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原理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一種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原理

李倩 發表於 2018-05-11 09:31:48

摘要: 針對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後級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拓撲所存在的技術不足,論文首先介紹了一種改進的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分析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的基本原理,研究變換器在2 kW工況下的關鍵元器件參數設計,再進而提出採用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建立工作於DCM的改進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理想小信號模型,且應用掃頻分析證實改進移相全橋拓撲結構DC/DC變換器建模方法及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0

引言

全橋拓撲結構已成為各種工業應用中功率變換器的主導拓撲結構,全橋DC/DC變換器中的MOS管應工作於零電壓開關(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條件下,一方面保證變換器工作可靠,另一方面可減少開關損耗及系統電磁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1]。而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由於其工作原理簡單、高功率密度和EMI低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充電器等電源變換器中[2]。傳統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自身存在佔空比丟失、副邊整流二極體端電壓峰值過高等固有的技術不足。文獻[3-4]中提出一種改進的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拓撲,該拓撲在不需要額外輔助迴路的前提下,解決了副邊整流二極體端電壓峰值過高問題,同時研究表明改進變換器工作於電流斷續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為最佳工作模態,此時由於電流斷續移相全橋變換器不存在佔空比丟失的問題。

電力電子系統的建模,已經歷了由數值法到解析法的發展過程[5]。數值法由於物理意義不明確且計算量過大已逐漸被解析法所替代;解析法中,又以狀態空間平均法和電路平均法為主導。狀態空間平均法具有物理概念明確、模型簡單清晰的優勢,已在電力電子建模中獲得了廣泛應用,但狀態空間平均法對於高階變換器系統以及工作於DCM的變換器建模與計算過程繁瑣;電路平均法中的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可直接對開關元件進行處理,物理意義明確、便於理解且分析過程簡單清晰,方便拓展實現考慮寄生參數的非理想變換器建模[6]。傳統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的建模,多採用狀態空間平均法,且多集中於分析討論工作於電流連續模式(Continuous Current Mode,CCM)的變換器建模。

論文針對改進的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拓撲結構,該變換器為高階系統且工作於DCM,目前尚無文獻給出其建模方法及具體的建模過程,為此,論文首先分析其工作原理,然後研究基於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的變換器小信號模型的建立,推導DCM變換器功率級輸出傳遞函數,且通過掃頻方法分別獲得其幅頻特性,證實改進移相全橋拓撲結構DC/DC變換器建模方法及所建模型的合理有效性。

1

改進的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

1.1 工作原理分析

傳統移相全橋電路通過移相控制方法,利用MOS管結電容與變壓器原邊漏感諧振實現功率開關的軟開關。論文建議的改進移相全橋拓撲在傳統拓撲的基礎上,僅在副邊整流橋後並聯一小容值的電容,其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該拓撲中的開關管Q1、Q2組成超前臂,開關管Q3、Q4組成滯後臂,Lk為變換器原邊諧振電感,T為變壓器,D1-D4組成副邊全橋整流電路,C1為額外增加的電容,L2、C2組成輸出LC濾波網絡,R為電路負載。變換器工作過程。

1.2 主要元器件參數設計

變換器的設計需求為:輸入電壓380 V,輸出電壓200~450 V,輸出電壓紋波<2%,輸出最高電流6 A,開關周期fs=40 kHz。

選擇Vo=400 V,Io=5 A,Po=2 kW,變壓器原副邊變比為K=0.92:1。

1.2.1 諧振電感

為了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通,需要有足夠大的能量將開關管結電容上的電荷抽走,並為同一橋臂另一個MOS管的結電容充電,電感值太小會造成移相橋臂滯後臂軟開關失敗,太大一方面會增加變換器的體積,此外還會降低變換器效率,由

