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鑫:華大基因譜平臺 將網際網路+引入基因領域

2020-11-23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華大基因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VP官鑫在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上接受了網易科技的專訪,官鑫介紹,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信息學中心,官鑫所在的團隊是華大的一個網際網路團隊,是要打造一個基因譜的平臺,華大基因希望能夠把網際網路+這個概念引入到基因健康這個領域。

官鑫表示,基因譜的平臺通過開放的能力,可以整合一些醫療健康領域的資源,整合到線上線下的資源,構建基因生態圈,最後能夠服務全民健康,能夠真正實現華大的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

以下是採訪實錄:

網易科技:各位網友大家好,我們今天很榮幸的邀請到華大基因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VP官鑫官先生。

官鑫:你好,網友們好。

網易科技:官先生,能不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華大基因和我們的平臺?

官鑫:好的,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信息學中心。其實我們也是中國的國家基因庫的承建單位,承辦單位,我們同時也是在去年、前年通過收購CG,成為了中國唯一擁有基因測序核心智慧財產權的這樣一個機構。我們這個團隊是華大的一個網際網路團隊,我們其實是在打造的一個叫做基因譜的平臺,我們其實希望能夠把網際網路+這個概念,引入到基因健康這個領域。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夠去傳遞一些行業的資訊,科普、普及一些基因健康的知識,同時也能夠給到我們的合作夥伴開放一些華大所擁有的特殊的能力,包括在基因測序行業這個全球領先的能力。

通過開放這個能力,可以整合到一些醫療健康領域的一些資源,整合到線上線下的資源以後,構建這樣的生態圈,最後能夠服務到全民健康,能夠真正實現華大的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我們這樣一個團隊就是一撥在全球的基因組中心裏面幹網際網路這個事的這樣一個年輕的團隊,我們打造的平臺叫做基因譜,是這樣一個網際網路平臺。我們希望的目標是基因譜這個平臺能夠成為基因健康這個細分領域的第一品牌。

網易科技:基因譜這個產品,對於網際網路滲透健康醫療領域,您覺得基因譜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官鑫:因為其實在網際網路+醫療這樣的一個領域裡面,其實現在有很多公司在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有做問診的,像春雨這樣的做問診的,也有做一些O2O的,包括醫藥的電商的這樣很多行業的,包括掛號這樣很多一些公司在做。其實我們覺得,其實在精準醫療這樣一個概念下,其實非常缺乏的是基因所相關的一些能力。我們其實也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夠把這個基因健康的華大的一些能力開放出來,能夠促進整個網際網路+醫療。但是我們更多的願意提網際網路+健康,整個這個行業的發展。

網易科技:一提到基因,可能普通人就覺得它是一個很深奧的醫學的術語,那麼我們華大基因這個平臺,有沒有一些較為親民的產品和服務,讓人們更容易接觸到這種基因產品?

官鑫:其實在華大,包括在我們的基因譜平臺,現在提供給用戶的有幾類產品,一個是生育健康相關的,我們一個明星產品就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是可以跟傳統的這種唐篩更加安全,更加無創的去檢測唐氏綜合症。傳統的唐氏綜合症的檢查是用初篩以後,剩下60%的高危的孕婦都需要去做一個羊水穿刺,可能會包括有很多風險,包括很多難度,我們這個基因技術就可以通過抽外周血,直接檢測到胎兒的一些DNA情況,然後檢測到這個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這個是我們的一個明星產品。

相關的還有孕前的檢測,包括新生兒出生以後的耳聾代謝的一些基因檢測,包括我們現在也在推出的叫做愛IN家的品牌,用基因來指導整個生育健康,可以把寶寶的整個基因的情況都測一遍,來指導孩子的用藥、奶粉這些各種各樣的一些健康情況,這個是生育相關的。

我們還有一些線,比如說跟腫瘤相關的線,是在去年發布的相關的一些產品,這個產品現在也是在國際上領先的,我們可以通過檢查一些遺傳性的腫瘤風險,可以通過一個游離DNA技術,去檢查一個比影像學提前三到六個月,去發現一些早期腫瘤的跡象,同時也能夠用基因技術來判斷一些癌症的一些情況,結合他一些指導的靶向用藥,這三個產品其實都是跟腫瘤相關的,這個也是華大能夠服務老百姓的一個很好的產品。

現在我們還在推出的輕應用,我們叫做微醺,其實是我們希望打造一系列的我們叫做基因BOOK,打造一系列的書,您看到這是一本書的包裝,其實裡面是一個口腔採集盒,其實採集你的唾液,就能夠用很輕的採集採樣方式,比起測腫瘤來講是要抽血嘛,用一個比較輕的採樣方式,可以檢測到你飲酒、解酒的一些能力,其實有些基因決定你的解酒酶的活性,其實這些解酒酶在決定你酒精對你的傷害,這樣的基因檢測,我們把它包裝成一個網際網路的產品,我們裡面會加入了很多網際網路的好玩的應用,包括遊戲、排行這樣的一些應用,這個是我們推出的第三類,我們叫做娛樂基因,或者輕基因的產品。

另外還有基於基因庫的什麼幹細胞保存,這樣很多很多能夠服務到大眾的產品。

網易科技:據我所知,微醺這個產品只有99元,是嗎?

