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

2020-11-28 騰訊網

編者語:我們最近推送了(點擊可跳轉)

兩篇文章,都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其中【再燃新希望】德國研究結果--鹽酸溴己新對新冠2019-nCoV的反擊這篇文章在頭條號上點擊也超過27萬人次,由此也獲得了青雲獎,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厚愛。有圖有真相

很多讀者留言與我探討互動,我給大家做了回復與探討。我們推送這2篇文章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找到抗擊新冠的對策。假如能用現成的中藥和利用老藥溴己新的機理機制,不僅僅可以解決大量時間與資源。同時也會降低國家或者個人在用藥上的花費。對整個社會對整個行業都是有意義的事情。我作為一個有二十幾年的藥學研發經驗的科研工作者在盡我的微薄之力在為抗擊新冠出主意想辦法。

今天我們給大家推送涉及【再燃新希望】德國研究結果--鹽酸溴己新對新冠2019-nCoV的反擊中的一篇文獻資料的中文翻譯。本次翻譯稿完全按照原文的格式給大家呈現。下周我們會繼續推送另一篇文獻資料敬請期待。

本文來源見截圖: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

Markus Hoffmann,1*+Hannah Kleine-Weber1,2+,Nadine Krüger,3,4Marcel Müller,5,6,7Christian Drosten,5,6Stefan Pöhlmann1,2*

1感染生物學部門,德國靈長類動物中心-萊布尼茨靈長類動物研究所,德國哥廷根;

2德國哥廷根,哥廷根大學生物和心理學學院;

3德國漢諾瓦獸醫大學病毒學研究所;

4德國漢諾瓦,漢諾瓦獸醫大學新興感染和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

4柏林慈善大學醫學院,柏林自由大學、柏林洪堡大學、柏林健康研究所以及的德國柏林病毒學研究所;

5德國感染研究中心、德國柏林合作夥伴Charité;

6俄羅斯莫斯科塞切諾夫大學馬丁諾夫斯基熱病和媒介傳播疾病醫學寄生蟲學研究所。

摘要: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2019-nCoV在中國的出現以及其在國內外的迅速傳播,構成了全球性的衛生緊急狀況。冠狀病毒利用其刺突蛋白選擇並進入靶細胞,深入了解nCoV-2019刺突的進入可能有助於評估其全球流行的可能性並揭示治療靶點。在此,我們證明了2019-nCoV-S使用SARS冠狀病毒受體ACE2進入,使用細胞蛋白酶TMPRSS2用於啟動2019-nCoV-S。TMPRSS2抑制劑阻斷進入,可能會形成治療方案。最後,我們發現治癒合期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抗體可以阻止2019-nCoV-S進入。我們的結果揭示了2019-nCoV與SARS冠狀病毒感染之間的重要共性,相似的傳播性和疾病發病機制可能是這樣轉化的。此外,他們還確定了抗病毒幹預的靶點。

一句話總結:2019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具有共同的生物學特性,可以指導風險評估和幹預。

冠狀病毒科的幾個病毒在人群中不斷傳播,通常會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疾病(1)。相比之下,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MERS-CoV)則是通過從動物傳播給人類,並分別在SARS和MERS患者中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2)。非典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省出現,隨後的全球傳播造成了8096例病例和774例死亡(3,4)有關。該病毒以中國馬蹄蝠為自然宿主(5,6),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因此SARS冠狀病毒在麝香貓和浣熊狗中被鑑定出來,它們作為食物在中國的生鮮市場中被出售(7)。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或經批准的疫苗可用於抗擊非典,2002/2003年的非典的蔓延被常規控制措施抑制,包括旅行限制和病人隔離。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一種新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8-10)。最初的感染發生在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是由於與動物接觸所致。隨後,發生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11),疾病在中國迅速蔓延。在患者中檢測到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即與SARS-CoV密切相關的2019-nCoV,被認為是新肺部疾病的病原體(10)。2020年1月28日,共報告4593例實驗室確診感染病例,其中重症976例,死亡106例(12)。在中國以外的14個國家也發現了感染,皆與國際旅行有關。目前,尚不清楚2019-nCoV和SARS-CoV之間的序列相似性是否轉化為相似的生物學特性,其中包括疾病蔓延的可能性(13)。

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有助於病毒進入靶細胞。進入取決於S蛋白與細胞受體的結合以及細胞蛋白酶對S蛋白的啟動。SARS-S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CE2)作為進入受體(14),並利用細胞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啟動S蛋白(15-17)。SARS-S/ACE2的界面已經被闡明,發現ACE2的生物利用度是SARS-CoV傳播能力的關鍵決定因素。(6,18)。SARS-S和2019-nCoV-S的胺基酸同源性約為76%。然而,尚不清楚2019-nCoV-S是否像SARS-S一樣使用ACE2和TMPRSS2進入宿主細胞。