式中:Ip為變壓器原邊電流,Coss為在輸入電壓條件下MOS管的漏源極寄生電容,Vin為輸入電壓。

考慮在20%負載條件下可以實現軟開關,諧振電感Lk取38.5 μH。

1.2.2 並聯電容

並聯電容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ΔVcf表示電容兩端的電壓紋波,一般取輸出電壓的5%~10%,fs為開關頻率。電容值取1 μF。

1.2.3 輸出濾波電感

濾波電感上電流最大紋波取輸出電流的20%,並且要求在最小輸出電流的情況下,電感電流保持連續,取滿載電流的10%,則輸出濾波電感為:

式中:K為變壓器原副邊變比,VLf為濾波電感L2上的直流壓降,VD表示整流二極體的通態壓降。取L2=500 μH。

1.2.4 輸出濾波電容

根據負載電池對充電電壓紋波峰峰值小於2%的要求,電容值為:

式中:fcf=2fs,ΔVopp為輸出電壓紋波峰峰值。取輸出電壓紋波係數為2%,則電容取50 μF。

2

改進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建模

通過分析傳統移相全橋變換器在理想條件下的工作模態,結合BUCK變換器的平均等效模型且考慮了佔空比丟失對移相全橋電路的影響,建立了傳統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等效模型。

基於改進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的工作模態分析,論文從具有兩級LC電路的BUCK變換器等效電路入手,獲得了改進移相全橋變換器的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其中Vg、L1分別為Vdc、Lk通過等效變換從變壓器T原邊變換到副邊所對應的電源電壓和諧振電感。

圖2的等效電路與具有兩級LC濾波器的BUCK變換器相同,考慮到變換器工作於DCM,採用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建立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為便於分析,選擇iL1、vC1作為狀態變量,其中iL1表示電感L1流過的電流,vC1表示電容C1兩端的電壓。

根據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即以電流控制的電流源iQ代替開關管Q1,以電壓控制的電壓源vD代替續流二極體D,以端電壓vL1始終為零的電流源iL1代替電感L1,根據改進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等效電路,並對相關變量進行小信號擾動與線性化處理可得改進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的交流小信號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其中分別表示各變量的小信號擾動量。

由圖3可得電感L2上的電流、輸出電壓對佔空比的傳遞函數分別為:

式中:VC2為電容C2兩端的電壓,表示系統輸出電壓,iL2為流過電感L2的電流。

3

系統掃頻仿真研究

基於MATLAB/Simulink軟體,建立改進移相全橋拓撲結構DC/DC變換器的Simulink模型,進行仿真研究,仿真參數為Vdc=380 V,Lk=38.5 μH,C1=10 μF,L2=500 μH,C2=20 μF,D=0.5,VC2=422 V,R=400 Ω,變壓器變比為0.92:1,開關頻率fs=40 kHz,輸出電壓對佔空比的傳遞函數的波特圖如圖4所示。

通過掃頻的方法分析流過電感 L2上的電流與系統的輸入佔空比 d之間的幅頻和相頻關係,並通過離散點擬合得到的幅頻特性曲線和相頻特性曲線,如圖5所示。圖4與圖5揭示出兩圖在靜態增益、穿越頻率和相位裕度等關鍵參數都近似相等。考慮Simulink仿真模型與理想模型之間的區別,兩者幅相特性曲線基本吻合,證實了改進移相全橋拓撲結構DC/DC變換器的建模方法及所建模型的合理有效性。

