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變換器中電流模式和電壓模式間的相互轉化

2020-12-02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8438.htm

本文先簡單的介紹了電流模式電壓模式的工作原理和這兩種工作模式它們各自的優缺點;然後探討了理想的電壓模式利用輸出電容ESR取樣加入平均電流模式和通過輸入電壓前饋加入電流模式的工作過程。也討論了電流模式在輸出輕載或無負載時,在使用大的電感或在佔比大於0.5加入斜坡補償後,系統會從電流模式進入電壓模式工作過程。

目前,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是開關電源系統中常用的兩種控制類型。通常在討論這兩種工作模式的時候,所指的是理想的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電流模式具有動態響應快、穩定性好和反饋環容易設計的優點,其原因在於電流取樣信號參與反饋,抵消了由電感產生的雙極點中的一個極點,從而形成單階的系統;但正因為有了電流取樣信號,系統容易受到電流噪聲的幹擾而誤動作。電壓模式由於沒有電流取樣信號參與反饋,系統也就不容易受到電流噪聲的幹擾。

然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通常看似為電壓模式的開關電源系統,即系統沒有使用電流取樣電阻檢測電流信號,但也會採用其它的方式引入一定程度的電流反饋,從而提高系統動態響,如:利用輸出電容ESR取樣加入平均電流模式,通過輸入電壓前饋加入電流模式。另一方面,看似為電流模式的開關電源系統,在輸出輕載或無負載時,系統會從電流模式進入電壓模式。在使用大的電感時,或在佔比大於0.5加入斜坡補償後,系統會從電流模式向電壓模式過渡。本文將討論這些問題,從而幫助工程師在遇到系統不穩定的時候從理論上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電壓模式的工作原理

電壓模式的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反饋環路只有一個電壓環,電壓外環包括電壓誤差放大器,反饋電阻分壓器和反饋補償環節。電壓誤差放大器的同相端接到一個參考電壓Vref,反饋電阻分壓器連接到電壓誤差放大器反相端VFB,反饋環節連接到VFB和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VC.輸出電壓微小的變化反映到VFB管腳,VFB管腳電壓與參考電壓的差值被電壓誤差放大器放大,然後輸出,輸出值為VC.

電壓誤差放大器輸出連接到PWM比較器的同相端,PWM比較器的反相端輸入信號為斜波發生器的輸出的連續鋸齒波,由時鐘同步信號產生。

每一個開關周期開始時,PWM比較器的反相端電壓為0,PWM比較器輸出為高電平,高端的主MOSFET導通,電感所加的電壓為正,電感激磁,電流線性上升;PWM比較器的反相端電壓所加的電壓為時鐘同步信號產生的鋸齒波,電壓從0開始上升。

當PWM比較器的反相端電壓增加到等於電壓誤差放大器輸出電壓VC時,PWM比較器輸出從高電平翻轉,輸出低電平,高端的主MOSFET關閉,低端的同步MOSFET或續流二極體導通,電感所加的電壓為負,電感去磁,電流線性下降。下一個開關周期開始的時鐘同步信號到來時,主MOSFET又導通,如此反覆。

從電壓模式工作原理可以看到,系統沒有內置的限流功能保護電路,同時對輸入和輸出的瞬變響應緩慢。為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需要外加限流保護電路,注意到限流保護電路只起限流的作用,並不參與系統的內部的反饋調節。



圖1:電壓模式的控制系統圖

電壓模式為單反饋環控制系統,環路增益是輸出電容ESR的函數,因此反饋補償設計比較複雜,需要更多額外的器件仔細設計補償環路,來優化負載瞬態響應。另外,需要電解電容或鉭電容穩定控制迴路以維持良好的高頻響應;在相同均方根工作電流的需求下,相同電容值的電解電容或鉭電容比陶瓷電容的體積更大,同時輸出電壓的波動也更大。同時,由於環路的增益是輸入電壓的函數,需要輸入電壓前饋。用於限流控制的電流檢測緩慢不準確。如果多個電源和多個並聯相位操作,需要外部電路進行均流控制。另一方面,由於電流信號不參與反饋,系統不會受到電流噪聲的幹擾。

電壓模式的反饋設計通常取穿越頻率為1/5-1/10的開關頻率。環路補償採用III類補償網絡:3個極點和2個零點[1].2個零點安排在L-C諧振雙極點附近,以抵消雙極點產生的相位延遲;低頻積分電路用以提高的低頻直流增益;2個高頻極點以產年高頻噪聲衰減,保證在0dB穿越頻率以上環路增益保持下降。