冠狀病毒的突刺蛋白可以進入複製缺陷性的水泡性口炎病毒顆粒中,如實反映了冠狀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關鍵因素(19)。我們使用帶有2019-nCoV-S的VSV假型來研究2019-nCoV的細胞進入。2019-nCoV-S和SARS-S具有相似的表達(圖1A),並被摻入到VSV顆粒中(圖1B),可以進行有意義的並排比較。我們首先關注了2019-nCoV細胞嗜性。對動物和人類來源的細胞系的轉導顯示,如預期的那樣,所有細胞系容易受到泛嗜性VSV糖蛋白(VSV-G)侵入的進入(圖1C)。值得注意的是,2019-nCoV-S有助於進入與SARS-S相同的細胞系譜(圖1C),表明受體的選擇具有相似性。

序列分析顯示,2019-nCoV簇有來自蝙蝠的SARS-CoV相關病毒(SARSr-CoV),其中一些(但不是全部)可以利用ACE2進入宿主細胞(圖2A和圖S1)。分析與ACE2接觸的受體結合域(RBD)的一部分受體結合基序(RBM),進行受體結合測序實驗發現結合ACE2所必需的大多數胺基酸殘基在2019-nCoV的突刺蛋白中保守的,而在 SARSr-CoV 之前發現的 S 蛋白中並沒有發現利用 ACE2 進入(圖2B).與這些發現一致的是,人和蝙蝠ACE2的定向表達,而不是人DPP4(由MERS-CoV使用的進入受體)(20),或人APN(由HCoV-229E使用的進入受體)(21)的直接表達,允許2019-nCoV-S和SARS-S侵入進入其他不敏感的BHK-21細胞(圖2C),這表明2019-nCoV-S就像SARS-S一樣使用ACE2進入細胞。

接下來,我們研究了2019-nCoV進入的蛋白酶依賴性。SARS-CoV可利用體內半胱氨酸蛋白酶組織蛋白酶B和L(CatB/L)啟動TMPRSS2-細胞系中的S蛋白(22)。儘管有效的抑制進入都需要阻斷這兩種蛋白酶(24),但是,TMPRSS2是在肺中的病毒靶細胞中表達(23),TMPRSS2(15-17)促進TMPRSS2+細胞系的進入,並且部分獨立於CatB/L。此外,TMPRSS2而非CatB/L活性對於SARS-CoV和其他冠狀病毒在感染宿主(25,26)中的傳播至關重要。為了初步了解2019-nCoV-S蛋白酶的選擇,我們使用氯化銨,它可以提高核體內的pH值,從而阻斷CatB/L的活性。氯化銨處理阻斷了VSV-G侵入進入兩個細胞系的研究,而Nipah病毒F和G蛋白侵入的細胞進入沒有受到影響(圖3A),符合預期。此外,氯化銨處理強烈抑制2019-nCoV-S和SARS-S介導的TMPRSS2-293T細胞的進入,而抑制進入TMPRSS2+Caco-2細胞的效率較低,這與TMPRSS2在Caco-2細胞啟動2019-nCoV-S兼容。事實上,對TMPRSS2(24)具有活性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卡莫司他甲磺酸鹽(camostatmesylate)有效地阻斷了2019-nCoV-S侵入的細胞進入Caco-2(TMPRSS2+),而對293T(TMPRSS2-)細胞無效,而CatB/L抑制劑E64d則具有相反的作用(圖3B)。此外,TMPRSS2的定向表達通過E64d將使2019-nCoV-S侵入的進入免於抑制(圖3C),證明2019-nCoV-S使用TMPRSS2進行啟動

治癒期的SARS患者表現出針對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體反應(27)。我們研究了此類抗體是否能夠阻止2019-nCoV-S的進入。恢復期SARS患者的血清以濃度依賴性方式抑制了SARS-S而非VSV-G的進入(圖4)。此外,血清減少了2019-nCoV-S的進入,儘管與SARS-S相比效率稍低(圖4)。因此,在感染或疫苗接種期間提高對SARS-S的抗體反應可能會對2019-nCoV感染提供一定的保護。

2019-nCoV-S和SARS-S使用相同的受體ACE2進入靶細胞的發現,對我們了解2019-nCoV的遺傳性和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可以預期2019-nCoV與SARS-CoV針對的是相同的細胞,而之前文獻報導的上呼吸道(23,28)中ACE2的適度表達可能會限制2019-nCoV的傳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ACE2的表達並不局限於肺部,並且在ACE2+組織中觀察到SARS-CoV的肺外的擴散(29,30)。預計2019-nCoV也可能如此,不過我們還需要比較SARS-S和2019-NCAV-S對ACE2的親和力。