4

結論

鑑於傳統的移相全橋電路存在的技術不足,論文建議採用改進的移相全橋電路拓撲,經類比傳統移相全橋電路的建模方法,首次應用開關元件平均模型法建立了該拓撲工作於DCM的小信號模型,且通過掃頻分析證實了改進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建模方法及所建模型的合理有效性;建議的建模方法擁有計算簡便、物理意義明確、便於拓展考慮電路寄生參數建立非理想模型等優點。為該拓撲的控制器設計及系統控制系統性能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移相控制ZVS PWM全橋變換器的直通問題分析
    移相全橋零電壓開關PWM變換器結合了零電壓開關準諧振技術和傳統PWM技術兩者的優點,工作頻率固定,在換相過程中利用LC諧振使器件零電壓開關,其控制簡單、開關損耗小、可靠性高,已經普遍的應用在中大功率應用場合中,但這種變換器普遍存在著橋臂直通問題,本文分析了橋臂直通問題產生的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並且提出了解決方案。
  • 基於MC33067的LLC諧振全橋變換器的應用設計
    在此提出了一種基於高性能諧振控制器MC33067的LLC諧振全橋變換器設計方案,該拓撲採用了固定死區的互補調頻控制方式,巧妙利用了變壓器的勵磁電感和外置諧振電感與諧振電容發生諧振,實現了初級零電壓(ZVS)開通以及次級零電流(ZCS)關斷,並給出了輸出直流電壓
  • 移相控制全橋ZVS―PWM變換器的分析與設計
    分析了電路原理和各工作模態,給出了實驗結果。著重分析了主開關管和輔助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通和關斷的過程廈實現條件。並且提出了相關的應用領域和今後的發展方向。本文選擇了全橋移相控制ZVS-PWM諧振電路拓撲,在分析了電路原理和各工作模態的基礎上,設計了輸出功率為200W的DC/DC變換器。
  • XMC4500控制的移相全橋ZVS DC/DC變換器
    移相全橋變換器移相PWM信號的產生方式主要有模擬電路控制和數字電路控制兩種。首先分析了數字控制與模擬控制對系統整體性能的影響;然後簡要介紹了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PWM信號的特點,最後詳細介紹了數字控制的具體實現過程。
  • 一種減少全橋變換器環流損耗的策略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副邊帶有源嵌位電路的PWM全橋變換器,實現了超前橋臂的零電壓開通和關斷,滯後橋臂的零電流開通和關斷,減少了佔空比損失,並且克服了全橋變化器在環流過程中存在的
  • 全橋DCDC變換器平均電流控制模式控制分析
    為了方便各位新人工程師的借鑑學習,今天我們將會就一張大功率輸出的全橋型DC-DC變換器的平均電流控制模式,展開簡要分析和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062.htm在本文的介紹中,我們以一種電流模式控制帶有倍流整流電路的大電流輸出全橋DC-DC變換器為例子進行簡析,該種變換器的電路拓撲如下圖圖1所示。
  • 電流模式控制倍流整流器ZVS PWM全橋DC-DC變換器的研究
    1、引言 傳統的PWM DC/DC 移相全橋零電壓軟開關(ZVS)變換器利用變壓器的漏感或/和原邊串聯電感和開關管的外接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下提出了一種改進型的電路拓撲結構。
  • 全面解析全橋DC-DC變換器的原理及應用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全橋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全橋電路結構如下圖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114
  • DC-DC變換器原理解析
    作為一種具有優良性能的移相全橋變換器,其兩個橋臂的開關管均在零電壓軟開關條件下運行,開關損耗小,結構簡單,順應了直流電源小型化、高頻化的發展趨勢,因此在中大功率DCDC變換場合得到了廣泛應用,而系統數位化控制可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數位化系統具備完整的可編程能力,它使程序修改、算法升級、功能移植都非常容易,相對於模擬控制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DCDC變換器的數位化控制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 LLC諧振變換器原理與設計
    今天,LLC已經作為一種優秀的拓撲被業界所廣泛的接受和使用。不得不感慨技術發展的速度。    也正說明了LLC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拓撲,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得到大家的認可。雖然今天LLC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但工作中發現很多工程師對LLC的原理和設計不是很了解。所以跟大家一起討論下LLC這個拓撲的原理和設計。