官鑫:對,這款產品是一個我們用網際網路思維來打造的產品,所以其實我們定價是在99元,但是成本其實會比這個高啦。我們的這個定價是希望用網際網路的方式,讓用戶能夠用很低的門檻了解到基因,而且也很廣泛的去傳播說,基因其實跟你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而且能夠給你的健康帶來很多的幫助。有了這個作為網際網路入口以後,其實未來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基因行業,倒過來也能推動基因行業的科研和產品的發展。

網易科技:是不是我們推微醺這樣產品的戰略的意義,就是讓更多用戶了解到我們基因譜的產品?

官鑫:對。

網易科技:做進一步的檢驗?

官鑫:對,從具體來講,當然我們首先是希望通過這個產品,能夠把我們的基因譜這個平臺,能夠把人氣打造起來,把用戶量做起來,更廣泛的意義是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只有老百姓都明白了這個基因跟自己生活很相關,那麼大家都會參與到更深的一些基因研究,或者體驗到更好的基因產品,這個從長遠來講是對整個行業的發展。

網易科技:目前基因譜開啟了哪些合作模式,與哪些組織有合作?

官鑫:我們其實基因譜首先我剛才講到的是一個很開放的平臺,我們其實希望能夠開放華大的一些資源和能力,能夠整合整個醫療或者健康的,包括網際網路的一些資源和線上線下的能力,所以我們其實允許各種層面的合作。現在比如說我們開展了一些O2O的線下體驗的合作,我們跟一些醫療機構開展了這種,他們做我們的線下服務點這樣的合作,我們在線上,購買我們的基因檢測,然後到我們的線下的合作機構去採血,包括做一些諮詢服務,比如我們在深圳有很多醫院,都跟我們合作,我們現在在成都也跟一些門診,一些私立醫院都在做一些合作。這些合作都能夠促進整個基因和健康行業的發展。

同時我們跟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在合作,比如說春雨、咕咚、騰訊、阿里,其實我們都有一些廣泛的合作。其實我們接下來還會推進的是叫做全民參與的一種合作,我們希望把所有網民的這種傳播能力都能夠調動起來,這是我們其實在,總體來講我們其實對整個網際網路+健康領域的合作都是非常歡迎的。

網易科技:這種O2O的模式,這種合作的結果,合作的成果,目前有什麼樣?

官鑫:我記得去年的這個網際網路大會上,我們宣布說開始做基因O2O這件事情,這個我相信應該是在整個全國的行業裡面第一個做這件事情的,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其實,我們當時因為對這個行業的這種O2O還是很慎重的,我們其實只在深圳做了試點,在深圳的試點情況是,我們其實在這一年一共籤約了11個線下的合作醫院成為我們的合作點,同時我們售出了1000多份基因檢測,通過網上直接銷售,沒有經過任何線下的渠道做的銷售。而我們現在其實在近期已經跟四川、廣東、廣西的很多機構都展開了合作,而且在幾天前,我們四川的O2O合作已經上線了,大家也可以在網上購買基因檢測,到四川我們一個叫做星光門診的合作醫療機構,去進行線下的服務。這樣一個試點,我相信也會在其他城市很快的開展起來。

網易科技:對於基因檢測,選擇我們基因譜產品的這些用戶,他們最大量的需求是想了解自己的基因中的哪些事情?

官鑫:我明白您的意思,是這樣子的,因為其實基因這個行業和這個技術,其實是可以幫助到老百姓特別特別多的方面。不同的老百姓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說我們前面的那個明星產品,帶給老百姓的主要是看看自己懷的寶寶有沒有一些遺傳性的疾病,包括我們說不傻,不要變成唐氏綜合症,相對出現這種痴呆兒,或者一些比較嚴重的一些遺傳性的罕見病。

網易科技:像唇顎裂這種病可以檢測到嗎?