宿主細胞蛋白酶啟動冠狀病毒S蛋白是病毒進入細胞的必要條件,蛋白酶的選擇可以決定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31)。SARS冠狀病毒的S蛋白可利用內體半胱氨酸蛋白酶在TMPRSS2-細胞中啟動S蛋白(22)。然而,由TMPRSS2而不是CatB/L啟動的S蛋白是病毒進入初級靶細胞和病毒在感染宿主中傳播的關鍵(24-26)。本研究表明,2019-nCoV的傳播也可能取決於TMPRSS2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卡莫司他甲磺酸鹽可阻斷TMPRSS2的活性(24,26),儘管已被證實尚不適用,但在日本已被批准用於人類。應考慮使用該化合物或相關化合物對2019-nCoV感染患者應進行治療。

治癒期的SARS患者表現出抗體反應,即使在感染後24個月(27)也能檢測到,這主要是針對S蛋白的。此外,包括重組S蛋白(32)和滅活病毒(33)在內的實驗性SARS疫苗均可誘導抗體反應。我們的研究結果儘管由於單個患者血清可用於檢測,其顯著性有限,但表明針對SARS-S引起的抗體反應也可為2019-nCoV感染提供一些保護措施,這可能對疫情的控制有意義。

參考文獻與注釋

1. V.M. Corman, J. Lienau, M. Witzenrath, [Coronaviruses as the cause of respiratoryinfections]. Internist (Berl) 60, 1136-1145 (2019).

2. A. R. Fehr,R. Channappanavar, S. Perlman,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Emergence of aPathogenic Human Coronavirus. Annu Rev Med 68, 387-399 (2017).

3. W. H.Organization. (2004), vol. 2020.

4. E. de Wit, N.van Doremalen, D. Falzarano, V. J. Munster, SARS and MERS: recent insights intoemerging coronaviruses. Nat Rev Microbiol 14, 523-534 (2016).

5. S. K. Lau et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like virus in Chinesehorseshoe ba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 14040-14045 (2005).

6. F. Li, W. Li,M. Farzan, S. C. Harrison, Structure of SARS coronavirus spike receptor-bindingdomain complexed with receptor. Science 309, 1864-1868 (2005).

7. Y. Guan et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iruses related to the SARS coronavirusfrom animals in southern China. Science 302, 276-278 (2003).

8. C. Wang, P.W. Horby, F. G. Hayden, G. F. Gao, A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f globalhealth concern. Lancet, (2020).

9. C. Huang et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Wuhan, China. Lancet, (2020).

10. N. Zhu et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 N Engl JMed, (2020).

11. J. F. Chan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Lancet,(2020).

12. W. H.Organization. (2020), vol. 2020.

13. V. J.Munster, M. Koopmans, N. van Doremalen, D. van Riel, E. de Wit, A NovelCoronavirus Emerging in China - Key Questions for Impact Assessment. N Engl JMed,(2020).

14. W. Li et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a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the SARScoronavirus. Nature 426, 450-454 (2003).

15. I. Glowackaet al., Evidence that TMPRSS2 activates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for membrane fusion and reduces viral control by thehumoral immune response. J Virol 85, 4122-4134 (2011).

16. S. Matsuyamaet al., Efficient activation 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by the transmembrane protease TMPRSS2. J Virol 84,12658-12664 (2010).

17. A. Shulla etal., A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is linked to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 coronavirus receptor and activates virus entry. J Virol 85, 873-882(2011).

18. W. Li etal., Receptor and viral determinants of SARS-coronavirus adaptation to humanACE2. EMBO J 24, 1634-1643 (2005).

19. H.Kleine-Weber et al., Mutations in the Spike Protein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Syndrome Coronavirus Transmitted in Korea Increase Resistance toAntibody-Mediated Neutralization. J Virol 93, (2019).

20. V. S. Raj etal., Dipeptidyl peptidase 4 is a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the emerging humancoronavirus-EMC. Nature 495, 251-254 (2013).

21. C. L. Yeageret al., Human aminopeptidase N is a receptor for human coronavirus 229E. Nature357, 420-422 (1992).

22. G. Simmonset al., Inhibitors of cathepsin L preven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entr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 11876-11881 (2005).

23. S. Bertramet al., Influenza and SARS-coronavirus activating proteases TMPRSS2 and HAT areexpressed at multiple sites in human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s.PLoS One 7, e35876 (2012).

24. M. Kawase,K. Shirato, L. van der Hoek, F. Taguchi, S. Matsuyama, Simultaneous treatmentof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with serine and cysteine proteaseinhibitors prevent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entry. JVirol 86, 6537-6545 (2012).

25. N.Iwata-Yoshikawa et al., TMPRSS2 Contributes to Virus Spread and Immunopathologyin the Airways of Murine Models after Coronavirus Infection. J Virol 93,(2019).

26. Y. Zhou etal., Protease inhibitors targeting coronavirus and filovirus entry. AntiviralRes 116, 76-84 (2015).

27. W. Liu etal., Two-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J Infect Dis 193, 792-795 (2006).

28. I. Hamminget 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ACE2 protein, the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SARScoronavirus. A first step in understanding SARS pathogenesis. J Pathol 203,631-637 (2004).

