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被首次證實

2020-11-22 澎湃新聞

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生物人類學博士生Laura van Holstein發現,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亞種對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以及未來的進化起到關鍵作用。

《物種起源》| 圖片來源:Nordin Catic

1859年,《物種起源》一書首次出版。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結束了長達5年的發現之旅後,寫出了這本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學著作。

達爾文認為,生物通過一種叫作自然選擇的過程逐漸進化,這通常也被稱為「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開創性研究在當時極具爭議,因為它與「創世紀」中的描述大相逕庭。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周建人、葉篤莊、方宗熙 譯本)中寫道:

由於我把物種看作只是特性顯著而且界限分明的變種,所以我推想各地大屬的物種應比小屬的物種更常出現變種;因為,在許多密切近似物種(即同屬的物種)已經形成的地區,按照一般規律,應有許多變種即初期的物種正在形成。在許多大樹生長的地方,我們可以期望找到幼樹。

然而,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科學家才首次證實了這部分的進化假說。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生物人類學博士生Laura van Holstein發現,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亞種對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以及未來的進化起到關鍵作用。這項研究已於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

一個動物物種指的是一群可以在群體內自由雜交的動物。有些物種下還包含更低一級的分類單位——亞種,也就是在一個物種的種群中,由於生理特徵和繁殖範圍的差異而出現的更小的種群。例如,北方長頸鹿(northern giraffe)有三個亞種,不同亞種通常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而赤狐(red fox)則有45個已知的亞種,它們遍布世界各地。

物種形成通常是種內的種群分化達到極致的結果,種群之間的差異使它們各自走在了獨立的進化軌跡上。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預言了這樣一種聯繫,他認為,物種越多的動物譜系應該包含更多的「變種」。也可以理解成,物種豐富度和亞種豐富度之間應該呈現相關性。

2017年,一組生物學家在173個鳥類物種的樣本中發現,這些鳥類的種群差異率與物種形成率表現出顯著的相關性,而且這似乎受到地理(緯度)的影響。但在哺乳動物中,這樣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檢驗。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van Holstein探究了哺乳動物中物種與亞種多樣性的關係。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收集了來自Wilson和Reeder的「世界哺乳動物物種」資料庫中的數據。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哺乳動物分類資料庫,包含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分類學家數百年的工作。

Laura van Holstein在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手中拿著第一版《物種起源》。| 圖片來源:Nordin Catic

她發現,如果把哺乳動物視作一個整體,這種假說所提出的關聯性似乎沒有很強。但如果用哺乳動物的生活環境對它們分類,這種假說中的聯繫便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在非陸地哺乳動物中,物種豐富度與亞種豐富度之間有更強的關聯性,而在陸地哺乳動物中,這種關聯性則弱得多。哺乳動物物種和亞種之間的進化關係因其棲息地的差異而不同。

van Holstein發現,陸地哺乳動物和海洋哺乳動物以及蝙蝠(非陸地的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不同,因為它們的棲息地不同,自由活動的能力也有差異。

陸地棲息地比非陸地棲息地更能影響兩個分類級的多樣性動態。陸生和非陸生物種都以兩個亞種(a)開始,亞種之間的滲透邊界用虛線表示。物種的範圍不斷擴張(b),跨越了物理屏障(實心條狀),陸生物種包含4個亞種;亞種的形成與景觀的局部變化有更緊密的聯繫。相比之下,非陸地物種現在只包含三個亞種,因為它可以更容易地在物理屏障上保持遺傳一致性。在足夠長的時間(c)後,陸生物種中四個亞種之間的屏障阻礙了基因的流動,並產生了兩個新物種。在非陸地物種中,一樣的物理屏障並沒有成為基因流動的屏障,亞種之間的內在邊界成為新物種形成的進化斷層線。| 圖片來源:van Holstein & Foley

在非陸地和陸地棲息地中,亞種以不同的方式形成、變得多樣並增加,這反過來會影響亞種最終發展為物種的方式。例如,如果像山脈這樣的自然屏障擋住了路,它就可以把動物群分開,讓它們走上各自的進化之路。而對飛行的哺乳動物和海洋哺乳動物來說(比如蝙蝠和海豚),它們生存環境中的物理屏障就比較少。

這項研究同樣探討了亞種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物種形成的早期階段。van Holstein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進化在所有群體中並不是由相同的因素決定的。」