電流模式的工作原理

電流模式的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在電流模式的結構中,反饋有二個環路:一個電壓外環,另一個是電流的內環。電壓外環包括電壓誤差放大器,反饋電阻分壓器和反饋補償環節。電壓誤差放大器的同相端接到一個參考電壓Vref,反饋電阻分壓器連接到電壓誤差放大器反相端VFB,反饋環節連接到VFB和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ITH.若電壓型放大器是跨導型放大器,則反饋環節連接到電壓誤差放大器的輸出端ITH和地。目前,在高頻DCDC的應用中,跨導型放大器應用更多。本文就以跨導型放大器進行討論。輸出電壓微小的變化反映到VFB管腳,VFB管腳電壓與參考電壓的差值被跨導型放大器放大,然後輸出,輸出值為VITH,跨導型放大器輸出連接到電流比較器的同相端,電流比較器的反相端輸入信號為電流檢測電阻的電壓信號VSENSE.由此可見,對於電流比較器,電壓外環的輸出信號作為電流內環的給定信號。對於峰值電流模式,工作原理如下:在時鐘同步信號到來時,高端的主開關管開通,電感激磁,電流線性上升,電流檢測電阻的電壓信號也線性上升,由於此時電壓外環的輸出電壓信號高於電流檢測電阻的電壓,電流比較器輸出為高電壓;當電流檢測電阻的電壓信號繼續上升,直到等於電壓外環的輸出電壓信號時,電流比較器的輸出翻轉,從高電平翻轉為低電壓,邏輯控制電路工作,關斷高端的主開關管的驅動信號,高端的主開關管關斷,此時電感開始去磁,電流線性下降,到一個開關周期開始的時鐘同步信號到來,如此反覆。



圖2:電流模式的控制系統圖

電流模式的Buck變換器需要精密的電流檢測電阻並且這會影響到系統的效率和成本,但電流模式有更多的優點:①反饋內在cycle-by- cycle峰值限流;②電感電流真正的軟起動特性;③精確的電流檢測環;④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無關,一階的系統容易設計反饋環,動態響應快、系統的穩定餘量大穩定性好,增益帶寬大,即便是輸出只用陶瓷電容,也容易設計補償,補償管腳只用簡單RC網絡就能對輸出負載瞬態作出穩定響應;⑤精確、快速的電流均流,易實現多相位/多變換器的並聯操作得到更大輸出電流;⑥允許大的輸入電壓紋波從而減小輸入濾波電容,提高了輸入的功率因素;輸出允許用陶瓷電容,因此這種模式更省空間、省成本、體積更小、價格更便宜。但是,峰值電流模式中佔空比大於50%時,系統的開環不穩定,產生次諧波振蕩;而且系統會受到電流噪聲的幹擾而誤動作。

理想的電壓模式向電流電模式轉化

3.1 1理想電壓模式中輸出電容ESR取樣形成的平均電流模式理想的電壓模式

在一定的反饋網絡參數下,很難在整個電壓輸入範圍和輸出負載變化範圍內都能穩定的工作。輸出負載變化可以通過加大輸出電容同時使用ESR值大的電容來優化其動特性,儘管這樣做導致系統的成本和體積增加,同時增大輸出的電壓紋波。通常,從直觀上理解,輸出電容ESR和輸出電容形成一個零點,對於電流模式,這個零點不是必需的,因為電流模式是單階的系統,而且這個零點導致高頻的增益增加,系統容易受到高頻噪聲的幹擾。所以電流模式或者使用ESR極低的陶瓷電容,使ESR零點提升到更高的頻率,就不會對反饋系統產生作用,或者再加入一個極點以抵消零點在高頻段的作用,加入極點的方法就是在ITH管腳並一個對地的電容。

電壓模式是LC形成的二階系統,這個零點的引入可以一定的程度上抵消LC雙極點的一個極點,使其向單階系統轉化。ESR越大,作用越明顯。因此電壓模式輸出電壓通常使用ESR大的電容。

另一方面,注意到,輸出電壓為:



VCO為輸出電容的容抗上的電壓,?IL為電感的紋波電流,?IL=α?Iout,α為電流紋波係數,一般取0.2 ~ 0.4.

