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香修【萬境聽香】
第一站「香/音樂/自然共賞」
香師:書芸
早上~
第一款香:感受特別豐富,草香、涼香、果香、甜香……香韻呈發散狀。畫面就是森林、溪水、草地、樹木……是大自然的非常豐富。給予是它的主題,就是大愛、付出。
第二款香:是奶香、甜香、花香,這首音樂中有度母咒,結合香之後,給人的感覺更多是慈愛。香韻呈團狀、包裹感,是像母親一樣的溫暖懷抱。慈愛是它的主題。
下午~
第一款香:呈現的場景像在靈隱寺,有雨水低過屋簷下過,僧侶持咒且腳步匆匆,又像人生百態。有僧侶、行人、信眾、遊客,都很肅穆莊嚴,每個人都朝向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行走。莊嚴、肅穆是它的主題。
第二款香:不像之前的沉重莊嚴,而是聽完法之後的歡喜心在其中,這要比之前的更活潑,令人更愉悅,它的體感就是從心臟到腸胃的飽腹感特別強。
下午的兩款香都是以木香調為主的,都是柱狀、發散狀,體感也很明顯,特別充滿能量。
這四款香的主題也特別明顯,第一款就是付出、給予,第二款慈愛,第三款莊嚴,第四款法喜。
香師:默默
品上午第一款香的時候:
音樂和大自然的狀態完全結合在一起,品聞的香,先是煙火氣比較明顯,後邊果香、花香、蜜香、奶香,很豐富。
第二款香的時候:
阿堅老師唱完度母心咒,這款香和音樂讓我感受到的全是我身邊母親的形象,卓瑪老師那款香有很濃鬱的甜香、蜜香、花香,特別暖,有包裹感,有感動、被關愛,很有安全感。
下午第一輪:
感覺到有下雨的場景,就好像在水簾洞,但是又很神聖,有一陣木香、草香先過來,然後一陣涼意,腦子裡浮現的,就是在下雪的一個地方,有寺廟,非常有莊嚴神聖的感覺。
下午第二款香:
一開始是很歡快的音樂,呈現的是很豐收、很歡樂,瓜果成熟的那種場景,香是以木香為主,涼香也有,音樂響起的時候,呈現的是那種月光下的湖面,有像月光菩薩那種形象。
其實是配上音樂和沒有配音樂比較,我平時品香是很難能品到意境,但是我發現在音樂當中畫面特別豐富,特別清晰,不管有沒有香,這個畫面感都在有。有香以後畫面感會馬上去切換,我也在想這個事情其實也挺好玩的,其實香和音樂結合以後,跟單純的品香跟單純的品音樂,它真的是有非常的不同的一種感受。
香師:蕙然
第一款香:特別溫暖,感覺太陽照在身上,花香、草香、果香很豐富地就過來了。
第二款香:非常濃鬱且層次更加豐富、寬廣。
上午更印象深刻的感覺就是,人與自然在一起,人不是主角,大自然是主角,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當中。
下午:我感覺這個音樂和香太豐富了,是對於身心、精神的一趟旅行,有一種萬般皆放下的感受,去品味香,香裡的那種涼然後還有苦都有,卻也非常平非常靜非常沉,沒有什麼幹擾,也能夠感受到兩位老師對於真理的追求,非常的純潔。
一下子讓我感覺溫和、溫暖、煙火感、人情和浪漫,品香時身體的感受特別豐富,以更大的視覺來俯視我們之前的所有,這種感覺特別美好。
下午品香是沉醉在音樂當中去品味,香時不時的飄過來,香跟音樂放在一起就是,帶香味的音樂的那種感覺。
香師:子吟
第一輪:整個畫面非常豐富,有水有鳥叫聲有樹和其他的生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香來候,品聞到清香、樹脂香、果香等,這一款香的畫面帶來自然的氣息,會看到樹林、草原、果園。
第二輪:因為有度母心咒的加入,香非常甜,有果香、蜜香、樹脂香等,變化豐富,先比較平緩,然後再放射開來,再往身體各個方向走,空間上包容感、絲縷狀、放射狀,這款香會品得特別感動,會感受到父母之愛、師長之愛、友誼等,主打的是愛與慈悲、包容,柔軟而有力量。
下午第一輪:會感覺到海上的清風,品香時一開始會有煙火氣、木香、清香,然後有柔軟甜蜜,特別有訴說感,中間會有一個小的高潮的部分,後面又是趨向緩和,到最後就好像是往事隨風一樣,一切只留各自心底,在一些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內心再回歸到寧靜祥和狀態當中。
下午第二款:香會更加甜蜜,更富有變化。跟早上的第二款香有一點共同的地方,就是溫和、包容。換過樂器後音樂上面的感受就是心靈有療愈感,是有一些比較平緩的力量恰到好處地陪伴著。
香師:雲慧
從來沒有過這種強烈想分享的渴望。更有靈魂被滋養的感受。這一天下來把這個四大主題曲目包括卓瑪老師這款香,就是感受到這種人與天地萬物,人與音樂與香的和合,和靈魂的連接。開始上午第一曲就完全是自然的聲音,那款香品聞起來,感覺回歸自然,是那麼美好。第二曲是與宇宙和合起來,它這麼甜,很遠的時候就是一種慈悲的力量,溫暖和香甜的力量。
下午回到室內,依然是自然和靈魂的和合,身心自在。
卓瑪老師說三識鑑香法,其實不只是香味、意境畫面這幾個方面,還有就是對於人生的影響,跟自然、跟香、跟靈魂的力量都在了,特別美好,感恩兩位老師,謝謝所有的相遇。
香師:一朵
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老師的香和阿堅老師的音樂都特別自然和純粹,這是我非常喜歡且很感動的。水聲鳥叫聲各種大自然的聲音,讓我整個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香傳過來就感覺已經與天地萬物融合在一起了,輕鬆、放鬆。
第二首曲子,剛好太陽也出來,一下子特別溫暖,像母親的擁抱,讓人感動,音樂 、香與整個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下午第一輪音樂和香,帶給我像杜甫草堂水流下來的畫面,非常清爽。歡快音樂那一段,香更像跳舞的女孩子,體感很明顯,仿佛在經絡裡流動。
走進【至和香修】
大家會如何定義至和香修?