這個結果也給了人們一個警告,它說明人類對動物棲息地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到動物的現在,還會影響到它們未來的進化。這些信息可以幫助自然保護工作者來決定他們應該集中更多精力對哪些物種進行保護,阻止它們走向瀕危或滅絕。

van Holstein想進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她的發現預測瀕危物種和非瀕危物種的形成速率。她解釋道:「進化模型現在可以利用這些發現,來預測人類活動對物種棲息地的破壞將如何影響物種未來的進化。人類對動物的影響取決於動物的活動能力或活動範圍所受到的影響。動物亞種往往被忽視,但它們其實發揮著關鍵作用。」

參考來源:

https://www.joh.cam.ac.uk/one-darwins-evolution-theories-finally-proved-cambridge-researcher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19.2702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4/24/6328

文中《物種起源》引自周建人、葉篤莊、方宗熙譯本。

封面圖來源:Nordin Catic/Phys.org

原標題: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首次得到證實

相關焦點

  • 進化論中的部分假說首次得到證實
    達爾文認為,生物通過一種叫作自然選擇的過程逐漸進化,這通常也被稱為「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開創性研究在當時極具爭議,因為它與「創世紀」中的描述大相逕庭。然而,在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科學家才首次證實了這部分的進化假說。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生物人類學博士生Laura van Holstein發現,哺乳動物亞種在進化中的作用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亞種對物種的長期進化動力學以及未來的進化起到關鍵作用。這項研究已於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
  • 100多年過去了,為何達爾文的進化論仍是假說?
    18世紀初,達爾文乘坐著「小獵犬」號出海航行了5年的時間,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在採集動植物樣本、地質勘測的過程中,達爾文意識到,地球上的生物是不斷進化而來的,所有的物種,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它們或許都來自少數的共同祖先,在漫長的時間裡經過不斷地演化,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人類也不例外。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終於獲得證實,可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100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說已被證實哺乳動物的亞種在物種進化中至關重要。北京科技日報,根據18日由物理學家組織的一份報告,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理論在他死後大約140年終於得到了證實!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在第18期《皇家學會雜誌》第二卷中寫道,哺乳動物的亞種在進化中扮演著比以前認為的更重要的角色。最新的研究可以幫助自然資源保護者預測哪些物種應該被保護,以防止它們瀕臨滅絕。亞種由於其不同的物理特徵和繁殖範圍,在一個物種中是不同的種群例如,北方長頸鹿有三個亞種,紅狐有45個亞種,而人類沒有亞種。
  •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一百多年後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2020-03-20 10:00:25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3月20日 10:00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   一百多年後,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
  • 創造與進化 | 達爾文的進化論到底講些什麼?
    第一方面是記述達爾文觀察各種生物的現象,將自然界的生物從低等到高等進行分類。  第二方面是微觀進化論。根據他的觀察,他發現在一個物種之內,因著外界環境的不同和變化(如地理位置的變化、食物來源的不同、氣候的變化、人為的馴養、人工的雜交等),生物可以出現許多不同的變異,使生物界多採多姿,這就是所謂微觀進化論。這是達爾文根據他的觀察,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和事實。
  • 達爾文進化論失去意義?自然選擇無效?紅皇后假說衝擊傳統生物學
    達爾文的《進化論》簡單來說就是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這四種關係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推進構成了自然選擇。每個物種都有過度繁殖的趨勢,但是由於生存空間、資源等有限,過度繁殖必然導致生存鬥爭.
  • 坤鵬論:尼採的進化觀 「審判」達爾文
    坤鵬論特意花了一些功夫,對進化論的歷史做了一番粗淺的學習,收穫頗豐。一、達爾文的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每種生物的進化,並不是靠這一代完成的,而是靠新一代完成。因為它的意思是,基因中那些適合環境的部分被保留下來了,不適合的部分被淘汰了,這中間並沒有高級和低級之分,所以,不是進化,而是演化。二、拉馬克的進化論拉克馬主義認為,生命進程中根本的東西恰恰是來自於利用了「外部環境」的內部巨大的塑形和生成的力量。
  • 達爾文說進化論有個缺陷,反對者用細菌來舉例,進化論是錯誤的?
    進化論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演化論的一種,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時候,有人比他還早。此人是拉馬克,學理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生物教材上有他的事跡。拉馬克所提出的理論,以用進廢退假說為核心。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爭論,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它就會退化嗎?