官鑫:對,這個也是一個基因,一個單基因病。但是這個用現在的無創產前的技術,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發。但是我們其實可以通過抽取胎兒的DNA是可以檢查的,但是抽取胎兒的DNA就不那麼無創了,就需要抽取了。另外一些需求,比如像剛才我們說的喝酒這個事情,其實是一些社交群體,包括一些關注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包括我們甚至認為大學生可能就業的時候,也可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做一些銷售類的工作,但是這個看自己的醫院了,我們覺得這個總之來講這些產品其實是能夠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對老年人來講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說一些慢性病管理,包括腫瘤方面的管理,都可以用基因技術來做。包括女性來講也有乳腺癌,大家都知道的安吉麗娜茱莉的這個事情,她就是一個檢測到有遺傳性乳腺癌的風險,所以做了乳腺切割的手術。比如說宮頸癌,卵巢癌,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基因技術來給女性的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的。

綜合來講,基因技術可以給老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幫助。

網易科技:最後請您說一下我們這個基因譜開放平臺目前最大的優勢在哪兒,最大的願景是什麼?

官鑫:好的,其實剛才我也大概的有提到,基因譜的這個最大的優勢是依託於華大的這種大數據的能力,和華大在整個科研產品方面的能力。因為華大本身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中心,包括國家基因庫的承辦方,這些都是華大能夠通過基因譜這個平臺開放出來的能力。它的願景,我們其實是希望通過開放這些能力,能夠把整個需要基因這樣的能力和進入到這個行業的基因,網際網路健康這樣行業的一些機構,我們能夠合到一起,大家能夠互相提供自己的能力,然後為整個健康事業帶來一定的幫助。

總的來講,基因譜的願景就是華大的願景,就是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網易科技:謝謝官先生。