29. J. Gu etal., Multiple organ infect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SARS. J Exp Med 202,415-424 (2005).

30. Y. Ding etal., Organ distribu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ssociatedcoronavirus (SARS-CoV) in SARS patients: implications for pathogenesis andvirus transmission pathways. J Pathol 203, 622-630 (2004).

31. V. D.Menachery et al., Trypsin treatment unlocks barrier for zoonotic batcoronaviruses infection. J Virol, (2019).

32. Y. He, J.Li, S. Heck, S. Lustigman, S. Jiang, Antigenic and immunogenic characterization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xpress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implication for vaccine design. J Virol 80,5757-5767 (2006).

33. J. T. Lin et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from a phase I trial of inactivated severe 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vaccine. Antivir Ther 12, 1107-1113 (2007).

致謝

我們感謝Heike Hofmann Winkler的建議。資金:這項工作由德國聯邦教研部(RAPID聯盟,01KI1723D和01KI1723A)資助。作者的貢獻:M.H.和S.P.設計了這項研究。S.P.和C.D.為這項研究籌集了資金。M.H.和H.K.-W.進行實驗並進行數據分析。N.K.、M.M.和C.D.提供了重要的資源。M.H.和S.P.根據所有作者的意見撰寫了手稿。利益衝突:作者聲明沒有利益衝突。數據和材料可用性: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材料將在籤署適當的材料轉讓協議後提供。所有數據都以正文或補充材料的形式提供。

補充材料

圖S1

圖例

圖1.2019-nCoV-S和SARS-S有助於進入類似的哺乳動物細胞系。

利用Western blot分析2019-nCoV-S的表達(A)和假型摻入(B)。顯示了三個實驗的代表性印跡。β-肌動蛋白(細胞裂解物)和VSV-M(顆粒)作為加載對照。(C)用攜帶VSV-G、SARS-S或2019-nCoV-S的假型VSV接種人和動物來源的細胞系。接種16小時後,對假型進入進行分析。顯示的是三個實驗的組合數據。誤差線表示掃描電鏡(SEM)。

圖2.2019-nCoV-S利用ACE2作為細胞受體。

(A)2019-nCoV的S蛋白與已知的蝙蝠相關β-冠狀病毒的S蛋白在種族上有親緣關係(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SI圖1)。(B)將SARS-S的受體結合基序與能夠或不能使用ACE2作為細胞受體的蝙蝠相關β-冠狀病毒S蛋白的相應序列進行比對,發現2019-nCoV具有對ACE2結合至關重要的的胺基酸殘基。(C)給瞬時表達ACE2的人源(深藍色)或蝙蝠源(淺藍色)293T細胞,人源APN(紫色)或hDPP4(綠色)的種攜帶VSV-G、SARS-S、2019-NCAV-S、MERS-S或229E-S的假型VSV。接種16小時後,分析假型進入。三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如下所示。誤差線表示SEM。

圖3.2019-nCoV-S採用TMPRSS2啟動S蛋白。

將氯化銨(A)、E64d(CatB/L抑制物)(B)和/或抗靜電劑(TMPRSS2抑制物)(B)添加到所示的靶細胞中,然後用含有所示糖蛋白的假型進行轉染。(C)以CatB/L抑制劑E64d或PBS為對照,將瞬時表達ACE2的293T細胞單獨或與TMPRSS2聯合培養,並接種含有所示病毒表面蛋白的假型。圖A-C顯示了三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誤差線表示SEM。用Dunnett後檢驗雙向方差分析檢驗統計學意義。

圖4.來自恢復期SARS患者的血清交叉中和了2019-nCoV-S驅動的進入。

將攜帶所述病毒表面蛋白的假型與一名恢復期SARS患者的不同稀釋度的血清一起培養,然後接種到瞬時表達ACE2的293T細胞上,以評估交叉中和作用。在一個具有代表性試驗中,用第三份樣品顯示出結果,並在一個單獨的試驗中得到證實。誤差線表示SD。採用雙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後測進行統計學意義檢驗。

圖1.2019-nCoV-S和SARS-S有助於進入類似的哺乳動物細胞系。利用Western blot分析2019-nCoV-S的表達(A)和假型摻入(B)。顯示了三個實驗的代表性印跡。β-肌動蛋白(細胞裂解物)和VSV-M(顆粒)作為加載對照。(C)用攜帶VSV-G、SARS-S或2019-nCoV-S的假型VSV接種人和動物來源的細胞系。接種16小時後,對假型進入進行分析。顯示的是三個實驗的組合數據。誤差線表示掃描電鏡(SEM)。