  • 達爾文進化論漏洞百出?
    今天,筆者要帶大家看一看我們從小學到的生物知識,「生物進化論」,也是目前的唯物主義世界頗為主流的一種人類起源的假說。當然目前為止也只是一個假說而已,沒有完整全面的證據能夠確切證明「生物進化論」的真實性,畢竟人類的科學也就是隨著一個接一個的假說被提出和推翻的過程中慢慢完善和進步的。
  • 存在致命漏洞的進化論,達爾文自己否定了?或會讓進化論崩潰
    文/仗劍走天涯達爾文自己否定了?進化論存在致命漏洞?或會讓進化論崩潰人類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說起進化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1842年《物種起源》由達爾文寫出,曾一度引起當時社會的熱論,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人類對起源科學的探討。最後,進化論的假說成為了人類起源的主流觀點,雖然大多數的人都很相信進化論對人類起源的解釋,但是因為其中缺乏關鍵性的證據,仍然受到了很多的質疑。
  • 達爾文進化論再次得到證實!新發現與達爾文140年前理論不謀而合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憑藉一本顛覆性的著作《物種起源》,用進化論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的理解方式。然而,由於進化論中存在多處假設存疑,且許多理論是「開天闢地」的,直至140年後的今日也依舊有許多人排斥進化論的真實性,其中最重要的觀點便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近日,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人類學專業的Laura van Holstein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了達爾文《物種起源》第3章中的假設,即哺乳動物亞種在物種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上)
    科學結論不等於真理,科學中也不存在真理。世界上的事物,人類能用科學進行解釋的很少,其中解釋水準最好的,也只是尚未被證明存在錯誤而已。進化論被普遍誤讀大多數人第一次學進化論是在初中的生物課和政治課上。這幾種觀點雖然都有問題,但它們仍然屬於支持進化論一派的觀點,因為進化論畢竟不是用數學語言描述的,所以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從文字中理解一部分他們願意接受的內容。所以等到最終傳到我們耳朵裡,進化論裡難免摻雜了很多個人的理解。
  • 達爾文進化論是不是被推翻了
    達爾文進化論原文是什麼呢?準確的說,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一直在發展的科學理論,從達爾文、華萊士、赫胥黎、胡克等,經歷了無數動物學、植物學、細胞學、遺傳生物學等研究,一步步不斷發展的學科。進化論是尋找生命演化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其一直也在變化,一直在更新。可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一直被異化,尤其是社會達爾文主義。
  • 首次證明!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真理:達爾文的進化論又被推翻了?(中)
    因為進化論讓「宗教貨幣」,也就是人們對宗教教義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了。 信任的強烈程度在商業關係中,就等於是價格。 ·比如一個公司的股票,它的價格反映的就是股民對這家公司的信任程度。
  • 達爾文進化論被質疑?科學家發現3個漏洞,這說明了什麼?
    不管是任何一種,在達爾文進化論面前都被一一否定,但是,科學界對於人類生命起源的研究權,從未停止過。 為了能夠進一步證實達爾文進化論的真實性。
  •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假設獲證實,可幫助預測應重點保護哪些物種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8日報導,查爾斯·達爾文逝世約140年後,其進化論的一個理論終獲證實!
  • 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對生命起源和發展的一種假說,自從發表後就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不斷被推翻。現如今英國《自然》雜誌聲明: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英國《自然》雜誌中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一種五億多年前的奇異化石。
  • 進化論缺少太多證據
    要知道很多人曾經站在三尺講臺為沒有一個系統的生物比較解剖學和圖文並茂的圖譜而苦惱,而《達爾文的證據》的問世,相信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生物愛好者摩玩之而不已。達爾文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150年後的今天,進化論是否成立的爭論和質疑依然沒有停止。從科學界的內部來講,進化現象作為一個客觀事實的存在,已經在實驗室以及自然界的觀察中反覆無數次的證明。因此,進化,在科學界沒有任何的疑點。
  • 如何評價達爾文的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達爾文,達爾文的名字就是進化論的代名詞。進化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這個理論涉及到人從何處來,又會向何處去,以及生命的存在意義等問題。達爾文的最大貢獻是促進了進化論思想的傳播,但達爾文對生物進化方式的解釋對不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現在一般人了解的達爾文進化論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達爾文進化論,原始的達爾文進化論相當龐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