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

2021-02-08 趣說科學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是對生命起源和發展的一種假說,自從發表後就一直備受爭議,甚至不斷被推翻。現如今英國《自然》雜誌聲明:寒武紀時期的「四不像」,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增添實證。

英國《自然》雜誌中報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一種五億多年前的奇異化石。化石中的形狀猶如一隻蝦,但是卻長相奇特。頭上有5隻眼睛,並且還擁有巨型捕食蝦的巨大鉗子,和如今常見的節肢動物十分相似,也被稱為寒武紀「麒麟」,又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解開節肢動物如何而來的重大發現。

五億年前還是寒武紀時期,絕大多數的無脊椎動物已經存在,寒武紀也是顯生宙的開始,它標誌著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面。在寒武紀時期到來的短短幾百萬年時間中,大多數細胞生物開始出現,這一爆發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就提到過「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就是對進化論的一個巨大挑戰」,這一說法確實是證明生物進化論正確與否而出現阻礙。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雲南就發現「澄江動物群」,這一重大發現更加凸顯「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然性,在化石中可以明顯發現在5.2億年前幾乎現在所有門類的動物都出現過。在澄江動物群中最多的便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是地球迄今為止進化最成功的動物。現在的節肢動物都有相同的特徵:身體有明顯的分節以及附肢。不管是空中飛的還是陸地上跑的,甚至於水中遊的,都有節肢動物的身影,所以節肢動物是當今世界最大種群。但是節肢動物是如何演化的?

澄江動物群中的一個重大發現就是「章氏麒麟蝦」,之所以被稱為「麒麟蝦」,就是因為「四不像」這和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麒麟」很相似,由此得名。「麒麟蝦」擁有節肢動物大多體態特徵,並且被認為是節肢動物的祖先。就因為它的出現為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

「麒麟蝦」的頭部結合了節肢動物祖先的形態結構,身體上還有明顯真節肢動物的具體特徵,有堅硬的表殼,多節的軀幹以及分節的腿肢。「麒麟蝦」的特徵就是現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節肢動物該有的形態特徵。在此次的化石中最小的「麒麟蝦」就如同小蝦米一般。科學家根據現在的科技手段對「麒麟蝦」的化石進行深度解剖發現奇蝦和真節肢動物附肢的同源性,並且推算出它們演化的模型。