圖2.2019-nCoV-S利用ACE2作為細胞受體。(A)2019-nCoV的S蛋白與已知的蝙蝠相關β-冠狀病毒的S蛋白在種族上有親緣關係(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SI圖1)。(B)將SARS-S的受體結合基序與能夠或不能使用ACE2作為細胞受體的蝙蝠相關β-冠狀病毒S蛋白的相應序列進行比對,發現2019-nCoV具有對ACE2結合至關重要的的胺基酸殘基。(C)給瞬時表達ACE2的人源(深藍色)或蝙蝠源(淺藍色)293T細胞,人源APN(紫色)或hDPP4(綠色)的種攜帶VSV-G、SARS-S、2019-NCAV-S、MERS-S或229E-S的假型VSV。接種16小時後,分析假型進入。三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如圖所示。誤差線表示SEM。

圖3.2019-nCoV-S採用TMPRSS2啟動S蛋白。將氯化銨(A)、E64d(CatB/L抑制物)(B)和/或抗靜電劑(TMPRSS2抑制物)(B)添加到所示的靶細胞中,然後用含有所示糖蛋白的假型進行轉染。(C)以CatB/L抑制劑E64d或PBS為對照,將瞬時表達ACE2的293T細胞單獨或與TMPRSS2聯合培養,並接種含有所示病毒表面蛋白的假型。圖A-C顯示了三個獨立實驗的平均值。誤差線表示SEM。用Dunnett後檢驗雙向方差分析檢驗統計學意義。

圖4.來自恢復期SARS患者的血清交叉中和了2019-nCoV-S驅動的進入。將攜帶所述病毒表面蛋白的假型與一名恢復期SARS患者的不同稀釋度的血清一起培養,然後接種到瞬時表達ACE2的293T細胞上,以評估交叉中和作用。在一個具有代表性試驗中,用第三份樣品顯示出結果,並在一個單獨的試驗中得到證實。誤差線表示SD。採用雙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後測進行統計學意義檢驗。

補充材料

細胞培養

將所有細胞系在37℃、5%二氧化碳的潮溼空氣中培養。293T(人,腎),BHK-21(敘利亞倉鼠,腎細胞),Huh-7(人,肝),LLC-PK1(豬,腎),MRC-5(人,肺),MyDauLu/47.1(Daubenton蝙蝠[Myotis daubentonii],肺),NIH/3T3(小鼠,胚胎),RhiLu/1.1(Halcyon馬蹄蝠[金絲猴],肺),Vero(非洲綠猴,腎)細胞在改良培養液(DMEM)(PAN Biotech)中培養。將Calu-3(人,肺)、Caco-2(人,結腸)、MDBK(牛,腎)和MDCK-II(狗,腎)細胞在最底必需培養基(賽默飛科技公司)中培養。將A549(人,肺)、BEAS-2B(人,支氣管)和NCI-H1299(人,肺)細胞在具有營養混合物的DMEM/F-12培養基中培養(賽默飛科技公司)。所有培養基均添加10%胎牛血清(Biochrom)、100U/ml青黴素和0.1mg/ml鏈黴素(PAN-Biotech)、1倍量的非必需胺基酸溶液(10倍量的儲備液,PAA)和10 mM丙酮酸鈉溶液(ThermoFisherScientific)。對於接種和繼代培養,首先用磷酸鹽緩衝液(PBS)洗滌細胞,然後在胰蛋白酶/EDTA溶液(PAN-Biotech)中培養直至細胞分離。轉染採用磷酸鈣沉澱法進行。

質粒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印第安納型血清)糖蛋白(VSV-22G)、具有或者不具有C端HA表位標記的SARS-S(衍生自Frankfur-1分離物)、HCoV-229E-S、MERS-S、人和蝙蝠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人氨基肽酶N、人二肽基肽酶4和人TMPRSS2的表達質粒已在其他地方描述(1-6)。為了生成具有或不具有C端HA表位標記的2019-nCoV-S表達質粒,基於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資料庫中公開的蛋白質序列(NCBI參考序列:YP_009724390.1),我們通過PCR擴增了一個合成的密碼子優化(針對人類細胞)2019-nCoV-S DNA(遺傳因子基因合成,賽默飛科技公司)的編碼序列,並通過BamHI和XbaI限制性位點克隆到pCG1表達載體中。

我們基於可公開獲得的蛋白質序列,通過PCR擴增了密碼子優化的合成2019-nCoV-S DNA的編碼序列。基於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資料庫公開的蛋白質序列(NCBI參考序列:YP_009724390.1),並通過BamHI和XbaI限制性酶切位點克隆到pCG1表達載體中。

