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鞋履、包袋、首飾。
以上四大品類作為潮流市場的中堅力量,撐起了大部分購買需求,當然,也撐起了大部分銷售額。但是「貪心」的我們一定不止滿足於視覺上的與時俱進,隨著潮流領域的擴大,香氛也作為一大項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香氛,亦或是「氣味」,作為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體現方式,只能依靠我們的嗅覺與其「容器」來實現它的「實體化呈現」,而這也給予了設計師們更多的發展空間,把香氛這一形式升華,締造出了許多超越其本身的藝術作品。此番KK總結了幾間「不務正業」的品牌,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可視化」氣味的。
* 01
PARTS OF FOUR
PARTS OF FOUR最初進入潮流人兒的視野當中是作為Rick Owens的「御用首飾」,他張揚、暗黑、獨立的哥德式風格吸引了同樣極富個人特色的服裝設計師Rick Owens,因而在歷屆秀場,我們都不難看到PARTS OF FOUR的作品作為服裝配飾的一部分而展示出更加飽滿的造型。
2011年,由Evan Sugerman成立於美國洛杉磯的PARTS OF FOUR早期作為蘊含雕塑背景的廠家,意在將儀式和記憶作為一個系統去呈現——人類、動物、自然、行星等等元素都作為Evan冥想的靈感,並將材料、形式等過程疊加進而誕生了真正完整的,生產珠寶、裝置藝術、家居產品乃至家具的PARTS OF FOUR。
金屬、動物頭骨、木材、水晶石等元素都被PARTS OF FOUR運用到了自身的產品當中,其粗獷而不羈卻又充滿「未完成感」的產品表現也吸引了眾多粉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PARTS OF FOUR也生產了極具辨識度的香氛類產品。
Evan的妻子Jannah Roy擁有著對香味獨特的理解,作為歐洲薩滿教的教徒,信奉黑暗力量的Jannah對束縛、掙脫、自由的展現也被運用到了她作為調香師的職業生涯當中。延續了PARTS OF FOUR一貫的原始質感,每件蠟燭容器都由手工製作,刻意而為之的「粗糙」和手工感也與氣味相輔相成的呈現。龍涎香、乳香、生薑、白麝香、鼠尾草等等獨特的元素通過特殊的結合與燃燒,也呈現了與其品牌一致的特殊質感氣味。
* 02
Buly 1803
經歷了兩個世紀變幻的L'Officine Universelle Buly 1803(以下簡稱Buly 1803),在這兩百年間晉升成為了巴黎最富有特點的美妝屋之一。 創始人Jean-Vincent Bully身為香水師,蒸餾師和化妝師,在香水和化妝品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他以其引領潮流的配方在整個歐洲聲名鵲起直至今日。
現如今,Buly 1803的店鋪遍布全球各地,每間專賣店的室內設計靈感均來自17-18世紀的藥房。許多小格子的豐富的木櫃搭配金色大理石臺面甚至是漂亮考究的地磚和天花橫梁上伊莉莎白時期的花卉圖案,每一寸角落都布滿細節。這份對於空間審美的把控也被疊加在了其產品之上。
此外,Buly 1803店鋪內的書法家會使用漂亮的字體將你的名字寫於產品之上。當下產品的包裝設計已經作為藝術加分項被廣大品牌所推崇,而對於Buly 1803來說,百年如一日的將這一份嚴謹進行下去也為每一名店鋪的消費者帶來了不可替代的愉悅感受。
由於對自然的崇尚以及對人身體的尊重,在Buly 1803的店鋪內琳琅布滿了來自世界各地香氣的原材料,除常見的玫瑰、柑橘等元素外,像胡蘿蔔、刺梨這種獨特的原材料也是形成Buly 1803自身品牌語言的重要一點。
Buly 1803的香薰蠟燭均使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由古代印度花瓶風格流傳下來的設計元素在盡顯高品質製作工藝的同時也可作為不錯的室內裝飾品而被運用。天然大豆蠟與椰子蠟的結合也保證了燃燒時的溫暖與安全性,配合Buly 1803精心調配的各式香氣,及視、嗅為一體的感官體驗未嘗不是你想要的全新嘗試。
* 03
Tom Dixon