「麒麟蝦」的發現證實了進化論的成功性,但是探索物種起源的步伐還沒有就此止步,大自然中還有更多有待揭開的謎團需要科學家們去發現。

相關焦點

  • 《自然》:這個五億年前的「四不像」,為達爾文進化論再添實錘
    這種蝦形化石長有五隻眼睛,同時還具有類似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捕食「大鉗子」和我們熟知的節肢動物(如蜘蛛、蜈蚣、螃蟹和蝴蝶)的多種特徵,被稱為寒武紀的「麒麟」,名叫「章氏麒麟蝦」,它是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這是我國雲南 「澄江動物群」中又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證。它長啥樣?
  • 中國發現五億年前的「四不像」化石,為達爾文進化論再添實錘
    這種蝦形化石長有五隻眼睛,同時還具有類似當時海洋中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捕食「大鉗子」和我們熟知的節肢動物(如蜘蛛、蜈蚣、螃蟹和蝴蝶)的多種特徵,被稱為寒武紀的「麒麟」,名叫「章氏麒麟蝦」,它是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 這是我國雲南 「澄江動物群」中又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又一有力實證。
  • 寒武紀生物大爆炸對達爾文進化論的衝擊,物種在一瞬間被創造出來
    地質年代表按等級順序可依次劃分為代、紀、世。代是最高級別的劃分單位,各代之間的界線,是曾發生的重大事件的標誌。四個代之間的三條界線,有兩條分給規模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晚期的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約6500萬年前,它是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分界。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五億年前化石「麒麟蝦」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宣布發現了一種形似蝦一樣的動物化石——「麒麟蝦」,該化石來自5億多年前,身體兼具真節肢動物和節肢動物祖先類型的多種特徵,是打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這項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 達爾文進化論最大的漏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無法解釋)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之後,打破了上帝造人女媧造人等一系列的人類起源的傳說,也解釋了物種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但進化論至今仍然不夠完善,甚至可以說存在很多的漏洞。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就連達爾文也對此表示疑惑不解。
  • 科學家發現五億年前蝦化石,被譽為寒武紀「麒麟」
    這是我國雲南 「澄江動物群」中又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有力實證。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尋找過渡型祖先化石在地球上,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歷史。然而,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
  • 飽受爭議的達爾文進化論,到底有哪些問題?
    也確實,達爾文進化論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達爾文進化論過分強調進化的「漸變性」,也就是說,自然界的進化是連續的,不存在跳躍性,生物經過漫長的的演變,從海洋到陸地、從低等生物進化為高等生物。目前所知地球的壽命是46億年,而在前40億年裡,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跡象,沒有出土任何那個時期化石。反而在約5億4000多萬年前,在寒武紀短短的2000萬年時間裡,大部分的動物門類大量湧現出來。2000萬年的時間,相比一個人也許很長很長,但相比於進化的過程及地球的壽命,真的不算什麼。所以,寒武紀時期物種的突變式增長,顯然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衝突。後來的科學家對此作出過很多解釋。
  • 寒武紀大量生物爆發,眼睛也從那時突然出現,進化論該如何解釋
    從前,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是如何而來,人類又是怎麼出現的。但是,自從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世界上的一切好像都有了具體的脈絡。
  • 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直擊達爾文進化論漏洞,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寒武紀,人們可能覺得這個時間距離我們太過遙遠,畢竟人們熟知的侏羅紀已經過去了億萬年,人類的出現也只有短短的幾百萬年。而學術界估計,寒武紀開始的時間約為5億4200萬年前到5億3000萬年前,足以證明它的久遠。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對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個大的挑戰!
    生存競爭,遺傳變異,自然選擇揭示了各種生物物種包括人類起源的正確解釋,打破了上帝、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形成了從猿到人的人類進化理論。這不僅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而且引起了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經歷了從水生到陸地、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漫長的演變過程,是經過自然選擇和遺傳變異過程逐漸實現的。
  • 直接推翻了進化論的地質學發現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是物競天和漸變的過程,物種的細微變化經過長時間積累,就會導致新的物種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現象,不符合上述進化規則,成為進化論無法解釋的「迷案」。 達爾文只好在書中這樣解釋:寒武紀動物的祖先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經過很長時間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 突破達爾文進化論解釋困境
    達爾文進化論對人類文明影響頗大,它打破了物種不變的神話,顛覆了神創論的統治地位,改變了人們對宇宙和人類的基本看法,甚至影響了人類整個知識領域的變革。但是,該理論也受到多方質疑,如天文學家赫歇爾、解剖學家歐文、物理學家開爾文等人相繼對達爾文理論提出批評。
  • 直接推翻了進化論的地質學發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
    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是物競天和漸變的過程,物種的細微變化經過長時間積累,就會導致新的物種出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現象,不符合上述進化規則,成為進化論無法解釋的「迷案」。達爾文只好在書中這樣解釋:寒武紀動物的祖先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經過很長時間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 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響徹2009
    2月12日,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中國古動物館與《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和英國駐華大使館協作,在北京推出特展「你了解達爾文嗎?——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展」。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人類在地球的進化中是微不足道的,人類對於地球來說,只不過是新生的智慧生物。地球已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早期很多動物早已滅絕,或進化成了其他的形狀,我們今天經常吃的蝦在遠古時期,可不是這樣的。如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首次發現5億年前的蝦!「麒麟蝦」就是早就沒絕的蝦類,它們是現在蝦的祖先,我們來看看。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刺向達爾文進化論的匕首――中國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後來之所以從事生物進化研究,一是興趣愛好,二是他對上帝產生了信仰危機,這給他之後幾十年,一直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來創作進化論提供了「無神」信心!,生物必須經過無數、連續、微小的變化,才能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多樣的進化。
  • 一隻來自寒武紀的「麒麟蝦」破解「達爾文困惑」
    寒武紀大爆發,因對達爾文的進化論產生了巨大挑戰,成為百餘年來困擾古生物學家的重大謎題。 近日,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又添一項重大科學發現:一隻來自5億年前的「麒麟蝦」。這在古生物界掀起波瀾,它向世界再一次印證了生物進化論的預言。「麒麟蝦」的發現背後,是科研人員十餘年的潛心研究。
  • 這種5億年前的「四不像」動物,將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它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既有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的掠食性附肢,又有我們熟知的蚊蟲蝦蟹等節肢動物硬化的表皮、癒合的頭殼、多節的軀幹和分節的腿肢。因為其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如同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瑞獸——麒麟,因此被命名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