VSV的假型化與轉染實驗

假型化:VSV假型化是根據已發表的研究方案(7)產生的。簡而言之,轉染以表達正在研究的病毒表面糖蛋白293T用複製缺陷的VSV載體,該載體包含eGFP(增強綠色螢光蛋白)和螢火蟲螢光素酶的表達盒,而不是開放閱讀框VSV*ΔG-fLuc的VSV-G(由GertZimmer善意提供,瑞士Mittelhäusern病毒學和免疫學研究所)。37℃培養1h後,取出接種物,用PBS洗滌細胞,然後添加抗VSV-G抗體(I1,來自CRL-2700小鼠雜交瘤上清液;ATCC)的培養基(表達VSV-G的細胞中未添加抗體)。接種16h後收穫假型顆粒,通過離心從細胞碎片中澄清,用於實驗。

靶細胞的轉染:在接種相應的假型載體之前,將靶細胞接種在96孔板中直至達到50-75%的融合度。在尋找2019-nCoV受體細胞的實驗中,提前24小時轉染表達質粒。對於涉及氯化銨(最終濃度為5mM)和蛋白酶抑制劑(E-64d,25μm;卡莫司他甲磺酸鹽,100μm)的實驗,提前2小時用相應的化學物質處理靶細胞。對於中和實驗,將假型與不同的血清稀釋液在37℃下培養30分鐘。通過測定細胞裂解物中螢火蟲螢光素酶的活性,在轉染16h後測定轉染效率。

應用SDS-PAGE和免疫印跡分析2019-nCoV-S的表達和顆粒摻入

全細胞裂解物製備:293T細胞用HA標記的2019-nCoV-S或SARS-S表達載體,或空表達載體(陰性對照)轉染。在轉染16小時後更換培養基,再將細胞培養24小時。然後去除培養基,並用PBS洗滌細胞一次,接著加入2倍量的SDS樣品緩衝液(0.03M Tris HCl、10%甘油、2%SDS、0.2%溴酚藍、1mM EDTA),細胞在室溫下培養10分鐘。最後,將樣品在96℃下加熱15分鐘,然後進行SDS-PAGE和免疫印跡。假型顆粒裂解物的製備:將1mL相應的VSV假型裝載到20%(w/v)蔗糖墊層(體積40μL)上,並進行高速離心(25.000g4℃下分離120min)。此後,移去1mL上清液,將剩餘體積與40μL2倍量的SDS-樣品緩衝液混合,在96℃下加熱15分鐘,然後進行SDS-PAGE和免疫印跡。

蛋白質轉移後,在5%脫脂乳(含0.05%吐溫-20的PBS,PBS-T)中室溫封閉硝酸化纖維素膜1h,然後在4°C下與原抗體(在PBS-T中稀釋)過夜培養。在PBS-T中經過三次10分鐘的洗滌間隔後,膜在室溫下與二級抗體(在PBS-T中稀釋)培養1小時,然後使用內部製備的增強化學發光溶液(0.1M Tris-HCl[pH 8.6]、250μg/ml魯米諾、1mg/ml對羥基香豆素酸、0.3%H2O2)和Chemoscam成像系統以及ChemoStar專業軟體(IntasScience imaging Instruments GmbH)對膜進行洗滌和成像。使用了以下原抗體:小鼠抗HA標記(Sigma-Aldrich,H3663,1:2500)、小鼠抗β-肌動蛋白(Sigma-Aldrich,A5441,1:2000)、小鼠抗VSV基質蛋白(Kerafast,EB0011,1:2500)。作為二級抗體,我們使用了過氧化物酶偶聯的山羊抗小鼠抗體(DIANOVA,115035-00,1:10000)。

系統發育分析

採用MEGA7.0.26軟體進行系統發育分析(鄰接樹)。參考序列來自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和全球共享禽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資料庫。參考數字如圖所示。

統計分析

採用dunnet或Sidaks事後檢驗進行單因素或雙因素方差分析(ANOVA)檢驗統計學意義。只有0.05或更低的p值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ns,不顯著]、p≤0.05[*]、p≤0.01[**]、p≤0.001[***])。對於所有統計分析,均使用GraphPadPrism 7軟體包(GraphPad軟體)。

補充參考文獻

1. C. Brinkmannet al., The glycoprotein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promotes release ofvirus-like particles from tetherin-positive cells. PLoS One 12, e0189073(2017).

2. M. Hoffmannet al.,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of bat cells to infection by enveloped RNAviruses: coronaviruses, paramyxoviruses, filoviruses, and influenza viruses.PLoS One 8, e72942 (2013).

3. H. Hofmann etal., Human coronavirus NL63 employs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receptor for cellular entr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7988-7993 (2005).

4. S. Bertram etal., TMPRSS2 and TMPRSS4 facilitate trypsin-independent spread of influenzavirus in Caco-2 cells. J Virol 84, 10016-10025 (2010).

5. S. Gierer etal., The spike protein of the emerging betacoronavirus EMC uses a novelcoronavirus receptor for entry, can be activated by TMPRSS2, and is targeted byneutralizing antibodies. J Virol 87, 5502-5511 (2013).