輸出電壓的小信號值為:


相關焦點

  • 如何轉換開關電源系統電壓模式與電流模式?
    然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電流模式的開關電源系統,當輸出負載變化時,或者在一些工作條件,為了系統的穩定,增加一些補償的信號,此時,系統會在電流模式中引入部分的電壓模式特性,或者完全進入電壓模式。1.1 輕載時電流模式趨向於電壓模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980.htm電源系統進入輕載或空載時,變換器通常工作在突發模式和跳脈衝模式。
  • 全橋DCDC變換器平均電流控制模式控制分析
    作為一種在電源轉換、變電通訊、電動汽車等領域應用廣泛的電子元件,DC-DC變換器的身影隨處可見,其多樣性的架構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的應用需要。
  • 一種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原理
    而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由於其工作原理簡單、高功率密度和EMI低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充電器等電源變換器中[2]。傳統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自身存在佔空比丟失、副邊整流二極體端電壓峰值過高等固有的技術不足。
  • 浪湧電流限制器STIL02在臨界模式PFC升壓變換器中的應用
    摘要:以半可控整流器橋路(HCRB)為基礎的STIL02浪湧電流限制器克服了NTC熱敏電阻在熱態重啟時浪湧限流功能變差以及熱態功耗較大的缺點,因而是一款優質高效的新型浪湧電流限制器。文中介紹了STIL02臨界模式PFC升壓預調整器中的應用,同時給出了其應用電路。
  • 電壓模式和電流模式控制系統的比較電路圖
    隨著對開關電源穩態和動態特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開關電源中的PWM控制方法也經歷了長足的發展。早期的開關電源僅採用單一的輸出電壓閉環反饋控制,可以基本滿足穩定性和電壓控制精度的要求,但動態特性通常都不高。七十年代末期開始出現了電流模式控制方式(CurrentModeControl)[1-3],其基本思想是在輸出電壓閉環控制系統中,增加了直接或間接的電流反饋控制,如圖。
  • DCDC變換器輕載時三種工作模式是什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003.htm  目前高頻高效的DCDC變換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常在滿輸出負載時,DCDC變換器工作於CCM即連續電流模式。但是,當系統的輸出負載從滿載到輕載然後到空載變化的過程中,系統的工作模式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 變換器型開關電源負載效應簡析
    摘要:在變換器型開關電源中,與電壓控制模式開關電源相比,電流控制模式開關電源的電壓調整率獲得幾個數量級的優化,負載這類電源使用多了,就會發現:儘管它們電路結構不同,性能差異也大,然而它們的負載效應總是劣於源電壓效應。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簡析。2 電壓控制型變換器式開關電源2.1 整體電路結構框圖通常的電壓控制型變換器式開關電源的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
  • 實現LLC變換器寬電壓輸出的方法
    有學者提供了兩種高頻變壓器二次側增加有源器件的寬範圍電壓輸出結構,利用增加的開關管控制整流器結構在全橋和半橋兩者間切換,增加了變換器同樣工作頻率範圍下的輸出電壓範圍。這種全橋與半橋工作切換的方式同樣有學者用於二次側。上述方法能夠有效拓寬LLC變換器輸出電壓範圍,但由於電路結構的改變,會額外增加系統體積,同時降低效率。優化驅動信號調製方式同樣可以增加輸出電壓範圍。
  • Buck變換器的電流取樣電阻放置位置優缺點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709.htm  相對於電壓模式的 Buck 變換器,儘管電流模式的 Buck 變換器需要精密的電流檢測電阻並且這會影響到系統的效率和成本,但電流模式的 Buck 變換器仍然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這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的優點:①反饋內在 cycle-by-cycle
  • 在開關模式電源應用中使用電流傳感器