  • 電壓源高頻交流環節AC AC變換器原理研究
    摘要:首次提出了電壓源高頻交流環節AC/AC變換器電路拓撲族,這類電路拓撲由輸入周波變換器、高頻變壓器、輸出周波變換器構成。分析研究了這類變換器穩態原理與移相控制策略,繪出了變換器的外特性曲線。
  • 大功率高頻硬開關PWM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大功率高頻硬開關PWM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馮興海,孫洪雨, 發表於 2020-12-03 10:13:14   作者:馮興海 , 孫洪雨 , 郭長林
  • 大功率高頻電鍍電源的軟開關技術分析
    1 大功率電鍍電源軟開關技術的分類  大功率高頻電鍍電源實際上是一種低壓大電流的整流裝置。通常採用PWM DC—DC移相全橋變換器拓撲。  由於PWM DC—DC移相全橋變換器的超前橋臂只能實現ZVS,而滯後橋臂可以實現ZVS和ZCS,可以將PWM DC—DC移相全橋變換器的軟開關方式分為兩類:  (1)ZVS方式:零狀態工作在恆流模式,超前橋臂和滯後橋臂均實現ZVS,適合於電力MOSFET;  (2)ZVZCS方式:零狀態工作在電流復位模式,超前橋臂實現ZVS,滯後橋臂實現ZCS,適合於IGBT
  • ZVZCS移相全橋軟開關工作原理詳解
    ZVZCS移相全橋軟開關工作原理   (1)主電路拓撲   本設計採用ZVZCSPWM移相全橋變換器,採用增加輔助電路的方法復位變壓器原邊電流,實現了超前橋臂的零電壓開關(ZVS)和滯後橋臂的零電流開關(ZCS)。電路拓撲如圖3.6所示。
  • 升壓式變換器的工作原理
    降壓式變換器的損耗較小,效率較高,主要應用於由電池供電的可攜式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智能水錶和煤氣表等。升壓式DC/DC變換器的拓撲結構升壓式DC/DC變換器的拓撲結構如圖2-2-1所示。圖中U I 為直流輸入電壓,VT為功率開關管,VD為續流二極體(也稱升壓二極體),L為儲能電感(也稱升壓電感),C為輸出濾波電容,U O 為直流輸出電壓,R L 為外部負載電阻。
  • 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雙閉環控制系統設計
    摘要:提出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閉環系統設計方案,基於PWM控制器件UCC3895設計一個>雙閉環控制系統,該系統採用電壓外環和電流內環的控制方式,在電壓環中引入雙零點、雙極點的PI補償,電流環中引入斜坡補償,結合實應用對閉環系統進行實驗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的閉環系統動態響應快,穩定性好。
  • 基於三電平LLC諧振型變換器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機的設計研究*
    其既能滿足高電壓大功率,又能實現高頻軟開關技術,以降低變換器開關管的損耗。半橋三電平LLC諧振拓撲電路具有高輸入電壓、高功率、寬範圍輸出電壓[3],將其應用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機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闡述工作原理與特性時,給出了設計思路與參數設計及選型仿真驗證400~800 V輸入、10 kW輸出實驗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 10kW全橋移相ZVSPWM整流模塊的設計
    本文介紹的10kW全橋移相ZVSPWM整流模塊正是考慮了這種要求,它採用了加鉗位二極體的ZVS-FBPWM直流變換技術,控制電路採用UC3879專用全橋移相控制晶片,同時在輕載時採用了降低開關頻率等技術,具有重量輕,效率高等優點。
  • 基於新能源汽車用高低壓隔離雙向DC-DC變換器
    基於移相全橋拓撲,通過數字DSP晶片控制實現高低壓電源能量的雙向傳遞,較傳統新能源汽車DC-DC成本無增加基礎上新增應急電源、高壓迴路預充電、多餘電能轉換高壓迴路再利用等功能,該方案降低了系統成本、提升整車續航且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維護便捷性和可靠性。
  • 應用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可有效降低電磁幹擾
    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與安全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陳強、陳章勇、陳勇,在2019年第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EMI分析」),針對傳統單端變換器中電壓和電流變化率大、電磁幹擾嚴重的問題,研究一種基於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