6. H.Kleine-Weber et al., Mutations in the Spike Protein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Syndrome Coronavirus Transmitted in Korea Increase Resistance toAntibody-Mediated Neutralization. J Virol 93, (2019).

7. M.Berger Rentsch, G. Zimmer, A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replicon-based bioassayfor the rapid and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multi-species type I interferon.PLoS One 6, e25858 (2011).

補充圖S1

補充S1的圖例.刺突蛋白序列的系統發育分析(鄰接樹)小數字表示引導程序值(僅顯示大於75的值)。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不合時宜的事情不做,不合時宜的話不說,製造恐慌的推送不轉,收智商稅的事情不幹,沒事不要亂跑,佩戴好口罩與個人防護用具。這些大家都應該做到。我們應該給大家鼓勵,給大家希望,甚至給大家一劑安慰劑都是好的!!!

每周都有實名的研發同行加入,醫藥信息開發群、醫藥信息交流群均已經榮耀升級為3000人群,研如玉接受同行申請入群。歡迎遵守群規的同行加入。加群同行請修改群名片單位+姓名,非誠勿擾。

歡迎各位同行向本公眾號投稿。

請欲加入本群同行仔細閱讀本群首頁介紹了解本群加群要求和群規則。

查看以前的文章請關注本公眾號之後查看歷史消息。

——研如玉——

相關焦點

  • 【大力推薦】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
    本文來源見截圖: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Markus Hoffmann,1*+Hannah Kleine-Weber1,2+,Nadine Krüger,3,4Marcel Müller,5,6,7Christian
  • SARS-CoV-2細胞輸入取決於ACE2和TMPRSS2,並能被臨床證明的蛋白酶抑制劑阻斷
    關鍵字SARS-CoV-2  COVID-19  ACE2  TMPRSS2  進入 中和  冠狀病毒  啟動Coronaviridae家族的幾個成員在人群中不斷循環,通常會引起輕度呼吸道疾病。相比之下,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也會從動物傳染給人類,並在受感染的個人、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患者中引起嚴重的呼吸道疾病。2002年,中國廣東省出現非典疫情,隨後在全球傳播的病例為8096例,死亡774例。中國馬蹄蝙蝠是SARS-CoV的天然宿主,果子狸和狗熊等中間宿主促進了人類傳播,因為它們經常作為食物來源在中國市場出售。
  • Cell: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新冠病毒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機制
    病毒感染始於病毒顆粒與宿主表面細胞受體的結合。因此,受體識別是病毒的細胞和組織嗜性(tropism)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此外,病毒結合其他物種的相應受體的功能獲得也是物種間傳播的先決條件。有趣的是,除了HCoV-OC43和HKU1均與糖分子結合從而與細胞附著外,其他的四個人類冠狀病毒均將蛋白肽酶識別為受體。
  • 靶細胞中有些受體存在於細胞質基質或核中
    胞內受體:靶細胞中有些受體存在於細胞質基質 或核中。一些脂溶性信號小分子,如類固醇和甲 狀腺激素、類視黃素、VD、皮質醇可直接穿越質 膜脂雙層進入靶細胞內部,與細胞內受體結合, 激活受體。表面受體蛋白:所有親水性信號分子(包括神經 遞質、蛋白質激素、蛋白質生長因子)都是和靶 細胞的表面受體結合發揮作用。表面受體都是跨 膜整合蛋白,其信號分子結合部位暴露在質膜外 表面。這些表面受體起信號轉換器的作用,同信 號分子結合後,可將細胞外信號轉變成一個或幾 個細胞信號,從而引起靶細胞的反應。
  • ...我國科學家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
    病毒感染始於病毒顆粒與宿主表面細胞受體的結合。因此,受體識別是病毒的細胞和組織嗜性(tropism)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此外,病毒結合其他物種的相應受體的功能獲得也是物種間傳播的先決條件。有趣的是,除了HCoV-OC43和HKU1均與糖分子結合從而與細胞附著外,其他的四個人類冠狀病毒均將蛋白肽酶識別為受體。
  • 內皮細胞與ACE2受體
    (S蛋白)與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相結合而侵入細胞,因此ACE2被確認為SARS-CoV的受體[1]。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地區暴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隨後全世界迅速爆發疫情。研究顯示,2019-nCoV通過病毒表面的棘突糖蛋白與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的ACE2結合感染人體。因此,ACE2也已被確認為2019-nCoV的受體。
  • 大規模轉錄組學研究表明:2019-nCov受體基因ACE2在吸菸者中顯著高...
    在過去的20年裡,致病性冠狀病毒(CoVs)已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多起流行病感染,包括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暴發、2012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的暴發以及當前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新命名為SARS-CoV-2)的暴發。
  • 上海同濟成功定位新型冠狀病毒靶基因--ACE2