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設計師Tom Dixon已經成為當下最熾手可熱的家居、燈具設計師之一。最初於80年代中期嶄露頭角的Tom被稱為「沒受過訓練的天才」,他獨有的將「空間」通過微妙手法進行了展示,並且充滿激情的為自己和其他年輕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空間去進行設計與後期連鎖的銷售。直至2002年,Tom在倫敦成立了同名家居品牌,憑藉其優秀的空間構成能力以及歷年所呈現的獲獎作品,Tom Dixon的品牌價值也隨著市場的需求以及對於藝術家裝的認可水漲船高。
對空間與光影的理解,使Tom Dixon先後為倫敦皇家學院餐廳、米其林三星大廚Jamie Oliver餐廳以及Shoreditch House酒店等等著名場所設計,其作品還被紐約MoMA和倫敦V&A博物館永久收藏。
他籤名式的設計風格,將工業、紡織這兩種處於質感對立面的設計方式相結合,「柔軟」與「堅硬」的紋理和觸感,被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感包圍並營造出專屬於Tom Dixon的空間。
香氛,隸屬於「空間氛圍營造者」的一種,也被Tom Dixon的美學領導加入到了其產品線當中。金屬、大理石、彩色玻璃等不同元素的使用在打造不同質感的同時也給觀者傳遞出不同溫度的香氣體驗。並且,因對於產品的執著,每一份手工製作的香氛製品也透露了其深厚的品牌內涵。品牌官網的一句話讓KK非常在意,「我們的每一種氣味都是手工挑選的,以創造一種令人回味的感官體驗,從英國賓利的後座,到鑄造金屬的尖銳氣味。」。
* 04
Fornasetti
「我不相信時代或時間。我不。我拒絕把事物的價值建立在時間的基礎上。我不會設定界限,也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能激勵我,我要釋放我的抱負,超越普通人的界限。」——Piero Fornasetti
以上便是Fornasetti老爺子對於自己設計生涯,亦或是整個設計領域的一份警醒。Fornasetti成立於戰後的米蘭,那時的義大利被激情和活力所佔領,Fornasetti的出現也在20世紀藝術領域最高產的義大利佔有了一席之地。他使用珍貴的陶瓷作為主材質,設計並製作了眾多不可抑制其創造多樣性的產品,並以其作為核心跨越了藝術的各式邊界因而讓觀眾對此產生思考,而這便是Fornasetti的「實用的瘋狂」。
這張臉的主人名為Lina Cavalieri,身為19世紀最出名的歌劇女高音兼演員,Fornasetti一次偶然在雜誌上見到了她的面容後便被她端莊的古典美以及神聖的如催眠般的眼神所迷住,並從1952年起開始為他心中「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畫「臉」,時至今日從未停歇。
儘管瘋狂「畫臉」這一行為放到現在來看似乎有點在法律的邊緣左右橫跳,但不可否認的是,Lina這張臉由於Fornasetti的加持,也成功的成為了藝術圈最有名的「臉」之一。
Fornasetti運用其擅長的「瘋狂」,將Lina的臉系列產品命名為「tema e variazioni」,以各式表現手法呈現,而以怪誕的家居產品立足於市場的品牌也隨著這張臉的加入變得更加富有辨識度與不少的玩味感。大豆蠟結合精心調配後的各式香氣伴隨陶瓷製的容器,相信在燃燒過後,天馬行空設計的陶瓷罐也會成為家居裝飾的一個點睛之筆。
* 05
ONNO
ONNO出生於坦尚尼亞,大自然豐富的色彩和濃鬱的香味讓ONNO強烈的希望把這種感覺帶走與更多的人分享。融合了坦尚尼亞東非國家遼闊草原的自然氣息以及人文粗獷的民族色彩,ONNO將極富原始設計的產品表現帶入了家居靈感。
ONNO的創始人Ilse將異國土地的奇妙歸屬感以及能夠給予人們內心的平靜通過香氛這一介質傳播,非洲獨有的豐富的香料和民族文化所帶來的紋理感相融合未嘗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經驗,這份神奇的感覺也被ONNO封存在了香味和蠟燭柔軟的光芒當中。
蠟燭的氣味、紋理和夢幻般的光線融合為一體,這些都是ONNO希望傳達給別人的訊息,將坦尚尼亞風情關在這一小小的容器當中,與家居氛圍相結合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又迷人的時刻。ONNO採用尖端的比利時製造標準,運用全手工製作的工藝,在每一件容器都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的同時講述異國他鄉和遙遠的地方的故事。
以上,便是今天的「真香」。作為家居的一部分,香薰的形式不僅限於蠟燭一個品類,線香、擴香、香石等等呈現手法也不僅是作為「提供香味」這一種功能,更多的在潮流藝術融合的今天,作為藝術品裝置也讓香氛的作用之處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