至和香修是一個香道流派
至和香修是一個香學體系
至和香修是一種香意美學
至和香修是一種修心養身
至和香修是一種生活方式
至和香修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正確的「生命滋養方式」,有人通過琴棋書畫或者太極瑜伽,而我們這樣一群喜歡自然的人則是通過「香道」,以香為指月之手,通向那生命更有品質的狀態。我們通過香氣的方式來釋放情感、涵育人格、提升品位、改善身心、調節人際,我們在生活中因香聚合一切的美好,通過香道的方法去改變生活,審美藝術、養身修心,用芬芳的方式過好一生,在香氣的妙曼沉靜中做自然自由的自己, 在東方香氣的古老傳承中表達自己,沒有糟亂、焦慮和壓力,沒有不安、庸碌和喧囂。以香氣之美、以芳香之趣,安定在平常的日子裡,抵達內心,完美人生。
我們在強調一種生活方式的轉化,除了穿衣吃飯之外,更加注重去打造自己的高品質生命,我們更加關注內心的幸福指數,身體的健康狀況,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身心至高的平衡,遇見真正更好的自己。
至和香修的發展成就
*首個在國內提出「香意美學」概念並完善理論和實踐;
*深入研究實踐了「文人香」的"藝術表呈原理"和"人文精神價值",引領當代香氣藝術的人文發展;
*率先在國內提出「香者修養精神」(禮敬靜 善和寂);
*第一個在國內完成「茶香共賞」的組方理論研究並實踐推廣;
*第一個在國內舉辦具有「人文精神內涵」的香席雅集,並實踐梳理當代香席人文美育理論;
*提出「香修」概念朝向「以藝臻道」的內涵開設課程,形成有次第、有理論方法的體系;
*第一個提出 「香氣審美」理論並將香氣審美運用生活化推廣傳播;
*傳承中華傳統制香精神及堅守九大傳統制香工藝製作香品;
*在國內首個將古老香道與現代心理學一起探索運用的流派,並實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香修方法」;
*創立「行香十二式」及「三識鑑香法」;
至和香修,從理論建立到實際修習技藝方法,次第分明而有系統地詮釋、傳承、運用、傳播中國和香文化。
至和香修正在做什麼
至和香修正在做課程?不僅僅是課程。
至和香修正在做產品?不僅僅是產品。
「至和香修」香學體系倡導:以香意美學的生活方式,改變個體生命世界,體悟自然本真。
*自2013年開設課程以來,至和香修在全國已經超過兩千多人多學員數量,學生遍及全國各地及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及海外。
*授課教室分布華西南、華中、華北、華西,全國發展有30間傳習教室,傳授培養香文化傳習講師29名。
*開設不同的香道課程14門,是目前培訓課程門類最豐富、體系內容最完善的香學流派之一。
*原創組方製作的成品香品三十餘種,涉及到養生香、生活香、宗教香、文人香四大類別,有線香、香粉、香丸、香膏、香牌、香灸、香囊、錐香、盤香等多種香品形態。
*著有香學書籍一部,發布行業論文、文章若干。
*國內各地香道雅集及大學公益課超過百餘場。
至和香修,是一種人生態度
我們試圖想帶給更多人一種全面立體的香氣文化並可以導入到當下的生活中去完成個體生命的品質提升,我們想傳達的是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自信。運用中國古老智慧的寶貴文化來滋養當下的生活,成就個體生命發展。我們在做著許多堅守,一做八年還會繼續。
這八年來,我們堅守了什麼?
我們在堅守九大傳統技藝制香;
我們在堅守著對中華和香文化的中正傳播之心;
我們在堅守通過香修去影響更多人關注身心關係;
我們在堅守中華香氣療愈的運用與實踐;
我們在堅守「中華和香品類的全面」研究與傳播。
我們很難去界定至和香修是什麼,但是有一點可以很明確地知道,那就是:在至和香修,我們的生命正在得到不斷的滋養,個體生命經驗到了更好的轉化。窮盡一生,我們的目標不正是完善自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