    在獲悉中科院巴斯德所郝沛等學者及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的研究,接連將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基因指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之後,團隊連日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技術,研究了共計四萬三千多個肺臟細胞,進一步發現80%ACE2受體主要在II型肺泡聚集。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宿主細胞機制doi:10.1016/j.cell.2020.02.052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德國研究人員提供證據表明SARS-CoV-2的宿主細胞進入依賴於SARS-CoV受體ACE2,並且可以被臨床證明的細胞絲氨酸蛋白酶TMPRSS2抑制劑阻斷,而且TMPRSS2被SARS-CoV-2用於S蛋白激活。
  • 內皮細胞與ACE2受體的關係
    相結合而侵入細胞,因此ACE2被確認為SARS-CoV的受體[1]。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地區暴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隨後全世界迅速爆發疫情。研究顯示,2019-nCoV通過病毒表面的棘突糖蛋白與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的ACE2結合感染人體。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受體ACE2全長結構
    2月19日凌晨,西湖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文章稱,近日,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
  • Cell子刊:我國科學家揭示冠狀病毒MERS-CoV受體DPP4也是新冠病毒...
    冠狀病毒已經進化出了複雜的受體識別模式。來自親緣關係較近的冠狀病毒的S蛋白可以識別不同的受體,而來自親緣關係較遠的S蛋白可以採用相同的進入受體。比如,SARS-CoV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為主要進入受體,MERS-CoV則以跨膜二肽基肽酶4(DPP4,又稱為CD26)為主要進入受體。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8期)
    2003年,SARS-CoV(SARSβ冠狀病毒)引發了非典(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如今SARS-CoV-2引發了COVID-19,SARS-CoV-2能與機體下呼吸道中的受體ACE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結合從而進入到肺部,病毒性肺炎和可能致命的呼吸衰竭會在10-14天後在易感人群中發生。
  • 靶細胞裂解死亡為何屬於細胞凋亡?
    Tc的效應過程包括:效-靶細胞結合。在外周淋巴組織增殖、分化的Tc,在趨化因子的作用下向感染灶或腫瘤部位聚集。Tc識別並與相應靶細胞結合,在細胞接觸部位形成緊密、狹小的空間,使Tc選擇性作用於靶細胞;Tc的極化。Tc結合靶細胞後,Tc內某些細胞器極化,細胞器重新定向,從而保證Tc分泌的效應分子有效作用於所接觸的靶細胞;致死性攻擊。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2019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研究報告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這是西湖大學承擔的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應急科研攻關任務的重要成果。ACE2-B0AT1複合物的冷凍電鏡密度圖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研究發現,2019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一樣,也通過識別位於人體肺部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進入人體細胞。
  • NK細胞:我殺死癌症的時候,連我自己都害怕!|NK細胞|靶細胞|癌症|...
    NK可釋放穿孔素、顆粒酶,穿孔素在靶細胞表面穿孔,使顆粒酶b進入靶細胞誘導靶細胞凋亡。同時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如ifn-v、tnf-x、gm-csf、il-3、m-csf等,直接作用於靶細胞,或通過進一步激活其他種類免疫細胞攻擊靶細胞。並可表達可以誘導細胞凋亡的蛋白(fasl)和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使靶細胞進入程序性凋亡狀態。
  •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 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
    新冠病毒刺突柔性結構發現  可靈活尋找與靶細胞對接受體  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柏林8月19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科學家使用高解析度成像和計算機輔助方法分析了新冠病毒的刺突結構,發現病毒表面的刺突可像栓在線上的氣球一樣運動,靈活地尋找與靶細胞對接的受體。
  • 2019-nCoV潛在的T細胞與B細胞抗原表位
    作者結合結構生物學和機器學習的計算工具,基於病毒蛋白抗原呈遞和抗體結合特性來識別2019-nCoV的T細胞和B細胞的抗原表位,並用SARS-CoV的實驗數據驗證了計算的有效性。他們分析了來自四大洲的68個病毒基因組的突變譜,並確定了96處突變,而這些突變更多地出現在具有良好MHC-I抗原呈遞分數的區域,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附近沒有突變存在。
  • 西湖大學團隊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ACE2全長結構的解析,將有助於理解冠狀病毒進入靶細胞的結構基礎和功能特徵,對發現和優化阻斷進入細胞的抑制劑有重要作用。來源 | 西湖大學 周強 近日,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
  • 新冠病毒S蛋白與受體ACE2親和力是SARS的10~20倍!深度解析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能利用一種緊密糖基化的、同源三聚體I類融合凸起蛋白(S蛋白)來進入宿主細胞中。S蛋白能以一種相對穩定的融合前構象存在,並經歷劇烈的結構重排來促進病毒膜結構與宿主細胞膜進行融合,這一過程是由病毒S1亞單位與宿主受體的結合所誘發,其能破壞融合前三聚體的穩定性,從而導致S1亞單位脫落,並促使S2亞單位轉變為高度穩定的融合後構象。