到幼樹。
  • 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被證實,劍橋科學家的新發現,夯實了進化論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還有他的《物種起源》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但《物種起源》一書中的很多理論此前還沒被證實,很多觀點還只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如今,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首次有科學家證明了他的理論。這一新研究不僅能夠證明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之一,還能用來給動物保護組織做參考,預測哪些物種應該得到重點保護,以阻止它們的滅絕。蘿拉·范霍爾斯坦的新研究認為,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重要。一個動物物種,指的是一群可以自由雜交並能生下後代的動物。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達爾文進化論再次得到證實!新發現與達爾文140年前理論不謀而合
    然而,由於進化論中存在多處假設存疑,且許多理論是「開天闢地」的,直至140年後的今日也依舊有許多人排斥進化論的真實性,其中最重要的觀點便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人類學專業的Laura van Holstein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了達爾文《物種起源》第3章中的假設,即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
  •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物種起源》中的一個結論再次被證實
    她的研究現在可以幫助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預測應該重點保護哪些物種,才可以防止整個物種瀕臨滅絕或滅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物種的含義。一個物種是一群可以異種交配的動物。有些物種會包含一些亞種(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徵和各自的繁殖範圍)。
  • 我們證實了達爾文關於亞種分布的一個預言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預言道:各地大屬的物種應比小屬的物種更常出現變種;因為,在存在許多密切近似物種(即同屬的物種)的地區,按照一般規律,應有許多變種正在形成。生有許多大樹的地方,我們可以預期也有許多幼樹。 然而,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科學家才首次證實進化論的這部分的預言。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坤鵬論特意花了一些功夫,對進化論的歷史做了一番粗淺的學習,收穫頗豐。一、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每種生物的進化,並不是靠這一代完成的,而是靠新一代完成。拉馬克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唯物主義的生物進化的理論。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著作。拉馬克出生於1744年,達爾文生於1809年,兩人相差了65年。
  • 來看看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哪些漏洞
    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闡明生物包括人,是在數以千百萬年計的時間裡,通過無數漫長、連續、進化論的橫空出世,引起世界的轟動和廣泛的爭議。一直以來,關於人類的起源,人們只有在傳說和神話故事裡依稀聽聞過一些,但這些歷代人口口相傳的傳說,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民間層麵茶餘飯後的故事話料,並不能當真,至今還未出現過一套系統性的科學理論解答這個難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因此,它被人所接受具有一定的時代需求。
  • 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首次得到證實
    達爾文認為,生物通過一種叫作自然選擇的過程逐漸進化,這通常也被稱為「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開創性研究在當時極具爭議,因為它與「創世紀」中的描述大相逕庭。《物種起源》| 圖片來源:Nordin Catic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周建人、葉篤莊、方宗熙 譯本)中寫道:由於我把物種看作只是特性顯著而且界限分明的變種,所以我推想各地大屬的物種應比小屬的物種更常出現變種;因為,在許多密切近似物種(即同屬的物種)已經形成的地區,按照一般規律,
  • 漫談進化論——達爾文與華萊士的故事
    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有力地撼動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在十九世紀的統治地位。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定律),稱讚他對人類有傑出的貢獻。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享年73歲, 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在達爾文之前,人們普遍相信創世說描繪的世界:上帝有目的地設計和創造的世界,有序、完善、永恆不變的世界。而達爾文為大家描繪了另一種景象的世界:沒有造物主,沒有預先的目的和設計,變化無窮的、充滿競爭的、不斷產生和消亡的、有過去的漫長和曲折的演變歷史、有不能預測未來的世界。
  • 突破達爾文進化論解釋困境
    進化論的前提預設有待實證檢驗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系統闡述進化論思想,其核心是「自然選擇原理」:一切物種都有過度繁殖的傾向,它們繁殖的後代保持著一部分親代特徵,同時又發生一些改變;而生存空間和資源卻是有限的,所以一切物種必須「為生存而鬥爭」。
  • 在化石面前崩潰的達爾文進化論,物種起源之謎
    然而一百多年後,這個理論並沒有徹底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物種的起源似乎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那麼達爾文的理論究竟遇到了哪些挑戰?物種起源之謎究竟還能否被揭開?達爾文的理論1859年11月下旬,達爾文的著作《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首次出版,並迅速發行了三個版本。在這本著作中,達爾文提出了他的進化論理論。
  • 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
    《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全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物種起源論》(《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 達爾文創立了自然選擇生物進化論,改變了我們對人類位置的看法
    到了18世紀下半葉,I.康德的天體論首先在不變論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隨後,轉變論的自然觀就在自然科學各領域中逐漸形成。這個時期的一些生物學家,往往在兩種思想觀點中入門徬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統》一書中刪去了物種不變的詞句;法國生物學家布豐雖然把轉變論帶進了生物學 ,但他一生都在轉變論和不變論之間徘徊。
  • 否認了達爾文,進化論就被推翻了嗎?
    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對全體人類有傑出的貢獻。這樣的大科學家,由於其學說徹底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以及物種不變論,自然讓他本人成為被攻擊的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