官鑫:謝謝你,謝謝主持人。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遺傳病篩查檢測助力精準醫療
    近日,華大基因與百餘位來自國內致力於出生缺陷防控的臨床工作者,圍繞孕/產前篩查、遺傳病臨床科研進展與發展、實驗室建設與規範等方向展開了專題討論和案例交流,希望通過學術交流的平臺,促進臨床篩診水平的提高和新技術的發展,讓千萬家庭遠離出生缺陷,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 華大基因:全年營收持續增長 科研成果逐步落地
    華大基因表示,2019年公司在生育健康、腫瘤防控、病原防控和大數據等領域重點產品的開發及相應資質報證方面加大了研發投入力度。2019年預計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金額約4900-7900萬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華大基因將耳聆可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產品全面升級,打造出適合中國人群的耳聾基因篩查產品;基於國產高通量測序儀的肺癌多基因檢測試劑盒獲得了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打破國外測序儀在腫瘤基因檢測試劑盒領域的壟斷局面;除此之外,華大基因還發布了NIFTY多種單基因病無創產前檢測產品,在國內率先實現一次無創檢測多種顯性單基因病的臨床應用。
  • 華大基因「聚焦均衡式」布局:擬引資發力感染防控業務
    12月27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所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華大因源」)將通過增資和轉讓股權的形式引入多家專業投資機構。資料顯示,華大因源系華大基因持股比例81.36%的控股子公司,於2019年8月29日註冊成立,系華大基因體系內專注於感染防控業務的研發和經營的獨立主體。本輪融資中,華大因源擬引入領投方高林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松禾資本,跟投方博遠資本、長城基金、禮來亞洲及鍥鏤投資多家專業機構。
  • 華大基因,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基因測序
    華大基因成立於1999年,致力於在人類健康服務事業和科技應用領域的發展。華大基因堅持「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彰顯了世界領先的測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中的國際領先地位。
  • 華大基因:用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
    兼顧抗疫的同時,華大基因始終不忘「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使命,在遺傳性耳聾、孕前遺傳病、無創產前檢測、腫瘤、病原感染等多個領域持續研發新產品,滿足多樣化需求。華大基因的創新永不停止,在上述提及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的基礎上,公司又進一步將可移動的實驗室方案拓展為車載實驗室,通過車載或車掛形式,將PCR實驗室與大型貨車結合,進一步突破了場地的限制,具備迅速響應、迅速移動、迅速投產、智能管理、空間可拓展的特點。三款名為華景、華翔、華瑞車載火眼實驗室,將更有效地應對可能在秋冬季再次「抬頭」的新冠肺炎疫情。
  • 華大基因牽手華為雲,雲端解密基因奧秘
    雖然電影中探討的基因決定論目前仍是生物學界辯論的主題,但對於基因的「測定」與「解讀」是近些年生命科學領域最熱門的一項研究。實際上,人類對於生命科學的熱情從20世紀中葉就已經開始。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提出標誌著生命科學進入了一個新紀元,而電影所設定的那個「未來」,如今卻已然近在咫尺。
  • 華大基因:5年不減持承諾的背後
    隨著華大的壯大,汪建通過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控股」)控制了華大基因、區域公司、測序設備、農業、法醫、網際網路、物流、電商等盈利板塊和基礎研究、教育等非盈利板塊,建立了自己的基因王國。  40多家機構多批集結投資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2年12月,華大宣布旗下子公司華大科技出讓42%股份,首次融資13.98億元人民幣,由紅杉資本和光大控股牽頭,深創投、雲峰投資、軟銀中國等知名機構入圍融資名單。2014年,華大醫學也陸續引入幾批外部投資機構。
  • 華大基因:「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華大基因是基因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基因組學和感染防控領域有20餘年的積累,在病原感染檢測領域產品布局廣泛,曾經深入參加過2003年SARS疫情的戰鬥。其後在國內外多起公共衛生事件中,華大都在第一時間給予技術支持,致力於破譯致病基因組,研製檢測試劑盒,提供應對方案。科技戰疫的中國名片核酸試劑的出海,再一次讓世界看到中國的科技力量。
  • 華大基因:一群「科學土匪」的逆襲
    按照招股書,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由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基礎科學研究服務、複雜疾病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和藥物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四個板塊組成。涉及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複雜疾病類服務和藥物研發類四大領域服務,共計近20項與基因檢測相關的疾病篩查專業產品。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本文共3459字閱讀完約3分鐘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美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   有財經人士認為,光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說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   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國家基因庫為什麼會選擇華大基因來承建和運營?
    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向網易科技表示:「國家基因庫設有理事會,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衛計委四部委牽頭,深圳市政府共同參與。這個平臺怎麼建設、運營,按照什麼樣的機制實現資源共享,都由理事會建立標準。」另一方面,國家基因庫在未來的運營過程中能否發揮更大研發、產業化和社會公益價值,將取決於國家基因庫運營的具體操盤手華大基因的思考和運營方式。
  • 汪建對話郭臺銘,華大基因為何讓富士康生產測序儀?
    國內的基因測序企業多以第三方測序服務供應商的模式布局中下遊,測序實驗室是中國基因市場的主要增長份額。如何提升基因產業的製造能力、市場競爭力?是本土眾多企業努力的方向。  3月2日,一篇題為「富士康將為華大基因批量生產儀器設備」的文章引起行業內人關注。一個是「基因測序巨頭」,一個是「晶片工廠」,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要「抱團合作」了,這將給中國基因產業帶來哪些變化呢?
  • 華大基因
    機構介紹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基因測序第一股「王者歸來」
    硬核科技創新,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圈近年來,中國基因測序技術已位列全球領先水平,在這其中,華大基因作為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基因技術應用領域進行前瞻性的布局。自上市以來,華大基因年度營業收入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長率穩步提升。
  • 華大基因擬募資20億元 擴大基因診斷試劑及DNA合成產能
    基因測序成本不斷下降對於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原因,華大基因認為,未來基因測序市場將高速增長,而其現有的產能不足。2014年,Illumina推出HiSeqXTen,將成本降至1000美元以下;2016年,華大基因推出基於自主測序平臺BGISEQ-500全基因組測序產品,將成本降至600美元。華大基因稱,隨著業務高速發展,公司現有的醫學檢驗業務能力已不能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現有生產和交付環節所需的儀器數量、人員設置相對不足,自動化程度不高,已對樣本的診斷、分析及報告交付產生影響。
  • 喜馬拉雅聯合華大基因上線抗疫科普節目《戰疫》
    為更好地幫助用戶了解疫情、防範疫情,多家網際網路企業正利用自身平臺影響力,提升疫情信息服務質量。1月30日,喜馬拉雅聯合國內基因測序龍頭華大基因推出的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科普節目《戰疫》正式上線。圍繞這一重大社會公共衛生事件,《戰疫》由華大基因CEO尹燁主講,節目提供來自抗疫最前線的實時動態報導,並邀請專家全面解讀疫情,關注疫情成因與真相,給出專業的防治建議,讓每一個人學會科學地保護自己和他人。新冠比SARS更厲害嗎?華南海鮮市場是否是新冠源頭?高溫、酒精能殺死病毒嗎?「萬能神藥」維C、板藍根還有用嗎?
  •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0月2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以下簡稱「深圳臨檢」)中標河北省2020年-2022年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中標項目預算為1.8億元。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能夠在分子水平上明確病因,預防遲發性、藥物性耳聾發生,幫助臨床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和預後評估;通過對耳聾高頻基因位點進行檢測,能夠提升聽力障礙的早期發現率,預防部分聽力障礙的發生,從而降低家庭經濟負擔和整體醫療支出,減輕社會負擔。
  • Natera牽手華大基因,將開拓中國無創檢測新市場
    為了將Natera的循環腫瘤DNA Signatera微小殘留病變(MRD)測試技術在中國商業化,並利用中國測序巨頭華大基因的測序技術在特定市場中開展生殖健康測試,兩公司近日籤署了一項為期十年,價值5000萬美元的技術協議。根據這項協議,華大基因將向Natera支付5000萬美元作為預付許可費,預付特許權使用費和未來的階段性費用。
  • 華大基因定增募資20億元 用於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7月1日晚,華大基因公告稱,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份,募資總額不超過20.1億元。華大基因此次發行通過競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定價基準日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