    電流傳感放大器通過測量一個小值串聯電阻上的電壓產生一個代表電流的電壓信號。很顯然,該電阻將產生功耗,並且該功耗隨著電流的增加而增加,而為了限制噪聲,放大器帶寬通常較窄。這些特性使得該技術最適於小電流直流系統和低頻交流系統,而不適合那些高頻和大電流開關模式設備。
  • 基於UCC28600 的諧振工作模式的反激變換器的效率分析
    2.主要元器件的損耗分析2.1.全範圍輸入電壓時佔空比及工作頻率的變化變換器全範圍工作在準諧振谷底開通模式,所以滿足Flyback 基本的輸出輸出公式,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得到滿載時佔空比在全電壓輸入時的變化規律,其中D(Vin)為佔空比D 和Vin 的函數關係,其變化規律如圖1 所示,其中Vo 為輸出電壓,Vd為副邊整流肖特基的導通壓降
  • 磁滯模式電源穩壓器
    低壓降穩壓器(ldo)對於系統工程師而言,幾乎成為電源設計的代名詞,也是最佳選擇。但隨著電子產品種類日益增多,如筆記本電腦、mp3 和 dvd 播放器等,它們對電源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 電壓和電流模式PWM信號產生的直流-直流開關調節器控制
    控制器監督的開關操作以調節輸出電壓。兩者是通過一個反饋迴路,與所需的輸出來導出誤差電壓進行比較的實際輸出電壓相連。控制器是關鍵到電源的穩定性和精確度,以及幾乎所有的設計採用了脈衝寬度調製(PWM)技術來調節。有生成的PWM信號的兩個主要方法:電壓模式控制和電流模式控制。
  • 由淺入深,手把手教你開關模式下的電源電流檢測
    當電路短路時,電感電流迅速上升,直至達到限流點,即 RS × IINDUCTOR (IL)等於最大電流檢測電壓,以保護器件和下遊電路(圖中用「2」表示)。然後,內置電流折返限制(圖中數字「3」)進一步降低電感電流,以將熱應力降至最低。 電流檢測還有其他作用。在多相電源設計中,利用它能實現精確均流。
  • 推挽全橋雙向直流變換器的研究
    1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6812.htm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嚴重和新能源的開發,雙向直流變換器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像直流不停電電源系統,航天電源系統、電動汽車等場合都應用到了雙向直流變換器。
  • 利用谷值電壓開關和多工作模式提高AC/DC轉換器效率
    當前在AC/DC應用中,電源轉換效率和節能性能的提高變得越來越重要,滿負載效率在AC/DC電源設計中一直是一項主要考慮因素。現在我們最關心的是,如何在輕負載和空負載時實現更好的節能性能,因為越來越多的電源適配器在待機模式下由電網進行供電。
  • 雙向dc-dc變換器是什麼 雙向dcdc變換器原理
    能量從C1流向C2時,直流變換器工作在BOOST模式下,實現升壓功能;能量從C2流向C1時,直流變換器工作在BUCK模式下,實現降壓功能。兼容多種不同配置和型號的蓄電池; 電池側接光伏電池板時具備MPPT功能; 多臺變流器並聯運行控制功能(主從控制,下垂控制); 雙向直流變換器原理 所謂雙向DC-DC變換器就是DC-DC變換器的雙象限運行,它的輸入、輸出電壓極性不變,但輸入、輸出電流的方向可以改變。
  • 臨界導電交錯模式PFC控制R2A20112原理及應用
    PFC有多種分類方法,根據PFC升壓變換器電感器電流流動方式,主要分為連續導電模式(CCM)和臨界導電模式。  R2A20112的主要功能如下:升壓變器換控制帶臨界導電模式;交錯控制;過電壓保護:模式1:動態過電壓保護對應於負載變化引起的電壓上升;模式2:靜態OVP對應穩壓豐的過電壓;反饋環路開路檢測;主/從變換器獨立過電流保護(OCP);280μs的重新啟動定時器。  3 工作原理  R2A20112的內部功能框圖如圖2所示。
  • 基於APFC控制晶片FAN7530的電壓型臨界工作模式
    為此,研究出多種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其中,有源功率因數校正技術(簡稱APFC)就是其中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通過在電網和電源之間串聯加入功率因數校正裝置,目前最常用的為單相升壓前置升壓變換器原理,它由專用晶片實現的,且具有高效率、電路簡單、成本低廉等優點,本文介紹的低成本電壓型臨界工作模式APFC控制晶片FAN7530即可實現該功能。
  • 開關模式電源電流檢測電阻的降壓調節器介紹和何處放置檢測電阻
    檢測的電流包括峰值電感電流、谷值電感電流(連續導通模式下電感電流的最小值)和平均輸出電流。檢測電阻的位置會影響功率損耗、噪聲計算以及檢測電阻監控電路看到的共模電壓。 放置在降壓調節器高端 對於降壓調節器,電流檢測電阻有多個位置可以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